行业会计心得体会

时间:2023-10-22 08:37:52 行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行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范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业会计心得体会范文范文

  想我这样从小看见数字就头疼的人,现在居然干上财务这一行,真是哪说理去!上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语文,做了十多年的语文科代表,最头疼的是处理那些“帐务”,老师让我收个什么卷子钱,练习费什么的,面对拥挤上来交钱的男生女生,我头皮都发麻,那时候交的费用还不多,块八角的也找不开零钱,每次“结帐”之后,不是钱多了就是钱少了,要么就是交钱的名单没了,最要命的是一次收上来的25.73元放在书包里竟然被盗!面对如此的“巨额损失”,做了大半辈子会计的老妈对我只有摇头叹气的份了!

  我真不是干这行的料呀!我一直这样断定自己,除了当年的有机化学和中药化学,我很少钻研过理科的东西,第一次翻看财务管理的时候,不知道那是哪国的字母一个个的触目惊心,好在我识字比较多,结合着汉字居然也能学个八九不离十了,如果这次财管能考过去,我相信全国的及格率一定是百分之九十!

  我能做会计,是会计制度还不够完善的表现,我想象中会计至少要是科班毕业啊,可是我发现会计的出身却是最自由的,学中文的可以做会计,学法律的可以做会计,甚至象我学中医中药的也可以做会计,看来这行不是很难嘛!呵呵,当年我做药师的时候,进职称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本专业毕业才可以从事这行业,才有资格申请职称。现在的情形好象除了公务员考试,就是全国会计考试最热门了,水涨船高,弄得现在我和上万人争,上万人和我争,太激烈了,太惨重了!

  工作快一年了,当会计的各种滋味都有了,在网上看到一位会计人的感叹,我深有同感,没办法,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总之,一个字:累。

  刚来这儿上班时,觉得这里真得不错,文化单位,怎么也素质比较高,说起话来方便、易懂。来到这儿之后,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加班加点,毫不夸张。因为我们是一个新单位,再加上我又是一个新手,虽然我的会计年限比较长,又有中级职称,可实战少了些。刚开始接过来一大堆的东西,说实际的还真有点底虚。管他呢,硬着头皮上吧,别人能干了的,我也应该没问题,咱又不比别人少点什么,既来之,则安之。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工作中我不怕累,人,多学点总没坏处,何况组织又给了我怎么一个学习的机会,暂且这样理解吧。刚开始,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会的,我会不耻下问,直到问的别人都烦了,我自己觉得。渐渐地我对自己干的工作也理出了头绪,虽然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应该都算小事,直到年底的决算。所有的决算报表都做出来了,别看简单的10个数字,其中包含着我的心血,是心血,累得要吐血还不敢说,但也差不多了。

  快过年了,我的心情却异样的沉重,年底的报表啊,我心中永远的痛。我们这样的单位对着许多单位,上级、财政、税务、统计等等,整天没完没了的事情。一个人脑子里可以装如此多的东西,真是了不起,我忽然对人又有了新的认识。整天被一大堆的报表包围着,我可谓是已经尽心尽力了,可结果却让我终生难忘……。有一天,领导找我谈话,他倒没说什么,可我听得出来。领导:我可真奇怪,人家的报表不知道怎样做的,即能完成任务,让上面高兴,又能少缴税,不让税务察觉……,我们真的该好好学学。我无言以对。

  新单位,老管理,麻烦事一大堆。因为给编辑的审稿、校对计算个人所得税问题一直也没有理清,今天领导说了,他们说和我说不清,我就是不明白,有什么说不清的,不就是没按他们的要求去做吗,“你就是做了税务又能怎么样?他们当然愿意让你多缴税了。”这话听的怎么就那么别扭,这是哪儿跟哪儿。唉,我都理不清了,管他是什么,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有一天,送来一张单子,计算个人所得税,直接交到出纳手里,还千叮咛万嘱咐给他算好,平时这个工作都由我来完成,真有意思,谁算也都得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来执行,难道他算就可以少吗,真不理解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无奈,管他呢,也好,没准还可以摆脱这一块儿工作,省点心。那人刚走,出纳就把单子给我说,你来算吧,我懒的理他,说:他不是特意让你算吗,你就帮他算一下不就完了,我没有接过那张单子。人,有时生存的真不容易,也许人家并没有怎么想,我多心了?

  其实无论在哪儿,人心都是一样的。老公经常说,一定要搞好人际关系。唉,无奈我这人对这些比较木,属于怎么教都不开窍的,算了吧,还是活自己的吧,整天想着怎样去迎合别人,太累了,人一生只能活那么几天,别再为难自己了。人呢,就这劣根性。

  来这儿工作一年了,天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有时觉得自己其实很失败,随波逐流,力不从心,每天都会安慰自己一定要摆平心态,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渐渐的我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去迎合每一张面孔,学会了怎样去应对这样那样的事情,学会了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有些话是真的,却听上去很假,有些话是假的,却令人无庸置疑。夹着尾巴做人,可真不容易,有时候我忽然理解那些左右逢迎的人,其实他们也是为自己做好人,能在那个地方有个自己的空间。“都说人好做,都说人难做,好做难做都得做。”怪不得古人有这样的感叹,又何况我这一小小的会计。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天天我都会跨进那扇门,走在大厅,背后一股冷气,从头冷到脚。夏天了,这个季节没有收获,但有成长,人总是在不断成长中学会许多,变得成熟。到了那个收获的季节,也不知道我能收获几许?

  因为工作和企业有关系,我常常到企业搞调查,使我感到痛心的是现在的一些“老总”对税务方面的不重视,常常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对应该上缴的国家税收常常耿耿于怀,而对国家税法给的一些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却又是那样的糊里糊涂,该交的税却不交,可以省下的税却又交了。

  比如有些“老总”,为了想更大的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其中之一的手段是扩大生产规模,于是带着人国内国外的跑进跑出,考察了又考察,分析了又分析,花了不少的差旅费。通过可行性研究后,购买了一套又一套的生产设备,一条又一条的生产线,国产的,进口的,几十万的,几百万的,应有尽有。可他不知道,甚至连他手下的财会人员也不知道,如果购买的是国产设备,可以办理“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的政策,直白地来说,就是这些设备款可以抵利润,少缴些企业所得税。之前,只要到税务局办理立项手续即可。

  还比如有些企业多年来欠下了不少的三角债。特别是被对方拖欠货款,几年都催不回来,有的甚至派人去到对方的厂里,坐等催收,甚至有些是对方的厂子都消失了,有的发了货到对方,却遇到对方破产,法院也宣判了。那货款如打了水漂,再也回不来。其实,对这部分别人欠你的债,多年派人催收不回,或者经法院判破产的,都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坏账损失”,从而用这笔长期“欠账”冲减你的利润总额,就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而许多企业却成千上万的长期挂在“应收账款”上面,不知道利用这样的税收政策。

  又比如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时间滞留得较长,结果产品变质不可以用,特别是一些药品、食品的变质甚至包括它们的包装物。有的药厂,要做GMP改造,原来做好的许多包装物都因为重新设计而不能再用,如果“老总”和会计知道变质的产品甚至包括它们的包装物都可以向税务机关报告,抵缴利润少缴税,我想他都会立马就干了。这就叫做“财产损失报损”,只要到税务机关申请即可。遗憾地是这些普通的政策财务人员也不懂,白白让“老总”掏了腰包。

  前段时间,有一位民营企业的制药厂“老总”,起家时是利用祖传的秘方,在山区老家白手起家,搞了个制药厂,发展越来越大,都已经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生产销售都一直很好,为了今后更大的占领市场,就把厂子搬到了首府。在生产和销售成百万上千万增长的情况下,可惜带来的财务人员素质太低,不会核算也不会为“老总”想办法把税收政策用足,结果给“老总”在税收上惹了麻烦。

  其实,每年的头两个月是税务部门给企业清算所得税的时间,财会人员只须按照规定把平时的一些超过规定的数字调减,如超过规定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宣传费、利息等调减,增加利润补缴税,把一些应该提取的费用如可以提的折旧,可以摊的费用、可以报的损失等等都提足、摊足,这涉及到减少利润从而减少所得税的问题。这是一个给企业用以纠正税务问题的时间。而这企业的财务人员直到税务人员辅导他们了,他们都不懂也不重视纠正,结果过了时间,不但补税还缴滞纳金和罚款。

  我曾经和这个厂的“老总”交流过,还了解到这企业有购买的国产设备、有过期应报损的药品、包装物、有多年别人欠他们的货款等等,都没有向税务机关申报抵减利润,从而多缴这部分税款。再询问原来是会计不懂,结果,给企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这件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说了那女会计,因为我们在和她的厂长交流的时候,厂长知道拿一个本子认真地记录我们的建议,而这个会计却呆呆地坐着。最后站起来要走时我明白地说:“你们厂长说你们素质低,我想不冤枉,你看到了么?我们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你的厂长知道用一个本子认真记下来,你居然不记,却不知道这也是学习的机会。”转头看看厂长,厂长只是无奈地笑笑。

  这些税收法律知识,除了网上有外,他们本身的财务会计规定里也有,税务人员也常常辅导他们,可惜许多聘来的财务人员却常常不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总是不好好的利用这个机会,而最终遇到税务问题的麻烦。

  或者是“老总”因为钱多烫手而不在乎?其实,想想也不会的,谁会对钱有仇呢?

  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一些企业特别的大量的私营企业主,他们的财会人员的素质很多都是偏低的,他们不懂得为“老总”出主意想办法,在合法避税的前提下少缴税,而是只听“老总”的“吩咐”。要知道天下的“老总”们并不个个都是天才,他们不全都是即懂了生产又懂市场经营,即懂财务又懂税收法律法规,他们不是全才。所以,本人认为“老总”们只应该把心思用在扩大市场份额上,只想着怎样占领市场,怎样去切割市场这块大蛋糕就可以,这样带来的财富才是滚滚而来的,而不是让财务人员或者吩咐他们去作一些偷税的事情。财务人员应该是在后方全力以赴地把企业的账务核算清楚,多动脑子,认真地监管好资产,减少各种成本,让“老总”放心在前方市场上努力开拓,否则,后院起火,让“老总”头疼不已,还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请注意还有更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属于国家鼓励的企业、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西部大开发政策、新办企业、技术开发费、技术转让以及转让带来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广告宣传费、下岗工人和待业人员、联营企业等等都有文章可以做。

  “老总”,这些政策你会用了么?你用足了么?你的财务人员给了你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