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0 12:29:34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⑴ 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

  (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⑵ 交流要求:

  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⑴ 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⑵ 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⑶ 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

  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 “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拟达目标

  激趣导入

  1、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

  2、 比较不同,激发兴趣。

  以文入境,引入课堂

  体会特点

  1、欣赏2个片段,比较不同,体会演讲稿的特点:三段式: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

  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

  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布置任务,小组交流。

  2、汇报,分享。

  3、教师小结。

  通过材料让学生明白演讲稿的特点,三段式如何安排内容,把握期特点。

  下笔练习

  1、 主题:我的梦想

  2、 同桌交流、汇报

  通过写自己的梦想,学会如如何写演讲稿。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趣事说一说,通过说趣事使学生表达童年的美好,体现个性化。

  2、引导学生说真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3、指导学生学会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说出自己明白的道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生活导入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想起了你的童年趣事吗?你愿不愿意把你的有趣故事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进行口语交际,主题就是《说说我难忘的童年趣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示范,介绍一件趣事。

  1、老师讲述一个童年有趣的故事。(上山摘草莓)

  2、学生评议有趣在哪里。

  三、自由交谈,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

  1、教师提示:把自己的有趣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一定会很快乐的。你愿意让大家快乐一次吗?

  2、提示方法: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让大家听了十分开心。如果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更棒了。

  3、学生默想自己的童年趣事。

  4、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5、小组评选谁说的最棒。

  四、集体交流、评选最佳

  1、教师引导激励:下面由各小组选出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都是评委。 交流完之后,我们要评选故事大王。看看是今天的故事大王,好吗?最后,老师要根据大家的评议,选出最佳评委若干人。

  2、教师提示方法:①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②要注意说的表情和姿势,可以带上动作。

  3、代表交流。

  4、学生评议。说说谁讲的好,好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

  5、评选故事大王。

  6、评选最佳评委。

  [课后总结]本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张扬个性,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心态,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快乐地回忆童年的有趣活动,把童年中难以忘怀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

  [课后反思]本设计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述说,教师示范引路,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评选故事大王和最佳评委,激励大家敢说会说。有效地引导学生快乐地回忆童年的有趣生活,把童年中难以忘怀的事情说出来。

  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自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可亲近的大姐姐。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4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⑴ 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⑵ 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⑶ 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⑴ 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⑵ 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⑶ 表达是否流畅。

  ⑷ 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⑴ 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⑵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⑶ 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⑷ 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5

  【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⑴ 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⑵ 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⑶ 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

  (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启发。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6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

  下周班队课我们班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这次交流会要求每位同学抓住要点将自己喜欢的篇幅较长的文章,简要地介绍给大家。要介绍得好,首先要学会缩写。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

  二、揭题,了解要求

  看习作要求,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画出来,并标出序号。

  1、什么叫缩写。

  2、缩写的具体要求。

  3、缩写后的字数要求。

  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

  1、读《景阳冈》原文与缩写稿,自学思考:

  ⑴说一说《景阳冈》一文有哪些要点。

  ⑵比较一下,缩写以后保留了哪些内容,删除了哪些内容。

  ⑶保留的部分是怎样连接成文章的?

  ⑷朗读缩写文章,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2、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

  四、选出自己准备缩写的课文,交流讨论怎样缩写

  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理出要点。

  2、小组讨论交流:

  ⑴所选的文章分为几部分,哪些部分可以删掉?哪些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部分应重点写,为什么?

  ⑵保留的部分怎样改写,怎样连缀成文。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点拔。

  4、试写初稿,教师指导点拔。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拟出故事会评比标准

  1、我们的读书交流会马上要开始,我们将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6名,你们说说,评选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2、师生共同拟出评比标准(即缩写的要求)

  二、进行读书交流

  1、小组内交流,全体组员共同评议。

  2、全班交流:

  ⑴教师根据课前浏览初稿的情况,选择数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文章。

  ⑵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评比标准,看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没有不足之处?如果有,可以怎样修改?

  ⑶每一位同学讲完后,全体同学都可以当评委进行点评。教师予以补充。

  3、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6名。

  三、全体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习作修改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讲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难忘的生活片断,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难点:

  把故事讲述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回顾学过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说说这些文章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你能说说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吗?(有趣、天真、可爱……)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回忆已学的课文来导入本组专题,同时又为下面的口语交际设下铺垫。】

  二、打开记忆闸门,回忆自己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回到回忆的深处,去找回我们的童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要求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

  【教师以饱含深情的.导语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发学生回忆生活,打开话匣子。通过自主回忆,再小组交流,让学生在碰撞中击活思维的火花。】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评选出最难忘的童年故事(在学习小组内进行)。

  2.班级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组内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让其他学生在参与评议中进一步学会交际语言,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开展童年故事会。

  3.从内容、态度、表情达意等角度评选“最佳”童年故事。

  【以学生喜爱的讲故事形式,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既体现了评文教学的以

  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又满足学生交流的愿望。】

  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陨?畹娜劝??br>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4.打开学生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

  教学准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2.同桌间就近交流。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参与交流。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

  3.全班汇报。

  (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

  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4.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5.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范文略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五、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六、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晰自己的活动支配。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育自主合作的参加意识。

  3、通过活动,培育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改变,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课前预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阅历。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黧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日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喜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小组沟通争论

  明确小组争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争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依据争论状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加部分小组的沟通,赐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加了部分小组的争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细心的预备,而且在争论的过程中特别热闹,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盼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现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现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现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化的.沟通。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看法,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熬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力量,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信任“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肯定能够获得胜利。

  其次、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爱好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日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改变。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同学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沟通,老师适时点拨。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依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赏评。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沟通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沟通时做到内容改善,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预备

  1.同学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爱好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老师预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支配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爱好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进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现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沟通

  (1)沟通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受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沟通。(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沟通要求:仔细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爱好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烦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协商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擅长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好玩,条理清楚等。)

  2.各组推选代表,预备参与全班沟通。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与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挨次。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晰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爱好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比最佳发言人:共同争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楚,看法大方,解答耐烦细致;条理清晰,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宽阔,民风民俗特色鲜亮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到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扫瞄“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会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爱好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颖,有的让我们感到好玩,还有的让我们赞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写肯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同学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实行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同学习作

  同学作文,老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仔细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举或同学自荐沟通观赏优秀习作。

  2.老师引导同学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晰详细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依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伴侣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同学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协商起个醒目的题目。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1

  【设计理念】

  本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张扬个性,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心态,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快乐地回忆童年的有趣活动,把童年中难以忘怀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说趣事使学生表达童年的美好,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2、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3、指导学生学会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说出自己明白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生活导入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师:同学们,你的童年生活有趣?你愿不愿意把你的有趣故事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座谈会,主题就是《说说我难忘的童年趣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示范,介绍一件趣事。

  1、老师讲述一个童年有趣的故事。

  2、学生评议有趣在哪里。

  三、自由交谈,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

  1、教师提示:把自己的有趣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一定会很快乐的。你愿意让大家快乐一次吗?

  2、提示方法: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让大家听了十分开心。如果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更棒了。

  3、学生默想自己的童年趣事。

  4、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5、小组评选谁说的'最棒。

  四、集体交流、评选最佳

  1、教师引导激励:下面由各小组选出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都是评委。交流完之后,我们要评选一次故事大王。看看是今天的故事大王,好吗?最后,老师要根据大家的评议,选出最佳评委若干人。

  2、教师提示方法:

  ①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

  ②要注意说的表情和姿势,可以带上动作。

  3、代表交流。

  4、学生评议。说说谁讲的好,好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

  5、评选故事大王。

  6、评选最佳评委。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3、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形式:主题策划活动——浓浓的乡情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改为以策划为主,检测小组策划活动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了解本次策划的主题及要求

  二、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策划

  三、小组汇报,师生评议,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一项活动的策划。

  四、在点评中,鼓励孩子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二、审清题意:

  1、写作范围: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家乡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与亲人或同学想见的情景。

  2、重点词语:二十年后回故乡

  三、大胆想象: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四、动手写提纲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六、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育口语交际的力量。

  2.通过相互沟通,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妙,激发??陨?畹娜劝??br>

  3.培育同学留心观看生活,专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4.打开同学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预备。

  教学预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妙回忆的照片、物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美好和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向往。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记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2.同桌间就近沟通。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相互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晰,条理清楚,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同学充分参加沟通。老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同学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同学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老师可以点拔,引导。

  3.全班汇报。

  (1)在同学充分参加沟通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同学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绽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肯定的评点,以培育同学良好的听说看法和语言习惯。

  (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求讲得生动好玩。

  同学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好玩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看法等。

  4.自由组合,深化练说。

  让同学三三两两,自由组合,相互说说自己好玩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5.课外延长,生活中说。

  让同学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好玩的事。

  其次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晰,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妙,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详细,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预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预备.一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妙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日,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布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索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预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呢?(可以同桌相互沟通)

  3.老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觉,要有反思……)②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绽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三、.引路,争论写法

  1.老师念.《童年趣事》。(同学人手一份)。

  .略

  2.老师出示争论题目(先分组争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好玩吗?

  (2).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好玩的事吗?假如有请立刻写下来。

  五、快速习作,老师巡察

  1.老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同学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老师的巡察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好玩”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六、同学自改,二次作文

  1.同学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同学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老师巡察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晰,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同学其次次作文。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方法与过程: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

  2、演讲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需教师多花工夫。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奉献出来,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

  2、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3、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

  1、宣布汇报会开始

  2、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汇报者。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现集体精神。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四、总结课堂。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

  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

  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

  二、写作指导。

  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2、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呢?

  (1)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

  (2)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3)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明观点?

  3、作前准备

  (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们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然后推荐给大家。

  (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

  (3)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学生自由谈。)

  三、写作实践.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同学写读后感,注意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四、作文交流、评改。

  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五、美文赏析。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演讲稿

  让学生和自己的演讲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演讲稿的格式等。

  (2)演讲稿的语言风格:要有鼓动性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学生再次修改演讲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演讲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演讲稿的共同特点:

  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

  3、课堂交流、评议。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

  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3、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四、展示活动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

  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二、大胆想象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四、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六、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七、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课后反思】

  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想象家乡变化绝非易事,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所以他们的想象可能就显得肤浅和稚嫩,情感可能就显得浮华,不能打动人,这就需要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情感,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或请学生通过采访家长来完成这一体验;再比如,教师可结合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变化。(《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刚回到故乡时,儿童谁也不认识他。当他在故乡住下来后,发现离别家乡这么多年,什么都变了,跟记忆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了,似乎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以此来促使学生认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

  2、学生有了表达欲望之后,要引导学生具体想象,从哪个方面来写:

  教材中只是一个提示,要让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充分交流,以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在学生交流中,教师要结合一两个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重点,起到示范举例的作用。在学生写之前,提醒学生要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学生写完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相互欣赏:

  重点评价学生的想象角度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在交流评价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修改,并把修改过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03-16

《口语交际习作六》的教学设计07-04

口语交际习作六的教学设计07-04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07-04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09-27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设计04-05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04-25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04-09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11-28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