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必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呼兰河传》读后感1
因着写了一首《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的小诗,意外获奖并得了一张六百元的购书卡。故而无比兴奋地走进了书店。一本《呼兰河传》令我眼前一亮,很多年前看到过有关这本书的简介。知道它是由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著的。心仪已久。便毫不犹豫的买了。
整日里匆促无为却又忙忙碌碌,于前日终才看完全本。虽是肤浅阅读,却极其欣赏萧红细腻平实有趣的文笔。更是被她文字中所传递出的那种寂寞感所惊叹。在《呼兰河传》里,作者童年生活的不幸,以及在她笔下塑造的那些个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触动我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每每读到悲愤动人处,也曾好几次哽咽失声。联想起作者本人一生命运多舛,历经磨难,不禁唏嘘不已。真是天妒英才,红颜薄命。
可以说,整本《呼兰河传》的基调,是孤独和寂寞。
萧红,最大的人生悲哀则是因为她是个女人。所以,她的童年缺失亲情与关爱。起初,她那有着封建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亲不喜欢她。后来,她的继母更不喜欢她。所以萧红便怀着那份寂寞的心情,有意识地反抗着这几千年传下来的封建传统思想。
幸而,萧红有一个对她疼爱有加的祖父。有一个她童年时光里最美好的“天堂”后花园。在后花园,有祖父种的嫩绿的大倭瓜、小黄瓜、韭菜、有飞舞着的蜻蜓、五颜六色的蝴蝶、有鲜艳的玫瑰花、有祖父用黄泥巴包起来烤熟的小猪、掉进井里的鸭子,还有跟在祖父身后的大黄狗,以及祖父教她背诵的那一首首诗句。这些无不成为慰藉萧红孤寂心灵的温暖回忆。故而,萧红将儿童和成人双视角写法运用其中,以此加深了字里行间的寂寥与凄清。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让她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创造出了特有的散文式的抒情小说体式。
萧红的文字,透着深深的悲凉寂寞。这本书中的人物,除了疼爱她的祖父,于大部分都是冷漠的、麻木不仁的。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更是将这一“孤独”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团圆媳妇,一个实际年龄只有十二岁,有着一根油黑的长辫子,皮肤黑黑的,脸上总是笑呵呵,走路带风的天真小姑娘。却被一群封建思想束缚着头脑的大人们议论成“头天到婆家,就吃了三碗饭!”“总是笑也不知羞!”“才到家,一定要给个下马威。”最后,竟因长期受婆婆欺负瘧待,在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社会环境里,导致精神失常,后又遭受各种非人的残忍折磨,最终悲惨而死。这其中,所有的围观者看客,都是麻木不仁,甚至都是致使团圆媳妇惨死的幕后推手。当那可怜的`小姑娘,被强迫淹进滚水中“治病”时,一伙众人先是围观新奇,后又是盼着死看热闹,再又惊讶于没有死,再又怂恿着小姑娘再次被摧残折磨,直到最终屈辱死去,方才罢休。无疑,萧红在写这段文字时,内心一定是悲怆的,是愤怒的,而又是无助的。
《呼兰河传》里,也有似乎在寒冬阳光穿透云层,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文字。例如“冯歪嘴子”这个人物的命运。他是个小磨倌。他住在破旧不堪的小磨坊里,卑微的拉磨,认真地做黏糕,却勇敢的追求爱情和幸福,和“王姑娘”生活在一起。过着虽苦犹甜的小日子。后来王姑娘不幸早逝。苦难和悲痛却没有击垮这个伟大的父亲。当所有的围观者都以为他会上吊时,萧红这样写“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洞穿了他。因为他看到了他的两个儿子,他反而镇定了下来。他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于是,他照常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照常地负者他那份责任。……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上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这些文字是温暖坚韧的,却又透露出那个国破家亡,人心惶惶的年代里,人们之间的冷漠,和萧红自己内心的寂寞。
在萧红的文字里,呼兰河城里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忙碌着生,忙碌着死。而萧红的笔,是那样沉重和平和。这表现在《呼兰河传》中的人们愚昧、平庸,对生、老、病、死之事都没有任何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老,这也没有什么办法;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挖一个坑就把这人埋起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回家照旧地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人们就在这座消息闭塞的小城里,千年如一日的过活。
“众人皆醉”,唯萧红独醒,她必然是寂寞的。
有一种寂寞,耐人寻味。那便是才女萧红的文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2
安静的呼兰城,生死寂寞,单调却不乏美丽。总有那么一点温馨来自我与祖父,来自乐趣无穷的后花园。浓浓的温情似春意弥漫,温暖了呼兰河的秋冬。后花园是我的乐土,在这片自由天地,我与祖父曾共享着天伦之乐。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是属于我的奇珍异宝;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有我最纯真的童年寄托。小小的我总是跟在祖父的身后,栽花,拔草,溜土,享受着细微却无穷的童年乐趣,玩得不亦乐乎。“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好一个“瞎闹”,也许童年就是由无数个瞎闹组成的,那才是最真切的。“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读着这些,是否想到我们那些逝去的童年,也曾这样玩着,无所谓结果,因为那是最单纯的快乐,来自于过程的快乐,本能地享受着身边属于你的“珍宝”,那样已足矣。当然,品味着如此美丽的童年,不免伤感起来,现在的孩子还有这样的福气,享受如此美好快乐的童年吗?恐怕是越来越少了吧。可喜亦或可悲,叹一声为何,欢乐正悄然逝去。
祖父是最爱我,最关心我的人,只有与祖父在一起,我才会感受到无边的爱与快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跟着祖父学诗,全凭着感觉去欣赏,碰到喜欢的,就大声地乱读一气。也许,弄懂了诗意,倒平添无限忧愁,不如稀里糊涂,倒有幸品尝起一份快乐的诗意。这也是因着懵懂而有的福气吧。
即使会有冬季,即使会有冰冻,我感受到的这份温情在我眼里是呼兰河传奇般的春意。
夏闹
夏季,“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在风吹中,刷拉拉地响了,雨后的蒿草冒了烟,朦朦胧胧的,混混沌沌的一切。”夏是热闹的,不仅是疯长的树草,更有疯狂的人事。看看呼兰城热闹在哪里呢?且看那不少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搭台看戏,逛庙拜神,无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先看那放河灯之境,“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小孩子,拍手叫绝,跳脚欢呼。”好一片繁华的景况。再看那搭台唱戏,三姨二姑,姐姐妹妹,聚在一起,家长里短,闹个不停。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可是为何,这一切的热闹背后,读来竟有无限的凉意?“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叹的多好啊,是愚昧无知的快乐,还是真实无比的幸福?也许,因着愚昧麻木,呼兰河才显示着最初的简单,最悲凉的美,呼兰河的百姓,在平凡中快乐。
当然,最热闹的莫过于为团圆媳妇看病,跳大神,赶鬼等等。“自古没有这样跳的,跳得花样翻新,左邻右舍,不顾一切地来看热闹,”可看的到的是热闹,有谁看到了其中的悲凉,只有祖父会叹一句“好好的人快被他们折磨死了”,除此之外,有谁意识到了一个生命的可贵,一个生命的逝去?好好的一个年轻生命,竟被这样活活地折磨死了,可爱的呼兰城,你如何能不悲凉?
热的只是表,凉的却是里。
秋落
秋季,本该是收获的季节,可是呼兰城好像没有收获到什么,只是仍旧飘着无尽的落叶。“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灭了。好像有人把他们摧残了似的。”不只那落叶归根,也有生命归了土,起初是寂寞地来到这世间,如今静静地回归土地,不管一生喜怒哀乐,终是归了土。呼兰河的百姓,对待生命是坚强的,生老病死,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房子塌下来也无所畏惧的,也许,他们对生命早已麻木了吧,也就无所畏惧了。
秋意萧瑟,呼兰城的很多角落也是凄凄惨惨的.。有祖母孤独地走了,有花样的年华被摧残后凄凉地去了,有曾经年壮的妇女留下孩子安静地入了土。没有什么制止得了这一切,制止得了这呼兰河凄凉却最真切的面貌。
冬寂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呼兰城的人快被冻僵了,手冻裂了。一切被冻成死寂一片。可苦难的人们还得照样生活着啊,两条大街上各店招牌依旧挂着,油盐店,茶庄,药店,依旧演绎着属于呼兰城的繁华。一切都很安寂。印象很深的是那个大泥坑子,它可是带出了多少故事啊。有人掉下去过,有马掉下去过,有时虚惊一场,更多时候却是一场悲剧。人们仿佛对它无能为力,可是又仿佛有没有它都一样,人们依旧过着,谁管呢,反正一塌糊涂去了吧。再冷再冻,也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呼兰河的冷,冷的特别,呼兰城的人,活得顽强。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地结果不太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有人走了,有人继续风吹雨打着。
很动人的小城故事。
这是呼兰河的一年四季,这是春去春来的呼兰河,真实平凡的美丽小城。自有它的一番喜怒哀乐。一切是默默的,没有惊天动地,却细水长流,安然地庇佑着这些或喜或悲的人。故事宁静,读者心也静,只愿死者安息,生者能度过更多一个春去春来。
《呼兰河传》读后感3
呼兰河边有一座小城。
没有繁华,没有多彩,灰黯的日常生活是年复一年的循环,规律而又刻板。一年春夏秋冬,太阳东升西落,痛哭与欢笑,唠叨与争吵,或许便是这座小城的色调。
呼兰河是一条河,它潺潺流淌着。它是一首诗,于无声之间静默地载下了城里繁杂的琐事;是一幅画,于无形之中装点了城里枯燥的乏味;是一曲歌谣,于悄然之时埋葬了这段凄婉的旧时光。
雨水与阳光混杂的小城里有一段深陷的时光。东二道街静静地躺着一个大泥坑。无论天晴与否,泥坑总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颤抖的车马,狼哭鬼叫的小孩子,脸色发白的过路人,是泥坑常年目睹的热闹。有人说,拆墙来拓宽街道,有人说,植树来攀树过街。用土把泥坑填平?呵,没人提到。这是愚昧?还是安分守己?顺应天意的他们怕是早已丧失了违抗天命的勇气,衍生成的,是接受天命的那份不知何由的乐观——“泥坑子淹鸡淹鸭,到是给了我们说长道短的消遣,有了这泥坑子,瘟猪肉倒也可以变成淹猪,经济又卫生。”又是一阵雨过,浆糊般粘稠的泥坑,宛然一副深邃的脸庞,凝望着围观热闹的长袍马褂亦或是粗布短衣,流露的却是戏谑的目光,投射到人心底的恐慌。
呼兰河城里,除了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之外,再就都是些个小胡同了。单调的小胡同里每天亦是单调的生活,冷清,寂寞,大家关起门来在过生活。正如汪曾祺在《胡同文化》里写到的那样,“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我想,“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便是最好的陈述。
呼兰河城的生活是规律的,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单板的节日便是他们呆板的日常生活。七月十五孟兰会,笙管笛萧作响,男女老少结伴,趁着火烧云后显白的天色,涌向呼兰河放河灯。忽明忽暗间,河上灿若星河,恍惚之间,却又渐渐熄灭,没有什么特别的,也没有什么有趣的,熄灭的河灯拖走的或许只是人们的好奇和热情,空留下河边的`孤寂和河上照着的月亮。放河灯是如此,跳大神,野台子戏亦是如此。三五成群,梳妆打扮,闲谈家常,别有深意。‘某村某村的谁,某家某家的谁……’他们热切的交谈倒也离不开这些日常的繁琐。我想,这些节日不过是他们百无聊赖生活的一抹浅淡的色调,空虚的内心只能用说长道短来填补,明天过后,枯燥会再次来袭。
如果说放河灯真可以让鬼魂脱身的话,那我希望这河灯可以帮助小团圆媳妇脱离这无尽的苦海。“黑忽忽”“长得高”“及膝的辫子”“总是笑呵呵的”,这是我从书中对她形象唯一的了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却成了童养媳,她的开朗,她的活泼,在呼兰河城居民的心里却是“不知羞”“不像个团圆媳妇”,接踵而至的,是对她的议论和鞭打。哭喊,泪水,换来的是更重的惩罚。
是否该谴责胡家婆婆的残忍?“……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她的解释似乎也句句有理,而后她为团圆媳妇请神、看香火、吃偏方、抽贴的种种行为似乎也表明了她的好心和善良,我犹豫了。我不明白,害死小团圆媳妇的,到底是胡家婆婆,呼兰河城人们封建保守的良善,还是这个愚昧的年代?
萧红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里,她的童年是荒凉而寂寞的。萧红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朦朦胧胧的细雨中及腰的蒿草。简陋院子里的朽木乱柴,成对的破旧杂物。荒凉的瓦屋里是空虚的房间,颤抖的屋门一开,弥漫的土腥气和暴露眼前的偷吃粮食的耗子和麻雀是熟悉的旧友……院子这边和那边都住着人,逆来顺受的人,不知冷暖的人,徒增了院里的灰暗。而祖父,却又是照耀她生活的太阳。念诗,游玩,相依相伴,是萧红童年里最快乐的回忆。
然而。光阴荏苒,岁月不再。时光是握不住的沙,人终究会老去,会离开,萧红的童年也终究只能埋葬在呼兰河边的小城里,随着日复一日流淌的呼兰河逝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
我知道,呼兰河边有一种寂寞的小城。
茅盾曾这样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她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
——后记
《呼兰河传》读后感4
在萧红女士的笔下,那是1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开篇便用“那”,前面没有交代,指代不明,可以改为“呼兰河城”)城里有淳朴的民众,多彩的民俗,童年的乐园,但就我看来,最最令人慨叹的是那种触目惊心的麻木,以及随之而来的阅读时的沉重思考。
文中有许多“有趣的情景”,如“养猪的那家租住的碾磨房,房顶的草上长着青苔。一到下雨,那房子里的人就提着筐子上房采蘑菇,采蘑菇的骄傲得不得了,而全院子的人则没有不羡慕的,都恨自己为什么不住那草房里。于是感叹啼嘘,相叹不已。房上采蘑菇的故意选几个大的抛下来,借以炫耀,哪知道忘记了房顶已经露了洞,一不小心就把脚掉下去了,把脚往外一拔,脚上的鞋子不见了,鞋子就从房顶落到翻开的滚水里,滚着翻 着……”但读者绝不会因为这情景的有趣而欢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凄凉的,含着眼泪的。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又原谅他们的麻木。
我印象最深的是惨死的小团圆媳妇儿。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萧红女士以深藏同情又略带嘲谑的笔调述说了1个健康、活泼又纯真的少女被无情而腐朽的礼教摧残致死的悲剧故事。小团圆媳妇不过是没有其他女人那种低眉顺眼、委琐卑贱的奴相,然而就是这种与众不同,令她成了街坊邻居、婆婆大婶眼中的“异类”。生活在呼兰河边这个封闭空间里的人群,他们不允许差别与个性,看不惯激情与生机,因此一致认定小团圆媳妇“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而且“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的风快,”“一点也不像团圆媳妇”。故而当小团圆媳妇遭到婆婆的毒打时,人们同声称赞“早就该打”;当小团圆媳妇要被“洗澡”时,左邻右舍、大妈大婶便蜂拥而至,一齐撕光小团圆媳妇的衣服,将滚烫的热水浇到她的头上,全然不顾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女孩的死活。“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还没到二月,那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媳妇挨了打,就会害怕、躲避、尖叫,但这些在呼兰河人的眼里却是不能被理解的。相反,因为媳妇的'病重,婆婆强忍了自己打人的念头,这却是令人同情的。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一切发生的如此自然,如此顺利成章,如此符合常理:婆婆调教媳妇天经地义,这是传统,这是常礼;被婆婆他们打了,打疼了,打伤了,打怕了就哭,就叫,就躲避,甚至叫着“我要回家”,这是不懂礼数,是中了邪;为“生病”的媳妇请仙人诊治,跳大神这是习俗,更是亲情;一家有难,众乡邻岂能袖手旁观?这是邻里乡情。悲哉,痛哉!人的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被戕害,被这群并不怀恶意的人们!
小团圆媳妇受虐致死的悲剧命运固然令我们无比痛心,但更使我们不寒而栗的是,残害小团圆媳妇灵肉的杀手却是一群与她有着同样悲苦命运的女人。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自相残杀”的女性悲剧呢?是由于婆婆及左邻右舍的罪恶本性吗?显然不是的。她们虽然偶尔凶蛮,但本质却还是善良的。她们的打人、杀人全部本着1种“善良”的愿望。
究竟是什么让这群原本纯朴、善良的女人一听说“还有两次要洗的”就“……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呼兰河畔的这个群落真如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没有任何色彩,只有延续千年的封建传统、民风、习俗,这传统如枷锁一样束缚着人们的梦想和情感,毒害并异化着女性的精神。她们丧失着母性甚至人性,一方面安于男性的压制与摧残,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起男权社会的卫道奴仆,对一切“异端”采取本能地排斥,蒙昧地扑灭所有差别与不驯。因此,当小团圆媳妇健康、活泼的人性展露出些微张扬时,她们便不惜一切地对其压制直至窒息,直至1个鲜活的生命憔悴地凋逝。在萧红眼中,女性最大的悲哀不是因为她们经历坎坷不幸,而是她们对这种不幸的屈从和认可。当然,在整部作品中,远不止这种女性的麻木,《呼河兰传》呈现的是整个城的麻木,这是作者对国民性的1种思考,对人性的1种剖析。所以,人们,杜绝麻木吧!我们必须懂得生命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让一切打着任何“善良”、“关爱”幌子的戕害都永无容身之地。
《呼兰河传》读后感5
进入大学,在闲暇时光,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最开始时,并没有感觉它有多好看。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觉得它越来越精彩精彩。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净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极力想表现孩童眼中未知而灿烂的世界,她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刻骨的忧伤,笔下的人物和风景无不带着一种忧郁的美。她这样写请神的鼓声:“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的难舍。”而她眼里秋天的后园是这样一番景象:“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
作者笔下的人物有着凄哀的命运,原本天真活拨的小团圆媳妇被婆家狠心的折磨致死,而围观的人都抱着猎奇的心态,从未有人对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头;有二伯一个人孤独的生活着,害怕死后没有人为他送行,成为孤魂野鬼;冯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妇却早早的离去,剩下他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
萧红静静的叙述着这些人物的故事,正是这种平静带给人不安和绝望的心态,故意去压抑,故意去冷漠,反倒给人无尽的伤感。其实令人伤心的不仅仅是这些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更让人苦闷的是他们周围那些人的冷酷无情,在这些人的举动中我们看不到怜悯的存在。小团圆媳妇被热水浇头,浇一次昏一次,却没有人去阻止这种暴行,而是围在旁边看热闹。这场景让我不自觉的想起那让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一幕:一群中国人在木然的观看自己同胞被处死的电影。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暴力下的臣服和麻木。呼兰河城里的人早已见惯了贫苦百姓们颠沛流离的命运,于是他们的同情心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了。关于冯歪嘴子的故事就更令人伤心,大家得知他成家之后,不但不关心他如何养活一家人,反而热衷于寻觅他自杀的蛛丝马迹,在他床上发现一根绳头,便有人传言他要上吊,他新买了一把菜刀,很快他要自刎的消息就传开了。看到这里我非常怀念沈从文笔下温暖的湘西风情,那里的人们似乎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而不像萧红笔下的人们如此的冷漠和残忍。
我想是萧红本身的命运造就了她作品中的这些人物,一部优秀的作品总能够体现作者的心怀,一个历经艰难困苦的人,即使写欢乐也必然将其镀上一层沧桑。萧红一生经历的尽是破碎的感情,来到香港的时候,心中大概还在介怀那些悲苦无依的年年岁岁。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种心绪,写出的当然是苍凉的作品。
萧红借着这些人物写出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她含着眼泪在唱属于自己的歌。她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孤寂的心境:“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这句话暗合李后主“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慨,一个是漂泊女子,一个是亡国之君,这悲凉千载不灭。
在小说中,萧红写到:“大人总喜欢在孩子的身上去触时间。”在香港的时候她已经疾病缠身,大概也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才想要用一个孩童的'口吻来触碰那被时光的洪流冲得老远的童年岁月,尽管并不美满,但比起飘零的壮年时代,总还是有那么些值得回味的东西。她笔下的“我”是纯真可爱的,有那么一段让人至今难忘,就是祖父将落井的鸭子烤来吃,“我”以为只有落井的鸭子才能裹在黄泥里,于是费尽力气想要把鸭子赶到井里去,即使祖父同意烧活鸭子来吃“我”也不愿意。一个心智未开,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禁不住想抱起来亲一下那粉扑扑的脸蛋。
这部《呼兰河传》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同样是回忆童年,同样是出自女作家之手,它们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点,但是萧红的文字更显凄凉,给人一种孤独幻灭的痛楚,这种带着一点病态的艺术美感,是《城南旧事》所无法比拟的。
读完这部小说,我又想起了茅盾先生的序言,他用他的文字祭奠了年仅32岁便孤独在异乡逝去的萧红。据说萧红的遗言是:“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想想她的生平,我们就不难理解漂泊者萧红在文字中透出的凄凉和幽怨。
世间难得才女萧红,凄凉孤苦半生愁。
《呼兰河传》读后感6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呼兰河传》的书,这本书是作家萧红在生命末期于香港完成的小说。这本书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读了《呼兰河传》后,我才知道。书中的小团圆媳妇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在邻居们的眼里,婆婆打她为的是让团圆媳妇变得更懂事。没过多久就被热水烫死、冷水冻死了。让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钱,使了那么大的劲,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我早已期盼的书——《呼兰河传》。我们才学过一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就选自这本书。我赶紧翻开书,很快就找到了那个片段。但其中有关果树的.这段未“登入”课文,以及作者认错谷子不认真听去做的事也略省了一些。
从头开始读,我又发现另一篇课文《火烧云》。其中这个片段非常优美“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这地方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儿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百合色。”
这本书没一会我就看完了。我印象较深的是这段话“老了也没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这段话让我感到了一丝悲凉,也觉的那些人活的太麻木,对生活没有一些热情感。这本书主要讲述的也就是当地老百姓的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也讲述了萧红童年的快乐而又反衬出她现实生活的凄凉、寂寞。
书中也用了许多写作方法,就比如深刻的象意义,富有想象力的语言,细腻的描写......这本书看似平凡,其孕育了语文的多种奥妙,我也要吸取萧红阿姨的写作精华,相信我的作文水平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芜。”合上《呼兰河传》蓝黑的封面,苍凉感在心中郁结。这部萧红在自己的生命尽头为故土呼兰河城所作的传,笔力所触之处尽见生之挣扎与死之漠然。小城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像那漏粉草房里含着眼泪的歌声,卑微、孤苦、凄凉。
与小城中熙攘凄清的死亡图景截然不同的是,萧红家里的后花园是蓬勃盎然的生命绿洲。在这里,“一切都活了”——它们活得有色彩:蝴蝶是白的、黄的、大红带金粉的,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活得有气愤,花像“睡醒了似的”,鸟像“上天了似的”,虫子就像“在说话似的”;活得有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黄瓜愿意开花就开花,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后花园中的一切,无不展现着原初生命的自然样态:生动,活泼,肆意汪洋。
掩卷沉思,这部为呼兰河城所作的传,又何尝不是萧红为自己所作的传呢?萧红终其一生寻找的,不过是平常人家的爱与温暖,寻常生命的独立与自由。不幸的是,“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借助自己手中的笔,描画了如真如幻的后花园中的生命意象,让自己回返童年,无法掩抑的是她对爱与生命的憧憬和追求。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呼兰河传》。当天晚上我就读了起来,其实刚开始读,我觉得枯燥无味,耐着性子看了一看,随手就丢到一边去了。当我学了课文《祖父的园子》,老师让我们读一下《呼兰河传》这本书,我又重新翻开的时候,细细品味,才发觉它的精彩。
打开书的第一页,我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代的小镇呼兰河。呼兰河并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夹杂着悲凉。这里有东二道十字街上拔牙的医生,有被当地愚昧和无知的人折磨死的小团圆媳妇。有胡同卖麻花粉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二伯,有勤恳老实的冯歪嘴子,更有书中的‘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学下地。
这一幕幕,一件件作者都用童真的语言描绘的生动无比。尤其是“我”和祖父的事情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不觉得拿自己的童年和书中“我”的童年去比。童年在书中“我”的笔下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在作者萧红看来,这些故事并不美,可是我们看来读了《呼兰河传》,更让我们感到童年的快乐与幸运,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成长,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7
女儿:读《呼兰河传》有感——最后一丝悲伤
文字中带着一丝悲伤与无奈,语气中带着一丝平淡与乏味。这,就是印象中的《呼兰河传》。有人说这本书更像一部自传,因为它既没有小说那样夸张,又没有像散文一样的优美,只是平淡又零乱的叙述着事情。但这事情通过这朴素得再不能朴素的话语竟变得真实,变得栩栩如生,变得充满意味。所以,萧红同鲁迅一样,他们都用着最平常的手去批判着最丑陋的人情世俗。
小团圆媳妇是个苦命的孩子,老胡家的婆婆也只不过是一个农村妇女。虽然她打小团圆媳妇,骂小媳妇,用铁烫小团圆媳妇的小脚,把小团圆媳妇扒光洗热水澡,但,想想,她为什么这么做?真的是因为小团圆媳妇缺少管教吗?不是的。是因为每一家刚接到小团圆媳妇都会打,所以老胡家婆婆只是顺从传统,走形式而已。并且邻居们也有看热闹的传统——就是不管好不好都得说上两嘴,在一旁煽风点火,他们最希望的就是死个人。那必然是,加上邻居们的添油加醋,可怜的小团圆媳妇自然好不了,最终小团圆媳妇被活生生“送回老家去”。
如此封建迷信的事还不止一件,在这个麻木不仁的社会,人们学会了自欺欺人,明知是瘟猪肉却因好面子,硬说是掉进泥坑的肉。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人们都不富裕,如果有钱,谁还吃瘟猪肉呢?
冯歪嘴子是最可怜的人。邻里拿他开心,他不在意,他也不搅进鸡毛蒜皮的事。即使生活再艰辛,他还是勤勤恳恳的工作,照顾两个年幼丧母的孩子。冯歪嘴子的生活就是踏踏实实,不卑不亢,却也充满希望的。
有二伯是个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文章揭示了像他一样,自卑,心理扭曲的一类人,不与人交流,对着物品说话,想引起他人注意,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这样的人是很可悲的,他把自己与外界隔绝,流离失所,没有安全感。
最后在末尾,作者用最沉寂的心情,写出了岁月的匆匆流逝。“我”对祖父思念的同时,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
呼兰河城虽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萧红用笔尖的悲伤,叙写了这一个个的故事。
爸爸:读《呼兰河传》有感——抹去最后的悲伤
作者以回忆的思绪,将自己儿时生长的家乡,呼兰河镇的人、物、事叙述出来。儿时呼兰河镇的生活,对于作者来说,是美好的,是温暖的。儿时的她,家境富裕,衣食无忧,有爷爷的疼爱和陪伴,家中后院的菜园,家乡的蓝天,晚霞,星星,还有那些沿街小卖、放河灯、唱大戏、跳大神,对于儿时的作者来说,这些对于她的童年来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呼兰河镇的那些人,有二伯、老厨子、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对于儿时的作者来说,这些人,也只不过是不同模样,不同性格的左邻右舍的大人们。
然而,当作者经过成长、经历、醒悟之后,再次回忆儿时的家乡呼兰河镇时,作者努力以一种平淡的语气叙述,虽不愿击碎那儿时的美好回忆,但内心却充满了,怜悯、愤懑、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者生于1911年,病逝于1942年。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处于混乱的时期,军阀混战,列强侵略,时局动荡不安。
通过读《呼兰河传》这本书,我们从书中能获得些什么?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启迪和意义呢?我们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读此书,能了解中国的历史,在那个时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呼兰河镇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那里的人们虽没有遭受战乱、动荡之苦,人们却过着在封建制度下的一种落后、贫穷、愚昧,安于现状的生活。
通过对团圆媳妇遭遇,悲惨命运的叙说,充分表达了封建社会之下,人们的愚昧,无知,固执,狠毒,激发了读者对团圆媳妇的婆婆的愤恨,以及对周遭人的麻不不仁的'悲哀。通过对有二伯人物性格及行为的叙说,有二伯对东家,应该是付出毕生的辛劳和忠心,但始终仍是一个下等人的待遇,得不到尊重和善待,孤独一生。从另一侧反应出,地主阶级对人的剥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阶层观念。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命运的叙说,能够唤起读者的良知,让我们决心要彻底根除掉愚昧无知的封建思想,摒弃陋习,要积极上进,满怀善良,不断进取和进步,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身边更多的人。
在那样的历史环境的背景下,作者充满了悲哀、无奈、凄苦,她想唤起人们的良知,她想改变当时的现状,作者仍以平淡的语调,叙说了冯歪嘴子的生活,冯歪嘴子虽然也贫穷、卑微,但他是用自己的辛苦劳作而自食其力,不畏世俗偏见而谋取自己的幸福,敢于担当。在妻子死去,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后,当人们都认为他会垮掉,都等着看他的惨状的时候,而冯歪嘴子却乐观的,坚强的支撑下来,作者正是希望,以冯歪嘴子的行动和行为,给那些甘愿落后、贫穷、愚昧,安于现状的人们,一记重重的耳光,让人们觉醒。
作者对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当她把它记在那里时,也便抹去了最后的悲伤。
《呼兰河传》读后感8
我与《呼兰河传》结缘于抖音上的一个文案,“满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初读文字惊艳,感同身受。直到这一次写作任务,才让我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慢慢走入这座隐于边陲的呼兰城。
走进呼兰城,一片彻骨的寒冷袭来,“水缸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但即便是这样的艰苦环境,人们却依旧要为生活奔波,卖豆腐的把方木盘冻地上了;卖馒头的滑倒在地,馒头却给人捡了吃了;过路人,赶路马常常陷入泥坑,甚至葬身泥坑……呼兰城的人活得很难,他们挣扎着,在贫瘠的北国土地用皲裂的手硬生生地为自己撑出一丝生存空间。
走入十字街,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城里的活人都在平静地过着日子。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烟庄、药店,还有洋医生开的牙医馆,人们南来北往,东来西去,或拉着家常,或忙着赶路,时而听见小孩的嘻笑打闹声,时而听见商贩的热情吆喝声……小镇的人世代居住在这里,自然也因循守旧,有着自己的迷信,比如生了牙病,不肯让洋医生拔掉,而是含着黄连;校长的孩子掉入了泥坑,人们边议论纷纷,说是学校建在庙里边,冲了龙王爷……呼兰河旁的这座小城生活是充满各种各样声响的和色彩的,单调却也有滋有味。
深入呼兰城,一个个鲜活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映射出这座边陲小城的黑暗。小团圆媳妇,一个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童养媳,从买回来的那一刻起,悲剧的命运已经开始。她是童养媳,是生育工具,是出气工具。因为性格大方,不符合呼兰河人媳妇的标准,婆婆嫌弃她,总是无端的辱骂她,甚至在夜里将她挂在房梁上抽打,用滚烫的烙铁烫她。邻里乡亲知道了也不阻止恶行,反而煽风点火,导致小团圆被滚烫的开水“烧”了三天三夜,生生熬出病来,最终被当成妖怪休掉,死在了二月前。长工有二伯,性格孤僻,喜欢和动物说话,不喜欢和人说话,当厨子发现他偷东家的东西,骂其无妻无子,无家无业,是个“绝后的”时,他也只是无可奈何地大哭一场,继续麻木地活着;当六十岁的有二伯受到三十岁的主人打骂时,他感到自己地位低下,生活困苦,日子过的没有盼头,夜里便闹着上吊自杀,却没有死的勇气,过了一阵子,想要跳井,却最终又悻悻而返。小团圆媳妇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错,却因为所谓的妇道默默承受着众人的恶意,直到生命的尽头;有二伯感受到了阶级的压迫,但无力改变自己悲剧的命运,成为了阶级社会中又一个行尸走肉。
这些牺牲在黑暗的现实的人可能只是呼兰城人悲剧的缩影,我不禁反思:是什么造成了呼兰城人的愚昧?是贫穷艰难的生活?还是偏乡僻壤的环境?不!都不是!穷苦的生活和偏僻的环境只是限制了呼兰城人的眼界,真正的原罪是呼兰城的人世代相传的无知与麻木!长期的封闭与旧俗带来了愚昧,使呼兰城人丧失了理性,只会遵循“逆来顺受”的老路。当礼俗和等级包裹着“恶”,以荒诞的'理由成为压垮善良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时,不会有人站出来的,因为在呼兰城人的眼中,生命的价值早就如同纸一样薄了。当身陷黑暗的人想要挣脱黑暗而发声时,呼兰城的人们只是冷漠麻木地看着。就像鲁迅笔下的看客,喜欢热闹,却也只会喜欢热闹,想要改变却也只是想要改变。
我叹息着走出呼兰城,一个人影忽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她悲哀地望着这座她曾经居住过的呼兰城,口里喃喃地说着:“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似乎看见那个芳春,在后花园与祖父玩耍打闹的小萧红,但这一切随着祖父的逝世而像泡沫般破灭,她走了,并且一去不回……数年以后,当萧红先生在病床上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如残烛般黯淡,写下“半身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时,或许会有那么一刻记起了呼兰城,记起了呼兰城那些和她一样悲剧的人。
合上书页,我惊叹于萧红用朴实的笔触,写出了呼兰城人的欢笑与泪水;用童真的视角,洞穿了呼兰城人悲剧人生的内核。春去冬来,无常的命运带走年轻的萧红,却为后世的人带来了一座永恒的呼兰城。
龙芳点评:这篇文章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作者清晰的思路,精心的布局。要对整本书进行解读,任务非常繁重。但作者能精选角度,从“只言片语”到走进小城,走进人物,由浅入深,最后走出小城,发出感慨,情感一步步浓烈,让人随之兴叹。解读时有理有据,引用原文时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且能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让人信服。
《呼兰河传》读后感9
曾有人说过,想起张爱玲,那是一个泛着华美微光的苍凉手势。而读萧红的文字,则感受一种回荡在荒野上的寂寞低吟。 萧红的呼兰河是她童年的家园。“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这样一个东北小城,风土人情,来往婚嫁,平常起居,萧红淡淡的叙述,精心地刻画。她写卖馒头的老头、东二道街上的扎彩铺、一个提篮子卖烧饼的,又一个卖凉粉的,“卖凉粉的一过去了,一天也就快黑了。打着拨浪鼓的货郎,一到太阳偏西,就再不进到小巷子里来,就连僻静的街他也不去了,他担着担子从大街口走回家去。卖瓦盆的,也早都收市了。拣绳头的,换破烂的也都回家去了。只有卖豆腐的则又出来了。” 偌大的`一个城,来来往往的人,能干的就那么几件事,能过得就那么一种生活。这儿的人最热衷于干的事就是看热闹,甚至只是一个女人追赶孩子的闹剧,就可以让周围的人看的兴趣盎然,全然忘记了自己。甚至由此还会发出今天过得真有趣的感慨。
没有一个外来的人打破这死寂的生活。这样的小城,一点点把你拉进时间静止的暗域,挣扎不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茅盾说:“读萧红的作品,开始有轻松之感,然而越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萧红以犀利的笔锋剖析了人们灵魂中哪种可怕的惰性。比如那个泥坑子,“老头走在泥坑子沿上,两条腿打颤,小孩子在泥坑子的沿上吓得狼哭鬼叫。”然而“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填起来不就好了吗?没有一个!”呼兰河的历史,小人物的悲欢,都在冷静的笔调下娓娓道来。既有画卷般的乡土风情,也有压抑的蒙昧人性。她爱这座小城,却决不苟同。一直逃离命运的把握,却又一直想回到那个温暖的掌心。矛盾、冲突、现实与童心,交织着呼兰河城的气息,像有些发霉的棉絮暴露在阳光下,气味阴湿,但你绝无法抛弃它的旧日温暖。
呼兰河的寂寞,萧红明白,萧红的寂寞,又有谁明白? 萧红父亲残暴,母亲早逝,幼年生活里仅存的温暖是祖父的疼爱。后来她受逼婚离家,只身到北平。再后来为逃避敌人追捕,流亡关内,及至晚年因肺结核死亡,年仅31岁。
在萧红的作品中,她从不回避残酷现实中的苦难和不幸,她描写贫困、饥饿、疾病、灾难,展现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人生。但在《呼兰河传》里,她依然倾注了爱意与童心,不乏诗意与抒情的笔调。那是因为有祖父,有他的后花园。书中也写过:“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
这样的一个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说也奇怪,我家里的东西都是成对的,成双的。没有单个的。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 小主人公,和她和蔼的祖父,使得这死灰般的生活底布上显现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与祖父在一起的日子让人看得兴致勃勃,无端地艳羡,“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看到这儿,不由得会心一笑,可亲可爱的祖父,童真童趣的“我”,即使有“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他们过着桃源般的生活,无忧无虑。 这儿,是存在萧红心中的唯一想念,恐慌境遇中的祥和之地。就是在梦中,看到漫天无际飞舞的蝴蝶、蜻蜓,也会同样开心地笑出来,好像回到了童年的花园。
她一遍遍地重复,絮絮地讲述曾经的岁月,生活过的地方,放花灯的、唱台戏的、跳大神的,人们凑热闹,谈天说地,睡觉,吃饭,探亲……一切的细节,都是对祖父一起生活的深刻想念,对故园的渴求。 但,逃也逃不开的,是漂泊、游离、终苦一生的命运。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萧红的文字,一以贯之地清淡平静、一以贯之地荒凉寂寞。她将命运的起伏不定都向内敛化,让世事的荒凉和悲壮都隐忍在文字后,如同种子般,深埋地下而包含巨大力量,开出一朵寂寞之花。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美和追求美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的美,创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类生活增添无比绚丽的色彩。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这部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后期的重要作品。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净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描写童年时的爱玩的花园: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特别喜欢这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意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得多么好!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小团圆媳妇那一章,看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和萧红同样大的一个女孩,也就12岁。12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因为活泼,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后来女孩子给他们折磨得快发疯了,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热水澡,滚水,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洗,洗了三回,就这样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
看完这本书,我在想,每个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样,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尽管那里充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甚至绝望。但是她还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一切,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将来再来回味这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书里讲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记得有一段特别有趣,讲了“我”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爱我。
作者出生时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岁时,祖父快七十了,七十岁的祖父非常爱作者,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满了快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她写的是生活,她道的是寂寞。灰色的笔调,平和的叙说,叙说着二十世纪初的呼兰河,叙说着那儿人们的生与活,伤与悲,喜与乐。叙说着她一生的寂寞,叙说着那个时代的悲歌。
————题记
读完《呼兰河传》已有近两个月了,但我今日重拾起这本书时,仿佛依旧会听见那一串凄婉的歌谣,依旧会想起那一首悲伤的抒情诗,依旧会看见那一幅昏暗的历史画。萧红在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中说“以上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的确如此,我现今想起她笔下的那些事儿,仿佛除了悲凉,还是悲凉;好似除了寂寞,还是寂寞。但我想说,这部小说是优美的,它的优美之处在于被笼罩上宽容,这种宽容是萧红给予的。
纵观整本书,萧红笔下的生活永远是寂寞的。在她看来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那里人们的生活是寂寞的,她的整个一生是寂寞的。我想,萧红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定是想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归宿,不再寂寞。尽管呼兰河城不是一个安详的人间天堂,尽管那里充满着苦难与悲凉,生活着无知和愚昧的人们,但不可否认的是,萧红在那里有过一段欢乐的日子,那大概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吧。当时间偷走初衷,留下的只是苦衷。于是她才会待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才会在寂寞地生活几十年后提起笔来回忆这段躲在光阴角落里的故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别人进不去,自己出不来。萧红的世界是呼兰河,不对,应该说是她童年时的呼兰河。不知道什么是忧伤,就不会真正怀念幸福,所以曾经给她幸福的地方才是她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忧伤的心中最美好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当东西街道上的大泥坑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便时,只有人出主意如何过泥坑,却没有人想办法怎样填泥坑;在那个世界里,小团圆媳妇在经历了挨打、跳神、热水驱鬼等等迷信活动后,人人都相信她会健康起来,可最后她却命入黄泉;在那个世界里,祖母厌恶萧红到了用针扎她的地步,所以萧红当时唯一的快乐就是陪祖父在园子里,祖父劳作,她玩耍;在那个世界里,在跳大神的夜夜鼓声里能体味出人生悲凉的况味,从看野台子戏的喧闹中感受呼兰河人生命的飞扬。悲也好,乐也罢,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也看出了萧红对慈祥的祖父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呼兰河的.一切对她来说是那样地亲切,那样地凄凉,那样地让她魂牵梦萦。在她寂寞的一生中,童年无疑是最幸福的时光,虽然童年时只有祖父能给她温暖,但她不是寂寞的,她的内心深处是有温暖的。所以在这篇小说中,我读到了萧红对愚昧无知的人类的讽刺,对封建社会下的人情凉薄的抨击,对童年生活中仅有的温热的无限怀念。
虽然全篇小说都在说这些“不优美”的故事,虽然严冷和荒凉是全书的基调,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如果在回忆过往的时候,永远都是在抱怨、在哭诉,那还有什么趣儿。正因为萧红在叙说故事背后少了一份苛责,少了一份鄙弃,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原谅,才更显出她的睿智与博大。尽管她写了许多寒冷刺骨的东西,可是她仍不忘用绝望的悬崖上残存的一丝微弱的温热,尽心尽意地消融着这个世界的荒凉,来给人生以希望。
萧红包容了这些“并不优美的故事”,原谅了这些“至今完全不晓得怎样”的人们。因为那些故事是那个时代的烙印,是她一个人所无法改变的,而且一个社会只有经过了愚昧和封建,才能有文明上的更大发展,不是吗?所以她不再去憎恨,也不愿去憎恨;不再去抱怨,也不愿去抱怨。她不去在意这些事情的是非对错,不去在意这些人们的生老病死,不去在意这座小城的兴衰繁芜。透过这淡泊的文字,透过她平和的语气,我们看到了她故乡的种种不堪,但她都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不美好都包容了。因为这些不美好,她会悲悯,会哭泣,会无可奈。但就好像一切的残忍,在小城里都被看作最极其平淡的事一样,这些不美好再次被提及时萧红大抵也会把它们当作极其平常的事,或说一句:这都是过去的事没错,它们都是过往了,即使它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但在时光的年轮转过一圈又一圈后,这段“不美好”的岁月终究是让萧红怀念的。所以她才会在寂寞中信手而又仔细地拈来一片片记忆的碎片,将其一一摆出来,在娓娓道来的过程中细细品味那份独属童年,独属故土的气息。当她回忆这段过往时,她已离开呼兰河几十年了,那里所发生的一切,再也与她无关,她也不再知晓。小城里的一切,离她渐渐地远了。在后半辈子的寂寞中,她只有通过回忆,去体味曾经拥有过的温情,体味曾经受伤过的冷漠。而这一切的感悟与思考都来源于萧红对往事的宽容,对社会的宽容,对生命的宽容,对苦难的宽容。
《呼兰河传》它说的是一片土地的痛,它写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它道的是一种生命的殇。听着萧红将那个世界里的悲欢娓娓道来,悲凉与哀伤交错,痛苦与磨难更替。但在追忆的过程中,萧红在许多事情中都渗入了无可奈何的包容。这种包容不只对愚昧,不只对故乡,不只对生命,而是对生命所难以承载的太多悲凉和苦难都给予了包容。多少时光在时光中流逝,多少光阴在光阴中逃走,多少故事在岁月中落幕,但萧红的这段记忆永远不会抹去,它会凝结成水晶,反射七色阳光;会化作微风,徐徐送来清凉;会生长成花儿,散发出芬芳,芬芳她童年的那段时光。那段时光里,悲也好,乐也罢,都是过往,都是生活。正如泰戈尔所说的: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叫萧红的女作家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呼兰河。
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平淡得像秋水一样,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兰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个大泥坑。那里人是萧红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靠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一个寂寞的世界。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萧红的死一样惋惜.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呼兰河传》读后感
作者萧红细腻地表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
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整个村庄就像是笼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人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地出现,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哪个更值得我同情,哪个更值得我痛恨……
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人们和家畜无论是在晴天,还是在下雨天都会遭受到灾难,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里边。人们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现的一个镜头,它让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不能不是他们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十二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没多久她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让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钱,使了那么大的劲,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与其说团圆媳妇的死是被吓的,还不如说她的死是被封建社会害的。我不知道在这个村庄里,在这座城市里,在旧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像团圆媳妇这样受到迫害的人,一个团圆媳妇死去了,还有更多的像团圆媳妇这样的女人在受着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妇的死……在那个年代里,她们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没有人可以挽救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在知识中变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
《呼兰河传》读后感13
《呼兰河传》写的太好了。
第一章便是全文主旨——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的过着……
作者写的,是这土地上仿佛庚古未变的样态。
在呼兰河这座小镇上,那总也不变的大泥坑,那总可以吃到的便宜猪肉,而人们总也不承认那猪肉是瘟猪,总是相信那是泥坑里淹死的猪。
在呼兰河这座小镇上,那总也不变的药店,那总也不变的扎彩铺,那总可以看到的火烧云,人们的生活,仿佛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过。
在呼兰河这座小镇上,有那么一个院子,那院子里有蜂子,有蝴蝶,有黄瓜,有不结樱桃的樱桃树,有那么一个整天跟着祖父的“我”。
即便是这么一个小镇上的小院子,也仿佛总也不变似的,养猪的住在院子一角,院子那边磨坊里总是传出来打梆子声,还有那赶大车的一家,还有那住草房子总能吃到蘑菇的人们,哪怕那草房子摇摇欲坠,却还是日日住在里面。
“我”轻快的童年便是在这仿佛永无变化的院子里流淌。
可就是这轻快的童年里,有那么几个人几件事,仿佛给平静的时间之河里投下了那么几个石子,纵有波纹,却无波澜。
一个是团圆媳妇——12岁的童养媳。
一个是有二伯,一个是歪嘴子。
这三个人,若说起来,也没什么稀奇。因为他们都是最底层最底层的人了。
《呼兰河传》读之让人叹服之处,便是作者的不评论不说教了。她只是把那些个人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做一番审视,再以平静的叙述去做一番描写,再以一个孩子一说完就跑去追蝴蝶玩儿去了似的心思,叙述完了便完了,空留下我们这些个读者,顿在那场景里,回首之处,看到的是这平静而破败的院子,竟不知该把心思收到哪里去。
《呼兰河传》让人从一个几岁的孩子的眼睛里,一眼望穿了几千年!
这几千年,是平静的,却也是波涛汹涌的。
平静在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天地中,命运并没有惠顾谁,该生的该死的,全都一个样。
波涛汹涌在于,如鲁迅先生说的,这几千年便只有两个字“吃人”。
那小团圆媳妇之死,她不是死在人们的麻木与愚昧,她死在了她是一个比一块豆腐都不值钱的底层社会地位上。她的婆婆,舍不得去打牲口打鸡仔,舍不得打儿子,可自己又想打什么来发泄情绪,便抓过来小团圆媳妇打一打。越打越是顺手,越打越是重。为了让自己打人打的理直气壮,便要找出许多是为了小团圆媳妇好的说辞。而每一个人都认可这种“是为了她好”,这不是因为人们麻木冷漠,而是因为这是当时每个人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过活,就像那舍不得买的`红花油,舍不得买的一块豆腐。
红花油有价,豆腐有价,穷人家的女儿可哪里有价呢?她无价啊,无价就是不值钱,就是比个豆腐也不如,比个鸡仔也不如,就像《白鹿原》里白嘉轩那六个媳妇,在婆婆嘴里,不过是窗户纸,坏了便再糊一层。
底层相杀,不是因为人血馒头好吃,不是人们麻木不仁,而是那些千难万难生存下来的人,已经认可了这吃人的哲学。他们死里逃生,却摆着善良却愚昧的样子,再去围观别人的生不如死。
有二伯的疯疯癫癫,正如《Holle树先生》里的树先生,孩子们时而叫他有二爷叫他有二掌柜的,时而叫他有子,专门让他急的跳脚。
一想到歪嘴子媳妇生第一胎时候,那冰冷的磨坊里,孩子盖着五个面口袋,还要被东家赶出来,一想到那月子里的婴儿在那喜鹊窝一样的草窝里的样子,便心酸的要命。
这三个人的故事,特别的短,短的还没有那院子里的蜂子、蝴蝶、不结樱桃的樱桃树篇幅长,却把这人世间的苦楚写的太深了。
这些人,最苦楚之处在于他们被命运的车轮裹挟着活下来,却完全听命于命运,不做任何抗争,任凭命运摆布着自己。
《呼兰河传》读第一章时,读到那句“人们四季里,雨雪风霜的过着”,我便泪湿了,因为我便知道了,这美丽的火烧云之下,这平静的岁月之下,一定会有让人心碎的故事。
没想到,这故事发生在那样平静美丽的四季里,那样无忧无虑的童年里,那样平静的叙述里……
《呼兰河传》总提起那便宜猪肉,若说起来,这便宜猪肉就是小说的题眼所在了,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们啊,就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如打着为小团圆媳妇好的旗号去虐待她,这些人,哪里可曾真正的面对过真相,又何谈去探寻真理呢?
所以,作者以小孩子的“真眼”,在那满是真切的院子里,看着那许许多多的人的虚假。
《呼兰河传》读后感14
以冬天开始,以死亡结束,让人不由自主地疑惑,这部以儿童视角来书写童年往事的作品为什么会如此苍凉?《呼兰河传》虽然是在以儿童的角度看世界,却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女性立场与生命悲剧意识。
首先,这部作品中萧红选择了一种童年视角表现出一种对苦难的直视,尤其是女性的苦难,对女性坎坷遭遇的关注和同情。卑微的地位和无常的命运经常将一些作为弱者的女性推入绝境。这些加诸在女性身上的磨难多种多样,而作品集中体现了三种,首先便是失子。像《呼兰河传》中的王寡妇,因为十月怀胎和生育的过程,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女性都要比男性对孩子有更多的牵念,失子之痛成为了已为人母的女性的一种噩梦。其次还有受虐,无论是女儿还是媳妇,受虐的女性在作者笔下都是屡见不鲜的,就像妞儿玩久了就要被她父亲殴打,然而可悲的是,虽然女性一生几乎都要经历一些残暴的对待,在很多时候她们却要把这些传递下去,所以才十二岁得团圆媳妇才到胡家就被婆婆的“下马威”打的不成人形,在婆婆对道士的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对团圆媳妇所谓的下马威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折磨。这样受虐的直接结果便是很多女性的非正常死亡,《呼兰河传》中团圆媳妇的死几乎成了全书最喧闹却最悲哀的一个场景,在大家的围观之下,被开水烫得死去活来的小女孩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冯歪嘴子的媳妇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痛苦的生产也是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然而“传说上这样的女人死了,大庙不收,小庙不留,是将要成为游魂的” 。作者虽然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却有意无意的聚焦在一代代女性所遭受的不平和苦痛,并加以毫不掩饰的呈现。
其次,选择这样的儿童视角也体现出了一种对男权社会秩序的恐惧和回避。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提到了自己与父亲关系的疏离,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风气下,女儿总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照顾。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写道,“正在这喊之间,父亲一脚把我踢翻了,差点没把我踢到灶口的火堆上去”。在作者的叙述中没有流露过多的感情,然而最悲凉的地方正是对这样不公平对待的习以为常与理所当然,在众多亲属中小说中的“我”只和祖父亲近,因为在祖父那里能感受到这个冷漠喧嚣的社会中唯一的人性关怀。“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在类似这样的语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流露出对童年的留恋。对作者来说不只有自身经历的一种关爱的残缺,在看过那些关于女性的人间惨剧,女性作为弱者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之后,小说中的“我”总会不由自主的回避这种社会秩序。而作者选择这样的儿童视角也说明了对童年一种无忧无虑的心境的怀念,对这种社会文化形态的控诉与无奈。
另外,这种对秩序的恐惧与回避直接导致了小说主人公的一种自我隔离,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一种挥绕不去的孤独感。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关爱,小说中作者并没有记录主人公与同龄玩伴自由自在的游戏,而是让她们都呈现出一种孑然一身的孤独状态。虽然《呼兰河传》中的“我”经常赖在祖父身边,但一旦缺少了祖父的陪伴“我”就会感到异常的寂寞无聊。作者反复写道,“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然而这样的荒凉也存在于精神层面。
萧红由于其早年失家、情路坎坷、病痛缠身的曲折命运和战乱频仍,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都使《呼兰河传》这部作品虽然采用童年视角,却表达出无限苍凉。在《呼兰河传》中不难发现,作者将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中自由转换,由于《呼兰河传》是一篇自传体小说,在这样的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转换中可以发现体验自我与回忆自我同时存在于作品之中,使儿童视角蒙上了更多的成熟色彩。《呼兰河传》无疑关注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会现象。小说中的“我”虽然年龄很小,却对当地的.婚丧嫁娶风俗礼节都了若指掌,萧红在作品中想要集中体现的是这个病态的民族和社会。作者将跳大绳说成这个地方精神上的盛举并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庙会上人们想拜娘娘庙却一定要先拜拜老爷庙更表现出了一种在迷信思想中也无孔不入的男尊女卑的思维,还有放河灯,看大戏,对这种种现象的描写都体现出作者站在女性立场上对这个病态社会的揭露与讽刺。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悲凉” ,不同于一种温馨童趣,萧红以儿童视角来书写当年在呼兰河城的生活却像是一首余音绕梁的时代悲歌。究竟是怎样莫测的命运,残酷的生活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童年的脑海中使整部小说如此苍凉?而在祖国的不知道多少个角落,曾经或是现在,那些贫苦的人们、弱势的女性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却不自知。萧红自身的生命历程仿佛也在诠释着她笔下悲哀无奈的女性命运,但是她的人,她的作品却超越了时代至今仍深深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呼兰河传》读后感15
今天暑假,作业很快就写完了,在百无聊赖之际,我从书架上随意拿了一本书叫《呼兰河传》。
本文的主人公萧红,其实就是一个平常的女孩子,但她因为生在旧社会,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苦头。人的一生,童年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就像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样,但是相比之下,萧红童年受的罪,简直比我们苦一千倍、一万倍,她连一段最温馨的、最美好的童年回忆都没有,她只有在祖父的园子里与祖父相处在一起时幼小的心灵才能得到一点安慰。现在有些我们的同龄人,住在农村,生活环境不好,于是就整天抱怨这、抱怨那,可是你们在仔细想想,你们的童年至少还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与关心啊!可是萧红呢?她什么都没有,除了她的祖父,没有人会关心她的死活,没有人会关心她是不是冷了,是不是饿了,就连爸爸妈妈也是这样,你们有想过这对她的心灵是有多么大的伤害吗?所以,正在童年时期的朋友们,别在抱怨了,珍惜你们现在的童年时光,你一定会过一个活在欢声笑语里的童年。
记得,在前一段时间,放学后,我想让妈妈带我去买一双好看的平底鞋,妈妈说:“你先穿穿凉鞋,等天冷了再买。”于是我就耍起了我的小脾气来了,说道:“你这人怎么这么抠呢?你自己就可以买好多衣服鞋子,就不给我买。”当妈妈正要说话时,我立马用手堵住耳朵说:“不听、不听、不听……。”但是,讲完这几句话后,我就后悔了,我又想到萧红,想到了她的`悲惨命运,于是,我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妈妈,要不然平底鞋我等到秋天再买吧。”妈妈说:“这才对嘛,这样才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通过这本书,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抱怨自己的生活,只要你有家人的陪伴,有别人的关怀,心中就有光明,你就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读呼兰河传有感15
以前教学《火烧云》时知道了萧红这个人。教了《祖父的园子》之后便对她的文字产生了兴趣。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那么自由自在,那么天真无邪。读了她的文章便极其向往她所描绘的生活天地,那满园的黄瓜、倭瓜、苞米,处处充满生机,长的那么自由,那么随意。愿意开花便开花,愿意结果便结果,即便不开花不结果,也没有人管她。那么自由生活,那么闲散的心境,使萧红的童年浸润着泥土地的芬芳,她也像一棵自由的小苗一样无拘无束地生长着。
喜欢萧红的文字,购得《呼兰河传》一睹为快。这本书里包含两个中篇小说《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另外还有许多短小的散文。我感到写的最好的还是《呼兰河传》,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用平实的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些文字既像一个人絮絮低语,又向对着别人娓娓倾诉。童年的萧红没有得到父母的疼爱,但是慈爱的祖父却给了她无尽的爱与关怀,让她的童年充满了快乐与温暖。在她的童年里,祖父的园子是她真正的乐土,在这里没有同龄的伙伴,只有那些茁壮的蒿草、韭菜、樱桃树……在蒿草中觅食野果的萧红是大自然的孩子;在韭菜地里睡觉的萧红是大自然的孩子;在樱桃树下流着口水期盼果子成熟的萧红的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让萧红觉得,园子里到处都是明亮的,到处都是充满生机的。这时候的萧红是多么幸福。在她家那个宽大的院子里,住着几家穷人,萧红每天都和这些人接触,在他们身上,她看到了淳朴善良,也看到了自私和愚昧。那个惨死在封建愚昧思想下的"团圆媳妇",那个穷困潦倒的"有二伯",还有那个命运多舛的"歪嘴李"。这些构成了她童年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
童年的萧红衣食无忧,生活的自由幸福,可是成年后她的婚姻却是非常不幸。和萧军同居的时候却怀着负心前夫的孩子,她和萧军,一个多愁善感,一个豪侠仗义,一个是长不大的孩子,一个是铮铮男儿。如果像童话里说的那样,和萧军的结合就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倒也不会让人有这么多的唏嘘感叹,可是生活并非童话。他们的婚姻维持了两年便因为性格不和而分道扬镳。当她再和端木蕻良结婚的时候,怀着的却是萧军的孩子,自己的枕边永远是和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毫无关联的爱人。枕边人与腹中胎儿的割裂感,血肉分离的剥离感,在萧红的灵魂中蚀出一个骇人的黑洞,一寸寸蔓延。这个女人,怎么会有甜蜜的笑容。
多情的她,多才的她,可叹人生无常,命运无常。三十二岁的玉人人便香消玉殒。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好词好句07-04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06-25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8-19
《呼兰河传》心得感想精品10-03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7-29
读《呼兰河传》后感07-05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6-28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2-10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摘抄07-04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集锦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