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的“第一课”

时间:2023-11-10 17:40:20 职场 我要投稿

职场新人的“第一课”

职场新人的“第一课”1

  对于毕业生来说,六月,是告别的时刻,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职场新人的“第一课”

  再没有人要求你定时上课,交作业,但是并不意味着你不被追问。而且,进入职场,再没有老师在某处等待你去问问题,给你解答,你得去寻找老师,去自己领悟,最后找到答案。

  而年轻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开篇啊,谁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我们采访了一些朋友,他们工作了一两年,两三年,我们试图记录他们刻骨铭心的关于推开办公室大门、面对新生活上的最深刻的一课。

  但愿这些记录是有用的。不敢说是秘籍攻略,但起码是他们以青春做过的一次试验,我们面前的LESSON 1可能各各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提示,像“常用问题解答”,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进入职场,找到职业人的感觉。

  为什么埋头苦干行不通了?

  背景及问题出现:从小我就被父母教导,要埋头苦干不要夸夸其谈,这招儿在学校挺灵验,到大学毕业,我的成绩是班上最好的,去的单位也是最好的。

  我刚到新单位的时候,依然不怎么跟人说话,我相信事业是干出来的。结果还闹了一个笑话,第一天中午大家都三三两两出去了,我一个人愣是没动,也不去问别人,结果我饿了一整天。我还以为中午吃饭会有一个通知什么的。

  干了有半年,我提议了一个项目,部门经理觉得还行,就让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作项目负责人。我们那里实行的是项目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在40来号人里组建一个Team小组,结果,大家都不认识我,不愿意来。我拿着策划案到处去跟人家讲,好几次都是人家打断我问:你是我们部门的吗?

  我都快疯了。

  后来还是我的搭档召集了一帮人,我们的项目才按时开工的。

  不过,我没太在意。至少,领导还很肯定我吧。

  问题是这个项目快结束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更好的想法,我打赌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我雄心勃勃地提交了一个案子,不料,领导觉得这个案子“华而不实”,让我放弃。我觉得他根本没有看懂我的方案,当然我不能直接这么说,但是这会儿我跟他说什么呢?

  结果,我们上马了两个别的项目,在我看来,太蹩脚了。

  转机:新的项目上马,我参加了其中的一个Team(我们是平行管理,有项目你就是项目负责人,没有的话,你可能就是项目组的一个成员,或者连成员都不是),聊胜于无吧。

  结果我在这个项目组认识了老李。说他老吧,他也就大我四五岁,不过在我们这个平均年龄25的部门,他算是前辈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一个人干了这么多年还窝在这里,一定不怎么的,结果一接触,发现我低估了他。别看我平时不怎么说话,其实心里挺自负的,好多人我都不放在眼里,没想到部门还真有高人。

  老李挺不得志的,我以前一直认为,部门经理就该是火眼金睛,求贤若渴,现在发现也不尽然。我把我的方案给老李看了,老李也说好。我就更不理解了,为什么领导不同意呢?

  老李毕竟老练一些,他说,你去递方案的时候,领导为了接下来上什么项目的事,已经焦头烂额好久了,他也需要给上面汇报,好不容易挑了两个还能做、上面也满意的,你才拿出你捂了半天的宝贝,领导怎么说才好?说之前的项目是为了凑数?当然只好毙掉你的项目。

  老李拍了拍我肩膀说:年轻人,要跟领导多沟通啊,领导也是人;不要像我现在这样,领导都不想跟我说什么了。

  不是结局:我不是看不起老李,但我真的不希望我的未来就是老李的现在。

  我逼着自己去跟别人交流,一开始当面还开不了口,就通过邮件和领导、同事交流工作进程、对项目的一些想法、对市场的判断,反正也很方便,让别人知道我在做什么。渐渐的,有重要问题的时候,我也敢于去敲领导办公室的门,面对面地交流意见。

  沟通真的很重要。领导现在也很关心我有什么新想法,还在部门会议上说,我是“金点子”,而且,现在再做项目负责人,起码振臂一呼,响应者众,弄得我自己感觉挺好的。

  编辑人语:这个时代,我们当然欢迎真金白银,但是我们还需要“自我推销”,因为真金白银也很多了,会说话的自然首先被注意到。

  而且,不能要求别人都来了解你,不管是对你的领导还是你的同事,大大方方地站出来,没有人会笑话你不谦虚。相反,这个时代最不认同的,是白了发的美女在深闺暗自嗟叹。对于英雄,情同此理。

  我要不要加入小团体?

  背景及问题出现:我进公司不久,就知道我们办公室有两大门派,首脑分别是我们的第一副主任和第二副主任。我是一个嫌麻烦的人,不喜欢这些唧唧歪歪的事,下定决心,不入帮派,至于做事嘛,我的原则是就事论事。

  刚开始还行,两边的人对我都还客气。但是到年终评奖的时候,问题来了,第一副主任手下的人暗示我投票给他的“老大”,这位主任也在办公室里说:小刘很不错嘛,又有学历,应该给他压压担子,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结果投票那天,我请了病假。

  转机:可是问题摆在那里,不可能每次都回避。

  说实话,不是说我想加入哪派,而是两边的人都在拉拢我,我迟迟不表态,最后弄得两头都不待见我,我坚持了一年多,差不多快两年吧,实在是撑不住了。后来的小子,能力不如我,学历没我高,可是因为有人在后面托着,在办公室里的地位比我还高,相反,我每天干的全是些杂事、琐事,不是我不能干小事,但我不能总干小事吧?我一咬牙,干脆向第一副主任靠拢,一开始感觉很好,觉得自己也有了组织,干事情也有了人支持,事半功倍。

  但是好景不长,“老大”在两派的纷争中败北,我又没有别的兄弟们掉头掉得快,“空降”来的新领导看我的眼光明显“有色”,我实在是太苦恼了。

  不是结局:痛则思变,我反省了我这两年多,在人际关系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反倒把专业荒废了。我的目标是什么?做一个专业型的技术人才。专业人士也需要注意处世,但是不能陷在处世的圈子里,为了处世而处世,最后就变得没有原则了。

  我申请调到别的部门,重头开始,我把主要精力用在技术钻研上,对人对事,我凭良心说话,不怕一时一事得罪人,反而在部门受到好评。我的科研成果,一开始也有个别领导不让报,我心态很平和,我再弄一个更好的,外面影响不错,领导也松口了,认可了。

  至于入不入小团体,你说呢?

  编辑人语: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团体,关键是这个团体的性质。如果是一帮意气相投的人,相互之间经常在一起交流,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促进,未尝不可,须知我们现在和工作伙伴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和亲人在一起的时间,但是,如果这个团体在一起是为了权利的交易,或者是为了办公室的斗争,往往会得不偿失,那就大可不必了。

  我是不是有点儿缺心眼?

  背景及问题出现:我还记得我刚到公司,大家都觉得我很有想法,自我感觉也很好。

  有一次,老板带我和另外三个同事和我们的供应商开会,双方谈得很投机,最后,对方问:对于这个杂志,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吗?老板低头沉思,其他同事也都沉默不语,我一看冷场了,赶紧站出来发言,把我平时想到的一些问题有条不紊地提出来,很快,老板也来附和我的提议,会议结束的时候,对方的老总还使劲握我的手,看得出来,双方都很满意。

  可是回到办公室里,同事埋怨我把事情办砸了,我摸不着头脑,不是挺好的吗?老板招我进总经理办公室,我想他一定会表扬我的,结果他给我一顿臭骂: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对方一定会觉得我们明知道有不足还不改是工作不够敬业,或者是想变相加价。“你差点儿把客户弄丢了!”老板很生气。

  转机:这件事发生后,大家都觉得我“缺心眼儿”,好多场合老板都不敢带我去了,实在免不过带我出去,还千叮万嘱,“只听不说,阿鹏,记住了!”

  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转机,我渐渐明白了,商场如战场,不是什么都能说的,内部开会讨论业务怎么说都行,和供应商谈,我们也称之为业务交流,但是这涉及到利益,就不能全盘托出了。

  现在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当时我自己琢磨了好久。

  不是结局:明白道理了,我就开始想怎么改变我在大家心目中的不良印象。我在家里对着镜子假设和客户交谈,看自己的表情是不是有太夸张的地方,还录音,分析有没有破绽。别人不愿意教我,我就偷着学,还自己买书看。

  当老板带我出去的时候,我很用心,哪怕是很小的客户。

  大概一年多吧,终于没有人再叫我“缺心眼儿”了。

  编辑人语:年轻有热情,有勇气,真的是再好不过,但是年轻有时也容易冲动,轻易就下结论。比如说,阿鹏觉得自己看到了问题,他觉得冷场是很不好的事,这没错,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拿去补冷场这个洞的是一个更可怕的问题,他损害了项目的利益,两者相比较,冷场其实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不要一叶障目,说话之前,至少思考三秒钟。

  当女孩儿遇到女人

  背景及问题出现:我是充满激情地到新单位上班的,在正式报到之前,我已经断断续续地在这里上了两个月班了,觉得一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出问题了。

  意想不到的问题,我的上司对我很有意见。

  很奇怪不是?我是她亲手招进来的,而且我记得当时老总坚持不要女的,还是她为我力争,我才有了试用的机会。而且,我们工作上合作得也还不错,要不最后我怎么会被录用?

  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些小事。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有一次到办公室去买东西(我们公司允许员工以内部价格购买公司的产品),办公室的男同事很热情,坚持要帮我把货拿到我的办公室,陈姐就开了句玩笑:小王,我去你们那里买东西也能享受这种待遇吗?小王回答说:那要看是谁了,是小徐我才专程送过来的。

  本来都是开玩笑,但是陈姐的脸色马上就有些不好,我心里连连叫苦,可是也说不出什么来,当然很快她就恢复常态,事情也就过去了。

  想来当时这样的事还不少,表面上,陈姐不在意,但是我发现,一些重要的工作或者露脸的事,陈姐渐渐就不再交给我了,心里很窝火,还说不出什么来。

  转机:我的一个师姐来看我,我向她诉苦。师姐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她说,如果有一天,你30多岁,当了部门主管,手下也有刚毕业的20出头的小姑娘,你怎么办?

  后来我一想,我们公司女性很少,在我到公司之前,30出头的陈姐就算年轻的了,想来大家都宠着她,忽然来一个更年轻的女性,注意力被分散,甚至有时候出现褒贬,换成谁,心里都会有些不痛快。

  师姐说,像有些场合,你就应该去圆场,让别人好过就是让自己好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陈姐30出头在你们单位就干到现在的位置,说明她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性。她其实也很看好你的能力,不然她不会选择你。但是为什么现在她不派重要的活儿给你?说明她对你的信任度降低了,你应该分析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埋怨她小气或者保守。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不是结局:我后来找了个机会和陈姐交谈。我很坦诚地说了我的思想波动,陈姐其实是一个很理解人的上司,她也坦言,她觉得我正式到公司后不如以前勤奋了。我重申了我希望在公司干出一番事业的想法,并且顺带解释了我和其他部门人的交往也是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只是想消除她的误会),她最后表示理解。

  现在,我已经是部门的主力了。不过说实话,从那以后,我注意多了,女领导往往会比较敏感,我可不想因为某句话、某件漂亮衣服引发女性内心隐秘的比较,这对我的事业有什么建设性?在女领导手下,你千万不要去争奇斗艳。

职场新人的“第一课”2

  赵寒:我于XX年大学本科毕业后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干部,到村任职后主要做些档案管理、办公室后勤等工作。一年前的我,踌躇满志,“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今的我,工作热情骤减,早已被现实繁琐的工作磨平了当初的志向,自己内心有种被边缘化的失落感。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想找回当初的自己,走出这种失落的怪圈,该怎么做呢?

  吕青青(宜宾市青少年心理咨询协会会员、心理咨询师):其实赵寒正在经历着职场“蘑菇期”。初入世者常常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前景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工作的态度。这就是“蘑菇定律”。其实很多职场新鲜人都有过赵寒这般类似的遭遇。因此,赵寒要正确调整心态,充分认识“蘑菇定律”的积极作用,加快自身成长速度。

  “蘑菇”经历对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段“蘑菇”经历不一定是坏事,事业中有很多机会就是在每一次单调的工作实践中挣得的'。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费奥瑞娜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地产公司的电话接线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字、复印、收发文件、整理文件等杂活。虽然父母和亲朋好友对她的工作感到不满,但她没有任何怨言,继续努力工作和学习。一天,公司的经纪人问她能否帮忙写点文稿,她点了点头。正是这次撰写文稿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一生,后来发展成为了惠普公司的CEO.可见,“蘑菇定律”用得其法,其实就是一种“成功法则”。

  那“蘑菇”怎样尽快成长呢?建议赵寒: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第二要从小事做起,积极协助村委做好档案管理、办公室后勤等琐碎的工作;第三要不断学习,积极融入农村,变被动为主动;第四要学会忍耐与等待,贵在坚持,并适当地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只要你认准目标,积极向上、不断坚持,在“蘑菇经历”中积累一些可贵的经验和素质,就能为以后的“厚积薄发”作好铺垫。

【职场新人的“第一课”】相关文章:

职场新人的职场礼仪07-01

职场新人职场礼仪05-18

职场新人怎么适应职场09-10

职场新人看的职场剧07-03

职场新人适应职场的方法06-30

关于职场新人的职场礼仪05-17

职场新人必备的职场礼仪12-24

职场新人面临的第一课06-29

职场新人礼仪06-30

职场新人的体会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