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时间:2023-11-30 18:13:08 教育 我要投稿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1

  为全面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目标

  1.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促进学生亲近劳动的积极情感、良好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体悟劳动之美。

  2.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使学生具备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

  5.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真正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劳动锻炼,磨炼坚强意志,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二、课程内容

  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低年级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中高年级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为有效实施以上课程内容,达成课程目标,学校构建了“一主两翼四贯通”课程内容框架。

  (一)“一主”即每个年级开设一个劳动主题(整理、食育、职业体验、中药、无土栽培、财商),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实施。

  一年级开设整理课程。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掌握系列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家校携手,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学生学习物品整理,校内整理学习用品,整理书包等。家庭整理书桌,整理房间,个人卫生等。进行简单衣物洗涤,认识洗涤用品种类用途,一般衣物洗涤。学习刷牙、梳头、洗澡等。

  二年级开设食育课程。通过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对食物的感恩之心等,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引领学生了解食物、食物营养、食物生长,如何做到安全饮食,学习饮食文化、就餐礼仪,本地传统美食制作,举办厨艺大赛等。

  三年级开设职业体验课程。引领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了解熟悉职业岗位,获得对这一职业的真切体验,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获得初步生涯规划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教师的一天,给老师当助手。了解父母职业,体验工人工作。走近环卫工人,了解城市美容师。小医生体验馆、模拟法庭、体验小交警、服装设计师等不同的`职业。

  四年级开设中药课程。了解中药文化,热爱祖国医学,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知道与中药相关的浅显的知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运用。了解常见中药采集、加工、保管的基本方法。关心中药利用技术的新发展。探究中药知识,培养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种植中药,认识中药,与中药交朋友,了解中药特性、用途。进行中药文化研究,中药食品制作,中药泡酒,自制简单中药精油、驱蚊粉、三伏贴、香囊,搜集中医名人故事等。

  五年级开设无土栽培课程。运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了解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多样化实践性学习,体验生命的神奇,播种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制作无土栽培装置创意设计。进行栽培种植,管理与研究,了解现代化农业,参观无土栽培基地等。

  六年级开设财商课程。让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金融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计划能力。培养孩子对商品的辨识能力,合理理智消费。初步进行个人投资理财规划,学习理财,培养学生勤俭、自立、创新等优秀品质。引领学生探索货币的奥秘,去超市买一次菜;小鬼当家,举办跳蚤市场;走进银行,认识理财工具,端正消费观念,做个小小理财师;培养孩子储蓄习惯,运用理财工具学习理财,做理财小博士等。

  (二)“两翼”是以校内自然环境为依托,开设种植课程和小当家课程,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熏陶。

  1.种植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在班内设置植物角,对校内花草树木进行管理。学校为每个教室配备花架,学生自主选择身边植物,自己设计制作栽培容器,自主管理植物。引导学生亲手种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实践能力。德育处将校园内植物划分到各级部,指导学生进行翻土、栽种、施肥、浇水、修剪等常规劳动,组织观察、记录等,增强技术含量。通过对劳动知识的实践探索和观察体验,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劳动实践平台,创设良好的劳动氛围,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熏陶。

  2.小当家课程。让学生树立我是学校的主人意识,自主负责班级卫生、楼宇卫生、校园环境卫生等。一至三年级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树立劳动责任意识,体会劳动艰辛;在班主任指导下,将教室内外卫生责任到人,保持室内清洁;加强自主管理,将图书角、花架、多媒体设施、灯具等包保到人,确保教室内外井然有序。四至六年级在整理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的基础上,还要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清扫。德育处划分包干区域,学生每天按值日表进行打扫。感受劳动使校园整洁,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

  (三)“四贯通”指创客课程、工艺坊课程、学科、劳动实践贯穿劳动教育的始终,使劳动教育在学生小学六年形成一个闭环。

  1.创客空间(一至六年级学生全体参与)。通过科学搭建、三D打印、创意编程、开源电路、激光雕刻、机器人等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以未来发展的眼光,激励学生创新探究,进行自主创造、自主发明,培养创新精神,激发探究欲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手工艺坊(一至六年级喜欢该项目的学生参与)。成立陶艺、捶草印花、纸艺、布艺、绳编等工作坊,喜欢某一项目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将劳动教育寓于特色社团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让劳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态度和修养。

  3.学科(一至六年级学科内容)。语文、道法、科学等学科筛选其中和劳动相关的教学素材,探索劳动教育与各学科进行整合的内容和形式,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4.劳动实践(一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五一节前后设置劳动实践周,每月一日劳动实践日。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劳动兴趣,培养动手实践、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劳动本领,掌握劳动技能,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

  三、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一主”课程每周一课时,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负责。“两翼”课程利用每天课外校内劳动时间实施,班主任负责。“四贯通”课程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实施,各学科教师协同完成。

  2.实施人员。学校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组织课程研发团队,积极进行课程研发与实施。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联合各方面力量,发挥班主任、少先队、家委会等的作用,构建整合实施课程。

  3.实施方式:各年级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实施主体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动手动脑实践,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服务社会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校园内绿植管理,班内、校内卫生的打扫,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以劳动服务形式实施。利用社团、节假日等整合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动手操作、家校社协同等方式整合各种资源,深化实施,确保劳动教育实效。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对劳动过程的评价,通过学生劳动表现、劳动交流、劳动情况记录、劳动展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劳动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对劳动成效的评价。通过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评价任务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等。培养认真负责、团结互助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评价方式。写实记录,如活动现场照片、微视频、学生作品、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评价表格,师生家长评价,相对客观的评价学习情况。电子档案评价,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

  五、课程研发注意事项

  1.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育人目标。

  2.课程内容丰富全面,每个课程时段为一学年,以研发不低于20课时为宜。

  3.完善课程框架,体现整体性,呈现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

  4.团队合作研发,教材与课件同时研发。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2

  开设劳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为有效开展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劳动课教学,将劳动教育与学校卫生保洁相结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劳动课内容

  1、劳动理论。包括劳动的内涵、劳动的意义、劳动的种类、劳动技术等。

  2、劳动实践:校内开展个人、宿舍、教室、实验实训室等的卫生清洁和维护;校外利用小学期或节假日开展家庭劳动、社会有偿劳动和公益服务劳动等。

  二、劳动课开设范围和开设时间

  全校本专科学生全部开设劳动课,理论课开设在第二学期,实践课本科开设在1—6学期,共六个学期,专科开设在1—4学期,共四个学期。

  三、劳动课时与学分分配

  本专科学生需修读的劳动课为2学分,其中理论课时为16课时,1学分。实践学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校内卫生清洁,占0.6学分,第二部分为校外家庭劳动、公益服务劳动和社会有偿劳动,占0.4学分。

  四、组织实施

  1、学校成立劳动课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教务处、学工部、后勤管理处及各二级学院主要领导。

  领导小组职责:制定劳动课实施方案,领导劳动课的教学和劳动实践的实施。检查评估劳动课的教学质量、劳动任务的完成质量、开展评优评先等。

  2、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每个二级学院指定1名教师为劳动课教师,组成劳动教育教研室,设教研室主任1—2名。劳动教育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开展课程建设,组织开展劳动课教学,组织劳动课的成绩考核、成绩登统等工作。劳动课教师需属于教师序列、有学生管理经验和学生工作热情的我校在编教师。劳动教育教研室挂靠在教务处,教务处牵头劳动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包括师资培训、课程标准建设、教材建设等。

  3、校内劳动实践的`组织实施

  (1)教务处负责将教室、公共实验实训室的卫生清洁任务分配到各二级学院。

  (2)学工部负责制定校内卫生清洁要求和评价标准,学工部牵头,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参与校内卫生检查、评优、评先等工作。

  (3)后勤管理处负责提供清洁卫生所需要的工具及相关用品。

  (4)各二级学院成立副书记任组长,辅导员(班主任)、劳动课教师为成员的劳动实践指导小组。负责本学院校内卫生清洁的组织与实施,制定具体要求和检查评估方案,按要求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推优等;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家庭劳动、社会有偿劳动和公益服务劳动的具体要求、成绩考核标准等。

  (5)每学期正式上课前一天和放假前一天各二级学院要安排学生进行大扫除,保证上课和假期清洁卫生,届时学校将组织检查和评比。日常卫生扫除按照学校安排,各二级学院自行组织,学校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评比。

  4、经费保障

  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劳动课建设、教学和劳动实践。专项经费的80%根据学生人数按比例划拨到各二级学院,资助劳动课建设、支付任课教师和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劳务费、奖励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专项经费的20%由学校统一掌握,用于奖励劳动实践组织效果好、质量高的先进集体,奖励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

  五、校内劳动任务分配

  见附表。

  六、本方案发布之日起实施,教务处、学工部、后勤处共同负责解释。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纠正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育人目标

  1、通过开展劳动专题教育,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3、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为将来的生产、生活奠定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四)强化综合实施。积极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中心小学周边工农业可利用资源,根据学校生源特点以及师资力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四、课程实施

  (一)确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围绕丰富劳动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二)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借助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责任分工。在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将综合实践课、多元发展课、研学旅行课、劳动主题教育课进行全方位整合,课程中心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与研究效果评价,教科处做好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过程管理与培训,学生成长中心、各级部积极做好家长的引导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

  (四)规范实施过程。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研究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特点,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五、课程评价

  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对象为教师和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案。

  (一)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工作量、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效果等维度进行评价,根据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特点,参考目前我校音、体、美、信息、等非文化课教师的工作评价方案,将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工作评价纳入《中心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方案》中,经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劳动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劳动成果的.方法,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过程中的研究态度、合作精神、研究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

  (1)“中心小学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要求各班为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课程档案,里面包括劳动教育活动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成果等与劳动教育课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评价。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劳动成果等,学校每学期举办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劳动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4)学分认定评价。根据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研究过程中的出勤、作业完成、研究效果等情况,给予学分认定,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六、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作出决策和部署,负责总体协调、人事安排、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方面工作,并及时管理和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二)经费保障

  提前做好专项资金预算,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校内综合实践活动室教室的改变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的拓展,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度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三)师资保障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四)设施保障

  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在金阳广场、复圣公园等前期校外德育实践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积极联系中心小学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田、山林、采摘园等作为学校的学农实践基地,联系县城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五)安全保障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师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4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2、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劳动实践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不仅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品德,更加激发了他们热爱学习、掌握本领和报效祖国的极大热情。

  3、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

  4、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要求

  1、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必须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践应用。

  2、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知识去思考理论问题;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加深和巩固基本知识的理解。

  3、要掌握好重点并注意通用性,才有一定的针对性。

  4、上课必须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做课堂笔记,应认真仔细,动手动脑,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实验科目,注意培养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纪律:

  1、必须听从认课指导老师讲解,有疑问应先举手再提问,不能交头接耳。

  2、未经允许,不可以互串座位,不准用硬物在桌子上刻画,未经允许不准翻动抽屉中物品。

  3、必须按要求领取工具及实践器材。认真领悟线路图及内涵。

  4、每张课桌的同学在未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向邻桌或其他同学借用工具或器材。

  5、每张课桌的同学应妥善保管好各自的工具及实践器材,防止损坏或丢失,如有以上现象应按价赔偿。

  四、教学课时

  共2小时,时间分配:安全教育10分钟,实际操作过程理论讲解约25分钟,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约60分钟,交流总结约15分钟,课间休息约10分钟。

  五、教学用具和材料

  1、制作衣架的材料、用具:十号铁丝、老虎钳、老虎凳、锤子。

  2、安装自行车的零部件和用具:

  ⑴零部件:钢圈(含轮胎)、大杆、车把、镙丝、镙帽。

  ⑵用具:各种型号扳手、老虎钳、镙丝刀、打气筒。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让学生了解、认识制作衣架的材料、工具和衣架的制作程序。

  ②让学生了解、认识自行车的零部件、工具和自行车安装程序。

  2、难点:

  ①衣架的制作程序。

  ②自行车安装程序。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物质享受,同学们目前虽然还是学生,但有些简单的`劳动还是能够胜任的,比如衣架的制作和自行车的安装,今天就让同学们自己来完成,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回答略)。

  2、安全教育:同学们,在你们还没有动手操作之前,我先讲一下安全,这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你自己负责。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讲;制作衣架的同学每两人为一组,自行车安装的每五人为一组,同学们先坐下来听我讲解制作过程,然后再动手操作,在未制作之前请同学们不要动任何东西,在操作时也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不允许学生在课间随意离开座位走动或外出,更不能互相追逐打闹,还要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

  3、讲述新课:简易衣架的制作:首先准备10号铁丝长98厘米,用小铁锤将铁丝锤直,右手握老虎钳,左手持铁丝,用老虎钳钳住铁丝的一端约9厘米处弯成大弯钩状,另一端约1.5厘米侧面弯曲成小钩,大钩以下约4厘米呈柱状,再将小钩钩住柱子的下端,然后衣架上面总长比下面约长4厘米,具体操作流程图(略)。

  自行车安装:先将自行车大杆、前叉翻过来朝上→安装前轮→安装后轮→安装链条→安装支架→安装坐垫→安装前后闸→安装响铃、车锁→校正、镙丝紧固→打气→试骑。

  4、课后小结评比:⑴首先将所有的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表扬或肯定制作较好的同学,找出制作不太理想的作品,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这些同学进行鼓励。⑵对课堂中不遵守纪律的同学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⑶将各种表现特别好的同学上报给教育处。

  八、工具验收、小结

  清点所有教学用具,并将其重新放回指定的位置,将损坏的用具单独列出,及时补充用具,确保下次上课正常运行,留下部分学生打扫卫生,清洁课堂。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2篇)05-09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08-04

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08-04

劳动教育课课程报告12-06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05-08

劳动教育课程报告范文05-22

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08-04

最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08-04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