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节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随笔1
作为春节最后一道华美的帷幕,元宵节又拖着她那绚丽多姿的长裙款款走来。又是一年的元宵节,又是一年的花谢花开,岁月的年轮又在我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走过今天,新年的脚步也即将离我远去,仿佛一切还在昨天,昨天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今天就伴着灯盏来回忆着曾经的逝光,感叹岁月,如飞似的流星,在转顺之间消失,还没等看到它的`影子就一闪而过了,是那么得不愿,那么的不舍,不愿时光这么快,这么急的带走岁月以及在脸上刻下的痕迹。
可是我们是无法改变自然的,抓住青春的尾巴,就让我用最后的青春来保持一个年轻的心吧!
春去春又来,又是一年元宵夜。相同的是周而复始的更替。清晨,泡一壶清茶,美美品品人生!元宵节了,早早的为朋友们送去祝福。
逝去的一年,有欢笑,那是快乐和喜悦,生活的甜蜜,我在笑声里陶醉。笑声里,让我尝到了生活的滋味,忘掉了烦恼和忧愁。有泪水,那是情感的升华,真情的感动。那不是伤心的泪,因为伤心的泪流在了心里。
留下的只有迷茫和彷徨,还有淡淡的微笑。辛勤的汗水,带来的是收获,在收获喜悦与快乐的同时,我也默默地为亲人和朋友送去深深的祝福。走过元宵节,迎来新的元年,更多的期盼在我的心中!
美好的日子在我们的心底会一直存在的。在这个小年的最后一天恭祝所有的朋友们:新的一年开心快乐,没有烦恼,共同努力。
元宵节随笔2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来到大街上看闹元宵的,还没到地方,我就发现的街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等待着精彩节目的上演。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吃团圆的汤圆,鞭炮声声、礼花阵阵,显出一片和谐欢喜的景象……仿佛要把整个地球都要染上那五彩滨纷的礼花颜色,整个世界得意的、豪放的尽情释放这个节日的浓重气氛!烟花此起彼伏,似乎已经按捺很久,集聚在这个喜庆佳节通通迫不及待的展示它最漂亮的一个个瞬间!让人们驻足观望、拍手称赞、流连忘返、其乐融融!
吃完元宵后,抬头一看,天空中满是绽放的烟花,各式各样,五彩纷呈,有的五颜六色合在一起,有紫色的`、红色的、金色的、绿色的等等,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太阳,它们一串串飞向天空,散落大地。烟花虽然转瞬即逝,但是它的璀璨却长留人间,带给人愉快。
晚上,大人们都要回家了,可我们这些小朋友,却还在放烟花。
在大人们的叫声中,我们恋恋不舍的走回家。
元宵节随笔3
一盏油灯,怎能表达我的哀思与悲戚?旋舞的黑蝴蝶,又怎能带去我对亲人的怀念与祭奠?
儿时,父亲亲手做的罐头灯伴我度过元宵之夜,提着灯笼奔跑在邻里村屯,百步祛病的说法是他们最质朴的心愿,井沿滚冰的笑声还在耳畔。
母亲亲手煮的浓浓汤圆是世界上最美的餐点。不能忘记,母亲点燃豆箕之火,我们拉长的身影跳跃在火苗之上,母亲欣慰含笑的叨念,烧掉霉运,一年平安。
笑声犹在,叮咛犹在,呵护犹在,慈爱犹在,音容笑貌犹在!
荒凉野地,这里却成了他们的家,天寒地冻,积雪茫茫,他们可有驱寒的衣,暖手的炉?撒手人寰,他们再不能享受天伦之乐,也带走了我的温暖与依赖。
曾几何时,更喜欢孤独与寂寞,更喜欢理智与自强,因为我知道,没有父母相伴,我再没有了撒娇的权利,再没有了风雨中赖以依靠的港湾,再没有了倾吐苦水的至爱亲人!
无奈复无奈,悲伤复悲伤,可这就是人生。人生在世,谁又能长留亲人在自己的身边?谁又能让自己的一世永无分别与离散。
岁月峥嵘,曾有多少值得记忆的美好,曾有多少令心灵驿动的过往,又有多少人淹没于红尘中。亲人挚爱,或已杳离在时光的轨迹里;知音密友,为生存奔波劳碌而失去音讯;师长同事,因离职升迁而流离远方。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之处,那些朦胧的面孔,谁是旧知,谁是新交,再也无法细数,唯留这幽幽灯祭时的深沉思念,烟花璀璨时的感慨,那是永远无法淡漠的亲情与深藏在心中的友谊,任凭时间打磨,总是醇香如故。
人生如烟花,即使再美,也无法把它永久挽留,只有珍惜该珍惜的,记住该记住的,思念该思念的,牵挂该牵挂的,蕴情于心,悄悄的酝酿,让她发酵成醇香的酒,爱己所爱,此已足矣。
烟花散尽后,放飞了红色的许愿灯,灯影里写着我的心愿与诚挚的`祝福。仰望红灯飞腾而去,祝愿随着那摇曳的灯盏飞起,直上星空,星在希望就在,就如我愿意用笔来描绘一切,虽然无法诠释所有的人生真谛,留下的却是心中的永恒。
漂泊的文字,清扬婉约,绚如烟花,随风飞舞,把一个个简单字符拼成动人的故事,放逐心灵之舟,用文字来堆砌最美的情感。在文字里微笑,在文字里幸福,在文字里酸楚,在文字里流泪,文字塑造的世界,不再是淤积与无奈,而是苦涩红尘中最真实的释放,让灵魂寻得一方安静。
元宵节随笔4
过完年,又盼来了元宵的这个喜庆日子。元宵节是一年中最美丽的一天,家家户户会吃汤圆呢!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是正月十五的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看见妈妈正在忙着包汤圆。只见妈妈两三下子就包好了一个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圆的、白白的,像一个个小雪球,好可爱哟!我也想试着包一包。
当那此起彼伏的`"买汤圆,卖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又圆……这首熟悉的歌曲又回荡在大街小巷时,我就知道梦寐以求的元宵节就要到了。今天,我们班就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包汤圆"比赛"。
只见,一位老师在水盆里倒了适量的开水;然后把糯米粉倒了进去。经过几番"加工"后,形成一个洁白的大面团。
随后大家蜂拥而上,到老师那里去领一小块面团。等大家都领到面团后,我们就开始包汤圆了。
我把面团放于掌心,用两只手搓圆,与此同时我也看看旁边的同学包得怎么样。周涵越
因为力气大使汤圆"开膛破肚"了;而王毅确包成了一个三角形,相比之下还是我略胜一筹。接下来就是做面壳子了,我轻轻地用手指在面团中间按一个小坑,一边捏一边转,使面团变成碗形的面壳子。面壳子终于做好了,可是我越看越难受,因为面壳子边上有几条裂痕,就像老奶奶脸上的几条皱纹,于是我就把裂痕"消灭"了。
紧接着开始放馅了,我举起装满芝麻的汤匙,把芝麻小心翼翼地装入面壳子里,在封闭口子搓圆。不知谁"啊"的一声,我连忙转过身一看,原来柴可把汤圆压扁了,真是前功尽弃啊!于是我暗暗告诫自己:小心点!
皇天不负苦心人,一个有模有样的汤圆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就等着"大开杀戒"了。过了十几分钟,汤圆终于出锅了,大家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嘴里还啧啧称赞。
别看一个小小的汤圆,包起来可真不容易啊!因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汗水,才能取得成就。
元宵节随笔5
一、元宵节的伤心事
十五圆月元宵节,我虽然各自忙碌着,不把它当作节日一样过,一年又一年,时间它匆匆的过,过得了初一,还有十五,不知道为什么,日子消逝的这么快,我忽然间就迷茫了。
春运路上,许多游子已离开了故乡,奔向了另一个发展梦想的城市,打工的艰辛,日夜汗水的浇灌,吃了不少悲惨苦头。
多才多艺的自己,也会有迷茫的时候,多感多慨的自己,也会有伤心的时候,多梦多想的自己,也会有彷徨的时候,然而,自己却不能诉求自己,自己为自己找许多不必要的理由。
我以为是风,吹动着狂乱的心事,把悲伤写成了想你时的歌;我以为是雨,浇灌着迷茫的心情,把故事描绘成了一段永不难忘的`悲伤;我以为听歌,可以抚慰美好的心情,但是听着听着,却为愉悦的心情奏出了一段永不言说的悲伤。
让人伤心的元宵节,别人都在过着自己的节日,而我却把这节日过的烦腻了,我就像平常一样,日子还是像普通的一样过,任何一个节日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为什么今天我如此的烦心呢!
多么希望一年中没有节日最好,一旦有了节日,真不知道人类到底是在追求什么,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忙忙碌碌,无所不为,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自由。
如果时光可以重聚,我不愿在孤单的红尘里独醉;如果流年不再依旧,我宁愿在孤独的海洋里沉睡。
二、孤寂冷漠的元宵节
乡村的月光照不到繁忙的大都市,城里的霓虹灯光照不亮大山的夜空,寒星点点,与漂浮的云朵嬉戏,孤独的月圆一跃一跃地爬过了山头。
最是浓情充满喜庆的元宵节,却在大山区里变得一片寂静与冷淡,多少高兴又变得孤寂的人脸上黯然挂着忧伤,那是今年的春节,多少回乡已久的人给家人带来了多少喜悦与盼头,因为这才得以全家团聚,欢乐度过每个时光,到最后目睹着一个一个亲近而挂念的身影逐渐消失在眼光中,默默不得语。
一个人始终习惯了流浪,似乎过惯了悠闲自在,没有羁绊束缚的生活,圆月光透过云层,照得深邃的夜空高得还要高,似乎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在这孤城里,好像心里欠着一个远远不够到的回报,游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无言的结局落下无言的忧伤。
远游的孩子是否心挂在家里,父亲的严肃,母亲的温柔,岁月的影子正悄悄地爬在他们的脸上,我们却没有发现,我们在一步步成长,他们在慢慢变老,心中的泪滴罩不住划痕的忧伤,唯有这一刻,月光在眼前,家就在眼前。
元宵节随笔6
春节刚过,我们又迎来了第一个节日——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过元宵节吃元宵是必需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的元宵节和往年一样,我们吃过晚饭后,一起回老家为老祖先散灯,以示怀念。儿子开车把老爷子他们都带回去了,我留在镇上等儿媳妇从西安回来后,一起回家。
儿媳去西安进修了,她是宁波人,去年十月份随儿子来洛南工作。适逢周末,又是过节,儿子要她回家一起过北方的元宵节。中午,我们置办了烟花爆竹,购买了元宵,等她归来。晚七点钟,老公从老家打来电话,说儿媳下班后没赶上末班车,回不来,让我自己搭便车先回家,儿子儿媳都不开心,让我打电话安慰一下。我也有点遗憾,甚至有点难过,毕竟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再说人家女孩远离娘家,又不能回到婆家过节,的确说不过去。
回到家后,我给儿媳打电话,寒喧几句后,本欲安慰她,谁知她说了一句让我深感意外的话:“他让我从西安坐火车回,然后他开车接我!”“几点的火车?”“九点多,票都买好了,我正赶往西安火车站,到商洛站就十一点多”。然后她再三叮嘱我,不要告诉他爷爷和老爸。我想,孩子们既怕长辈生气,又怕他们担心,着急了也免不了数落几句,亦或是跟车一起去,毕竟儿子只有半年驾龄。
为了遵守我们的'约定,我闭口不提这茬。待他们散灯祭祖结束,再在老宅院子放烟花,儿子先给自己挑,其余的再放。老公和儿子在“分”烟花,我帮着儿子,然后把挑好的烟花装好,放在车里,放完烟花,儿子就急急忙忙把老爷子、小侄子他们带到镇上,就去单位住,说是不能太晚了,否则进不了大门,也不好停车,剩下我和老公步行到镇上,老公嗔怒道:“这个毛头小子,就十几分钟,都不接我们!”我赶紧说:“娃有他的道理,咱们步行,也是锻炼,向健康进军!”老公无奈地笑笑。
一路上,我们谈天说地,可我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夜间开车,儿子孤身一人,走山路,我实在放心不下。幸好月明如昼,光线很好,走高速路,弯道也少。我尽量掩饰自己的情绪。终于熬到十一点多,我偷偷地给儿媳发信息,她说接到了,正准备回洛南。我如释重负。告诉她,到洛南后发信息,我就放心了。儿媳说,看来,他不让告诉你们是对的。之后,我删除了我们的聊天记录。
第二天晚上,儿媳把放烟花的视频发给我们。我仔细看了,应该是十五晚上放的,在县上的音乐小镇。
过了两天,我终于还是告诉老公:“告诉你一件事,你不准生气!”“好事还是坏事啊?”“算好事吧。儿媳妇儿十五晚上回来的,他们在一起还放了烟花……”老公很吃惊,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他,我怕他生气,可他却反过来劝慰我:“儿子大了,还真要刮目相看!”
是啊,孩子已经长大,定会离开爸妈,真心爱孩子,就该放手;孩子能担当,就可放心!孩子做事有道理,就该支持!
元宵节随笔7
话说昨天正月十五,2月14日,元宵节和情人节巧妙的相遇了在同一天……
节日的气氛不言而喻,热闹非凡,灯笼,玫瑰,争相夺艳;汤圆,巧克力,各显神通。烟花,鞭炮,此起彼伏。不管你是哪路神仙,都能统统拿下。这是一个消费的节日!
是的,我也是这节日里的一员,过了元宵节,也过了情人节。简简单单,开开心心,仅此而已。生活是为了自己,又不是为别人而活。所以不需要奢侈消费,也不需要炫耀点缀,心情愉快就好,浮夸的`东西都不重要,也没什么大不了。
有人说,元宵节和情人节重合是多年不遇,下一次不定等到什么时候了,要好好珍惜。我个人觉得,真正需要珍惜的应该是生活的每一天,因为当下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只此一次的,过了今天,就再也没有另一个今天出现了。这一秒过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总是以后还有N多个分分秒秒,也都是以后的,不再是当下了。珍惜眼前,做好每一天。立足当下,充实每一点。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会远吗?
元宵节随笔8
大沙漠驼铃摇响的月;杨柳梢清风拂笑的月;《峨眉山月歌》声里的月;《春江花月夜》里的月;天空的月;水里的月;山顶的月;竹篱笆院落的月;草浪间的月;马背上疾驰的月;旗帜上漫卷的月;故乡的月;客舍的月;琴声里的月;舞袖里的月;心中的月;梦中的月;正月十五元宵节冰灯晚会的月;霓虹灯影里的月;香槟美洒里飘荡的月……
晶晶的酒杯里,婉婉的话语里,盈盈的泪花里,依依的笑影里,皆是月,皆是情……
远古的月。现代的月。超越时空的轻纱之一掠,永远的美的精魂。
游弋在鬓发间,吟咏在诗词里。
中国的月。外国的月。都是这个世界的`月,这个地球的月,这个天空的月,这个宇宙的月。
只有一个月亮,属于所有的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看到这个月亮了么?
也不!且不说圆满残缺的变化,那左右高低,纵欢侧看,岂是一般?
晴朗是这一边,而谁会想到与此同时那一角却风雨纵横,阴云弥漫?或者在迷雾里朦胧,或者在流沙里埋没……
还是那个月么?也是也不是。
商人的月,是金币;诗人的月,是缪斯;水手的月,是航标;歌手的月,是嫦娥……
欢乐时的月,和美;幽怨时的月,淒清……
水里磨亮的孤高;琴弦上弹响的晶玉……
月,在媚眼中荡出波光;月,在愁鬓上霜着秋色……
闲适者窗前的月,恬淡;饥寒者肩上的月,凛冽……
是否永恒?
同是那一轮明月么?
月,掠过头顶的孤雁。
月,摆在窗前的花瓶。
月,在船桅上升起。
月,在马鞍桥跌落。
走在洒满月光的路上,趟起幻想。
接上思绪的线头,抽出来往事与今朝,摘来那一缕缠绕的月光,各自编织些什么?
元宵节随笔9
元宵节之中,街上的行人息息攘攘,享受着节日带来的喜庆气氛。雪花纷飞,更给人们以滋润。等待着烟花腾空的那一时刻。
天空微黄,给人们一温馨之感。突然一声巨响,仰望星空,一朵美丽的烟花映入眼帘,五彩缤纷,犹如鲜花一般,一个花骨朵在云霄之中霎时绽放出一朵绚丽的花朵,展示着高贵,典雅之美。如期而至的烟花在空中绽开,如“天女散花”似一场“流星雨”。美丽之后,就要付出代价。花朵凋零之后,散化成火星,划破天空,坠落,融入雪花之中,最后无影无踪。只能听见人们的.无尽的感叹.... 在烟花逐渐消失的刹那,不禁感叹烟花的命运,这样的辉煌与短暂。将无尽的美丽留在天空,留在眼中之后,就默默的消失,毫无遗憾的化作火星洒向大地。其实生命不也是这样吗?虽然无法天长地久,但只要在辉煌之中闪耀一时,即使已经陨落,但这个闪耀的时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生命的长短不在与物质上的长度,而在于人们精神的长短。长寿的人一生碌碌无为,即使长寿,也会有熄灭之时,化作一抔黄土。短命的人,一生闪耀,灿烂,即使毁灭,其精神也会留在人们心底之中,深深铭刻其中。
烟花虽香销玉损,但有不死心在,仍勇敢的推翻命运的安排。作为人,是否也该这样,推翻命运的安排,给世界一场意外。
元宵节随笔10
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今天正是元宵节。
一早起来,我就和妈妈到超市去买汤圆。超市的冰柜前人头攒动,大家都争着挑选自己中意的汤圆。汤圆有好多品牌:龙凤、三全、湾仔码头它们被整齐地码在冰柜里,用一个个盒子装着,每盒装10个,或12个,有好多种不同的口味:鲜肉的、黑芝麻的、豆沙的、还有绿茶的呢!它们就像一颗颗白色的.小石头,硬邦邦、圆溜溜的。
我和妈妈挑了半天,才选了两盒混合口味装得汤圆,这样,大家可以各取所需。我们去收银台付钱,才发现付钱的人好多呀,都排起长队了!大多数人手里都拿着好几盒汤圆。
回到家,我看到妈妈盛了满满一锅水,放到炉子上。等水烧开,把汤圆放了进去。一个个小小的汤圆,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顺势溜进锅里,在锅里翻腾着。煮开后,妈妈加了两次凉水。不一会儿,一个个汤圆都浮上了水面。妈妈说:“汤圆好了!”她把汤圆盛进碗里,分给我和妹妹吃。
我们边吃着美味的汤圆,边听妈妈介绍汤圆和元宵节的来历。妈妈告诉我们,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汤圆吃,她的一个日本朋友不知道怎么吃汤圆,就生着吃,闹出了笑话。
啊!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幸福,有那么多传统节日,还有这么多好吃的呀!
元宵节随笔11
厉山镇,这座有着千年文明的古镇,这座最美丽的人文城市,在今天元宵佳节的日子里,分外热闹,由随州市市政府、随县县政府支持,由炎帝故里风景区管委会出面组织,由随州市几十家著名商家赞助的厉山元宵节欢庆活动正在这里如期举行。
风景区各个景点如功德柱旁、神农殿前,神农石像前、神农湖边、神农桥上、撞钟廊里、九曲桥上、百草园内,神农洞里、万法寺内、神农泉边都挤满身着节日盛装的人群,用张灯结彩、红红火火,欢歌笑语、钟鼓锵锵、古乐悠悠、欢声如潮、旗幡飘飘,,人头攒动、香雾袅绕、灯光摇曳、花团锦簇、千姿百态、热热闹闹等词语来形容炎帝风景区里的热闹场面,都不能足以说明今日的盛况,省内外四万余游客与当地民众齐聚这里,或朝圣、或拜佛、或游玩、或猜谜,或演出、或观节目、或做买卖、或作推销、或展示特色小吃,使厉山镇一下变得空前热闹。
整个欢庆活动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神农殿前献贡品、烧高香敬炎帝(也有部分善男信女到邻近的万法寺烧香拜佛),祈福、祈平安、祈风调雨顺、祈国泰民安活动。上午九时九分,炎帝大殿前的谒祖广场内,拜祖祈福活动在庄严肃穆的音乐与钟鼓声中正式开始,随州多地精英代表、省内外游客代表、虔诚地向摆有贡品的神坛前走去,烧香、鞠躬敬礼、祈福,整个拜祖祈福活动大约持续了四十余分钟。
接下来第二部分活动是今天的元宵欢庆活动的重头戏----民俗表演部分,大部分游客是围绕新搭的戏台看表演,用锣鼓震天,歌声嘹亮,舞步翩翩,精彩纷呈来形容这些表演也不能完全表述今日会演之精彩,其中尤以各乡镇派来的知名演出队表演的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摇花船、舞龙灯,大头和尚戏柳翠、猪八戒背媳妇、秧歌扇舞等节目,与随州特有的((独人轿))、((独轮车))、((独角兽))((义阳大鼓))等民俗表演,深受大家欢迎,赢得阵阵掌声或喝彩声,还有一些歌舞与曲艺、杂技类节目,也非常精彩,引得观众一方面鼓掌欢呼,一方面拿出手机或照相机拍照留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开场舞((中华鼓魂)),鼓响、舞美,气势宏大;情景剧((炎帝赞歌)),充分展现了炎帝功绩,也是炎帝故里各次大型活动保留节目与随州独特节目。许多外地游客都翘起大拇指随州的民间戏真好看!河南南阳的一位姓张的女游客说:她已连续两年元宵节,从南阳赶到这里看热闹,买价廉物美的货物。
第三部分是在年俗文化区内,万份猜灯谜、吃汤圆竞奖活动。猜灯谜是几千年元宵节留下的年俗文化之一,今年元宵节,由炎帝风景区管委会组织,由众商家赞助的猜灯谜,赢奖品如纯金福狗(大奖,价值一千多元)、中国邮政集邮册、银杏酒、农商行现金红包等数千件奖品活动,也深受人们欢迎,摆放在谒祖广场周围的带谜语红灯笼,一字排开,引来很多人观看与竞猜,数千件奖品不一会就被精明的猜谜人笑眯眯地领走了,有一位当老师的女士,一人就猜对几个灯谜,领得几件礼品。真正达到了猜谜人高兴、商家高兴、风景区增添热闹气氛的效果。
第四部分是随州特色展示,随州特产如厉山腐乳、华宝金黄蜜枣、李广廷麻饼、洪山葛粉、万福老窑酒、炎帝神曲、银杏酒、裕国菇业公司系列产品等知名商品的商家,齐聚广场,以超低的价格促销,许多有车的外地游客,都是提几件名酒或其他名优商品往回捎带,用于送礼或自用。
值得一提的是,精明的生意人与特色小吃手艺人,也前来助热闹,如随州特有的拐子饭,汽水馍、烙制千层饼、打糍粑,粘糖瓜等手艺,与全国多地都有的糖葫芦、顶顶糕、米子炮等手艺,现场做,现场免费尝吃,尤其是新炒爆米花泡米子茶,深得许多年轻人好奇并前来品尝,既增加热闹气氛,也体现了民间版的庆祝活动。
厉山元宵欢庆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此活动已成为“随州第一,湖北前五、全国都有名” 的文化活动品牌,随着炎帝故里旅游条件不断改善,随着随州旅游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全国游客与世界华人朝圣活动越来越多,随州人有信心把厉山元宵节欢庆活动,办成为与“泼水节”、“火把节”等著名民间节日活动齐名的节日欢庆活动。
元宵节随笔12
今天真是个高兴的日子!
20xx年暑假的时候,我开始学着上网,学着打字,那时候,还不懂开通空间和看空间里的文字 。后来,有热心的朋友帮我开通了空间,开始,也只是转载别人的日志,或是把书上自己喜欢的文章 放到空间日志里。再后来,自己也学着写日志,把自己的'心情或是见闻放在空间日志里和好友们一起分享,每个朋友的点评都给我带来一份欣喜,也是对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此后,能用漂亮的信纸写日志又成了我小小的梦想。今天,儿子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将每天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每一天都成为人生中一个新的起点,让每一天都生活的有意义,更愿能和好友们一起分享快乐。
现在,我有了很多喜欢文字的朋友,他们的文字真挚、朴实,风格各异,我从中学习了很多,也让我觉得很快乐很幸福。朋友们,感谢一路上有你们,愿和你们在空间里一起成长。
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我衷心的祝愿朋友们新年幸福!元宵节快乐!吉祥好运!
元宵节随笔13
在2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举行了快乐的闹元宵的.活动。小朋友们拿着考章卡,来到各个教室参加活动。活动内容有念童谣、画灯笼。大家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灯笼画得最漂亮;看看谁念出的童谣最最多;看看谁获得的奖章最最多。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们都积极的参与其中,走廊中充满着童谣声、欢笑声。同时,我们班的四位家长志愿者也来到班级中为小朋友们服务。他们是李定凌、李定洲的爸爸、吴君怡的妈妈、章博的妈妈、汪筱萱的爸爸。有了他们的参与我们的活动变得更加精彩。
元宵节随笔14
刚刚在网上看了一则消息,家乡港城政府要求市民对孔明灯说不,让我心里瞬间飘来了那句话:只须官府发火,不许百姓点灯。但转念一想,此举却是很有必要,因为在过去的几年内,时有孔明灯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过还是将我带回了那些童年时元宵节的那些快乐时光。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好多地方又称它为小年,是春节后第一个较大的节日。它起源于秦代,西汉时就被规定为“法定”的节日,携带着唐风宋雨而来,是一个渊源悠久的节日。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元宵节那天早晨如同大年初一一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往往将我们从清梦中唤醒。匆匆忙忙地穿好衣服,第一件事不是去洗漱,而是去门口那些五彩缤纷的、还在散发硝味的纸屑里,去寻找那些因为信子不好而没有爆响的鞭炮,然后装在口袋里,留着空闲时去燃放或者用锤子去敲响它。
在母亲三番五次的催促下,才会去洗漱一番。如同大年初一吃水饺一样,元宵节的早餐主要是吃元宝(家乡对有馅料的汤圆的叫法),元宝与我们平素吃的元宵(家乡对没有馅料的汤圆的叫法)不一样。元宝的体积明显大,每一个都有鸭蛋那么大,而且里面包着馅料,其馅料分为荤素二种,外皮也分为高粱和糯米二种。为了防止有的孩子不喜爱吃糯黏的元宝,妈妈总是预先报上一些水饺(家乡叫它弯弯顺)。
在当时,元宝的素馅,一般是剁碎的豆腐和大白菜,寓意着“大来财”和“斗富”。这种馅料是咸的,食用时主要注意一下烫就行。而另一种元宝的馅料是用脂油和白糖搅拌在一起的,或许还会拌上少许熟的芝麻糊。吃这种元宝,则需要集中注意力,不会吃的人,则不是被烫,就是吃不到馅料。那是因为脂油和白糖一受热,就会融化,又包在糯米面糊里,热量一时半会不会散去。吃的时候,首先要咬上一个小孔,然后一边慢慢吸,一边慢慢吃,急不得。倘若你上去就是一大口,不是被烫,就是将香甜的馅料喷出或者流掉。正因为这个烫字,也使得我小时候不怎么爱吃元宝,宁愿去吃水饺。
或许有的人家还没有用过早餐,村上的在大年三十就外出贺喜新春的、唱麒麟调的人,再次拿起敲响锣鼓,在本村挨门逐户地地进行贺喜。雄浑高亢的麒麟调,大多是祝愿的唱词,往往唱得主人满心欢喜,总会给他们一些喜钱。少小时总是跟随他们满村庄转,别看那些唱麒麟调的人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无论走过多少家,唱词都不会重复,都是写见眼生情的唱词。其唱腔源于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淮海戏的前身——拉魂腔,妇孺都能够听得懂。
正月十五的上午,在农村一般没有什么活动,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准备午餐,虽然没有年夜饭那样丰富,也不会去集市上去再购买什么,但中午的饭菜都比较丰盛,但很少有人喝酒,那是因为午饭没有结束,村头的社场上的娱乐活动已经开始,丝竹乐起,锣鼓敲响。东面淮海锣鼓在演绎山海经,西边的舞台上唱起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淮海戏。男人们往往喜爱听书,妇女们则往往在围观着戏曲。
在社场上吹拉弹唱的同时,身穿红色戏服、头戴财神行头的人,一身红红火火地走进家家户户。每到一家,就会走进客厅,将一个个金元宝的模型到处变魔术般地塞进橱柜。虽然这种表演是一种哑剧表演,但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几乎是每家每户在他表演完后,都会高高兴兴地给上一个红包。
夕阳西下时,村庄上的炊烟就袅袅升腾而起,万家灯火点亮时,孩童在也按捺不足,纷纷点亮自己的孔明灯,先后走向社场,社场上顿时灯火通明。那时候的元宵节的灯具,集市上是没有出售的,往往是来至家长的手工制作。虽然比较粗糙一些,但无不体现出父母的慈爱之心。无论是圆形的.还是方柱形的,它的骨架都是用芦苇扎制的。外表是用彩色的荧光纸裱糊,好多细心的心灵手巧的家长,还会剪上一些图案,当里面的蜡烛点燃后,显得逼真而灵动。
彩色的灯光,闪动的星光,如水的月华,共同将社场上照得亮如白昼,也点缀得五彩缤纷,俯视定然是一朵盛开的神奇花朵。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尽管相互之间一边骄傲地介绍着自己灯的名字,一边炫耀着灯的长处,最后还是要回到一个主题上,那就是猜灯谜。聪明一些的孩子往往就地取材地将手提的花灯做成为谜底,憨厚一点的孩子只好将那些陈旧的谜语搬来。
闹元宵,元宵节的最大特点是一个闹字。就在孩童们欢笑嬉闹时,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从公社的广场上飘来,并由远及近而来。孩童们更加雀跃起来,不用说那是由公社组织的灯火大队出场亮相了。
那时的灯火大队的成员,都是从各个生产大队抽调出来的青壮年,生龙活虎,体力强壮,经过临时的集训后,就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虽然没有什么专业的技术人员,但在老艺人的亲自传帮带下,基本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个时候,灯火大队主要是以耍龙灯为主体,一个大队舞动着一条巨龙,长达三十几米。元宵节的晚上,首先要在公社的广场上进行一次比赛,评选出名次后,才按名次的先后开始舞向乡村。
耍龙灯是不用特殊的照明,只有天上的星月在窥视着人间。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二个魁梧的大汉,双手用草叉挑着巨大的熊熊燃烧的火球。紧跟而来的是走高跷的人,他们分别穿着特制的戏服,分别扮演着神话里的人物,比如《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八仙过海》的八洞神仙……轮流走到最前面,各自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最为惊人的是,好多人居然能够脚踩一米多高的高跷,还能够来个空中翻飞360度,然后稳稳当当地落在地面。
距离高跷队大约三十米后,就是耍龙灯的队伍,二十条巨龙色彩各异,赤橙黄绿青蓝紫,头尾相连。每一条巨龙前,同样用二个巨大的火球开路,上下翻飞的巨龙,每行走数米,就会向火球喷出火舌,咋看似巨龙在吞咽火苗(实际上是舞龙头的人抛撒出的硝酸铵和木屑混合物),舞动龙体的人,则根据鼓点的节拍,或上下翻飞,或左右游动,使得巨龙摇头摆尾,如同腾云驾雾一般。每一条龙都有自己锣鼓伴奏,但奇怪的是,无论是那一条龙的舞手都不会听错自己的鼓点。
在舞龙灯的队伍后面,则吹拉弹唱,管弦齐鸣,是一组组跑旱船的队伍,两个人一组,肩担色彩缤纷旱船的是浓妆艳抹的花旦,结伴而行的是一个手拿道具船划子的小丑,洋相百出。耍龙灯的队伍,你不必去跟随队伍行走。他们每到一个靠近途径大路的生产队的社场上时,都会去表演一场,然后留下一组跑旱船去表演一番。
欣赏完耍龙灯的表演,村庄上则开始安静下来。可大约半小时后,家家户户又会袅袅升腾起炊烟,四起炊烟里那细小火星烟花般升起,一阵阵铲子与锅的撞击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旋律,不要多久,醉人的馨香就将整个村庄弥漫。那是为了祝愿来年能够获得丰收的一种仪式,叫做炸虫。所谓的炸虫,就是去爆炒玉米花或者葵花籽,爆炒后簸去灰烬时,一定要端到有机肥的土堆旁去簸,同时还要点燃一串鞭炮,使得村庄再次沸腾起来。
这一天,一般会热闹到深夜。那个时代的农人,在元宵节前一般不会去耕耘土地(正月不动土是当地的一种习俗),就是离开家去出远门的那些生意人,也要到过了元宵节才会出发。所以,尽管喧闹的元宵节充满喜庆,但它后半夜却又充满着一种离别的氛围。在家务农的人则在清梦着来年的丰收,或许梦中的脸庞还挂着微笑……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同其它节日一样,元宵节同样携带着思念的那根弦。记得妈妈在忙忙碌碌一天后,当我们回家围坐在桌前嗑瓜子或者吃玉米花时,妈妈总会絮絮叨叨地说:不知道你大哥在越南怎么样?你二哥在南京怎么样?你三哥在港口又会怎么样?……我想虽然父亲当时并没有说什么,脸上还一直飘着微笑,但他会和妈妈一样,在月光如水的月色中又是一个不眠的夜。
元宵节随笔15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节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随笔】相关文章:
元宵节随笔06-29
故乡的元宵节随笔07-04
元宵节的随笔短文07-04
过元宵节随笔07-01
元宵节的来源随笔07-01
元宵节的烟花随笔07-05
关于元宵节随笔06-28
难忘的元宵节情感随笔07-03
元宵节的记忆情感随笔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