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课稿实用[14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1
听了刘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后,我科的老师评课后都觉得受益很深。刘老师自然的教态,亲切的语言,机智的引导都在这节课中发挥出来,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感受。
一、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重要的。教学时,刘老师从熊妈妈分月饼入手,从分4个月饼到两个,再到分一个,复习平均分的概念时得出每只小熊分得2个、1个、半个。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然后出示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让学生动手折出1/2和1/4,直观比较它们的大小。课件显示唐僧分月饼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问题设计有趣味性
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让学生用纸折出1/4后,给学生的折法起了他自己的名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折法。在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时,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这节课总的来说上得很好,这里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教师在总结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时,用了一句比较长的话来填空,学生可能理解不够,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教师在学生填完后在让学生用一句比较简单的句子来总结,如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大,分数越小。这样的效果也许比较好。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2
本节课,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觉得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
这是一节( )的课,其中既有结论的推导,也有结论的应用。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 )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 ”入手,明确 ( ) ,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 )。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3、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 )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 ”“ ”,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4、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5、 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沈老师特别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在小组探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现,她对小组里交流的要求说得明确而简要,我们可以明确地观察到,这对学生的操作,对整节课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6、教师能够恰当的运用教具
仪器、电教设施使比较难理解的抽象思维变得直观、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7、教师在复习
引入、新课、练习设计中能够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关注差生,给足练习时间,教学效果很好,达到了目标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8、 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
新课程,给我们更大的启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
当然,每一节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我有几个人观点,纯属“一家之言”,现提出来与各位共同商榷。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探求新知重过程与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
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整节课从动手探究→方法归纳→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 过自己动手移一移,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来探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逐步推出计算公式,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今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3
黄老师这节比例的意义是一节扎实、丰富而又亲切的一堂课,让我们感受了数学的朴实和魅力。有以下几个特点让我印象深刻。
1、重视数学知识完整建构,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黄老师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前,先复习求比值的方法,根据两个比的比值关系顺利地引出比例的意义,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又为判断关系式能否成比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形成一定的新知后,黄老师有心地把比例和比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这样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中,通过比较使学生比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显得更加完整。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即事物具有密切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比例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在概括比例的意义时,黄老师不着急,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前面的式子,先让学生自由的说说你认为什么叫做比例。暴露学生的思维,把握下一步的教学方向,其实这只是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已,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黄老师又准备了几道判断题,让学生在在矛盾中思考、讨论,扫清了一个个认知的障碍,为学生第二次概括比例的意义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逻辑的、理性的,正确的,他们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3、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出数学的实用性
黄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合理、灵活创造的使用教材,学习比例的意义的素材选取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是从雅士利汽车实际和模型的长或高之比,引出比例的概念,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结尾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具体形象图片学生深有同感,频频点头称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起了推动作用,这样的设计首尾呼应,也显得非常自然。
黄老师的练习设计多样,有层次,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尤其是最后一道的精心设计,年龄和身高数据的出现突破了难点,让学生认识到非对应的两个量不能组成比例,使比例意义得到深化,使课堂显得的更丰满。是这堂课的又一个亮点。
当然一堂课不会达到百分之百的完美,我认为有几点需要考虑与大家讨论:
1、复习环节求比值的方法要突出,时间久了,学生忘了求比值,尤其是比中有小数、分数的,方法多种,需要灵活运用,如小数除以小数除不尽时可以转化为分数计算求出比值,在判断是否成比例时,让学生说说比值是多少,怎么求的,既有利于准确判断是否成比例,又为后面的解比例做好铺垫。
2、最后一道习题可以再充分挖掘利用,如年龄和身高不是相关联的量,那么其他组的两个量是对应的吗?它们的比值是多少?表示什么?比如2:30表示每千克需要的箱子数量,30:2表示每个箱子重多少。强化数量关系,这样比例的意义理解会更深刻,也为后面的正比例的学习“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等打下基础。
3、4、6、8、12组成比例是一个很好的开放题,汇报时学生说了4种,应该追问下去还有吗?其实有8种。8:4=12:6可以推出12:6=8:4,交换位置后比的两个外项和内项已经发生了变化。
以上只是我个人粗浅的看法,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谢谢。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4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时能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王老师把握住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一特点,采用了直观的摆一摆、画一画等实际操作,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之后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自我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在这些摆一摆、画一画环节中,我想在学生独自操作过程中,老师最好能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两行图形的左端最好能对齐,画出的倍数关系要分明等,为今后线段图的学习作好准备。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像今天的课《倍的认识》,学生已经找到了规律,都是用乘法计算,也许走出这堂课,很多学生又会感到无从下手,基于这种考虑,王老师把述说解题思路作为本节课解决问题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再把他的想法说一说吗?”等等,指名说,自己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在阐述中检索自己的思考过程。
再来说说王老师选取的教学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活动。创设的猜年龄练习,起先只告知学生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倍数,学生答案挺多,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条件猜,是5的`倍数,不但让学生明白猜想是要有依据的,而且要符合实际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巧妙的对有关倍的知识进行了练习,学生这样学习的兴趣也是浓厚的。踢毽子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多个信息发现其中的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从而进行区分解决,这一练习开放性强,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并解决问题,更是拓展了思考的空间,使所学的知识向纵深发展。在解决的过程中,建议王老师让学生把选择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说,这样学生会更明确,也不致于一些中差生无从下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估算,并且在各个学段中都安排了估算的内容,但我们都知道,估算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在本节课的最后,出示“小芳跳的大约是小明的3倍。小芳跳了几下?”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学生稍一思考就说出小芳跳了18下。便没有了其他答案,由于下课铃声已响,王老师直接带领学生理解大约的意思,并告诉学生19下、20下都是可能的,应该说王老师的这种渗透思想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另外,在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说xx是xx的几倍,依旧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如:跑步的6人,跳高的3人,学生说:跳高的是跑步的2倍,从这一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知道6和3是属于倍数关系,但究竟哪个是1份,还没更好的理清,建议王老师在前面的教学中再深化、强化一些。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5
刚才听了罗老师执教的数学《年月日》感受很多,这节课上的非常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知识讲解清楚。
罗老师对教材能够认真钻研,抓住教材特点,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并能围绕重点设计教学方案,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点拨探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中。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通过交流、练习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渡自然,教学中善于鼓励,真诚关注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对教学难点,能够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拳头记忆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或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增强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运用的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罗老师能把远教资源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图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年月日的形成的由来教者采用动画形式演示即直观又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扎实。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整节课都是通过韩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想、发现探究新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中罗老师组织大家通过观察年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识点,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了这一知识。罗老师还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做到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新知识的探究。
四、评价及时合理
罗老师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及时对合作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学生小组活动时,先讨论应该怎样填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这样的合作是有意义的合作。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总之、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合理
板书设计能突出重点,能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出年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年大于月、月大于日,而且印象深刻记忆扎实。突出了本课的难点。有利于同学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意见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充分想象、猜测、探究和验证。在对大小月天数及平闰年内容教学时,老师用多媒体的展示代替了学生的探究。教师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多出示些年份每月的天数,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发现每月天数和不同年份二月天数的规律,得出结论。同时在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时,可以让小组同学选择连续的四年,让每位同学选择一题除以4进行计算,然后由组长把小组同学的结果填写在一起观察比较,并交流发现的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碰撞探究的火花,这样做就能避免教师代替学生思维,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下”的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也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探索研究”的能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6
一、把握找规律的落脚点——找规律重在“找”
从课程标准的表述里我们能够体会到,探求活动、探求过程比探求结论更加重要。如果教学的着眼点、着重点不放在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上,而过分关注结论,可能导致教学从探索发现规律变成接受记忆规律。因此,找规律教学所揭示的规律是乘法原理。但其教学不是为了形成某个数学概念或记住某种法则,而是开展数学活动,积累探索规律的体验。所以找规律的重心应该在于“找”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全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学生展开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首先,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操作学具,在动手的过程中,关于“有序”的思想才能逐步生成;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搭配的方案,这期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抽象方式,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这把动态操作中的思想和逻辑用更为直观但又更为抽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阶段是形象的,但也已经开始孕育抽象了;最后让学生体会符号算式的内涵,这样真正上升到抽象的阶段,使学生对数学规律有了更为理性的把握。并且该课所体现的“实物操作——数形结合——归纳论证”这一探究过程也使学生体验了数学思考的一般方法。
二、把握现象内在的本质——规律的数学表达
找规律重视过程,但不等于不要结论。
找规律是认识客观现象的标志。如果正确地概括出一类现象的规律,就准确了解了这类现象的本质特点。人们探索规律(包括学生找规律活动),应该概括出规律。概括规律是发展思维的极好时机。概括规律需要对一类现象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抽象,需要对一类现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归纳。概括规律是高强度、高效度的思维活动,是对思维的锻炼,能促进思维发展。尤其是以适当的形式表示规律,具有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新的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一个观念: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要引导学生经历合情推理的发现阶段和演绎推理的论证阶段,这样数学教学才完整。
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放弃引导学生归纳和论证,而是通过必要的'变式,让学生积累多个同类规律的案例,有了多个案例,就为不完全归纳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对这些平行资源进行抽象就会获得猜想:帽子的数量×木偶的数量=搭配方案的数量。这个结论还不是定论,只是一种可能,对这个结论还必须进行证明。小学阶段的证明不可能像中学一样严格的演绎推理,但可以通过演算(即换个数试一试),或者把算式与意义挂起钩来(这一点做得不够),即算式的本质意义是求几个几,这样学生就能在根源上想通了,结论也就获得了证明。经历了这个“归纳-论证”的过程,其实就是传递给学生数学思考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就是教给学生今后遇到数学问题可以怎样去研究、怎样去提炼、怎样数学地表达。科学结论(包括数学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发现往往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也就是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后通过演绎推理验证猜想。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去研究我们的教学内容、去构思教学设计,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打开一扇窗,让学生领略到数学教学以外的东西,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7
本课的重点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代数法的优越性。
难点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老师用谈话的方式导入,使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中的数学问题上,感受古代数学文化。
新授课用的是讲授法,讲授了假设法的解题方法,使学生明白了:把1只鸡换成1只兔就会多2条腿,10里有5个2,所以多余10休腿就可以给5只鸡每只添上2条腿换成5只兔。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此方法,效果很好。接着学生又尝试假设都是兔,自己解决了问题。
建议:在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比较一下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一种是假设都是鸡,一种假设都是兔。
相同点:都是把两种动物化成一种动物来研究,把繁琐的尝试过程化成了简便的算式。
接着教师又讲授了列方程的方法,这个内容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建议让学生自己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师可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如何解这个方程上,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解出答案后可让学生不尝试验证:4×5+2×3=26(只)。
到此建议教师作一个小结,比较假设法和列方程,来体现列方程的优越性。使学生初步体会代数的.方法特点是:数量关系明确,便于理解。假设法需要进行调整、替换;列方程不用考虑怎样调整比较简捷。
练习的设计注意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总之,教师老态亲切、自然,讲授条理清晰,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8
小学数学评课稿:分数的意义
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雷老师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画一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做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而教师的引领又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了思维的加速。教学中雷老师不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中体会、领悟单位1,共同总结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就是单位1;之后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
在这样的数概念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整个新课的学习,看似教师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雷老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辨析问题,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就在不经意间,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充分说明雷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他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过于抽象、枯燥、难懂的困难,使学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中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了分数,有效推动了学生知识认知体系的螺旋上升。
在课堂中,雷老师还很注重数学史学知识的渗透,让学生知道这个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一定时期慢慢形成的。通过适当的习题,引导学生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理解。教学中雷老师设计了精练、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新的提高。练习的设计层次鲜明,层层递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形式多样,不枯燥。但是在习题的讲解的时候,有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或许这是个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由于一味的常规,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优点。今后我自己的数学课,对习题设计还要精心、精练,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解题方法,也要耐心的听讲,说不定这里就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雷老师的课堂上,还有更重要一点是雷老师的语音很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他的话能够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他总是能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话不断去肯定,去鼓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自己受到重视,课堂上有他的立足之地,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多学习雷老师的语言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9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当前,针对概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对许多学生来说,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基于此现状,我校数学教研组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使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此次教学活动是由周萍老师和希晓老师共同完成,先是周萍老师上角的初步认识,然后组内进行评课,修改,然后由希晓老师在修改后的基础上继续上《角的认识》这一课。
两节课共同亮点:
1、两节课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又回归到生活中去找角,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特别是在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中,都引导讲解得很到位,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一个角是由1个顶点,2条边组成。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两节课中,教师都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练一练,在各种感官的协调、合作下认识角。其次,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同桌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两节课的不同点:
1、周萍老师的课是前松后紧,前面认识角花的时间比较多,后面画角和角的大小比较环节用时较小,而希晓老师的课是前紧后松,前面认识角用时较短,学生马上开始判断是否正确。后面画角和角的`大小比较环节,用时较多,指导比较到位。
2、教学语言上,周萍老师很有亲和力,激励语较丰富,感染力很强,整节课气氛浓厚。希晓老师语言简约明了,给学生很有梯度的思考,教学很扎实。
3、教学组织开放度,周萍老师放得较多,就算是角的各部分名称的命名都要先让学生先取一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是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而希晓老师的课放的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全课小结中,其实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收获,而不需刻意的引导,学生实在没点到,我们再做补充也不晚。
总之,两节课都有各自都有优点,两位老师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10
本节课在简约化的课堂中还原数学本色,复原学科的本位,做到了让课堂返璞归真。
1、课堂教学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刘老师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圆柱,然后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体,这一环节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观察、交流、介绍,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由此导入新课,到课的结尾,展示圆柱体在世博会建筑中的应用,首尾呼应。特别是强调在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辨别圆柱的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操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在充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刘老师淡化了活动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尽情展示的舞台。通过让学生摸一摸、量一量等方式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再通过剪一剪、撕一撕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什么平面图形,然后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探索沿高剪开的平面图形与圆柱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作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论。这样设计,既能激发学生探索的自信心,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课标中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刘老师在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直观的圆柱体实物,抽象出几何圆柱体,通过让学生观察测量,动作操作等方法,感知圆柱的特点,然后又以梯形、半圆、直角三角形等圆形的一边旋转,看能不能得到圆柱。通过课件演示类比,猜测等手段,让学生体会面动成体这个概念,发展了学生的三维目标。
4、以有效的练习使新知学习及时巩固。
练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并逐步形成技能,进而发展数学思维,进而发展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思想,刘老师的练习,设计了基本层,辨认哪一个是圆柱,综合层切完或剪完后的截面是什么图形,哪个图形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拓展层算一算圆柱形饮料罐的长度、高等练习设计,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所学新知,进一步巩固圆柱的知识,适当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本节课学生在倡简、务本、求实、有度中经历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一个师生互动、合作共享的过程。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11
各位领导、老师们:
在我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和二位承担公开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下,我认为本次活动开展的很成功,我就二位老师的作课情况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同时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指正。 总体呈现四大亮点:
一、情境创设的特别好,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二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如霍彪老师说自己脑筋不太好要买红枣补脑如何求单价的问题和张飞老师来我校作课的一些准备工作为线索。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二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给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二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二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总体感受,如果就每一节课而言,我认为二位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霍彪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如“图形的排列”、“和尚的故事”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把一节枯燥的课上的很精彩。
张飞老师的课,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是通过教师的有序诱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个性特征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稳重、成熟。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 一、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专业术语的使用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霍彪老师10除以3商3余1,补0商3又余1,此时“1”又表示多少呢?
二、教师没有完全融入课堂中,这一点,张飞表现的不如霍彪老师。张飞的课显得略有些呆板。
接下来我想单独说一说“激情”二字。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听了霍彪老师的课。有一种让激情飞舞在课堂上感觉。这是我不及人家之处。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位美国教授访问我国的一所高中,无意中对一位班主任说:“你班学生很有前途,至少有18名同学能考上重点大学。”几年后该班所有学生都考上了大学,而且大多数学生走进了名牌学府。可以想象老师听了美国教授的.预言后是怀着怎样的激情去教这些学生的,而他可贵的激情又对这些学生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我们追求的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都能满怀激情的去挖掘学生的潜力,用放大镜去找学生的优点,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
课堂教学需要有激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只有营造了这样的“激情课堂”氛围,学生才能由“知之”到“好知”再到“乐知”。这正是我的课堂中缺少的重要东西。也正是我现在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总之,二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分别为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我想,我们全体数学教师一定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北辰路实验小学的孩子更像孩子,实现快乐课堂、激情课堂、和谐课堂、轻松课堂、高效课堂而共同努力。
一句话:
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12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xx
评课人:孙x
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时间:xx-12-11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一年级数学上册关于"6、7、8加几"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教师对知识的复习充分,了解到9加几的加法计算利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复习巩固了算法的原理以及方法,让学生明白9如何凑十,如何分解两一个数,这完全为本节课计算6、7、8加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也能够很快的从中领会到计算原理。
2、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施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到位,学生从课堂的说凑十法的过程非常熟练,在课堂上也做到了不断练习,充分让学生反复说,准确说,流利说。
3、对课本的教学用图充分挖掘,从例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题意,知道给出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的会利用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解决问题,有前后人数相加,有不同衣服颜色的.人数相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计算的方法练习,例如在计算8 5=的时候强调可以看8分5,也可以看5分8,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灵活应用。
5、从一个儿歌帮助学生解决凑十法的口诀要点,抓住特点进行计算,提供学生快速计算的小诀窍,利用减法计算结果,很得出结果。可以说是整节课教师都把握住了重点内容,强调方法练习,讲解细节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白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计算。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能否在写课本例题时,让学生说说算式可以怎么列,或许有8 5或5 8,7 6或6 7的不同列法,这样可以结合到最后一题,为下节课渗透。
2、摆小棒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圈一圈或摆一摆,感受过程,计算结果也可以做到进行验算。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13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课本第76页例2、例3。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时能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倍”,对倍感到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是一个0的开始。先看看倍的字面解释(字典中的意思),抽象的意义学生难以理解,那么我们就给学生指明一个学习的方向---摆一摆。学生摆的现状又是什么呢?一个正方形由四根小棒组成,就是一个四,两个正方形由八根小棒组成,就是2个4,由此类推。
整堂课唐老师重视学生思维条理性的培养和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倍的认识,设计的练习也在巩固学生对倍的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设计了摆一摆,画一画,找出图上实物的倍数关系,用倍的知识说话等环节,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适时点拨,及时梳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发展。
她把握住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一特点,选取的教学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活动。学生这样学习的兴趣也是浓厚的。采用了直观的摆一摆、画一画等实际操作,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之后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自我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像今天的课《倍的认识》,学生已经找到了规律,都是用乘法计算,也许走出这堂课,很多学生又会感到无从下手。另外,吴老师的板书设计也独具特色。整洁美观、布局合理的板书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帮助他们有条理地表达、理清了“倍”的概念。
对《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我们的思考是如何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上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让学生体验—经历—积累,让学生真正从不会到学会。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倍的认识》一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悟一悟--试一试--做一做--练一练,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倍的意义,由浅入深的理解倍的概念。第一次操作——老师再黑板上摆了一个用四根小棒组成的四边形,其实就是一倍量,让学生在摆中悟一悟,初步体验倍的意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操作中经历对倍的认知过程,逐步积累加深对倍的表象建立。但是教师在摆三个四时为什么把它拆了呢?多好的一倍量呀!这是基础呀,就像房子的地基。
二、教师的肢体语言的呈现。
教师可以一直指着那个一倍量,指导学生说是像这样的一个4,二个4,三个4,不断强化学生对倍的认识,是在一个4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中第一行有2个圆圈,要求第二行画三角的个数是圆圈的3倍,把第一行的2个圆圈圈起来,表示一倍量,像这样的两个两个的画,画三次这样的三角,学生自然会一目了然,这时从直观操作上升为抽象的思考,实施了课堂的一次理性的飞跃,真实展现了学生从不会到学会的求知过程。
三、如何面对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在预设与生成之间灵动,呈现课堂的真实本色。教学过程是现场生成的,结果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富有形的预设在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生成。抓住知识的灵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或及时引导,或适时质疑,或概括小结,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我们想一堂好课不仅要有好的设计,更需要教师具有在课堂中处理课堂即时生成的能力。好的教学设计,还要教师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教学生成的能力,才会呈现一堂好课。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14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范老师这堂课,让我感触颇深: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范老师在设计本堂课时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分棋子,分6个棋子,分成两堆,怎么样可以分得公平?学生一开始就分成了2堆,每堆3个。接着又让学生分成3堆,同样要公平地分,学生也和容易得分成3堆,每堆2个,其实学生本身已经会进行平均分了,在课后,范老师向我们透露了在上课之前,他特地进行了学生已有知识起点的调查,抽取了部分同学让他们进行平均分物品,很多同学都会进行平均分,在得知学生已经会进行平均分的情况下,范老师一开始就索性让学生去分,再告诉学生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体会这种分法,弄清平均分的概念,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很快地理解了原来自己这种方法就是平均分。
反观我们有些老师的教学,有些知识明明学生会,还要花大力气去让学生探究,去做一些无谓的引导。比如一年级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对于大部分同学都会计算,那么这时候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呢?范老师的课给了我们答案,低年级学会知识的由来和思考过程缺乏认识,他们会平均分,却不清楚这是平均分,并且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用这种方法?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对于平均分缺乏体验与认识,对于整个平均分的过程没有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范老师通过让学生先分棋子,进行实践操作,再将一些生活的非平均分但是公平的分法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弄清了平均分的概念,真正意义上会用平均分的方法。
二、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范老师在课中特别注重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表述,在分棋子的时候,学生两堆分得同样多,学生说成了“一样多”,范老师进行了矫正,应该是“同样多”,对概念的表述的语言应该比较精确,再次,在对每次分物品的时候,都让学生进行表述“把几个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通过个别说、指名说、集体说、集体读等等形式,从而让学生在本课中形成扎实的基础。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课结尾,范老师出示了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学校进行讲故事比赛,选出了前三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给这三名获奖者发奖品时,准备了6支钢笔,请学生帮忙分一分?有学生提出每人2支,范老师首先肯定这种方法是“平均分”,但同时提出了疑惑,第一名2支,第三名2支,这样分,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分法,第一名3支,第二名2支,第三名1支,范老师又问,这样分同意吗?同学们都表示同意,,这时,范老师提出疑问,刚才我们说平均分是公平的,怎么这里不平均反倒是公平的呢,学生讨论得出名次不一样,也就是取得成绩不一样,所以获得的奖品也应该不同,最后师生进行小结,在生活中,平均分要在不同情况下看,有些不平均分,却是公平的,让学生体会了生活中的平均分。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应当是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的。平均分在小孩子眼里认为是公平的象征,然而在具体生活中平均分有时却是不公平的,就如课中给获奖者发奖品,不平均的.分法才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获得成绩是不同的,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平均分知识。
其实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背景,是小学数学的一种学习方法,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点。首先,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我们的数学应该来自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其次,小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深入生活,注意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并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例如我们在建立长度、质量、面积等概念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去亲自测一测、拎一拎、称一称、量一量……这样,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有关概念,必将清晰、深刻地印入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再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倘若事先让学生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亲自尝试如何购买东西,再通过课堂上模拟购物,并相互交流,学生一定会获得准确、清晰的“元、角、分”的概念,并且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不是“题海”大战后的厌倦,而是探索、发现之余的喜悦。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06-25
小学数学评课稿06-25
小学数学评课稿01-27
小学数学课评课稿08-29
小学数学的评课稿范文精选06-28
小学数学专家评课稿06-25
小学数学评课稿范本06-25
小学数学获奖评课稿精选06-25
小学数学的优秀评课稿06-27
小学数学获奖评课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