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在哪里》评课稿

时间:2023-11-23 17:47:18 其他 我要投稿

【推荐】《雾在哪里》评课稿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雾在哪里》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雾在哪里》评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就徐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来谈谈我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学本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学情。高段的课堂,热闹的是学生的思维。而低段的课堂,朗读往往是主旋律。这节课,学生的朗读让课堂变得热闹而精彩。只是觉得稍多一些。读得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少了。识字是低段教学的重中之重。本堂课,徐老师非常重视识字教学。徐老师既结合音、形、义三个方面来落实生字,更重视识字方法的多元化。但是,低段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童趣的。徐老师虽然抓住了雾的淘气、顽皮来串起整堂课,但是那份淘气和顽皮却没有在课堂之中体现。

  其次,学本课堂要让学生发生,要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过程。一课一得,徐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是“无论是……还是……都……”这一组关联词语。在熟读的基础上,徐老师让学生发现关联词,接着结合课文练习用这个知识点,然后通过小练笔迁移巩固这个关联词语。设计有层次,很好!但我觉得徐老师稍微心急了一些,我们的学习活动可以再舒展一些。在发现环节,徐老师目的'很明确,直接问学生你发现有哪些词一样?没有给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我想学生能发现的,只要我们等一等。在学生发现关联词语之后,我觉得应该多一个理解的环节,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把前面环节中的一个提问放到这里,“雾把大海藏起来了,海水看不见了,船只看不见了,蓝色的远方看不见,大海里还有什么看不见了?”等学生交流之后,再用关联词语说一说,这也是一练。接着结合课文巩固这个知识点,最后再练笔。此时,我相信这样一来,这个关联词语学生就真正习得了。因此,课堂上,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学起来,经历“发现-理解-练习-巩固-习得”的学习过程。

  三、生本课堂,教师的指导依然重要。

  首先,我们的指导要正确!我有一个疑惑,就是关联词语,可以是“无论……还……都……”吗?我觉得应该是“无论是……还是……都……”

  其次,我们老师要在学生的学习困难处、错误处及时纠正。在学生交流时,“无论是荡秋千,还是滑滑梯,都看不见了。”这句中的“荡秋千”是错误,应该及时纠正。

  此上,就是我基于生本课堂的几点思考,谢谢!

《雾在哪里》评课稿2

  有幸听了胡蓉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胡老师以她那执着地干劲,清新大方的教态,丰富的知识,耐心的引导,引领孩子们与文本对话,进行了朗读、说话、字词句段品析等方面的有效训练,让学生的双基得以不断巩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是这样,听课也如此。咱们每个人听完课后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观点,我觉得胡老师这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巧识字

  课堂上,胡老师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学习“雾”字采用归纳法,先让学生进行自主识记“雾”字,并让学生拓展关于“雨”字头的字有“雷”“霜”“霞”等,然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这些“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有关,都属于形声字。这样的学习迁移,让新旧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融合,不再是孤零零的单纯识字。又如学习“桥梁”的“梁”时,胡老师采用了对比法,把“桥梁”的.“梁”和“高粱”的“粱”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在对比中知道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二、重朗读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总是语文学习的一条主线,是语文教学的主环节。胡老师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努力做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理,读的形式多样。课堂上胡老师还很善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及时鼓励他们的勇敢表现,让他们投入课堂,进入文本,放生朗读,大胆展示,真是让朗读走进学生的心里。如:带着问题读,抓住关键词语读,感悟人物品质读等,每次读的要求不同,指导出来的效果比较到位。

  三、多训练

  整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训练点多,学生的思维彻底地打开了,不再完全局限于文本的内容,能够发散思维进行语言概括和表达。

  在让孩子说雾去了哪些地方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上了“先……接着……最后……”等关联词,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概括时,知道要有调理的思维。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正确运用,胡老师本节课在文本的结构分析上透彻,并让孩子根据文本的结构,进行“雾还会去哪里”的自创说话练习,孩子们是个个说精彩非常,让听课人为之震撼。

  可以说胡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圆满,很成功,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非得挑刺的话,我只能浅薄地谈谈我个人小小的建议,供胡老师参考:本节课如果设计一个写字环节就更好了,那样就更能体现听说读写相结合了。

《雾在哪里》评课稿3

  这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将自然想象通过童话这种讨巧的文体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用生动的语言将雾的特点清楚地显示在文本中,读来使人轻松愉悦。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我认为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应该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等,始终运用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体会语文的味道。这节课在以下几个设计上体现了语文课的“语”味。

  一、看图练说,训练表达

  看着图片中的景物,说说对于雾的初步体验,孩子们的表达出来的语言经过了老师的肯定或提醒均有了一定的提升,用生动的.词语来说眼前的景象,这是语文用于生活表达较好的方式与途径。

  二、多种朗读,训练语感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朗读上,用较短的时间把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朗读和识记字词。通过引读、对读、赛读等方式来引领孩子们感悟,慢慢提高朗读能力,形成语感,感受朗读的技巧,学会朗读。在设计朗读环节的时候,金老师有几个层次的练习,首先,她让孩子圈相关的词语,来完成口头的填空,这是为读什么在做铺垫,读正确的句子,读出正确的意思。其次,她安排学生回到课文,读出雾说话时候的“顽皮”“淘气”,有了第一步的铺垫,这一步的情感融入就顺利多了。读着读着,雾的特点就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上了,读着读着,雾说话的神态也出现在孩子们的小脸上了,读着读着,孩子们自己也能模仿着说上一句或者两句了。这就是语文课的收获,会表达,而且表达妥帖甚至出色。

  三、生字教学,重在旁通

  字形的识记,金老师创设了多种形式,在生字卡片认读中,在读句读文中,在游戏巩固中,在说话运用中,多次复现,促进识记。字义的理解融入阅读之中,借助语境,联系上下文来促进理解。例如“雾”,引出带有“雨”的一串汉字,引导学生既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又借助生活已有的经验,了解“雾”和“ 露”“ 霜”“雪”“雹”一样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学“一字”,认“一组”,是语文学习比较重要的一种外延学习法则。

《雾在哪里》评课稿4

  《雾在哪里》是部编二上第七单元第二篇童话故事。这次课堂教学是徐老师的试教课。虽然有好多环节还得修改,但这堂课中也有好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融合教学,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

  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徐老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借助语境,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乐于学,乐于思。字音主要通过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串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及师生合作读文中正音来掌握。字义的理解融入阅读之中,借助语境,联系上下文来促进理解。如“甚至”的理解教学让学生结合语境书写中,多次复现,促进识记。

  二、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达成整体感知

  “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新提出的.重点学习的语文要素。如何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呢?课堂上教师分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在圈画相关词语、充分读句读文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一是借助课题“雾在哪里”,引发问题“又淘气又顽皮的雾究竟来到了哪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是引导学生再次读文,圈画出“雾在哪里”的关键词,并用上“海上”“岸边”“城市的上空”这三个表示地点的词语,连起来说一说。

  三是串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感知雾飞到海上,来到岸边,躲在城市的上空,都淘气地做了些什么。

  本堂课的不足地方就是,生字教学上,徐老师只注重的字音的教学,还没有注重字形的教学。

《雾在哪里》评课稿5

  王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第一课时,从整体来看,教学目标的设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已兼顾。教学过程所呈现出来的教师素养也都得以展现。王老师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设计合理,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总体来看这节课是成功的,达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识字方法,灵活多样

  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王老师把这一块儿也落到了实处,突破的方法更是灵活多样,充满了趣味,如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生分行拼读,然后交流识记方法,王老师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把握字的结构,写出美观的汉字。并相机指导示范书写“岸”字。紧接着王老师引导学生描红,适当给予了鼓励,充分体现了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重视新课标的鼓励性评价。紧接着又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生读、齐读,游戏“摘苹果”巩固识字,这些形式多样的'的识字,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乐学、会学。最后齐读词语更是对字词强化了训练。我们要培养学生丰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要严格要求孩子从小对汉字的规范书写,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王老师指导的都非常到位。把字写得规范,更是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性格。

  二、以生为本,关注成长

  1、王老师让学生欣赏雾中美景,激发热爱自然之情的同时,提醒学生:雾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有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王老师在语文课中适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真正做到了教书又育人。

  2、王老师抓住雾的顽皮、淘气来指导学生学习雾所具备的这两个特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雾非常了不起,他想把谁藏起来,就能把谁藏起来这一特点,由物及人,相机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锻炼,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大本领的人、为人民做贡献的人。

  三、激发想象,拓展思维

  王老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以读为本,重在说话训练。王老师几乎每个环节都有说话训练,巧设活动,留白,补白,培养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例如:出示图片,想象说话: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xxxxxx了起来,无论是xxxxxx,还是xxxxxx,都xxxxxx。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把大海藏了起来,除了大海、船只看不见了,还有什么看不见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跳出水的鱼儿、小岛、渔民、海鸥”等答案一个个从脑子里蹦出来,小手纷纷举起。突破了重点,课堂趣味横生,着实是一处亮丽的风景。这里是以学生为本的主题理念,鼓励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评价者、激励者,更是参与者。王老师激情饱满,热情洋溢,课堂中注重激励性语言,感染了学生,使学生也自信满满,融入其中。当然,没有完美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板书的内容应根据课文内容的展开而展开,它有一定的空间顺序,应有条理地进行设计,而不是一气呵成。

【《雾在哪里》评课稿】相关文章:

雾在哪里评课稿11-20

雾在哪里评课稿经典09-22

《雾在哪里》评课稿11-17

雾在哪里评课稿11-21

雾在哪里评课稿(热门)09-09

(热门)雾在哪里评课稿09-23

雾在哪里评课稿(精品)07-12

【热门】雾在哪里评课稿08-24

雾在哪里评课稿(热)08-30

雾在哪里评课稿集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