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4号]《青海省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南办发(2006)66号]《实施方案》精神,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结合我县文化单位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臶,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同德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不断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自我发展、充满活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大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全力打造我县文化知名品牌,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的原则;坚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原则;坚持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原则。
二、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树立开放搞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多方投入、发展文化的新理念,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一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破除制约文化改革的观念障碍。清醒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的关系。充分挖掘我县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新观念,发挥优势,以战略思想和市场手段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用不断做大做强的文化产业来繁荣和推动文化事业。二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体制机制要效益要发展。紧紧抓住我县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部分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雏形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搞活体制,创新机制,积极扶持文化务工,切实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发各类文化产业链,夯实文化事业繁荣的产业基础。三是强化单位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深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等办法,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合理有序流动,广纳贤才,人尽其才。同时还要抓好文化产业领头人、文化作品创作人、文化产业推广人“三类人才”的建设,着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 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一)、理顺文化管理体制
1、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企业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理顺我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从根本上做到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领导要分开任职,不相互兼职。
2、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等行业工作的管理,通过改革要逐步把重心转移到抓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加强行业管理入手,加强对文化发展方向、总量、结构、质量的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制定本乡(镇)、本部门的文化发展规划,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转变。
3、推进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实现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完善行政许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文化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务公开,规范程序,减少环节,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
4、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将文化、体育、广电以及“扫黄”“打非”等行政执法职能归并,并实行属地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和州委有关会议精神,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股级建制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解决文化市场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从今年起“扫黄”“打非”经费以5千元的数额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改善稽查管理装备条件。
(二)、深化文化单位改革
一是明确界定各类文化事业单位性质和范围,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各单位现状和发展方向分别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要充分考虑文化发展的现状、发展潜力,还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壮大产业,繁荣活跃文化事业。二是转换文化事业单位经营机制,增强生机与活力。县文化事业单位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解放文化生产力上下功夫,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体制,变养人为养事业,积极构建文化人才之间、栏目之间、品牌之间、产品之间正当竞争的文化发展格局。三是发展壮大以演艺业为主的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产业。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以培养和发现人才,挖掘民族资源“富矿”,创作文艺精品,整合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宗教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引导以演艺业为主的各类文化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切实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各类文化产业和非企业文化经营单位,推动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各门类的经营。
1、确定县文化馆、图书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在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内在活力、搞活内部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创收,将创收收入全部投入事业建设。图书馆和文化馆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保持原有3名编制不变。由县财政负担,事业编制。同德县宗日文化传播公司按企业化运作,归文化馆管理,固定临时工12名,工资按现行标准由县财政局负担,每人每月600元,其余与企业收入挂钩,但不能低于同德县最低工资标准。主要职责是培训学员,组织开展文化打工,承担公益性演出和三下乡任务。图书馆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的方针,政府应逐年增加投资,购进一批农牧民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图书和音像制品,方便农牧民群众阅读和使用。全县各重点寄完小的图书室在适当时机定时向附近村舍的农牧民群众开放;并充分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周六、日和寒、暑假为牧民提供农村牧区建设信息查询的平台,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科技文化的信息中心。
2、县广播电视管理站实行事业体制,无级别管理。广播电视管理站(包括有线网络):定编11人。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定岗定责,采用全员聘用,业绩考核,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具体为:播音员、记者、编辑人员共4名;有线电视管理维修人员4名;全县“村村通”维修人员2名,财务人员及有线电视收费人员1名。
3、组建股级建制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履行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扫黄打非”相关行政执法职能,有效解决文化市场管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理顺规范文化市场执法行为,建议定编4名,归县教育科技文化局所辖。
4、文物管理所需要恢复。我县文物管理所在以前机构改革中自然消失,建议在此次改革中恢复建制,以便于我县文物管理、保护、开发使用及日常工作的开展,建议定编1人,归县教育科技文化局所辖。
5、确定电影公司为企业单位,完全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按照“政府推动、财政扶持、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根据我县电影文化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2131”工程的要求,成立同德县流动电影放映管理站,承担电影“2131”工程项目管理和影片拷贝的发行放映任务,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县“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为维持流动电影放映站的正常工作,县政府每年补贴免费放映电影资金3万元,同时每年补贴员工三金资金3万元,两项合计6万元。
在这次全县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核定机构编制,科学设置岗位。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核定编制、人员情况和事业的发展状况等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用人制度等。
(2)、人事管理和分配方式。县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
(3)、事业单位正、副职竞聘上岗。严格按照竞聘条件、资格和工作程序进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4)、退养政策。
①、退休。事业单位人员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和工龄满30年可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人员待遇。
②、内退。事业单位人员年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或工龄满27年,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可内退,内退期间享受原工资的70%,待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办理退休手续。内退期间本单位不再聘用,内退仅限于此次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前。
(5)、落聘人员的安置。
①、落聘人员按待岗对待,待岗期为3年。待岗期间自费进行学习深造,并能拿到相应专业文凭的,工资全额发放。待岗期间可参加岗位竞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
②、待岗期第一年发放原工资的80%,第二年发放原工资的70%,第三年发放原工资的60%。待岗期满仍不能上岗或就业的,从第四年起,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按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③、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与在职职工一样按原工资享受有关国家调资政策、社会保险待遇和住房公积金待遇。
④、鼓励待岗人员自谋职业或调出。职工申请辞职,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6个月的基本工资和艰苦地区津贴的辞职补助金。要求调出的,办理调动手续。
(三)、加大财政投入
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政府文化建设投入的主要着力点,是当前我县文化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最为亲密相关、群众最为盼望的事情。要认真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提供惠及全县各族群众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在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文化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要求,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牧区,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牢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础。
1、随着财力的增长,不断增加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特色文化活动、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农牧区和城镇社区公共文化事业等扶持力度。
2、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保证公益性文化单位各项业务正常运转,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财政今后每年拿出不少于3万元的资金用于、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以及文化中心户的建设。
3、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核定公益性文化单位正常运转支出并予以必要经费保障的同时,以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确定实施项目财政补助数额,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逐步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财政投入方式逐步从直接拨款向项目投资、购买服务方向转变,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4、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县属各新闻单位工作中的实际,在切实抓好内部各项管理、加大创收工作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支持新闻单位的工作,县财政要保证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新闻媒体工作的正常运行。
5、要随着财力的增长,对重点文化单位和重点文化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切实落实改革中涉及职工利益的有关政策,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做到分流不下岗。对新进人员实行新的管理制度、新的薪酬制度,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6、大力发展农牧区文化事业。按照国务院“市有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要求,至2010年,全县基本建成和完善县、镇(乡)、村三级公益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和基层服务网点,全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益性文化设施要逐步向行政村和社区延伸。到2010年,全县50%(巴沟乡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宣传橱窗等设施;城镇社区要建设配套文化设施,建立一个具有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功能,便于群众参与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争取2个乡(镇)和城镇社区完成基层中心建设,有条件的村文化室建立基层服务点;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图书购置是搞好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从2006年起,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上,县财政以1万元的数额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图书馆购书和报刊征订。
(四)、完善保证措施
坚持以政府扶持为主,自主创新,蓄积发展动力,完善发展保障措施。财政、人事、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并全面落实,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步伐,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四、 实施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筹备起步。
1、 召开动员大会;
2、 指定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实施方案;
3、成立相应机构,县属文化单位制定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8月底完成;
4、分别确定文化系统各单位内设机构、岗位设置等,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办法;
5、做好转企改制中的清产核算、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组织实施
1、明确各单位职数、职责,通过竞争,选配各单位需要聘上岗的负责人;
2、员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3、签订聘任合同;
4、电影公司完成改制任务。
第三阶段(20xx年3月)自查总结,上报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五、 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扎实搞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成立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文化体制改革有关日常工作。县直各有关单位也要建立相应机构,统筹协调本单位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细致稳妥、有序推进。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具体指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顺利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xx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体系。
(一)全面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改革,健全目标责任制,增强服务功能;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xx〕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xx〕114号)和《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xx〕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xx〕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第七、截止20xx年12月31日,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界定为“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可以办理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按事业单位的计算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占单位人员编制;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至法定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均由财政统一支付,不占用单位经费。
(三)实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对三亚市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下岗安置人员要给予优惠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电影公司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1、转企改制的界定时间为20xx年12月31日(即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的界定时间)。
2、规范操作转企改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由市国资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依法对市电影公司的收入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按照有关政策组织实施三亚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重新组建“三亚市电影公司”,作为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3、截止20xx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凡工作年限满28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7年的,界定为“老人”,其余的界定为“新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区别对待。对“老人”实行“留壳过渡、转制运行”的办法,即对“老人”在档案中保留其事业身份,退休时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对“新人”实行竞争上岗或下岗安置。
4、拖欠在职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经批准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距法定退休年龄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以及下岗安置人员所需的资金,经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等相关部门核定,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收入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在市国资委设立专户管理,由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负责监管。
5、以20xx年12月31日为止点,把在职职工拖欠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由个人缴纳),一次性缴纳到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
6、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经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只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不再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7、被界定为“老人”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按事业单位办理提前退休。经批准提前退休的“老人”按规定应正常晋升的薪级工资一次性晋升完毕,作为计发提前退休费的基数。按照截止办理提前退休时的工作年限计发退休金比例,计发提前退休费,由市国资委按月足额拨付。提前退休费不参加已退休人员退休费调整,但可按规定参照在职人员的办法调整标准,所增加部分按规定的退休费计发比例打折后计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程序办理退休手续,并确定退休费标准。
8、转企改制前已办理退休的人员,原按国家和我省规定标准核定的退休待遇不变(即按事业单位办理),今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按企业执行,所需经费从基本养老统筹基金中支付。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凡因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政策而产生的“事企差”(即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少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市电影公司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所需资金税前列支。
9、转企改制前已离休的人员,原离休待遇保持不变,按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离休人员医药保障待遇,继续执行现行办法。
10、转企改制时,“新人”在规定时间内自愿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本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批准,双方协商一致,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手续,按规定一次性计发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对超过规定时间申请办理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职工或竞岗落岗而被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只计发经济补偿金,不再发经济补贴。
11、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计算标准为:
(1)经济补偿金:按解除劳动合同基准日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不足一年按一年计,即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
(2)经济补贴:经济补偿金×80%的总数。
12、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及人事关系,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琼办发〔20xx〕17号)规定,移交当地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强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工作的建设与管理
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深化文化市场管理的改革,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体系。切实抓好“扫黄打非”工作,设立“扫黄打非”工作常设机构,履行部署、指导、协调、督办的职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三亚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建设,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促进文化市场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城市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活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策略,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三亚市“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整合文化资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三亚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公司要加快运转,尽快启动落笔洞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整合国有文化资源,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市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市特色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06-09
文化建设实施方案07-07
最新盐业体制改革07-10
农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06-21
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0-29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1-20
有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02-19
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02-19
煤矿企业文化实施方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