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积》的评课稿

时间:2023-12-19 08:33:42 其他 我要投稿

《圆柱体积》的评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那么问题来了,评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柱体积》的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圆柱体积》的评课稿1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谢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如:基础练习中设计的各个问题,说说下列各题是求圆柱的什么?

  1、大厅里的圆柱形柱子的占地面积是求( );

  2、圆柱形水池可蓄水多少升是求( );

  3、压路机前轮滚动一周的面积是求( )等。

  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感受数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谢老师的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本节课中,谢老师设计的根据信息,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可以说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众所周知,复习课很多老师会上成单纯的.练习课,而谢老师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完全避免了这一点。因为是复习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了,提问题既把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现,而且把各个知识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最快的时间里充分展示出来。

  三、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谢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合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谢老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听了这节课的总体感受,一点建议是: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圆柱体积》的评课稿2

  杨老师的这堂课总的来说准备充分,如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教师语言精练,教态自然大方,难点突破,重点突出,练习有坡度。具体如下:

  一、优点

  1、合理的利用教材

  圆柱体的表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罗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整堂课容量较大,但学生学的轻松,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2、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新课前的复习,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到圆柱体的表面积。通过圆柱体模型的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思考该怎样计算,再让学生动手探究。在实践中,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在学生会求侧面积的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二、不足

  圆柱体的物体在生活中很普遍,如学生的透明胶带,矿泉水瓶盖等,让学生动手测量这些物体的有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写,也让数学回归到生活。

  练习中,出现三个不同直径的圆,而出示的图片却是三个圆同样大,直观效果不明显。

《圆柱体积》的评课稿3

  一. 老师的基本素质很高。

  语速的控制得当、教态从容大方,板书整齐认真、练习题设计极具梯度性,并且有新意,这一点体现在练习题的设计思路和题目的取名上。

  二. 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对小学课堂的要求。

  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件出发,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老师注重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探索问题;与同伴交流中得出结论,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 其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作用。

  合作探索阶段,老师给出明确的要求之后,便大胆的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经历冲突、探索、结论得出的整个过程;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在练习环节,老师设置了一个量一量、算一算的环节,很多老师都会给学生点出来应该先求出半径,但翟老师没有,而是设计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底面没有圆心的情况,另一种是底面有圆心的情况。她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让学生体验到了通过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 整节课体现了从问题—猜想—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

  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且在阐述结论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几点建议:

  一:语言再丰富一些,语调再抑扬顿挫一点。

  二: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独立总结的机会,比如在复习完圆面积推导过程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用的数学思想。

  三.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着替孩子解释问题,这样容易掩盖问题。

《圆柱体积》的评课稿4

  今天听了覃老师的公开教学课——圆柱的体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题4,并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和练习八中的第1——2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是:圆柱体割拼组合教学。听完这节课后,让我收获很多,我觉得覃老师气质佳、形象美,课上得实实在在。下面我就以以下两方面对这节课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一方面:成功之处

  1、教师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为后面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埋下伏笔。

  2、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圆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中,教师首先把实物圆柱体模型进行分解,再组合成一个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但覃老师觉得还不够透彻,因此,又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这样就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再一起,突破了教学难点。

  3、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安排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并通过练习达到一定技能。

  4、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较好地处理教与学,练与学的关系,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第二方面处:探讨之处

  1、课堂教学环节如能先复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再出示课题进而传授新知识,整堂课的结构应该会更完整一些。

  2、本节课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展示出来,例如:在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如能让学生自己去探讨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的.关系,从而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3、在“讨论”这一环节中,应该是“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而不是“已知圆的半径和高”,圆哪来的高,因此这里表述的不够准确。

  总之,这节课从学生的练习来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是一堂成功的课,也希望年轻的覃老师今后继续发扬教学激情,发挥自己的个人专长,在教学上有新的突破。

《圆柱体积》的评课稿5

  听了刘老师上的《圆柱的体积》一课,深有感触。这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的一开始,刘老师复习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图形的计算公式,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bh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ah,统一成一个计算公式v=sh。并向学生提问:这个统一的计算公式是否也能用来求圆柱的体积?通过设疑揭题从而引入新课。教者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衔接自然。新课引入“引”出了学习新知识的思路 ,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新课教学,教者积极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教者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大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者让学生拿出课前布置的预习单作业,把自己预习的结果在四人小组讨论,同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学习小组活动中去,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围绕预习单的问题去进行实践、探索、发现。

  学生四人小组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把圆柱体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在操作、比较中,紧紧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学生在逐题汇报预习单内容时,教师"导"、"放"、"扶"层次分明,教师虽然没有讲太多东西,但保证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价与反思,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师与生、生与生间的交流评价,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使学生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节课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是:

  (1)处理推导过程不够到位,只讲清了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高,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没有进一步弄清圆柱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如:圆柱的半径=长方体的宽,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长方体的长。

  (2)本节课我觉得在练习上还可以下一番功夫,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的习题。总之,本节课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学得灵活,体现了重在思,贵在导,导思结合的原则,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的素质教育思想。

【《圆柱体积》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06-02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11-15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12-11

小学数学优质课《圆柱的体积》的评课稿07-01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精选19篇)03-23

《圆柱认识》评课稿08-09

圆柱的认识评课稿06-13

《圆柱认识》评课稿09-18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