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读后感

时间:2023-12-15 08:01: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言的魅力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言的魅力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言的魅力读后感

语言的魅力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语言的魅力》。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乞丐老人站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乞讨,但没有一个人给他钱。可是,在人群中,法国诗人让。彼浩勒给他了一些帮助,在他的'木牌上加上了:“春天来了,可是”就匆匆离去了。晚上,老人告诉让。彼浩勒下午给他钱的人多极了。

  通过让。彼浩勒在乞丐老人的木板上加上了六个字,由原来的“我什么也看不见!”变成了“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让我感到了:语言的魅力。因为过路的行人看到了这句话:联想到在春天里有那蓝天白云,有那绿树红花,有那莺歌燕语,有那流水人家。这么美丽的春天,乞丐老人连饭都没有的吃,更不要说看见春天了,这个老人实在是太可怜了,于是打动了过路行人的同情心。所以,给老人钱的人由无动于衷一下子变得慷慨解囊。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到了语言的魅力!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历史,例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大诗人都能运用寥寥的几十个字就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作为一名小学生,有继承祖国语言文化的责任,努力地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把中国的语言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语言的魅力读后感2

  《语言的魅力》是一篇打动人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没有人帮助他。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巴黎街头的行人变了,他们从对盲老人泠漠无情,到热情相助,老人获得帮助后心底漾出了喜悦之情。

  这篇文章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让人与人之间织出了爱的纽带;使孩子们懂得语言是极具有魅力的,我们应该力求说一些具有魅力的语言,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自己扮演成课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这一环节很感兴趣,参与热情高涨,对人物的把握也比较到位。语言机智、幽默、优美都是语言的魅力,学习语文,不仅要懂得欣赏其语言的魅力,还要应用到交流交际中,让美的语言为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欣赏到人物语言的机智,认识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的魅力读后感3

  今天,我们学习了《语言的魅力》这一课,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乞求帮助,在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语言的魅力读后感。那些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见都是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而被让.彼浩勒一看,连忙把木牌上的语言修改为“春天到了,可是……”,就因为这些话语,才打动了行人的同情心。难道这不是美妙语言产生的巨大力量吗?

  木牌上的语言,都以老人双目失明为出发点,但老人的语言“我什么也看不见”,还没有他的外貌有说服力,难以打动行人。而诗人“春天到了,可是……”,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把美丽的春天,和可怜的老人形成对比。语言富有感情色彩,调动了行人隐藏的善良之心。由此可见,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无限的魅力,是人们连接爱的纽带。

  诗人的话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春天到了,应该是春光明媚、鲜花开放的日子,人们可以尽情的享受。一个“可是……”,让人们想到老人的.命运,产生了同情,这样强烈的反差,自然的调动了行人隐藏的善良之心。

  而现实中的我也是这样,把美妙的语言传递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让他们也说出这样的语言,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语言的魅力读后感】相关文章:

《语言的魅力》教学实录07-01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06-21

《语言的魅力》教学语录06-27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06-12

《语言的魅力》 教学设计06-06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02-15

课文《语言的魅力》的教学实录07-03

语言的魅力课堂实录07-02

《语言的魅力》教学实录素材06-24

语言的魅力教学方法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