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抽象劳动

时间:2023-04-25 19:24:31 少烁 劳动保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什么是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或商品生产劳动,是从一般构造转向特殊构造的经济规定,即特殊形态的社会劳动规定。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什么是抽象劳动,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二重属性,前者是人类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它创造使用价值;后者是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这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即劳动的二重性,是商品二重性的根源。

  具体劳动  

  任何一种商品都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要生产某一种商品,人们就要进行一种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例如,人们为了生产衣服,就需要进行剪裁、缝制这种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这种裁缝或成衣工人所从事的特殊的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所决定的。人们在制作衣服这种具体形式上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它是生产出某种特殊的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

  各种不同质的特殊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如成衣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五彩缤纷的服装,面包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各式各样的面包。正是由于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才产生了交换的必要。如果人们生产出来的都是同质的使用价值,就无法进行交换。在各个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人们从事的具体劳动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各种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逐渐分离开来和独立化,从而形成社会分工。

  人类为了生存,总是需要有各种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除天然存在的以外,都必须通过具体劳动创造出来。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除了包含人类劳动以外,还有不依赖人类劳动而存在的自然物质要素。人类劳动只能改变物质的形状、结构、性质等,使它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不是形成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  生产使用价值的各种具体劳动,是有用性质各不相同的劳动。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耕费。比如: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作为价值所体现的,就是这种相同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从使用价值的形式看,它们是有一定目的的生产活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质上不同,因此就它生产使用价值这一方面看,总是从质的方面去进行考察,即考察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从价值的形成看,它们不过是同种劳动即抽象劳动的凝结,由于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就它形成价值这一方面看,总是从量的方面去进行考察,即考察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0页)。

  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相同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实体,而价值所体现的又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不论社会的经济形态如何,也不论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人的劳动总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耗费。这种生理学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就是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但抽象劳动不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一般劳动力的支出,它同时还是通过商品交换而表现其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商品的交换过程所决定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作为私人劳动表现出来的;但是由于社会分工,各种私人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社会性。这种私人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是隐蔽的,由于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联系,因此,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也只有在交换中才表现出来。

  在交换过程中,各种具体劳动由于质的不同无法进行量的比较,必须把劳动的特殊形式抽去,还原为共同的一般人类劳动,才能互相比较、互相交换,实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正是由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虽然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但它们并不能在具体的有用的形式上直接成为社会劳动。这种劳动要通过它采取与自身直接对立的形式,即抽象一般性的形式,才变成社会劳动。“这种劳动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扬弃了自己原有性质后才证明为一般社会劳动”(同前,第13卷,第34页)。可见,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借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抽象劳动释义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括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需要注意的是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此处的“财富”实际上是指使用价值,“土地”泛指所有的自然物)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或两次劳动。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性质不同的使用价值,它表明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性质相同的抽象劳动,形成性质相同的价值,它表明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以科学劳动概念为逻辑基础,以抽象劳动的历史假说为理论支撑。通过考察劳动力与劳动的概念关系,可以说明由劳动过程的本身给出劳动概念是根本科学的,也是对劳动力规定的总揽。进而说明:就实质而言,一定形态的劳动意识不过是一定形态的劳动主体(劳动力)的目的论设定的结果,是被意识到了的目的论设定的劳动存在。因此, 劳动力的劳动概念是对"劳动过程的劳动概念"内涵规定的进一步确认。

  通过理论史考察,可以发掘“ 抽象劳动假说体系”(历史抽象法或者说历史的科学抽象法)的深度内涵:唯物史观与劳动价值论(规定)的相互放入。对抽象劳动的前提假说、过程假说以及结果假说的理论实证分析,进一步说明劳动价值论是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可以支持对马克思经济理论进行相对完整的研究,以及赋予适当的现代形式。

  理论与实践

  (一)卢克莱修说,“无中不能生有”,这是不言而喻的。“价值创造”是使劳动力转变为劳动。而劳动力首先又是已转变为人的机体的自然物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二)既然交换价值只不过是计算在某个物的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方式,它就比如像汇率一样不包含物质要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三)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我们已经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怎样以大规模的协作为前提,如何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转化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在商品生产中,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因而劳动者或者单独地、独立地生产商品,或者由于缺乏自行经营的资料而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上述的前提只有通过单个资本的增长来实现,或者说,随着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来实现。商品生产的地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形式上才能担负起大规模的生产。(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四)使用对象转化为价值,正像语言一样,是社会的产物……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产品所具有的最普遍、最简单的经济形式是商品形式,所有的人都很熟悉这种形式……假如商品能说话,它们会说:我们的使用价值也许使人们很感兴趣;对我们来说,我们作为物,对使用价值毫不计较。我们关心的是我们的价值。我们彼此之间作为买卖的物所发生的关系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只是彼此把对方看作交换价值。(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五)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管子:《管子·八观》)

  (六)劳动概念是我分析的关键。因为劳动不是按生物方式决定了的……但是在一切人的劳动中有目的论,它和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立场克服了必然和自由之间的传统对立,我正是从这种立场来撰写我的著作的。但是我应该强调指出,我并不是在设法构造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著作的名称是《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而不是《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你们会意识到这个差别的……我希望它会表明我所说的那种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的本体论基础。(卢卡奇:《卢卡奇自传》)

  (七)各种获得不同发展的存在形式,绝不是从一种一般的、抽象的范畴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也不是被理解为这种范畴体系在“特殊领域”的应用,相反,它们是依照自身规律演变的存在过程。在特定的发展阶段,这种存在过程能够使更复杂的存在形式的产生成为可能。

  评价

  恩格斯强调了阅读马克思著作必须注意的一个特点:“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

  马克思自己说明:“使一门科学革命化的科学尝试,从来就不可能真正通俗易懂。”不可否认,马克思的一个巨大的革命性贡献在于提出劳动二重性,烛照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关于这种用语特征,卢卡奇给出一种可能的较为贴切的诠释:“范畴是对存在世界中持续存在的东西、本质性的东西的语言表述,也就是思想的表述,由于这种本质性,范畴就成了存在世界中持续的、恒久的规定……历史特征通过实现自己的存在,使总体存在的历史特征规定着范畴的历史特征。同样,这种一般的联系也规定存在的每个形式,只不过(完全可理解)不同存在形式的相对简单或复杂的特性在范畴的简单特性或复杂特性中表现出来。与此相应,历史的普遍性也表现为范畴的普遍历史性……范畴只有在社会存在中才能具体地表述出来,而在自然界中只能作为盲目的因果性规定发生作用。”

  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的地回答了什么劳动才是价值的问题,正是在劳动的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为剩余价值奠定了科学基础。所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什么是抽象劳动】相关文章:

什么就像什么造句的句子02-02

用什么像什么造句子08-04

什么是白领?白领什么意思?02-13

万什么千什么的成语04-25

山什么地什么的成语04-20

善什么善什么的成语04-24

辞职,该找什么什么理由02-13

无什么无什么成语大全11-27

会计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出纳?什么是审计?02-14

人生就是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