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饮食礼仪文化
日本饮食礼仪文化1
谈起日本的文化,饮食文化应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受到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是了解日本社会生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日本的饮食文化做相应的介绍。首先,在食物的选材上。很多学者认为日本式的饮食结构是“稻米加鱼类”。这里我们可以把“稻米和鱼类”扩大理解为以稻米为主体的谷物和各类蔬果、鱼类,当然也包括了海水和淡水中的各类水产品。其次,在食物的烹调过程中。日本人很注重食材原滋原味的保持。日本料理有一条原则,即“保持美味不能超过材料原有的滋味”。日本料理的制作过程中很少添加味道较浓重或刺激性的调料,讲究以清淡为主。这与中国式的味道浓重的烹调方法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而且日本人很注重食品的卫生,对卫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日本料理通常是当天吃完,最大限度的保持它的新鲜,而且没有中国所谓的“隔夜菜”的说法。然后是关于食物的盛装和饮食的环境。对于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食材颜色的搭配、盛装器具的样式,整体的造型等等,都是一份日本料理在端上餐桌前需要被考虑的因素,即使起源于其他国家的菜式也会被日本人用自己的
方式进行精美的装饰。精美的摆盘在日本料理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调味,一份摆盘精美的料理常常会让人有一种在欣赏画作的感觉。在日本稍有水准的料理屋及一般的庶民家庭,在餐具上都颇为用心。日本人传统的喜好是选用陶瓷器和白木筷,各种器具的图案和花色都以清新雅致为主。在今天,无论是在偏远的地区还是在繁华的都市,日本料理店的也都仍保持着简朴素雅的特色。接着是关于日本的饮食。日本人在餐桌的座位安排上很注重遵循礼节等级。在用餐前,大家会先说“我开动了”,用过餐后会说“我吃好了”。用餐中,日本人基本不会由主人布菜或是大家互相夹菜,而是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大家各自吃。而且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物的剩余,在日本,有“一颗饭粒上有七个神明”之说。虽然日本与中国一样都是使用筷子,但筷子的摆放却不同。中国的筷子相对长一点会竖着放,而日本的筷子相对短一些且必须横着外。另外,男人用的筷子又比女人用的筷子要长一些,男的22厘米,女的21厘米。在一些细节上,在日本也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在吃面条类的食物时,要发出声音来表示食物好吃。食物的骨头或残渣也需要放在特定的容器内而不可以扔在桌子上等等。
日本料理独特风味的形成同其岛国的.地理环境及东方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日本人的饮食素有主食与副食之分,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品,常配
以日本酒。日本菜的特点是季节性强,味道鲜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腻,很多菜都是生吃。更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加工精细,量少质高,讲究色彩的搭配和摆放的艺术化。精美的餐具使人在用餐时,不光满足了饮食的要求,还仿佛同时又欣赏了一件艺术品,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自古以来,日本料理就被称为“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五法是生、煮、烤、炸、蒸。而品尝日本料理的准则在于香、丰、熟、甘、嫩。可见,日本饮食是精工细作的菜肴。
因为四周临海,日本人爱吃鱼,蒸鱼、烤鱼、炸鱼片、鱼片汤等都很受欢迎,其中“生鱼片”是日本独有的生食菜肴,将极新鲜的鱼贝类仅凭刀工就可做成。日本人也爱吃面酱、酱菜、酱汤、紫菜、酸梅等。喜欢在凉菜上撒点芝麻、紫菜末、生姜丝等用以点缀和调味。日本人还喜欢吃牛、鸡蛋、清水达蟹、海带、精猪肉、青菜和豆腐等,不喜欢肥肉、猪内脏和羊肉。
另外,说道日本饮食,会使人不得不提的一种主要调味品酱油。它被誉为调味品之王,几乎可用于任何菜。日本的酱油有三种,即淡口、浓口、重口。日本也是个爱喝酒的民族,在酒类中,出啤酒外日本酒(酒精浓度15%—16%)的用量也相当可观。一般在进餐时都习惯以温热的日本酒一起享用。在日本,人们经常在下班后,和客户、同事或上司一
起喝酒以增进人际关系。
日本惯吃“和食”。“和食”在日本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名目繁多,但说其本质则不离三种日常食物:饭、日本酱汤、时菜。除了“和食”,日本常吃素食,有着丰富的素食文化。人们熟悉的寿司、刺身,麦茶、荞麦面、纳豆、昆布,煎饼、腌咸菜等主副食,无一不体现素食文化的精髓。
人本人总是不折不扣传承自己先人留下的美。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下来。
日本的饮食文化受中国的影响深远,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两国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礼仪也在不断变化。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对两国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日本饮食礼仪文化2
一、用餐方式
日本人的用餐礼仪似乎严厉,但日本人容许狼吞虎咽式吃法,这吃法甚至令其他国家的人感到惊讶。例如吃寿司,日本人习惯赤手拿著寿司浸一浸豉油,然后直接放入口中,他们不会用筷子吃寿司;又例如吃面,日本人直接从汤碗把面吸啜入口,且必会发出响声,依据日本人的习俗文化,吃面时发出响声是表示面食很美味,亦是对厨师表示赞赏的方式。
二、祝酒
一顿正统的日式饭食通常备有日本米酒,日本人喜欢在用餐时喝米酒,他们通常会在互相祝酒后才开始用餐,即使客人不想喝,款客者都希望客人会假装喝一口。
三、日本茶
日本人深爱茗茶,在同一餐的不同时间会端上不同种类的茶。一般来说,用餐之前会端上绿茶,用餐期间及用餐之后会端上煎茶。
四、餐桌和入座
在日本,日式餐馆和传统日本家庭内设置的是日式矮桌和坐垫。
有传统矮桌的餐馆。在日本,开始用餐之前会很虔诚的说我要开始用餐了,在吃完后要说承蒙款待了。
共同进餐在日本家庭和餐馆(如小酒馆)里,点几种菜,大家一起吃的时候,您应该用公用的筷子从大盘子里夹一些食物放到您自己专用的盘子里吃。
五、饮酒须知
喝含有酒精的饮料时,日本人习惯为对方斟酒,而不是自斟自饮。所以在日本喝酒时您也可以入乡随俗的常去看看朋友的杯子,一旦他们的杯子快空了,就给他们斟上一些酒。同样,如果朋友要为您斟酒,那就迅速喝空酒杯,并且拿起酒杯接受朋友的好意吧。
在一些高级餐馆里,比如提供怀石料理的日式餐厅(日本大餐),喝醉酒被视为是一种很失态的行为。在异国他乡,即使在普通的小酒馆也该尽量避免喝醉酒而引起的不愉快。
六、如何吃米饭
吃米饭时一只手拿碗,另一只手拿筷子,把碗举到嘴边吃。与寿司不同,白米饭一般是不会同酱油一起食用的。
寿司。小盘子中倒入酱汁。注意用多少就倒多少,在资源并不丰富的日本,浪费被视为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一般来说,不用在酱汁中加入绿芥末,因为除了一些不需要配芥末食用的寿司以外,大部分寿司中都有添加绿芥末。如果您喜欢自己加芥末,礼貌的做法是加少量,这种做法也是对制作寿司的人的尊重。如果您不太喜欢芥末,可以事先说明,叫一些不含芥末的寿司。吃寿司,最好一口一个。分为几次吃的话常常会破坏食物的精美外形。另外,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用手或者筷子吃寿司。如果是握寿司,把一片倒立浸入酱油,鱼肉部分向前。有几种新的'握寿司不应该被浸入酱油,例如腌过的。如果是军舰寿司,正确的食用方法是倒小量的酱汁在寿司的上面,而不是把寿司浸入酱汁。
生鱼片。将酱汁倒进准备好的小碟子中。可以在生鱼片上放一些芥末,但不宜太多,因为这会破坏鱼片的原味,还有可能会冒犯到作寿司的师傅。吃的时候,把生鱼片夹起蘸酱汁。另外有一些生鱼片需要和姜末一起品尝,而不是芥末。
大酱汤。端起碗来喝汤,用筷子将里面的汤料夹起来吃。
面条。用筷子将面条送入口中,并且可以有节奏的吸食。在日本吃面条出声音是正常的,不会被认为不礼貌,所以您可以大胆的啧啧的吃面条,周围的日本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喝面汤时,可以用店家的汤勺,也可以直接端起碗来喝。日本拉面汤的味道非常好,笔者个人总是先尝一口汤再吃面的。
日式咖喱饭(以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的其他食物)像日式咖喱饭那样的大米食物,由于是白米饭上盖菜(例如大碗盖饭),饭菜掺着吃,所以用筷子夹起可能会比较不顺手,所以您可以选用勺子吃。
大块食物(例如油炸大虾、豆腐)用筷子分开食物,吃上一口,然后把剩下的放回您的盘子里,根据您自己的节奏享用美食。
日本饮食礼仪文化3
鉴于有人说这个小组逐渐偏左,讨论言辞日益激烈。那我来点温和的。虽然本组是欧美文化,但是面对世界万象我们要兼容并包,学习各国精华批评其糟粕,用以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
撇开日本历史和某些文化糟粕,日本这个民族,较于我国人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以团结著称,而且大都很有礼貌。尤其是日本的美食,更值得我们了解并研究一番。
在日本,无论是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例如,日本栽培的农作物大豆、赤豆、稻米、小米、玉米等,日本人饮食中常用的酱、酒、醋、盐、豆豉、酸饭团等主要经由中国传入日本。可以说,日本列岛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饮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类。随着经济的成长,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大幅增加。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
料理的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菜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酱汤)、腌酱菜(渍物)等。现在的副食之中也有许多西洋料理或中华料理的搭配。中国菜的烹调方法中有若干个带“火”旁的字,如爆、炒、熘、煨、烧、煸、焖等等,这些字在日语中是很难找到的。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脂少、分量少、种类多、颜色好看,而且非常讲究食器的选择。即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
日本料理又称“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五法就是生、煮、烤、炸、蒸。而品尝日本料理的准则在于香、丰、熟、甘、嫩。由于日本菜强调的是卖相和质感,所以每份菜的量通常很少,但原料的素质却无与伦比。他们最强调的是材料新鲜、刀工讲究、摆放艺术。
吃日本料理时,在菜牌上看到有“盛合”的供应,即所谓杂锦。通常店主会特定几种口味的杂锦供应,并用松、竹、梅来代表大、中、小,多以分量及材料来划分,松是超级装,竹是特级装,梅属普通装。由此可见日本料理是非常考究的。
日本人吃饭时一般使用木质的筷子,他们的筷子比中国的短,女人的筷子又比男人的短,男的22厘米,女的21厘米。
日本料理的种类很多,比较有名的料理有:怀石料理。按照字面来解释,就是怀中抱着石头。据说很久以前修行僧一天只能在上午吃一顿饭。当然到了晚上就会又饿又冷、饥寒交迫。所以和尚们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加热的石头(温石)抱在怀里。后来人们就把仅仅填满空肚子,加热身体的轻淡的素食和简单少量的食品叫做怀石料理。实际上这是从禅宗那里来的想法,因为禅宗和茶道又有深远密切的关系,所以也把只在喝茶之前吃的一些简单的饭菜叫做怀石料理。但是现在的人们,把少量的按照顺序摆上来的具有怀石风格的喝茶之前的用膳,统称为怀石料理。怀石料理简单而雅致,同时亦非常讲究环境的幽静。
卓袱料理。卓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卓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饭菜放在一张桌上。这种料理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于盛行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料理师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便创立了卓袱料理。
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鱼翅清汤、茶、大盘、中盘、小菜、炖品、年糕小豆汤和水果。小菜又分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开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边吃边将鱼翅清汤及其...
鉴于有人说这个小组逐渐偏左,讨论言辞日益激烈。那我来点温和的。
虽然本组是欧美文化,但是面对世界万象我们要兼容并包,学习各国精华批评其糟粕,用以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
撇开日本历史和某些文化糟粕,日本这个民族,较于我国人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以团结著称,而且大都很有礼貌。尤其是日本的美食,更值得我们了解并研究一番。
在日本,无论是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例如,日本栽培的农作物大豆、赤豆、稻米、小米、玉米等,日本人饮食中常用的酱、酒、醋、盐、豆豉、酸饭团等主要经由中国传入日本。可以说,日本列岛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饮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类。随着经济的成长,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大幅增加。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
料理的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菜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酱汤)、腌酱菜(渍物)等。现在的副食之中也有许多西洋料理或中华料理的搭配。中国菜的
烹调方法中有若干个带“火”旁的字,如爆、炒、熘、煨、烧、煸、焖等等,这些字在日语中是很难找到的。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脂少、分量少、种类多、颜色好看,而且非常讲究食器的选择。即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
日本料理又称“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五法就是生、煮、烤、炸、蒸。而品尝日本料理的准则在于香、丰、熟、甘、嫩。由于日本菜强调的是卖相和质感,所以每份菜的量通常很少,但原料的素质却无与伦比。他们最强调的是材料新鲜、刀工讲究、摆放艺术。
吃日本料理时,在菜牌上看到有“盛合”的供应,即所谓杂锦。通常店主会特定几种口味的杂锦供应,并用松、竹、梅来代表大、中、小,多以分量及材料来划分,松是超级装,竹是特级装,梅属普通装。由此可见日本料理是非常考究的。
日本人吃饭时一般使用木质的筷子,他们的筷子比中国的短,女人的筷子又比男人的短,男的22厘米,女的21厘米。
日本料理的种类很多,比较有名的料理有:怀石料理。按照字面来解释,就是怀中抱着石头。据说很久以前修行僧一天只能在上午吃一顿饭。当然到了晚上就会又饿又冷、饥寒交迫。所以和尚们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加热的石头(温石)抱在怀里。后来人们就把仅仅填满空肚子,加热身体的轻淡的素食和简单少量的食品叫做怀石料理。实际上这是从禅宗那里来的想法,因为禅宗和茶道又有深远密切的关系,所以也把只在喝茶之前吃的一些简单的饭菜叫做怀石料理。但是现在的人们,把少量的按照顺序摆上来的具有怀石风格的喝茶之前的用膳,统称为怀石料理。怀石料理简单而雅致,同时亦非常讲究环境的幽静。
卓袱料理。卓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卓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饭菜放在一张桌上。这种料理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于盛行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料理师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便创立了卓袱料理。
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鱼翅清汤、茶、大盘、中盘、小菜、炖品、年糕小豆汤和水果。小菜又分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开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边吃边将鱼翅清汤及其他菜肴摆上桌。
茶会料理。日本的室町时代(14世纪)盛行茶道,于是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最初的茶会料理只是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到了室町末期,变得非常豪华奢侈。其后,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
茶会料理尽量在场地和人工方面节约,主食只用三器:饭碗、汤碗和小碟子。席间还有汤、梅干、水果,有时还会送上两三味山珍海味,最后是上茶。
修行料理。修行料理又叫“精进料理”,意思是吃斋、吃素。选料有荞麦面、豆腐、腌菜、炸虾等。其实,所谓的“精进料理”,就是不使用肉类的素菜料理。
生鱼片。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为著名,它堪称是日本菜的代表作。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吃生食的习惯。江户时代以前生鱼片主要以鲷鱼、鲆鱼、鲽鱼、鲈鱼等为材料,这些鱼肉都是白色的。明治以后,肉呈红色的金枪鱼、鲣鱼成了生鱼片的上等材料。现在,日本人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也叫“生鱼片”。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鱼,是生鱼片中的佼佼者,鲜嫩可口,但价格很贵。
吃生鱼片必须要以芥末和酱油作佐料。芥末在日语中叫Wasabi,是生长在瀑布下或山泉下一种极爱干净的植物(“山葵”),一遇污染就凋萎。山葵像小萝卜,表皮呈黑色,肉质碧绿,磨碎后搁酱油吃生鱼片时蘸着食用。芥末有一种特殊的冲鼻辛辣味,既杀菌,又开胃。
日本的生鱼片异常新鲜,厚薄均匀,长短划一。生鱼片盘中点缀着白萝卜丝、海草、紫苏花,体现出日本人亲近自然的饮食文化。生鱼片的做法也是许多人所关注的内容。其实,生鱼片的做法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了选料、刀工、装盘、佐味等基本工序,制好生鱼片并不难。
制作生鱼片的原料较为广泛,但以深海产的鱼类及其他海产品为主。如鱼类有三文鱼、旗鱼、鲈鱼、鲔鱼等;甲壳类有海胆虾、龙虾等;贝类有鲍鱼、牡蛎、赤贝、北极贝等。生鱼片的选料非常严格,应保证原料的新鲜、洁净、无污染。
美观的造型是生鱼片的一大特色,故装盘这道工序尤为重要。生鱼片多选用半圆形、船形或扇形等精美餐具作盛器,再以新鲜的番芫荽、紫苏叶、薄荷叶、海草、菊花、黄瓜花、生姜片、细萝卜丝、酸橘等作配饰料。这些配饰料既可作装饰和点缀,又可起到去腥增鲜、增进食欲的作用。例如,先在盘中铺好紫苏叶或生菜叶,再将切好的三文鱼片以5~7片为一组(即一人份),摆在紫苏叶上,旁边用细萝卜丝、黄瓜花等错落有致地进行点缀,给人一种非常清爽的感觉。
芥末和日本淡酱油是生鱼片的主要佐味调料,常用的绿芥末又有粉状和膏状两种。粉状芥末的调制方法是,将粉状芥末与水以1:2的比例调匀,再密封3分钟,待产生芥末独有的刺激辣味时,即可盛入碟内。膏状芥末是成品,使用时直接挤入碟内即可。
寿司寿司又称“四喜饭”,是日本饭的代表。日本的大米,营养丰富,质量上乘,煮出的饭形似珍珠,芳香四溢。日本人把米粒叫做“舍利子”,管米饭叫“银舍利”,来形容它的晶莹剔透和像佛骨一样的珍贵。
寿司是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种类也很多,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生、熟寿司、压寿司、握寿司、散寿司、棒寿司、卷寿司、鲫鱼寿司等等,而其中鲫鱼寿司被看作是日本料理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寿司。鲫鱼寿司是以鲫鱼、米饭和精盐为原料,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腌渍和发酵制成的。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寿司,原料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菌,给成品添加一种特殊的酸味,而且这些乳酸菌本身亦有防腐作用。不过,今天这种用古法制作的寿司已不多见。现代日本寿司大多采用醋拌米饭的方法来加工其主料,而且由于米饭中一般要加入
四种以上的调料,故寿司又有“四喜饭”之称。
寿司常用的主要原料首先是寿司米,也即日本粳米,其特点是色泽白净,颗粒圆润,用它煮出的饭不仅弹性好,有嚼头,且具有较大的黏性。其次是包卷寿司的外皮所用的原料,即优质的海苔、紫菜、海带、鸡蛋卷皮、豆腐皮、春卷皮、大白菜等为常见。再就是寿司的馅料。寿司的馅料比较丰富多彩,而且最能体现寿司的特色。馅料所用的原料有海鱼、蟹肉、贝类、淡水鱼、煎蛋和时令鲜蔬菜如香菇、黄瓜、生菜等等。
正宗的寿司可以有酸、甜、苦、辣、咸等多种风味。因此,吃寿司时,应根据寿司的种类来搭配佐味料。例如,吃手握寿司时,因馅料中有生鱼片、鲜虾等,就需要蘸浓口酱油并涂抹适量的绿芥末;而吃卷寿司时则最好不要蘸酱油,这样才能吃出它的原味。除了浓口酱油和绿芥末以外,寿司还有更重要的佐味料即醋姜。吃寿司时加一片醋姜,不仅有助于佐味,而且能使寿司变得更加清新味美。
天妇罗。我们常常在日剧中听到“天妇罗”这个名称,实际上“天妇罗”就是油炸食品。即用面粉、鸡蛋、水将其调成浆状,再将鱼、虾、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吃时蘸酱油和萝卜泥的调汁,鲜嫩美味,香而不腻。
寿喜烧。 “寿喜烧”亦称日本火锅,是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才开始普及的。它是将牛肉切成薄片,与海鲜、蔬菜等一起煮,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调味料一起食用。日本古代就有这种进食的习惯,明治维新以前的农民将兽肉放在屋外的锄头上烧熟后食用,最初叫“锄烧”。后来发展为在地坑上的铁锅里加入葱、豆腐、鱼肉、蔬菜等,大家边煮边吃的“寿喜烧”。
石烧。 “石烧”即石板烧。是将牛排放在烫石上烧熟,蘸鲜酱油食用。这种牛肉是经过特定的饲养技术饲养的。据说在饲养期间,会定期给牛只饮用一些低酒精成分(4%~5%)的啤酒,令其血气运行,加速新陈代谢,再用一些干草或毛刷,为牛刷遍全身,令脂肪平均分布,而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红是红白是白的牛肉。所以,这种叫做“神户牛”和“松坂牛”的牛肉肉质柔软,鲜嫩异常,吃起来非常香。专门被用来做石板烧。
烧鸟。也就是烧鸡。即将鸡肉切成片状串在细竹签上,蘸上酱油、糖、料酒等配制味汁,然后放在火上烤。也有用鸡或者猪的内脏作原料,不过都称烧鸟。它价格便宜,不少人喜欢当作下酒菜。“烧鸟屋”在日本各地随处可见。
铁板烧。铁板烧在日本十分流行,正宗的日式铁板烧,顾名思义,是在一块大铁板上,烧烤各种美食,而铁板烧成为日本料理中昂贵的一种,原因在于铁板烧会选用最上乘的材料,例如新鲜的海鲜,包括龙虾、鲍鱼等,肉类亦会选用国产的牛,例如“神户牛”、“松坂牛”或“近江牛”等,有时候一片200克的上乘牛肉,便得花上10000日元以上。
大学料理。一般日本大学里的食堂料理主要有两大类——米饭和面条。米饭按配菜又分成咖喱类、炒菜类、油炸类、盖浇饭4类。常见的日本式咖喱有一般的牛
日本饮食礼仪文化4
中国对日本的文化,有一种同类感。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中交流了数千年,隔海相望,舟船往来,互通有无。东方世界中,再没有其他国家像中日这样有如此深切的文化血缘。中国饮食与日本饮食,同属东方文明的产物,具有含蓄,优雅的特点。然而,大和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思维的民族,特定的地缘环境,有限的自然资源,促使他们不断创新,进而独树一帜,这都源于大和民族对人与自然的独特领悟,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文化。而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即“和食”,作为世界上最健康的饮食,其形成与日本的地理特征及东方传统文化有重要的关联。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资源相对匮乏,但却有得天独厚的海产品资源。这一系列情况就造就了日本现在的饮食文化。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素有主食与副食之分。与中国一样,日本也是以米为主食的国家。日本人爱吃米,并且对米非常挑剔。他们衡量米好不好吃,主要看米饭的香味和粘度,能够满足这两项要求的米就是好米。日本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所以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日本菜的特点是季节性强,味道鲜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腻,很多菜都是生吃。另外,说到日本饮食,会使人不得不提的一种主要调味品酱油。它被誉为调味品之王,几乎可用于任何菜。日本饮食发展到今天这种水平,酱油调味品的功劳很大。和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刺身、寿司、天妇罗、火锅、石烧等。其中比较有名的料理有:怀石料理、卓袱料理、茶会料理、修行料理、本膳料理等。
日本饮食的特征
一、生鲜海味
生鲜海味可以说是日本饮食最大的特征了。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最丰富,体内所蕴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和各种植物,而且生吃鸡蛋,生吃鱼,生吃肉。而日本人喜欢吃海味则与其四面环海、海产品丰富的岛国特性密切相关。
二、杂食性
“杂食”是人类独具的一种特性,是人类维持生存的一种重要手段,日本的饮食集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二战之前,日本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和儒家“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其食材一般集中在稻米、蔬菜和鱼虾上。二战后,受外来思想的影响,畜牧产品逐渐出现了日本人的餐桌上,使他们的食物更加丰富多彩。由于中国"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日本人认为,万事万物均以"平衡"为第一要义。由于各种食物均有"阴阳"之分,自古以来,日本人始终贯彻杂食的原则,以保证"阴阳"的平衡。正是这种观念,使杂食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三、注重形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则讲究“色、形、味”,日本饮食讲究“艺术性”和“优雅感”。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可见,日本饮食是精工细作的菜肴,讲究色彩的搭配和摆放的艺术化。精美的餐具使人在用餐时,不光满足了饮食要求,还仿佛同时又欣赏了一件件艺术品,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称与自然景物有关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牡丹饼,以及州滨、时雨、越之雪、落雁,等等。除了名称以外,凡是去过日本的中国人或许都会感觉到,日本的菜肴与其说是让人饱口福,倒毋宁说是让人赏心悦目。
和食中的代表性食物
一、刺身
刺身(即我们所说的“生鱼片”)是将新鲜的鱼、贝、牛肉等原料,依照适当的刀法加工,享用时佐以用酱油与山葵泥调出来的酱料的一种生食料理。以前,日本北海道渔民在供应生鱼片时,由于去皮后的鱼片不易辨清种类,故经常会取一些鱼皮,再用竹签刺在鱼片上,以方便大家识别。这刺在鱼片上的竹签和鱼皮,当初被称作“刺身”,后来虽然不用这种方法了,但“刺身”这个叫法仍被保留下来。刺身是日本的传统食品,是日本料理中最‘清淡’的菜式,非常受日本人欢迎。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鱼,多数是海鱼。但刺身并不限于使用鱼,所用材料的范围很广,有螺蛤类(包括螺肉、牡蛎肉和鲜贝),有虾(一种红色的甜虾)和蟹,有海参和海胆,还有鸡肉,甚至有我们想象不到的但又很贵重的鹿肉和马肉。此外还有我们俗称“魔芋”的植物“蒟蒻”。至于早期,据说还有蔬菜,也可以作为刺身的材料。
刺身的形状有片、块、条,一般要根据材料而定。鱼肉细腻的可切成薄片,也比较高级。一些大鱼,肉质较粗的就切成较厚的片(几乎可称为“块”了)或小长条。这些鱼的皮一般都去掉,但是也个别鱼的特殊做法是保留鱼皮的,例如在鲷鱼上浇热水的'一种刺身。至于章鱼之类只能根据各部位体形切成各不相同的块了。还有的刺身,如牡蛎、螺肉、海胆、寸把长的小鱼儿、鱼子之类,则就无须劳动快刀,可以整个儿地食用。
刺身的佐料大致有这样几种:酱油,山葵泥,醋,姜末,萝卜泥,酒(一种“煎酒”)。刺身的器皿用浅盘,漆器、瓷器、竹编或陶器均可,形状有方形、圆形、船形、五角形、仿古形等等。刺身造型多以山、川、船、岛为图案,并以三五、七单数摆列。根据器皿质地形状的不同,以及批切、摆放的不同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命名。讲究的,要求一菜一器,甚至按季节和菜式的变化去选用盛器。刺身的量一般不会太大,仅仅是一次用餐里的一小部分,最初的原因是刺身比较贵,以后就成为一种规矩,以此显示其身份。
二、寿司
寿司是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主要材料是用醋调味过的冷饭(简称醋饭),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其味道鲜美,很受日本民众的喜爱。寿司的种类也很多,按其制作方
法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生、熟寿司、压寿司、握寿司、散寿司、棒寿司、卷寿司、鲫鱼寿司等等,而其中鲫鱼寿司被看作是日本料理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寿司。
寿司和其他日本料理一样,色彩非常鲜明。制作时,把新鲜的海胆黄,鲍鱼,牡丹虾,扇贝,鲑鱼籽,鳕鱼鱼白,金枪鱼,三文鱼等海鲜切成片放在雪白香糯的饭团上,一揉一捏之后再抹上鲜绿的芥末酱,最后放到古色古香的瓷盘中??如此的色彩组合,是真正的“秀色可餐”。吃寿司,讲究的是食用的完整,就是整块寿司要一口吃下,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的品味出寿司的美味,寿司的饭香与生鱼片的香味才能完全相融,将齿颊间填得满满,不留一丝缝隙,那浓香的滋味无处可逃,在口中久久徘徊,一波三折。
早在公元前3至4世纪,中国就有寿司的记载,《尔雅.释器》,其中记载“肉谓之羹,鱼谓之鮨。”鮨,就是寿司。后来寿司随汉字一同流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人中的寿司,在外邦发扬光大,中国却在明朝时从菜谱中消失。寿司“SUSHI”、“酸”即是酸腌制的食物。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当时的日本人,用一些醋腌制过的饭团,加上一些海产或肉类,压成一小块,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小木箱之内,作为沿途的食粮。直到公元1700年,即江户年间,寿司才于日本广泛流传,经久不衰,成为一种普通美味的食品。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天妇罗
天妇罗是日本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面粉、鸡蛋与水和成浆,将新鲜的鱼虾和时令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吃时蘸酱油和萝卜泥调成的汁,鲜嫩美味,香而不腻。不是某个具体菜肴的名称,而是对油炸食品的总称。而具体的种类则有蔬菜天妇罗、海鲜天妇罗,什锦天妇罗等等。在日式菜点中,用面糊炸的菜统称天妇罗。便餐,宴会时都有可以上的菜。天妇罗的烹制方法来源于中国,名字来自荷兰,大约已有150年的历史。天妇罗的烹制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是面糊的制作。天妇罗以鸡蛋面糊为最多,调好的面糊叫天妇罗衣,做面衣用的面粉,日语叫薄力粉。就是面筋少的面粉。这种面糊做出来的天妇罗挂面薄而脆。夏季调面糊的水最好是冰水。
天妇罗的炸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鸡蛋面糊炸,另外还有春雨炸,金妇炸,精进炸,矶边炸,博多炸等(主要是面糊料的不同或加上一些配菜)。天妇罗制作有一个总的三点标准:挂糊要薄,沥油要净,要又脆又香。
可以炸制天妇罗的油脂较多,以前多为芝麻油、绵籽油、豆油,现在多用花生油或色拉油,因为芝麻油、绵籽油、豆油的香味较浓,会影响原料的风味。而色拉油虽口味清淡,但香味不足,所以许多饭店都将芝麻和色拉油混合起来使用,一般芝麻油和色拉油的比例为20:80。油炸的温度是制作天妇罗的关键。因糊的浓度较稀,油温偏低则会脱糊,油温偏高又会使原料变焦,所以制作时必须将油温控制在175~180度左右,并根据原料投放的多少调节好温度范围。每炸完一批原料后,要将脱落在锅中的碎糊捞干净,在油温达到175~180℃时,再将原料放入炸制。有时原料形状较小,逐一油炸比较麻烦,可以用一个扁形的模具将原料和糊调均放入油中炸熟,捞出时成圆饼。
四、铁板烧
铁板烧在日本十分流行,正宗的日式铁板烧,顾名思义,是在一块大铁板上,烧烤各种美食,而铁板烧成为日本料理中昂贵的一种,原因在于铁板烧会选用最上乘的材料,例如新鲜的海鲜,包括龙虾、鲍鱼等,肉类亦会选用国产的牛,例如“神户牛”、“松坂牛”或“近江牛”等,有时候一片200克的上乘牛肉,便得花上10000日元以上。
五、特色料理
1、怀石料理
按照字面来解释,就是怀中抱着石头。据说很久以前修行僧一天只能在上午吃一顿饭。当然到了晚上就会又饿又冷、饥寒交迫。所以和尚们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加热的石头(温石)抱在怀里。后来人们就把仅仅填满空肚子,加热身体的轻淡的素食和简单少量的食品叫做怀石料理。演变到今天,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保留了下来,并最终完善成一套精致复杂的用餐程序。但是现在的人们,把少量的按照顺序摆上来的具有怀石风格的喝茶之前的用膳,统称为怀石料理。怀石料理简单而雅致,同时亦非常讲究环境的幽静。
怀石料理通常是三菜一汤,当然也有种类很丰富的时候。怀石料理的季节性强,每个季节的食品搭配都不一样。以春季怀石料理为例,包括生鱼片、大酱汤、白饭,用完后再端出的是煮菜、烤食。现在通常又多一道小菜叫“寄放钵”。用完了汤、饭,可饮一杯清酒,再进“寄放钵”。
在怀石料理中,器皿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料理本身。怀石料理的器皿以木器、陶器、瓷器和金属器为主,无论何种材料,精致的做工和流畅的线条是一定要的。“一个好的怀石料理厨师,会从拿到手的器皿的材质和外形,思考应该用它来盛放什么食物。比如,夏天用玻璃器皿会让人觉得清凉,用锡器做汤碗会比陶瓷器更加贴合唇部??不要求固定的食物对应固定的器皿,大多由厨师的审美观决定,所以用器皿搭配食材也是怀石料理的难度之一。”
2、卓袱料理
卓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卓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饭菜放在一张桌上。这种料理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于盛行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料理师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便创立了卓袱料理。
3、茶会料理
日本的室町时代(14世纪)盛行茶道,于是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最初的茶会料理只是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到了室町末期,变得非常豪华奢侈。其后,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
六、面食料理
日本的面条主要有切面、荞麦面条、龙须面条以及拉面等。另外,日本全国各个地方有代表性具有特色的面条——山梨县的地方菜“甲州名产面条”、秋田县的“稻庭面条”、香川县的“赞岐面条”、冲绳地方的“冲绳面条”等。
1、素面
先一日将蘑菇蓬熬汁澄清,次日将笋熬汁加面滚上。此法扬州定慧庵僧人制极精,不肯传人。然其大概亦可仿求,其纯黑色的或云暗用虾汁、蘑菇原汁,只宜澄去泥沙,不重换水,一换水则原味薄矣。
2、乌冬面
乌冬面是最具日本特色的面条之一,与日本的荞麦面、绿茶面并称日本三大面条,是日本料理店不可或缺的主角。乌冬面是用盐水来和的面,促使面团内快速形成面筋,然后擀成一张大饼,再把大饼迭起来用刀切成面条。其口感介于切面和米粉之间,口感偏软,再配上精心调制的汤料,就成了一道可口的面食。
最经典的日本乌冬面做法,离不了牛肉和高汤,面条滑软,酱汤浓郁,所以去日本,一定要尝一碗金川县的牛肉乌冬面。
3、荞麦面
由荞麦做的荞麦面由于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快捷,是日本关东地区受欢迎的大众食品。荞麦面分冷食,热食两种,冷荞麦面主要在夏季食用,有笊篱荞麦面、蒸笼荞麦面、热食荞麦面和清汤荞麦面等。龙须面条是象线一样细的面条。主要夏天以凉面条而受欢迎。把龙须面好好镇一下,蘸着加上佐料的浇汁吃。炎热的夏天,食欲减退时相当适合吃凉面条。拉面本来是中国的一道美食,据说日本的中华街的中餐馆是日式拉面的发祥地。为了适合日本人的口味,逐渐用本来没有使用的干鲣鱼和海带等材料做汤,诞生日本独自的拉面。
日本料理很注重选材,对调料等的运用则相对谨慎,尽量保持料理色泽和味道的原始纯正。同时又很追求和盛器以及季节、环境的协调等。可以说,日本料理是日本人尊重自然、追求精美的体现。
八、茶道
日本的"茶道"可以说是日本的饮食文化名胜之一,茶道是以沏茶、品茶为手段,用以联络感情且富有艺术性,礼节性的一种独特活动。它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日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实际上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影响历史悠久。
值得一提日本也是个爱喝酒的民族,在酒类中,除啤酒外日本酒的用量也相当可观。一般在进餐时都习惯配以温热的日本酒一起享用。另外,日本人习惯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去喝酒,同客户、同事或上司一起喝酒以增进人际关系。在“喝”的方面也有与与中国不同的地方,比如中国人的早餐喜欢喝热粥,但日本人一般都喝冰的,早餐的果汁、牛奶都是冰的。
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以下是日本餐桌上的注意事项:不可
以碰撞杯子之方式来干杯;不可将菜放入饭碗中;要注意可端起或不可端起食用的餐具;食用怀石料理时避免手饰摩擦餐具;食用天妇罗综合拼盘须从左前方开始食用;饭碗在左,汤碗在右,打开盖子需翻过来放;不能用筷子传递食物等。
外来饮食影响的新料理
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日本人崇敬的圣德太子就极为重视“和”,在他主持制定的17条宪法中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有鉴于此,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平原少,牲畜难于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吃猪、牛肉。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仅在北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这就酿就了日本
【日本饮食礼仪文化】相关文章:
日本饮食礼仪文化03-29
日本饮食礼仪文化4篇03-29
日本基本礼仪及饮食文化03-02
日本礼仪文化03-25
日本礼仪的主要禁忌 日本礼仪文化06-04
日本的饮食文化06-25
日本的饮食文化介绍07-04
日本礼仪文化7篇06-07
日本礼仪文化(7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