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时间:2022-06-23 16:42: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篇一: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守望者》是一部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书,这本书是以主人公霍尔顿回忆自述的语气来书写的,讲述了他被开除出了潘西中学,因不愿过早回家,在纽约四处游荡将近两天中的作为与感受。书一出版,霍尔顿的经历和思想很快引起了许多人——尤其是大中学生的共鸣,然而对这本书的争议也很多,许多人认为,主人公有许多不好的恶习,应是禁止的。不过最后这本书还是经受住了考验,成为了一本名著。

这本书并没有讲述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而是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中学生的一段生活。霍尔顿因5门考试有4门不及格被开除出了学校,但他一点也不觉得不开心——反而倒自在起来,他很讨厌学校。不过由于怕母亲感到生气,他决定等几天,等到周三再回家,因为那时母亲早已经接到通知,并不怎么生气了。霍尔顿在宿舍里呆到了晚上,和同学打了一架后,上了深夜开往纽约的火车,住在了一家旅馆里。 在这个旅馆里霍尔顿看到了许多“不正常”的人,白天他们看起来都挺严肃、正经,而一到晚上就开始干一些不三不四的事情,他们有的互相喷水喷酒,还有的男人在穿女人的衣服,这使他感到很恶心。他无聊至极,又去了几个夜总会,但没有一个能让他真正感到高兴。回到旅馆时,他糊里糊涂地答应了开电梯的毛里斯,叫来了一个妓女,却由于害怕什么都没做,便付了钱把妓女打发走了。

第二日,霍尔顿在街上无所事事,他遇到了两个修女,便慷慨地捐出了10元钱——尽管他的钱已经不是很多了。他又和女友萨莉去看了一场戏,但这部戏霍尔顿并不喜欢,他又陪萨莉去溜冰,他看到萨莉故作姿态、虚情假意的样子,便和她吵了一架分手了。接着他独自一人来到了酒吧,喝得酩酊大醉。他洗了洗头清醒过来,但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头发又结了冰。霍尔顿想自己可能会得肺炎什么的死去,便想偷偷回家和自己的小妹妹菲比告别。他悄悄地回到了家里,叫醒了菲比,和她诉说了自己的心情和理想。他告诉菲比,自己长大以后希望能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边的麦田里,捉住那些在麦田里自由自在乱跑,而不小心跑到悬崖边上的孩子们。后来霍尔顿的父母回了家,霍尔顿只好先藏在壁橱里,然后再悄悄逃走。他到自己一个很尊敬的老师家里去借宿,却发现他可能是个同性恋者,并赶忙逃走了。

霍尔顿什么也不想做了,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到西部去的念头,在那里他可以做一个聋哑人,这样就不用说许多废话,但也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但他想在临走前见妹妹一面,便托人给她带去了一张纸条,让妹妹菲比在博物馆和他碰面,谁知菲比也一定要跟着哥哥去西部,无论霍尔顿怎么劝说都不行。最后霍尔顿只好放弃了去西部的计划,和妹妹一起回家。

霍尔顿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青年,有着复杂的心理,以及对社会的批判与厌恶。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虚伪的,比如说势利的校长,还有“疯狂地爱着自己”的斯特拉德莱塔。他认为人们做一切事都是有一个虚伪的目的,他觉得老师父母让他读书,无非是让他将来能赚很多钱,可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但他并不是没有一个追求崇高理想的目标,他对虚伪、做作、势力以及那些热衷于谈女人的人非常反感。他遇到修女会主动募捐,遇到墙上不好的字眼会愤愤地擦去划掉,他也对菲比关爱有加。他更希望去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那些天真的孩子们,让他们不掉进虚伪的悬崖中去。他对这个社会没有好感,但这又能怎么样呢?他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因此只能过着无聊的生活,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世界。

《麦田守望者》这本书以一种新颖的眼光来看待、并且批判了这个世界。作者一定想告诉我们,如果在这个世界中能够少些虚伪,多些真诚,如果每个人都能自愿地当起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么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青年和孩子们就会受到正确的引导,而不会坠落到悬崖下去。

篇二: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有着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个性。这与我身边的人都很相似,他是我们心情的真实写照,他做的事情都是我们想做而又不敢做的。

从书中我也体会到了教育需要“顺性而为”,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读书只有自己要了才读的好,靠别人逼是没有用的”。孩子之所以能够无拘无束地做游戏,首先在于主人公给了提供了一个释放童心,张扬个性的精神家园——麦田。这次的语文月考中,有一道类似主题的题目,就是让我们体会只是不可能永远是老师灌输给你的;而一个月左右前,在某个语文的讲座上,我也曾看到过内容类似的文章,其中很明确的给出了一个精辟的结论——教是为了不教。仔细想想一点也没错,我们现在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

理想是人生的路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其中谢幕时的一番话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理想教育:“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转—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祝我整天的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麦田里得守望者。”这番话我们仔细揣摩了一下,会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 教育需要“顺性而为”,在于引导而非强制。孩子之所以能够无拘无束地做游戏,首先在于主人公给了提供了一个释放童心,张扬个性的精神家园——麦田,或者允许孩子们进入麦田,却有很多的规定。这样孩子们兴趣达不到极限,也不会有自由精神,更不会有创新精神,甚至会觉得恐喝。

第二、 教育的成功的智慧在于找到支点,起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生命成长。守望者并不是一名游戏的旁观者,而是敏感地发现了游戏中的关键点——悬崖,守候于此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不正是我们所谓的抓住契机吗?智者与方法变是无形的支点。

“守望”是一种习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为了学生的成长,教育需要更多“麦田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相关文章: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04-29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600字06-29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1000字07-03

读后感读后感01-03

干法读后感的读后感07-05

匆匆读后感400字读后感07-03

读后感02-16

经典的读后感01-23

读后感03-24

读后感精选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