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评课稿

时间:2023-12-21 07:23:57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评课稿通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评课稿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评课稿通用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评课稿通用1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因此胡老师以这两点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

  本篇课文里其实还有一条明显的主线,那就是英英的心情变化,惊喜、激动、紧张、失望到最后的恍然大悟,从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母亲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天使,但这部分,胡老师并没有涉及,应该是放到第二课时去上。

  胡老师的课堂机密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想象习作单元,两篇肯的学习是为接下去的想详习作奠定基础,即学习想象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同时又要接近生活。因此,胡老师在这节课上尽心了两次仿写,并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以“大胆想象,贴近生活为”评价标准进行点评。

  学习变成大树部分,从“你觉得哪些想象有趣神奇”入手,并适当地动手圈画,然后再在班里交流。对这一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此处进行了第二次仿写,学生创作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应该加以引导。

  学习鸟窝里住进小动物时,学生已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放手让学生读第5、6段时,并划出大胆想象、贴近生活的句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言,感受想象的神奇有的说长出各种各样的鸟窝很有意思,有些说鸟窝会跳舞很有意思,此时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节课,学生的思维一直很活跃,教师的引领功不可没。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评课稿《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主题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掌握想象的方法,并把奇特的想象写清楚。这节课,学习氛围轻松有趣,学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一、紧扣教学目标,逐层推进。

  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始终围绕着“想象有意思”的部分,联系生活经验,有层次地推进课后问题二的`交流、想象,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内驱力。老师能巧妙地指导朗读,在朗读、评价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审美能力。又以学生的发言一步步推进学习活动,分步学习大胆想象的方法,来搭建可操作的想象支架,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从而“真实地”展开新奇的想象。

  二、依托文本,关联事物特点,发现想象的方法

  本课的想象,就是结合生活中事物的特点来展开。由日常的认知中鸟窝的形状和谁住进去的特点进行变换着想象。又把“我”的口水是液体,这一特点,联结想象成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尿、大树在哭……这样的文本细读,为“大胆想象”指出了具体的路径,是能被学生所理解和学习的,也让想象的起点变得真实、亲切。

  值得商榷的是课文提供了“变换特点”和“关联特点”的方法,具体该怎么去“关联”或者“变换”特点呢?又怎样写清想象事物,如何组织想象语言,让想象变得更新奇有趣呢?那就必须关注本课的语言表达。这也是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个难点。老师可以进一步构建教学,通过读文、发现归纳特点等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生活与想象的联系,让习作的支架真正成为学生可操作的习作步骤、有效的习作阶梯。

  可以利用课文,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组织学生再次围绕着“想象有意思”的部分就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写法。这也是学生语言建构与创造的过程。如果抓住课文中第7、12自然段采用列举的方法、第5、8自然段的设问句让想象充满悬念、第12到20自然段的对话很多等这些语言现象来进行探究、交流,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看法时,提炼出了这些语言表达的方法,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语言对于表达的作用。继而,再去引导学生进行仿说仿写,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对于写什么、怎么写不会是漫无目的,而是有法可依,把想象写清楚会更有效地落实了。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评课稿通用2

  一、紧扣事物特点,发现想象的秘密

  想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课的想象,就是结合生活中事物的特点来展开的。在日常的认知中,鸟窝的特点是椭圆形或半圆形的,可是课文中却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什么形状都有;生活中,鸟窝是小鸟住的,而课文中,小白兔、小刺猬、小鳄鱼都可以住,甚至人类喜欢也可以住进去。这就是围绕生活中鸟窝这一事物的特点进行变换着想象,李老师把它称之为“变换特点想象”。再如,把“我”的口水想象成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尿、大树在哭……这是围绕口水是液体,联结相关事物进行想象,李老师称之为课“联结特点想象”。这样的文本细读,为“大胆想象”指出了具体的路径,是能被学生所理解和学习的',也让想象的起点变得真实、亲切。

  二、借助思维导图,落实习作支架

  课文提供了“变换特点”和“关联特点”的方法,具体该怎么去“关联”或者“变换”特点呢?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点,李老师又提供了思路——从抓住特点的不同角度,在构思上进一步细化,让习作的支架真正成为学生可操作的习作步骤、有效的习作阶梯。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在构思上,李老师始终在帮助学生搭建生活与想象的桥梁,通过对比、总结,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作者怎样想象的方法层层剖析,同时边剖析边提供了“叶脉式”“发散式”两种不同的思维导图,将作者的想象思路直观地呈现,同时也是给予了梳理想象思路的范例。

  三、关注语言表达,写清想象事物

  掌握了从不同角度去变换、关联特点去想象的方法,学生再借助思维导图厘清了自己的想象,“怎样写清想象事物”,如何组织想象语言,让想象变得更新奇有趣,是本课的另一个难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李老师合理利用课文,组织学生再次围绕着“想象有意思”的部分就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学习写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新奇感受,关注作者有意思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自然而然地提炼出了语言表达的方法。继而,老师再将学生的发现,由点及面地,与整篇课文中相同的写法关联,通过课文的例子进一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设问”“列举”“举例子”“创编对话”等表达方法的作用,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法,写清想象。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我变成了一棵树》评课稿通用12-10

《我变成了一棵树》评课稿(通用6篇)10-07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评课稿(通用5篇)09-30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评课稿范文12-10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评课稿范文(精选7篇)10-07

《会变的颜色》评课稿06-30

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10-12

三年级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评课稿范文12-11

《会变的小手套》评课稿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