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3-10-22 17:37:4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优选】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跟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优选】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

  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 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 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

  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习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

  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

  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

  ;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2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 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3

  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方明白老师陈明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坐公交车回到家已是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

  如今3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3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4

  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胡剑波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笫一天,胡剑波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山于胡剑波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儿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乂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Ll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LI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乂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5

  “名老中医” 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加鲜活,更具可视性。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是关系中医传统方法能否延续、中医药理论能否发展的大计。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形式现已日趋多样化,主要包括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教育等 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术继承人不能保证充分的跟师时间

  2、没有针对指导老师的具体考核指标

  师承工作教与学应该是双向的,在现行制定的各类考核标准中,没有对指导老师的具体考核指标,仅仅要求指导老师按期批阅学术继承人书写的医案、心得体会等,这不利于平时考核管理工作。因为指导老师一般每月都配套一定比例的带教津贴,但考核大多针对学术继承人,不能因为学术继承人未完成跟师教学内容影响指导老师的`带教津贴,毕竟师承工作大多依靠学术继承人自觉、自学为主,老师无法强迫学生学习,带教津贴如何发放是个难题。

  3、学术继承考核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平时考核主要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负责,年度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带教单位在平时考核过程中,没有制定学术继承人是否合格的考核标准,仅仅从跟师时间和书写跟师笔记方面进行,无法对跟师质量和学习内容考核。现行的考核仅仅能看学术继承人写了笔记,跟了老师,至于跟师的质量和学习的好坏,管理人员无法判断。

  二、未来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1、明确固定的跟师时间

  每周指定周三或周五下午为集中跟师时间,地点设在各科示教室或名老中医工作室。这需要带教单位的领导支持,医院各类会议可以避开固定的跟师时间。指导老师除了平时随师门诊讲解、指导外,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可以集中讲课、培训,可以联合讨论、研究科研,可以分析典型医案等,形式可以多样化,每对师承人员设考勤本,按时签到。效能办、党办、医务部、门诊等多部门可以成立联合小组,抽查是否按时跟师。

  2、量化指导老师考核标准

  指导老师的考核应从按时批阅学术继承人医案、每周固定跟师出勤率、学术继承人篇数、门诊坐诊、查房次数,集中讲课教案、出版书籍等方面入手,每月量化核分,采取10分制,7分以上视为合格,可以发放带教津贴;7分以下视为不合格,不予发放带教津贴。每季度召开一次师承对接会议,公布考核情况。考核赋分工作由联合小组负责进行。

  3、健全考核与管理机制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6

  时光向来刻薄,像吹散一朵蒲公英似的,把我们吹往不同的地方。大抵人生总是这样,充满一场场盛大的邂逅与别离。

  ——苑子文《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因为自我打小入学开始,每个阶段我都会遇到一位让我感恩戴德、学会成长的老师。而暑假这两个月,又遇到了一位能让我真正领悟到中医魅力的老师,那便是黄仕营老师。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相信每一位中医学子对这句话都不陌生。按理说我现在不过读方五年,理应处于天下无病可治的阶段,可我在实习时遇到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背方三百余首,却仍觉无方可用。

  刚考完研不久的我,满脑子都是教科书的内容,没错,方子我都背了,理论我都学了,可一上临床就懵了,半天想不出开什么方,现在的病人又有多少会按照课本生病,教科书只授我们以鱼,而疾病却有鲽、鳓、鲐、鲔、鲕、鲼、鳕、鳢、鳟、鲻、鲋、鳙…如此之多。我知道,我仍深深处于中国式教育的“毒害”中(好吧,不推脱责任了,我承认是因为我笨…)。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我学医这么多年了,却仍只会点皮毛,甚至连三脚猫功夫都不如?我我想改变这个局面!是的,如同我当初想考上研的决心一样强烈。

  我想找个厉害的老师跟诊,我想学点真本事,我第一个想到了黄仕营老师。黄仕营老师是我的温病学老师,大四第一学期上《温病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传闻老师在念大学期间,就已经看遍了图书馆的所有藏书,可谓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且仅在三十而立的年纪,门诊病人量就多得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也不夸张,且疗效很好。早就想亲眼看看我们这位“雪藏”在南医大的中医大家,恰好黄老师今年6月份刚转至南方医院中医科出诊,于是和舍友一拍即合,决定暑假留下来跟诊学习。

  在跟诊之前,我对黄老师并不了解,我只在上课的时候了解到,黄老师是陈宝田老教授的博士后,陈教授是我们学院的镇院之宝,虽然早已白发苍苍但依旧精力充沛,80多岁仍在南方医院出诊,当之无愧的名老中医。我是打心底里敬佩像宝爷爷这样能把自己的毕竟精力都奉献给医学事业的人!

  “既然黄老师是宝爷爷的学生,那我是不是也算宝爷爷的半个徒孙?”啧啧,心中暗自窃喜。

  初次跟诊的时候,老师很客气地让我们坐在身旁观摩。来就诊的第一位病人小王,男性,62岁,因体检做胃镜时发现胃部糜烂半个月前来就诊,无其余不适。老师很快开好了方,待病人离开后,老师说道:“像这种胃炎的病人,吃几剂荆芥连翘汤就好了,荆芥连翘汤是首后世经验方,最早记载于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上世纪初期日本医家森道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黄连、黄柏、薄荷、生地,依然名荆芥连翘汤,成为日本汉方流派贯一堂医学的经验方。宝爷爷特别爱用荆芥连翘汤,老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又调整了方药和剂量,所以才有了现在南方医院的协定方,效果特别好。很多胃部不舒服的病人,其实不需要按照胃病来治,这些人往往伴有焦虑,你按照焦虑来治,一下子就好了。”(原话本宝宝早就不记得了()“…”都是按照回忆大致瞎编的~下同)就这样,每每有空闲之余,老师便会激情澎湃地跟我们畅谈自己学医之路的收获,对理法方药的理解和感悟。其实我对老师所说的很多理论都不太理解,可能是自己行道太浅,还达不到一点就通的地步,只能似懂非懂的记在小本本上。

  一天跟诊下来,我发现老师开方用药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药多,用量大;二是经方少,合方多。还没等我开口问,老师便早已知晓我的小心思,坦言道:“现在人的病症早已不像古人的病那般简单,现代人的病都特别复杂,而且现在的中药材也不如以前的'药材药效好,在几代人不断的对比摸索中,才有了现在的合方。宝爷爷也是花了大半辈子才摸索出来的,我很感恩老师能把他的经验方传授于我,才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自己后面也摸索了很久才有了现在的思路,你们想学是好事,我也没什么秘密可留,只要你们以后出去不要做坏事就行了。”我非常感恩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传道受业解惑也,我是带着一片空白的大脑过去,却装满了知识回来,心中无比感恩,“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暑假,一定要认真学!”我在心中暗暗起誓。

  几次跟诊下来,我发现老师确实是博览群书,对各种疾病都能侃侃而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不敢再夸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免得你们觉得我太浮夸,可老师确实是学贯中西医,大至人体解剖,小至基因细胞,几乎对各类事物都知晓一二。

  很多人都误以为我们学中医的,大部分都是书呆子,只会照着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古书开方,对人体结构、细胞组胚等西医知识一窍不通。亲~敢问以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不学,我们中医专业的孩子们也要学各种西医的课程的好嘛~~“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局解系解,不得正解;分生细生,考死学生;诊断局解,学到吐血;微生物,为何物?寄生虫,何生人?”(ー_ー)!!以上这些,我们通通都要学!只是我们和黄老师的区别是,老师能把看过的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能通过基因、神经等机制解释向来玄乎的中医中药,而我,依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我自认为我还算是一个比较理智的人,凡事我都不信绝对。我虽喜欢中医,但我并不是狂热的中医迷,我会客观评价中西医的疗效,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极度怀疑我学了几年的中医是否真有神效。所以,唯一能让我信服的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疗效。是不是真的、有没有效果,病人一吃就知道了。

  为了能见识到更多奇奇怪怪的病,我们决定去中西医结合医院跟诊,去看看老师的成名之地。早上坐校车7:45就到了医院,发现门诊外面已候满了病人,而老师已经开始坐诊了。果然这边的病人是真的多,一个上午都没停歇过,除去复诊和开药的病人,我最后记录了将近30个医案,记录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开药的速度,幸亏我是个有手机的人呐。很多病人见到我们来跟诊学习,都夸黄博士医术高超,让我们好好学。每每这时,老师都自谦道:“我也不是什么神仙,你们不要把我神化了,有的病我也还没攻破。但哪些病看的好看不好我心中有数,看不好的病我也很自责很愧疚。”

  我喜欢这里的医患关系,这是一种超越契约关系的信任之交。这里的病人有的身染怪病,有的恶疾缠身,有的癌症晚期,到处求医而不得,直到在黄老师这里才找到了解救的方法,所以大家对老师都是极为尊敬的。我终于见证了中药的神奇,这里每一位病人都在告诉我,他们相信老师,相信中医,那是一种不用言语表达就能看透的疗效。

  很多病人都习惯了找老师看病,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便成了朋友,没有啥交集的久而久之也成了熟人。“医生和病人之间也讲究一种缘分,我们称之为‘医缘’,有医缘的病人很好相处,没有医缘的病人我也没办法,有时候我想救他们,但就是很无奈。”老师说。由此我想起上次在南方医院找老师看口干的一个病人,这位患者自述已有口干数年,辗转很多医生都看不好,这次也是碰碰运气才挂了老师的号,或许是看到老师太年轻,没有传统“老中医”的样貌,仅仅问了几句话就直接扭头走了,连方都没开,我们都很无奈的相视一番,“也许吃了老师的药,他的病就好了。”舍友说道。这大概就是没有医缘吧!

  说实在话,我之前是不相信这些因缘关系的,作为一个从小受到社会主义九年义务教育熏陶的无神论者,我觉得神佛之说太悬幻了,平时口中所谓的“随缘随缘”,也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直到老师推荐我看一本书——《僧侣与哲学家》,我才渐渐感受到佛学的奥妙。当时我正巧处于对某件事物苦求而不得的苦恼之中,深夜中的数次惊醒,才让我明白原来“可望而不可即”真的是一种很痛的领悟。老师拿了几本书给我们看,我随机挑了这本《僧侣与哲学家》,在看的过程中,我真的感受到佛教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无欲无求的平和心境。看完之后豁然开朗,曾经我苦苦追寻的不可得之事,也一并看淡了,也顺带理清了很多曾经的“无缘”之事,心态变得格外平和,这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没有相同的经历就不会有感同身受,现在我体会到了,于是我开始相信缘分之说。老师说我们这次暑假能有跟诊之缘,也许就是上辈子的交集产生之果。大概就应了那句话吧:“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想我和老师最有缘分的一件事,莫过于我终于在老师这里弄清楚了我的胃病缘由。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从小就有慢性胃炎的病史,尤其是去年考研前后,胃疼得厉害,而且这种疼痛很奇怪,与体位有关,只要站着便会烧心疼,但是一躺下就啥事没有。所以考完研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照了个胃镜,结果却只显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医生也只是建议我注意饮食就好,我其实倒真希望照出点什么溃疡出来,好让我明白为啥老是疼,可最终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数周前某次跟诊期间,我的胃病又犯了,一番问诊后,老师当即让同学下去买药给我止疼,说我这是因为焦虑引起的胃疼,并为我开了专门治根的中药方。“焦虑引起的胃疼?”我开始在脑海里思索,我记得第一天来跟诊老师就说过这个问题,8月12号去参加的《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会议里,李凌江教授和张璐璐主任有提到焦虑引起胃病的神经生理机制,再回想我去年胃疼大部分时候都在考研前,照完胃镜得知无碍之后便再无发作,如此一串一串联系起来,解释得在合理不过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亲身经历,又让我不得不再次佩服老师对中医理论竟如此参透。

  老师是相信因果报应的,所以老师做事向来光明磊落,损人利己的事老师一概不做,不义之财一概不要。也是,依老师这一身本领,到哪都可以发财,所幸老师对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一心只求提升自己的医术。很多人都觉得老师的运气很好,总是能遇到各种达官贵人相助,其实我想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的人总是互相吸引的。老师不断告诫我们,以后出去了要多好事,要有大格局,不能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放弃自己的追求。“我看啊,你们以后还是要经常回来被我骂一骂才行。”嗯,我会谨遵医嘱的!

  暑假已经接近尾声,假期余额不足,我的跟诊之旅也要告一段落了。一人对另一人造成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予以强烈的冲击,其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黄老师是两者兼有的,跟诊之时是中医的碰撞使我们大开眼界,工作之余是良好的修养散发人格魅力。在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太多太多,也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所以,接下来才要更加努力才行。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7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习,跟师至今,已近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习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近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习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习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习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习,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8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儿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儿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IOOO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乂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罠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7TO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

  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日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Ll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王新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9

  从事中医妇科专业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临床疗效显著。主张治病务求其本,以调脏腑之气为重,而调肝由为首要。认为妇科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察、诊断确切,则用药无不中的。

  从跟师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跟师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一定要“学我,像我,超过我”。在中医学界,业师有“活字典”之称,他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认为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

  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妇科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黄院长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

  老师常说,高超的医术来自人的聪颖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医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第二、对人体和疾病要有全盘的把握度,诊断要明确,问诊要详尽;第三、熟练运用中医妇科专业技术;第五、学习知识,运用技术,提高水平,升华境界,不断进步。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二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胡剑波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在临床实践中,胡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胡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胡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胡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

  而今,跟从胡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胡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中医,胡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胡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胡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12-20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9篇05-05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07-25

中医美容师就业前景07-05

如何跟ui设计师沟通07-02

有没有摄影师跟拍的?07-09

化妆师如何跟新娘沟通09-21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04-14

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12-31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