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案例

时间:2023-12-01 16:00:05 音乐 我要投稿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1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反思

音乐教学案例

  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2、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3、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学生们需要美,追求美,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相信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音乐教学案例2

  一、教学内容

  《红领巾之歌》

  《快乐的节日》

  拓展 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三、教学分析

  《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和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歌曲的旋律欢快。朗朗上口, 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四、教学过程

  唱唱跳跳——享受音乐

  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

  1、听听——

  完整地聆听歌曲

  2、说说——

  讨论: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身“心中的节日”。

  3、读读——

  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一起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

  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

  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

  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六、 说说听听——表示音乐

  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同学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同学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同学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同学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和所渲染的气氛。

音乐教学案例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中的音乐。

  2、动画人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通过动画中的音乐吸引学生,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大风车》,请学生们拍手做律动。

  2、播放一组音乐,请同学们分辨出是哪部动画片里的音乐,并回答动画片里的主要人物是谁?

  二、欣赏

  1、分别播放《人们叫我唐老鸭》和《米老鼠之歌》,学生猜是什么音乐,主人公是谁?

  2、小结:米老鼠和唐老鸭是美国迪斯尼乐园里的代表动画人物,现在我们来观看一下他们的精彩表演。(插播一段动画,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3、再播放几首动画片的音乐,看看大家还能不能猜的出来。(播放《啊哈!黑猫警长》、《小小葫芦娃》、《天地在我心》)

  4、学生听音乐拍手做动作,并回答

  三、创作表演

  同学们可以准备一首动画片里的歌曲、故事或舞蹈,也可以画画你喜欢的动画人物装饰我们的联欢会,大家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联合演出,咱们开始行动吧!播放《蓝猫三千问》主题曲《天有多高》。(学生随音乐演唱并做表演)

  教学反思:

  学生能积极参与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动画城》

  教学目标:

  1、学唱《动画城》歌曲,用歌声来感受小朋友对动画城的赞美和向往。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节拍,自编动作,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3、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

  教学过程

  一、感受“动画城”

  1、11观赏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中的卡通片段,观赏完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

  2、请你们模仿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动作。

  3、贴一贴、画一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请进动画城里来。

  二、学唱歌曲《动画城》

  1、谈话。

  2、听赏《动画城》歌曲。

  3、唱一唱、认一认,(p书26页音阶图,认唱7I音高及手势的位子)

  4、把学过的音符按音高低顺序填一填、唱一唱(书P27页城墙图)

  5、找一找在歌曲中7音出现了几次?跟琴哼唱旋律。

  6、熟悉歌词,用中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突出强拍。

  7、学唱歌曲,区别第一、第二乐句只有最后一小节旋律不同,用颜色涂上分别唱一唱。

  8、请同学们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

  三、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

  1、根据书27页图片,说一说剧情,了解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感受音乐为卡通片制造了氛围。

  3、模仿动画片的情景进行表演。(分组进行)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有表情的演唱;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2、欣赏:《哪吒再生》

  学习目标:

  1、通过动画中的音乐吸引学生,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2、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教育,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大风车》,请学生们拍手做律动。

  二、欣赏《哪吒再生》

  1、(教师出示图片或动画音乐),提问:讲的是谁,说的是什么故事。

  2、小组讨论后,请学生讲述这段故事。

  3、初听:音乐是怎样表现这段故事的?

  4、分段细听:

  (1)金光洞里:乐曲一开始,扬琴奏出轻快的震音,似云雾蒙蒙的金光洞。

  (2)哪吒苏醒:木琴奏出连串固定音型,仿佛看到荷花透出青气,哪吒在抬手,伸腿。

  (3)师徒相见:2/2拍的节拍和全乐队的强奏,抒发了哪吒见到师父时的悲喜交加、感慨万分的心情

  (4)出发抱仇:三连音节奏的层层推进,体现了哪吒奋发操练,为民处害的决心。

  (教师可边讲,边听,边议,以引导学生想象,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

  5、完整的听全曲。

  6、由学生来复述音乐的内容。要求随音乐的出现顺序简单讲述。其他学生可边听边画出你喜欢的曲中人物或情节。

  三、创作表演

  1、学生以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编创动作。

  2、小组成果展示。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能否分辨表现不同情景的音乐,并从音乐中联想一定的情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演唱《机器猫》

  教学目标:

  1、能活泼有趣的演唱这首歌曲。

  2、会讲述一段机器猫的故事。

  教学过程:

  1、播放《机器猫》片断引入教学。

  2、完整欣赏原唱版《机器猫》,熟悉旋律。

  3、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逐句学习这首歌曲。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6、展示,并讲述自己知道的机器猫的故事。

音乐教学案例4

  一、活动背景

  《小小萤火虫》这首歌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表现力丰富。歌曲前半部分旋律平稳,“X X X X XX | X X X – | ”的节奏贯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富有诗意的夜景氛围。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歌声和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学习听辨并唱准两段歌曲结尾处细微的区别,体验音乐的优美意境;通过曲谱、肢体动作感应曲式,乐意用多种方式大胆表现。

  二、课堂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导入课题。

  1、以教师带幼儿郊游引出;哇!今天的天气真好,我要带你们去郊游了。高兴吗?来,我们一起跳个舞吧!(放萤火虫音乐一起舞动)

  2、故事引导:郊外的夜晚好安静,满天都是小星星,真美!可是有一个怕黑的孩子却不愿意睡觉。这时出现了一种神奇的动物(出示图片)它是谁?原来是萤火虫提着灯笼来鼓励这个怕黑的孩子了。

  (1)你认识萤火虫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吧1

  (2)萤火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它常常出现在夏天的晚上,喜欢在湿地生活,最喜欢吃蜗牛和露水,因为他的腹部可以发出漂亮的光芒,所以大家都叫它萤火虫。

  (3)我们来听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效果分析: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的宁静、优美的.性质,了解萤火虫,完整倾听,帮助幼儿了解段落、记忆歌词。

  片段二:感应乐曲、理解歌曲内容。

  1、放歌曲磁带,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提问:这首歌好听吗?你听到了什么?

  2、这首歌一共有几段?让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

  3、幼儿倾听第一段歌曲,说说这一段中唱了些什么?

  4、幼儿倾听第二段,说说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否一样。

  5、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效果分析:第一、二乐句两段一样,第三乐句中节奏、音高相同,歌词略有不同,第四乐句既比较相象,但在歌词与音高方面又不一样,很容易混淆,因此重点学习每段的第四乐句。

  片段三:初步学唱歌曲。

  1、跟音乐轻声学唱,引导幼儿感受夜晚萤火虫慢慢飞舞,四周静悄悄的氛围。

  2、请幼儿说说用怎样的速度唱这首歌比较合适。

  3、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唱?

  4、教师重点范唱结尾句,幼儿学唱。

  5、再次完整唱,提醒幼儿注意两段结尾的唱法

  6、教师清唱,引导幼儿再次感受。

  效果分析:第一、二乐句两段一样,第三乐句中节奏、音高相同,歌词略有不同,第四乐句既比较相象,但在歌词与音高方面又不一样,很容易混淆,因此重点学习每段的第四乐句。完整学唱歌曲,再次将难点句加以重点练习。

  片段四: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你觉得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比较合适?为什么?

  2、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给我们带来了光亮,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夜晚,萤火虫在慢慢地飞舞,四周静悄悄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幼儿再次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用轻轻的,温柔的声音来演唱,速度稍慢。

  4、幼儿分组演唱歌曲。

  效果分析: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将声音和速度的练习要求分开提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使幼儿的每次练习更有目的性。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感受夜晚优美的意境。

  片段五:表演歌曲。

  师:这么优美的歌曲,我们还可以加上优美的动作呢。你想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呢?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效果分析:用自编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体验音乐的优美。

  三、课后的反思:

  我在第一遍范唱时,走近幼儿,面对幼儿清唱,把唱歌的技巧和歌曲表达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营造了一种静谧、亲切、温柔的氛围,引起了幼儿的情感共鸣,更便于幼儿听清楚歌词。然后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出示相应的图片,较好地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在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我采用让幼儿边看节奏图边欣赏录音,帮助幼儿感知歌曲的结构和节奏,再次激发了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这首歌曲虽然是一首流行歌曲,旋律非常优美,深受孩子的喜欢,但要唱准、唱好很不容易,我就采用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和分段学唱的方法来解决教学的难点,在朗诵第三句歌词“怕黑的孩子闭上眼吧”时,幼儿对“子”和“闭”的八分节奏很难掌握,我一连带孩子练习了好几遍,并引导孩子看着我的口型念,效果较好。《纲要》倡导我们在唱歌教学活动中,不光强调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本次歌唱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关键要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为此,我引导幼儿用轻声唱法随优美的伴奏带歌唱。我还借助动作表演法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为歌曲配上身体动作,幼儿表现得很随意、有一定的表演兴致,而且动作比较个性化,通过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记忆歌词、表达情感,从而充分感受了歌曲带来的审美体验。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音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音乐教学案例5

  关键词:音乐教学案例评析《老爷爷赶鹅》

  一、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评析

  《老爷爷赶鹅》是活泼、风趣的二部轮唱儿童歌曲。歌词采用叙事体呈现,讲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朗朗上口,符合儿童的学习兴趣。象声词“嘎嘎、嘎嘎嘎”的出现,使歌曲的童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儿童的演唱兴致。歌曲为C大调。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演唱两小节后进入,形成二部轮唱。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读,为本节课制定了比较恰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二部轮唱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歌曲的节奏表达的快乐情绪自然真挚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二部轮唱实践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协调能力。教学难点:二部轮唱时,学生容易产生“喊唱、赶拍、串调”的现象。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符合新课标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学情。

  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评析

  这节课王老师以“鹅”为切入点,以介绍老爷爷赶鹅进城与路人的对话为主线,整节课以人与鹅群鲜活画面为依托,让学生在听一听、背一背、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敲一敲、拍一拍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与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融合,最终达到感受美、表现音乐美的目的。

  学生活泼爱动,很难非常投入地上一节课。王老师这点做得很好,通过齐诵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五言律诗《鹅》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然后通过巧妙诱导,让学生模仿鹅的叫声,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老爷爷赶鹅》的兴趣,并相机出示带有节拍线提示的《老爷爷赶鹅》的童谣,让学生在优美欢快的诵读中感受老爷爷赶鹅进城和路人对白时风趣、悠闲、快乐的心情,同时强调了休止符的发音要领,当孩子们熟诵了歌谣,对歌谣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王老师第一步采用的教唱方法是识谱视唱,认识节奏,指导有休止符的乐句正确的唱法。由于前两个乐句极为简单,加之学生对歌曲音调已有一定印象,学生随琴声用稍慢的'速度直接跟唱曲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旋律,简单了解认识每小节的节奏,增强识谱的自信心和乐趣。第二步是节奏练习,通过学生初步识谱和视唱,找出歌曲中演唱不准确的小节,然后教师将此小节旋律作为重点,单独指导。第三步跟随旋律,填唱歌曲。学生随伴奏旋律,自己尝试填词演唱歌曲,教师稍加点拨,节奏欢快的歌曲就有了。

  当学生熟悉歌词后,教师伴奏,学生齐唱,分组唱,然后引导学生关注二部轮唱的基本要领,听录音范唱,教学生找出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第一声部演唱到第三小节时)。学生进入二部轮唱的训练之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设计既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又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升华,学生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三、对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评析

  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王老师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播放鹅的图片,结合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老爷爷赶鹅》的画面和自己的感受,在教授歌曲过程中教者主要采用示范法、听唱法、打节拍法、启发联想法等方法教学,通过听、诵、赏、唱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和正确的节拍、速度演唱歌曲,感受不同节拍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潜移默化地消化本课难点。

  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的优点,把抽象的理论概念、枯燥的技能训练还原到可闻可感的音乐之中进行。因材施教,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保证,体现了面向全体性。

  四、对教学能力的评析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语言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中自然地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又不失厚重。教师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这节音乐课。本节课中,教师准确的弹奏、动情的范唱、生动的讲解、简练的语言、自然大方的教态,都显示了良好的音乐素养。

  五、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评析

  “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教育者应该牢记的。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出王老师平时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从以下几方面评析:(1)王老师对教材的分析深入浅出,能把握住教材的“脉搏”。由此制定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德育教育,主体丰满,折射出设计者教育观念的现代,育人意识的高度自觉。(2)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纵观教学过程的设计,教者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启发者身份出现,把学生推向主体。(4)以情景为主线,体现音乐性。教学过程充分体现音乐语言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听、唱、活动等都以音乐为主。(5)教学环节衔接自如。

音乐教学案例6

  天平山是一片原始森林,在原始森林里,住着长尾雉一家。长尾雉每天早早地起床,飞上高高的金果树,眺望着那片浩淼无边的树木花草,欣赏着朋友们好听的歌,心里非常高兴。

  国庆节到了,长尾雉想要庆祝国庆节,决定建造一个音乐厅,举办一场音乐会,选出森林里的歌王。森林里的朋友们听说了,都纷纷前来帮忙。长尾雉把音乐厅建造在珙桐树和山荔枝树之间;圆圆的月亮用明镜般的光华展开了一块天幕;珙桐树开放出鸽子花,红豆杉、山荔枝用自己的.果实,点起了五颜六色的亮灯;瀑布敲着锣鼓,风儿吹起优美的号角,山泉弹起了琴弦,组成了悠扬美妙的音乐。

  比赛开始了,小猴、山羊、黑熊、小兔都来到了现场,观看精彩的唱歌比赛,野鸡、阳雀、白鹤自动当起了评委,音乐厅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长尾雉对音乐厅的陈设十分满意,十分乐意地请出了今天唱歌比赛的第一位歌手竹鸡。竹鸡抖着褐色的斑毛,非常神气,它唱着高亢、清脆的歌:卡可亏。卡可亏。亏呀!竹鸡的歌唱完了,评委们亮出了分数板,但是没有一个是满分的。竹鸡很不服气,它昂着头,大喊一声:我为最,亏呀!说完就摇摇摆摆地走下了舞台。

  第二位歌手出场了,它是锦鸡。锦鸡上场后先不唱歌,而是让观众们看看它穿的一身漂亮衣服,非常神气。锦鸡唱的歌是:咯咯咯。咯嘀!它唱完了评委们亮分数板,也没有一个分数是满分的。锦鸡也不服气,它挺着胸脯,摇摆着鸡冠,大喊一声:不不不。不依!说完,摇着头走下了舞台。

  最后一位歌手上场了,它的名字叫唱歌郎。它摇着黄色的翅膀,伸长头颈,向观众连连点头敬礼,接着便唱出娓娓动听的歌来。唱歌郎:哩哩哪哪。哩哩哪哪哩。地一连唱了三四首歌,每一首歌都不相同。它唱的歌清醇婉转,优美动听。旁边大树上的叶子不摇不摆了,小鸟也一声不叫了,风儿也不吹了,都听入了迷。唱歌郎唱完了,评委们很快的亮出了分数板,每个分数板上都写着歌王。顿时,观众们欢腾起来了,有的还跳起了舞,都同意评委的评判,都说唱歌郎是个天才。小猴就问唱歌郎:你怎么唱出了这么好听的歌呢?唱歌郎回答说:我不是天才,开始我吸收竹鸡清脆高亢的歌,后来我又吸收锦鸡的长处,所以我才可以唱出这么好听的歌。

  这时,长尾雉出来了,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谦虚好学,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才是一个真正的歌王。

  音乐会散了,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从此,原始森林里充满了笑语欢歌,唱歌的更多了,歌也更好听了。长尾雉站在金果树上,拍打着翅膀,不断发出哈哈的笑声,心里惬意极了。

音乐教学案例7

  案例背景: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优美动听,歌词一开始就呈现主题,这个主题很精练,几个小节就把儿童热爱春天,向往春天的感情生动的表现出来,成为贯穿全曲发展的基础,三段歌词用同头换尾重复的方法,描绘寻春的心情,和新春的画面。 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音乐第六册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学唱歌曲《嘀哩嘀哩》,表现春天到来时欢快、喜悦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唱法、听唱法、模唱法、教师范唱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能用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春天到来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

  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能够创编表演,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及前十六节奏型。

  教具准备:

  板书设计、录音机、电子琴、课本、教案

  教学片断:

  一、组织教学:

  1. 情景导入:

  师:新学期的开始,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季节,那就是春天。下面请同学们聆听一首歌曲猜猜看这首歌是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播放歌曲《小燕子》) 师: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哪一个季节的.歌曲?

  生:是春天!

  师:对很棒,是描写春天的歌曲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

  案例分析与改进:此部分导虽然通过一手春天的歌曲来创设情境但对于学生的兴趣调动还不足够,可以再探讨一下春天来了身边发生的变化、景物等来调动课堂的气氛通过自主观察发现来引入主题。

  二、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1. 下面我们一 起来聆听《嘀哩嘀哩》。(播放歌曲《嘀哩嘀哩》)

  2.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们能从歌词中找出春天派来的使者是谁么? 生:小黄鹂鸟!

  师:同学们真聪明,瞧!它就是用歌声来告诉我们春天来啦!

  (教师范唱,学生模唱)

  案例分析与改进:此部分直接开始让学生模唱不太恰当,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的快慢等通过老师引领讨论出歌曲的演出状态情绪,加入欢快的情绪去学唱更加妥当。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几乎每个乐句里都出现了一个音乐记号,那是什么? 生:是圆圈!

  师:对是圆圈,但是呢这个圆圈在我们音乐当中叫四分休止符

  引入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知识点:

  把一个圆比作一个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那么给四分休止符一条凳子让他坐下他就矮了一半变成了八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就是半拍。

  师:那么我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拍,这样才能把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把握地更好。

  师: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大家完整的演唱一遍。

  师: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哪个地方我们唱的不够好的呢?

  生:“嘀哩哩嘀哩”乐句。

  师:没关系,大家看老师把节奏划到黑板上一起更着老师慢慢的打一遍拍子。 (师生慢速打一遍拍子)

  师:很好,很不错大家打的都非常好,我们在来一遍这一遍我们就要提速了,一起快速的打一遍拍子。

  (师生快速打一遍拍子)

  师:非常棒!大家学习的很快很好。那么这一遍我们一起吧歌词填进去再来一遍。 (师生共同填词打拍子)

  5. 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处的节奏)

  三、编创活动:

  师:“春天在哪里”这一问句,还有很多其他的答案,下面老师会把大家一起分三个小组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讨论看看你们的春天都在哪里?

  创编歌词:分成三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讨论出结果分组汇报演唱。

  案例分析与改进:此部分创编活动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但是教师引导不够明确,师可以先做一个范例然后把范例范唱一遍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引领,在通过学生的讨论去创编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望老师点评。

音乐教学案例8

  1、 欣赏舞蹈《小狗汪汪》,尝试用舞蹈中的基本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3、 体验“舞蹈”的乐趣,激发欣赏更多优秀艺术作品的愿望。

  活动准备:舞蹈《小狗汪汪》的.碟片及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1、 迁移生活经验,描述小狗的可爱形象,表达对小狗的喜爱情感。

  指导语:你们喜欢小狗吗?你们喜欢小狗那些可爱的动作?你们会用动作表现小狗的可爱的样子吗?

  2、 欣赏舞蹈,感受舞蹈的情趣,喜欢这个舞蹈,喜欢舞蹈中的动作。

  (1)整体欣赏舞蹈,感受舞蹈表达的情趣:

  指导语:刚才小朋友说出了小狗可爱的样子。有一群小朋友跳了一个舞蹈,讲的也是小狗的事情,你们愿意看一看吗?

  (2)交流欣赏后的体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感。

  指导语:你看了这个舞蹈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群小狗吗?为什么?你愿意和这群小朋友一起跳一跳吗?

  (3)再次欣赏舞蹈,寻找其中喜爱的动作和情节并尝试模仿。

  指导语:你最喜欢小朋友跳的什么动作?你觉得什么动作最有趣,你能试着做一做吗?(教师对幼儿做出的动作加以提炼或加工,使动作具有美感,同时引导全体幼儿都学一学)

  (4)欣赏老师的模仿表演,尝试和老师一样跟随音乐表演。

  指导语:老师看了这个舞蹈后,也非常喜欢,就学着跳了这个舞蹈,你们想看一看吗?你们愿意都来学这群可爱的小狗吗?

  3、尝试跟随碟片表现小狗的可爱形象。

  (1)边看碟片边尝试模仿舞蹈动作。

  指导语: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学着跳这个舞蹈。

  (2)教师带领幼儿听录音表演小狗的舞蹈。

  指导语:刚才我们是跟着录像跳的小狗的舞,现在我们不看录像,来跳我们自己的小狗的舞。(教师在最后提醒幼儿摆一个有趣的造型)

  (3)完整地跟随录像跳小狗的舞蹈。

 

音乐教学案例9

  活动名称:鱼儿的梦

  内容与要求:

  1、欣赏并感受歌曲《鱼儿的梦》优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学唱歌曲。

  2、能大胆地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对歌曲的理解。材料准备:PPT课件、钢琴伴奏:鱼儿的梦

  活动设计:

  一、音乐游戏:小鱼游

  二、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弹奏歌曲,幼儿欣赏。

  听了这段音乐,猜一猜小鱼在干什么?

  那么小鱼到底在干什么呢?(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三、欣赏并理解歌曲:

  1、理解:鱼儿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PPT1)

  小鱼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

  谁会用优美的动作学一学小鱼是怎样在妈妈怀里睡着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给它盖上珍珠被。(PPT2)

  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为鱼儿盖了一条怎样的被子呢?

  你们小时候妈妈是怎样为你们盖被子的?

  3、理解:呣~~呣~~风儿唱着摇篮曲,轻轻吹呀慢慢吹。(PPT3)

  风儿唱了一首什么歌?

  教师哼唱,引导幼儿一同哼唱。

  为什么风儿要轻轻吹、慢慢吹?

  请你来学着风儿轻轻吹、慢慢吹,哄小鱼入睡。

  4、理解: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它的嘴。(PPT4)

  在梦里,小鱼好像梦见鱼妈妈回来了,它在干什么呢?

  我是鱼妈妈,你们都来做做鱼宝宝。(背景音乐,教师与幼儿互动)

  5、小结:你们觉得鱼儿的'梦美不美?哪里最美?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鱼儿的梦》。

  6、再次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四、演唱歌曲: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优美的歌曲吧。(钢琴伴奏)

  重点:哼唱时要轻轻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们变成一条条小鱼,听着优美的音乐,做做鱼儿的梦吧。

音乐教学案例10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音乐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主题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纪律难控制及发生意外事件等一些问题。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不知道各同行是否遇到过。

  案例描述一:

  有的同学在大家听音乐的时候窃窃私语,还有的写别学科的作业等。我都会采用“目光暗示”的方法提醒他们,效果往往也很好,孩子们有时会不好意思,有时会和我开心的一笑,赶紧收起自己的“作业”,专心听课。我还时常会为自己的这种方法暗自得意。可是今天……

  当我走进这个教室,学生就沸腾了。“音乐课是我们放松的一节课。”学生是这么想的。我站在讲台上默不做声的看着他们,直到5分钟后,才有少部分同学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都端正的坐好;可是大部分还是自顾自的'翻看着音乐书,唱着“自创”的歌曲。我有些急了,怎样才能让处在兴奋状态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呢我知道这是一个纪律有些“活“的班级,便在心里叮嘱自己要注意学生的情况。我打开了录音机,把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用最大的音量播放出来,学生们也自觉的跟唱起来,一曲唱罢,我抓住这个时机,说:“今天我们的音乐课要进行一个比赛!”学生们都安静的看着我,等着我说下去,我心中有些得意,总算是安静下来了。我继续到:“每个小组为一组,回答对一个问题或者坐得比其他组好的就奖励一个五角星,课后那组获得星星多就是冠军组,反之纪律等不好的就要扣除你组得来的星星。”很快,学生们都非常认真的回答着问题,有次序的进行着律动,如果真有不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出现的话,同组的同学马上就警告他。我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给他们加上象征他们劳动成果的星星即可。一节课相当顺利的结束。

  案例分析:

  这个班级是学校有名的调皮捣蛋的班级,学生的自觉性都相当差,然而让他们在课堂上井然有序的良药竟是一颗小小的五角星,竟是我这节课要比其他组的小朋友坐得要好,不让自己组输给他们组的集体荣誉感。看来竞赛的力量不可小窥。

  我意识到,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不但教师本身能省下许多组织纪律等闲杂的时间,学生也能在这种氛围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养成自觉的行为规范。

  案例描述二: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听”应作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如果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听的审美能力,那么听唱培养则是学生的记忆力与再现能力。

  在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以外部活动和游戏为兴趣的特点,在上课前,我把学生分成蜗牛队和黄鹂鸟队来展开听音视唱的音乐游戏竞赛,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音乐教学案例11

  《音乐就在你心中》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陈钢先生写的一篇文艺随笔,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就要求欣赏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相关知识积累。音乐家陈钢对音乐不同凡响的理解,既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发现,同时又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经验,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没有什么艺术积累,具有艺术特长的几乎没有,我作为教师本身也缺乏艺术细胞,所以觉得这篇文章要想讲成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在是太难。但是通过仔细思考,我认为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只要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那么接受一些音乐理论和知识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我认为创设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很必要,因此我把这堂课定位为音乐欣赏,围绕这个中心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

  一、教学过程

  上课前三分钟,我为同学们播放了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伴随着优美动人的旋律,同学们进入到了一种放松惬意的状态中,我开始了自己的开场白“音乐是灵魂的按摩,刚才老师为大家播放的这段音乐也算是对在座的各位做了一次灵魂上的按摩,同学们舒服吗?”我的这段还算幽默的开场赢得了学生善意的笑声,他们愉快的回答“舒服”,我不失时机的赶忙接上“那好,带着心灵上的这份惬意与满足,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音乐就在你心中》。

  接着,我又故弄玄虚的抛出第二个问题:“大家知道刚才那首曲子的名字吗?我为什么在那么多好听的音乐中选择了这首给大家听呢?细心的同学一定能找到答案。”同学们开始积极的思考,有的开始翻书,很快他们就回答“《梁山伯与祝英台》、陈钢”。我很高兴的表扬了他们,然后开始简单介绍陈钢,他不仅是这首曲子的作曲者,而且是本文的作者,既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有不俗的文学素养,并介绍了他相关的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

  在正文讲解环节,我首先将学习目标出示在银幕上,让学生明确。(1)探讨音乐是什么?音乐就在你心中的深刻内涵。(2)学会用心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思考以及和周围同学讨论,谈谈对音乐的理解,即音乐是什么?并且给学生一些温馨提示:①为什么喜欢?②音乐带给你的感觉。③音乐的种类、风格、熟悉的音乐人。④用所学音乐知识分析喜爱的乐曲。学生们的积极性超乎我的'想象,大家热烈的讨论,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接着他们开始踊跃举手发言,很多见解独到而深刻,博得了大家的掌声。等同学们发言结束后,我进行了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对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但音乐的本质就是传情达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声’借节奏、旋律、歌词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引发共鸣。刚才我们作为普通听众谈了看法,咱非专业,大家想不想听专业人士怎么看?”这样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速读课文总结概括。给学生三分钟时间找出作者的观点,学生总结概括如下: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在乐为无声部分作了阐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音乐就是大自然的音乐,生命的声音。接着是拓展延伸环节,所设置问题是“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值得你用心体会?”学生们由于在前边学习兴趣已被激发出来,所以思维格外活跃,很多同学谈到了亲情、友情等美好的人间感情值得用心感受…到此,我认为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已实现,并且还有意外收获。最后是作业布置环节,我留给同学们的作业是: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或者写一篇小文章,讲述自己用心感受到的生活点滴。

  二、教学分析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大启发。

  1.本课是一篇非常专业的音乐理论方面的文章,它要求读者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艺术素养,对我这个教师而言接受都有相当的难度,何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整体素质较差,决定了他们接受任何事物都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我一开始对于上好这节课毫无把握,甚至有些怯。但是总不能跳过去不讲,在认真琢磨思考后,我找到了切入点。所以深切感受到,不论哪一类的文章,只要用心准备都可以上好。

  2.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为他们发挥才华创造空间。等上完这节课我才发现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我总是害怕学生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不会回答,害怕课堂上冷场,但我后来发现学生们的潜能是无穷的,关键看你如何开发。就像拍一部电影,教师就是导演,学生们就是不同角色的演员,课文就是剧本。演员表演的是否到位出色,不在导演如何会表演,而是他是否能给演员创设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三、教学反思

  这次上课,我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得多。学生除了接受有关知识,还在审美体验和人文关怀方面都有了初步认识。整个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各教学环节顺利进行,令师生双方都比较难忘。

  1.成功之处

  (1)定位准确。不要期待一节课可以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有那么一点启发、一点认识、一点思考就足够。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

  (2)情绪良好。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教师的情绪直接决定授课效果,我的轻松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3)精心导入。导入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很好的进入状态和预设的情境。

  (4)师生互动。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表演的热情,发挥其主体作用才是成功的基石,但是教师的适时点评和总结是必要的。

  2.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拓展延伸部分就没能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

  (2)自己的作用还太突出,有些地方话说的太多,应该找准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

音乐教学案例12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的主要组织形式,起着主渠道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掌握好教材的特点,突出音乐欣赏这一特点,抓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关键、讲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欣赏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由表和里、有外到内地分析传授给同学,力求用生动形象、极具艺术魅力、富有启发性的语言、示范的动作,鲜明的观点,紧紧地吸引每一位同学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之中,以唤起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十八年来,我始终把音乐课堂教学作为“主战场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音乐与其他学科结合,如把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又根据需要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历史等在内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还积极使用电教设备和现代化音乐媒体辅助音乐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直观教学效果,达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通过 十几年的实践,我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都可说是源于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给予我的启示。

  当今时代,教育改革实行多年,教师与同学之间主导与主体作用究竟怎样发挥?教法的巨变,观念的更新,新教材给教师和同学的空间变大等等,这些同时都是对做教师的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多年,始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所学理论知识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时总结经验,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更让我懂得怎样才干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怎样的课是胜利的。

  下面这几个案例的发生与处置是我难忘的,他们在我的生长过程中给了我太多太多……

  案例一:音乐欣赏课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提到爱国主义教育,同学的思路往往一下就会想到那些英雄人物的壮举,把“保家卫国”、“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誓死不做亡国奴”等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真让他们从音乐中体验这种情感时,他们却有一种嗤之以鼻的神态,大多数同学往往会说:“音乐就是音乐,哪有那么大的魅力,好的音乐是让他们受到良好的熏陶。深深地被他们所感染,但我们不愿听那些大道理……”虽然他们说的是不一样的话,但意思我以非常明确。针对这番话,而且是不止一界同学如此,我思索很久。我抓住“好的音乐让人受良好的熏陶,并被音乐所感染”这句话,我知道他们以被优秀的作品所打动,但在教学中缺乏引导,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例如,我在和他们一起欣赏合唱歌曲《在太行山上》时,运用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声像的结合等手段,将同学带到战火年代,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并更加珍惜时光,热爱自身的国家,对人友善等等教育,感悟了人生。于是,在接下来的欣赏教学中,我努力让我的教学更具吸引力, 不但让他们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让他们多听、多领会音乐的内涵,将多门学科知识真正与音乐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在欣赏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时,我首先和他们一起回顾或翻阅有关拿破仑侵略俄国、俄国人民奋起反击、捍卫祖国并最后获得胜利的那段历史,然后再欣赏音乐作品,边听边讲述,乐曲的开始是一个序奏,第一主题缓慢、庄严,仿佛是叙述了拿破仑军队来犯,国难当头,俄国人们祈求上帝的保佑:

  1=bE 3/4 1 1 | 2 3 11 | 2 3 4 4 4 | 4 - - | 3 3 3 3 3 | 3 3 3 |

  2 . 2 2 2 | 3 – 3 |

  接着,音乐逐渐加快,力度逐渐坚强,弦乐器和木管乐器用三连音做紧张的上行模进,仿佛叙述着战火正在蔓延,俄国人们抗敌卫国的热潮在不时高涨;第二主题是由木管和圆号吹出的骑兵主题,象征着俄国军民同仇人忾、奋起抗敌的英雄形象。

  1=bE 4/4 05512 3212 31 1 | 05512 3212 31 1 |

  在主部中间,出现了《马赛曲》的旋律片断, 他代表着拿破仑军队步步迫近:

  1=bE 4/4 055 55 | 1 1 2 2 | 5 – 5 |

  副部第一主题抒情而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的风格,描述了俄罗斯军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1=#F 4/4 1 | 5 . 5 54 32 | 5 5 0 1 | 5 . 5 54 32 | 5 – 0 5 |

  6 1 2 34 | 5 – 0 |

  序曲的展开部和再现部是运用上面的各种音乐资料来叙述战斗的局面的。最后的结尾是绚烂辉煌的钟声,鼓声、礼炮声响成一片,描写了俄罗斯人民举国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局面。同学们跟着教材的提示与教师交叉讲解,顺着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引起情感震动,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很容易地理解了音乐作品中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欣赏总结时,同学很自然就谈到: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表示,音乐真的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励人奋发向上。

  案例二:让民族音乐悄悄走进同学,走进同学心灵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同学在欣赏民歌、民乐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听到京剧唱腔直摇头,假如长此下去,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与发扬光大,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话没有一点虚的成分,是应该引起我们教师重视的普遍现象。实践中,我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和教学改革,逐渐培养同学的民族意识,让同学走进民族音乐,在让民族音乐走进同学的心灵。

  一、 不改的乡音拉近了同学与民族的距离

  在进行民歌音乐欣赏课时,我让同学搜集有关赵本山的小品,尤其是二人转扮演的几个人合作编排小品,并在全班展示,最有特色的是同学们的创编小品,他们将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断重新编排,用剧中优美的二人转唱腔与扮演,将他们的学习生活、业余生活、心理愿望等表示出来,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样,不但让同学了解了我们东北的“音乐特产”二人转,更从中让他们了解了黑土地的民俗民歌,灵活的演唱形式、演唱内容,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二、挖掘教师、同学和网络资源,通过多种活动让民族音乐走进同学心灵

  要让同学喜爱民族音乐,就要给同学一个民族音乐的氛围,开发各种资源,我从电视节目中录制了大量的民族文艺作品。通过播放录像,同学了解了《梁祝》的创作背景,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他在外国被誉为西方的“罗米欧与朱丽叶”。民族舞蹈《孔雀舞》、《凄凄长亭》的欣赏,让同学随着优美的民族乐器的伴奏仿佛身临其境,中国民族的广播乐团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奏我们自身的民族乐曲,外国朋友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出胜利结束的画面出现时,我感到同学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抓住这个胜利的契机,利用民族音乐知识抢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同学首先在课前做好充沛的准备,包括历史资料、图片、民族乐器的有关资料、介绍、民歌的种类、民间音乐等。如在欣赏藏族踢踏舞曲时,为了让同学感受到热烈、欢快的节奏和充溢谐趣的旋律,表示藏族人民欢庆丰收,赞美家乡喜悦而自豪的心情,课前,我让同学通过各种途径(上网、请教家长、教师等)搜集有关西藏的地理、风俗和歌舞信息并做好笔记,这样的过程让他们得到了真切的感受,获得西藏的有关知识,更为理解和表示藏族民歌的风格和形成要素构筑了良好的背景基础。竞赛抢答时,同学展示的作品、演唱的歌曲之多,对民族乐器的了解之广,出乎我的意料。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同学在准备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民族音乐知识,在抢答和介绍音乐作品时,又将这些知识得到相互交流,不知不觉中,他们与民族音乐音乐又近了一步。

  另外,我充沛利用自身的专长,通过自身边演奏边讲解的形式向同学介绍了小提琴曲《牧歌》,古曲《春江花月夜》等。这些经典乐曲深深地打动了同学的心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种活动的推动下,同学对民族音乐的情感得到了表示,在一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和卡拉OK大赛的节目单上,看到的不再尽是现代舞、流行歌曲,而更多的则是选择朗朗上口的民歌。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还有自身排练的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在一次对音乐欣赏课的问卷调查中,同学写到:“民歌好听,里面有很多动听的故事,有的听起来是那么壮观,有的象是心曲的婉转诉说”;“民歌民舞民族乐曲透露出的是乡土气味,让人感到是那样亲切”;“通过民族音乐的欣赏,让我知道民族音乐里含有中华民族的风采和文化,中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真正理解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音乐教学案例13

  一、案例背景:

  《音乐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教师都想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与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的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创编和表现音乐,而且通过合作,形成小组间相互竞争的格局,增强了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使师生共同自由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如何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付诸与教学实践中。我在自己的音乐课堂中进行了摸索和实践,得到了一点反思,今把它撰写成文和同行共思。

  二、实况表述:

  1、第一课时——初尝甜头鼓舞人心

  一学期又快结束了,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教材,六年级的老教材就那么几首歌都快被我教完了,想想在一起六年了,我的音乐课总得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点什么。我看了看教材末页的几首器乐合作谱,计上心头。对,这个月就把它定做器乐合作月。

  我叮叮当当地捧着一箱子打击乐器进了音乐教室。孩子们伸长了脖子对我探头探脑,“胡老师,你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啊?”我笑了笑:“这个月咱们的音乐课主题是器乐合作,这电视里不是有女子十二乐坊什么的吗?我们也搞一个,我们全班有67个人,就叫六七乐坊吧。哈哈”我的话刚落,全班一阵欢笑,“胡老师,真逗,取这么个名字。”“想不想来合作一下。”“想——”我知道,我的情感渲染已起到了作用。随后,我让全班同学按照自己的座位就近组成小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座位组成小组而不是让他们自行组成,正是因为培养他们适应跟各种性情的人合作的能力和意识,否则六年级的学生肯定在班上有自己的小团体,而成绩好的同学也肯定不喜欢和差的同学合作,怕拖小组的后腿。这一点教师在合作的时候是都要要注意到的问题。)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工进行识谱训练,于是,教室里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口琴的,有碰铃的,有响板的,有小堂鼓的。20分钟以后,我分别根据乐器的不同分工对各个乐器组进行了检查,对他们的演奏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演奏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根据从大到小的原则,让学生进行了演奏,先是全班,然后是四个大组,最后是五人一组的小组。(因为小孩子胆小,而人越少对各个演奏者的要求就越高。)于是,动听的瑶族舞曲就在孩子们的表现中在整个音乐教室里回荡。一次演奏完,我从孩子们快乐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们的喜欢和兴奋。我乘机趁热打铁:“同学们,今天你们演奏得都非常动听,但是有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我借给你们这些打击乐使,可如果我下节课不借你们了呢?就剩你们手上那几支口琴,你们还能演奏出动听的器乐合作曲吗?”“哦,,,,,,,,,,老师好小气哦。”“我是很小气,我不借,你们就不能自己做吗?”“自己做?怎么做啊?”好,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于是我把他们手中的各个打击乐器的发声原理一一进行了讲解,然后布置了一星期后展示乐器的的作业。看,几个沉不住气已经在咬耳朵了商量怎么做了。

  2、第二课时——自己动手别样风情

  走进教室的门口,我已经听到了一些丁丁冬冬的声音,好家伙,孩子们做得还真不错,每个小组都有作品呈现,有拿易拉罐做沙锤的,有拿啤酒瓶盖做串铃的,有拿一串调羹做碰铃的,有拿竹板做响板的。真是想象力丰富,无奇不有。这一堂课中,学生们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3、第三课时——再接再厉深层探索

  “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演奏的都是作曲家给我们配好的乐谱,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打击乐的发声特点自己给一首曲子配上伴奏演奏一下呢?”“行,我们行”。第一次看他们配的乐谱,真是错误百出,很多乐理知识性错误都出现了,借这个机会我又给学生复习了一些乐理知识,并用简单的话对配伴奏这一

  音乐技能进行了辅导,学生们兴趣很浓,看着自己配的乐谱被同学们演奏出来,他们别提有多高兴。

  4、第四课时——横向比较印象深刻

  六年级六个平行班都是我教的,我和我们六年级的各位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交流,我们决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六个班级都展示一下,看看哪个班级合作的效果最好。班主任老师听了都很支持。这一次活动在全年段的六年级学生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反思:

  经过这一个月的音乐实践工作,我收获到了很多,对器乐合作教学这种学习方式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现反思如下:

  器乐教学虽不能把工夫完全下在学习器乐的演奏技术上,但通过让学生倾听正确的良好的音响,让学生认识到技术合作的重要性这是很有必要的。美国教育家萨蒂斯`科尔蔓认为没有比合奏这种活动更能发展和培养孩子的公民与社会相适应协调的意识了,这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在这种共同活动中,每个人都能感到集体的力量和创造的乐趣。既服从集体,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又必须正确的表达个性。刚开始学生们都不习惯当自己演奏是还有别人奏出不同的旋律和节奏,只有经过了实践和锻炼,每一个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意识才能得到加强,才能自然而然地学会和他人合作。而从本质上讲,器乐教学是一种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情感合作的成功体验有助于学生健康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并提升了学生对器乐合奏的无尽的兴趣。在实际的合作教学中,如果合奏者中的大多数学生都精神饱满地投入演奏,那么整个群体就会产生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在创造这块领域中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合作,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小组的创造和创编活动,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出了多种方案。通过一些小组上台表演及学生之间互相打分进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既能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而且重点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我认为在器乐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很有必要,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家庭合作等各种合作形式,将学习过程置于多项交流之中。让学生在融洽民主的气氛中放飞思维,在吹吹,敲敲,打打,做做中迸发出合作的火花,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中留下童年美好的回忆。

音乐教学案例14

  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音乐教学案例1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音乐课程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每位教师都要正确把握评价尺度,杜绝过度赏识,杜绝评价权威,评价误导,追求有价值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一位音乐教师在教学《捉迷藏》

  这一课引入环节中,出示“春夏秋冬”各一幅画,请小朋友讲述他们喜欢的季节和原因,一共四个小朋友回答:小朋友1:春天我仿佛听到了小鸟悦耳的“叽叽喳喳”的叫声;小朋友2:夏天我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小朋友3:秋天叶子都落地了!小朋友4:冬天白雪皑皑,好美啊教师听了每一位学生的回答后都称赞道:“非常不错,表扬他!”学生随之:“棒,棒,你真棒!行,行,你真行!”打起节奏,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也回答了一个问题,又在一片“太好了,真了不起!”中得到了同样的“殊荣”,特别在学生对歌曲的演唱中,不仅其节奏、旋律把握得不够准确,还出现了跑调的现象,而且也没有投入自己的情感,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竟然是;“唱得非常棒!”整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不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得有些“得意洋洋”。

  [案例二]一位音乐教师在借班上

  公开课《小青蛙找家》时,在念完节奏,只是聆听了一遍歌曲就让学生跟谱演唱,演唱了数遍后就请几位学生上齤台演唱歌曲,说实在的,学生连歌曲都很难完全唱下来,老师就在旁帮助学生演唱,在学生演唱完毕后,老师还一直说唱的真不错,还对学生的表情做了描述。

  [案例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熟悉了《哈里罗》的歌词及听录音范唱之后,说:“很多小朋友都很想唱一唱,那就亮出动听的歌喉吧!”师弹奏生轻轻地唱了一遍。在场听课的老师都已经听出其中有一句唱错了,但这位教师并未马上指出错误,而是亲切地不慌不忙地说:“老师很想唱一唱,但有一句跟你们唱的节奏不一样,哪一只灵敏的耳朵能听出来,就把小手举起来。”教师声情并茂的唱,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之后,基本上同学都举起小手找出自己唱错的那一句,并听唱了一遍就纠正过来。接下来,又开展了男女生演唱比赛,评委是学生自己,只见男女同学分别给对方打了98分,老师让他们分别说说两分扣在哪里,并带着疑惑地语气说:“为什么能听出别人唱错,而自己却唱不对呢?”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又好象开始在做自我检查。老师看着学生很不服输的.表情,激励他们:“你们想不想得100分!”学生满怀信心地回答:“想!”这下子学生唱得那样投入,那样有感情。唱完了,老师激动地竖起大母指:“恭喜你们,100分!”“也!”学生兴奋地心情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听课老师。下课铃声响了,师生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舍不得离开教室,更舍不得这份真诚……

  案例分析

  [案例一]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模糊,当学生回答完毕时,“掌声鼓励” “太棒了”“真了不起”这样的语言弥漫着整个课堂,实际上学生的回答具体好在哪里?是问题分析透彻?还是思维角度独树一帜?其他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类似与这样的具体解释少是甚少。这种流于

  表面、笼统的夸奖未免过于形式化。其次,过度赏识,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有所欠缺、不尽人意时,教师为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实际上《课标》中所提倡的激励的评价功能并不是有错不改,而是以实事求是科学的原则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追求艺术的评价方式,客观、准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泛滥的表扬和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学生渐渐褪去原有的兴奋与热情,剩下的只是更多疑惑与迷茫。同时随意的表扬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而表现的“得意洋洋”,使他们不能进行正确地判断与深刻的反思,从而养成一种随大流和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案例二]教师在学生未能完整演唱歌曲时,让学生演唱并陪同一起唱。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用抽奖,颁发纪念品的做法来激励学生,表面上看来起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因可以抽

  奖而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因可以获得奖品而表现得更认真,上课结束我们都可以知道这位教师给每位同学都有抽奖的机会,体现面向全体,俨然没个人都获得了成功和满足。但是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的这种奖励方式在潜意识地培养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因此,整堂课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

【音乐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对鲜花音乐教学案例07-03

音乐教学案例反思03-31

让幼儿在音乐中作画教学案例07-03

大班音乐教学案例:鱼儿的梦07-03

大班音乐教学案例:捏面人07-03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与改进07-03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教学案例07-03

托班音乐《玩水》教学案例07-03

小学音乐《什么船儿》教学案例07-03

中班音乐《恭喜恭喜》教学案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