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蝉》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固执地要求攻打楚国,而且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时候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在王宫花园里给他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位少年讲了怎样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呢?
二、合作学文
(一)创说领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参照课文插图画面,试讲这件挺有意思的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2-12节,找出文中“螳螂捕蝉”的内容;
2、试说故事,最好有创新。
3、指名说故事。从“具体、生动”这一要求来评议。(从读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
(二)研读理解
1、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一个什么成语?(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提问: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它们没想到的“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课件:辨一辨]自读课文9、11小节故事部分,同桌讨论。
提问: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些什么?
过渡: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指名读课文12节)
2、“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板书:恍然大悟)
3、这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当时的历史。出示《春秋列国图》。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假如你是吴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会说些什么?[课件:说一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相机板书:楚国---吴国---其它诸侯国)
4、这些道理,是少年直接告诉吴王的吗?(不是,是吴王听了故事后自己悟到的。)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与大臣一样,只是劝说的方式不同,如果说大臣是直劝、力劝,那么少年就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劝。)
(请读读课文,3—11小节。)相机指导朗读。先小组分角色自读:一人提示语,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当评委;然后当众读,集体评议;最后再当众分角色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这儿,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合作体悟
过渡: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
1、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相互合作,分角色读,也可以合作表演。)
友情提醒: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
2、分小组准备后组织交流、评议。
在别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你是评委,请你仔细听,认真看,用心体会,他们哪些地方读(或演)得不错,哪些地方你认为可以改进?为什么?(“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蝉》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诫吴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忽略身后隐患危险的做法,从而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本文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联系课文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恍然大悟”、“固执”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预习,借助字词典学习生字词,熟读小故事。
2. 教师制作PPT教学课件。
【课前游戏】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老师的姓和动物有关,那么,我来考考大家:你们都知道哪些含有动物的成语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动物有关系(板书:螳螂捕蝉),请同学们读课题。
螳螂捕蝉也是一个成语,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几个字——
(生:黄雀在后)
2.完整地说。
(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初读感知,把握大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默读问题)
2.好,哪位同学结合投影上的提示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3. 谁讲的故事?讲给谁听?目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少年、吴王)
三、角色体验,读文明理
(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1. 哪位同学能快速地把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找出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2. 这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出示课件)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1.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其实它们三位把头往回一调,完全可以看到身后的危险,这灾难就是可以避免的,但它们为什么不调头呢?我来找三位同学替它们回答。
(1)蝉啊,蝉!你为什么没把头往后调一下,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我看你是只想露水不要命呐!)
(2)螳螂,你为什么没调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好吃吗?还没吃到就……惨喽!)
(3)黄雀,你为什么没把头转一转哪?
(吃到螳螂了吗?现在后悔了吗?来不及了!)
2. 从这三位的回答我们明白了,蝉一心贪恋露水却不知道(身后的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蝉却不知道(身后的黄雀),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依次板书)
3. 谁能同时面对它们三位用一句话告别一下。看看文中哪句话最合适?谁来读这句话,真的让它们听到,你是在告诫它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三)领悟寓意,创新复述
1. 少年对吴王所讲的这番话,吴王听懂了吗? 从哪儿看出来?请齐读。(出示课件)
2.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呀?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
学生自由回答。
3.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个,同学们读一读,积累积累。它们都是表示一下子明白过来的词语。
4. 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奇怪了!少年这番话并没有提到攻打楚国的事呀,为什么吴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这两件事儿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吴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蝉一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攻楚,诸侯在后。(板书:攻楚,诸侯)
5. 少年说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现在看来它不但有意思,而且还特别的有……
谁能把少年所讲的这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哲理、道理、寓意)的故事绘声绘声地讲好它呢?我刚才说的是什么好?讲好!自己练习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6. 哪位同学当一下少年,给我们这些好奇的吴王讲讲这个故事呢?(课件出示插图)
四、推敲字词,体味妙劝
(一)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1. 吴王所悟出来的结论和当初大臣们所劝阻吴王的理由一样吗?(课件切换)
2. 大臣们是怎么认为的?读来听听。吴王悟出来的和当初大臣们所劝说的理由是一致的,可是当初大臣们劝说得到的结果是?
3. 固执是什么意思?你身边有没有固执的人?给我们讲讲他是怎么固执的'?能举个例子吗?
4. 你们劝他了吗?有用吗?他明知自己错了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管你怎么劝说他还是要坚持到底。
(二)推敲字义,品味巧劝
1. 可是见过像吴王这么固执的吗?他是怎么说的?生读。
这分明就是下了一道——死命令。
2. 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说说看,你会哪一个就说哪一个?(课件出示两个“死”句)
3.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4. 从这两个死你领悟到了什么?(吴王攻打楚国的决心很坚定,吴王很固执)
5. 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来读读这两句,第一句男同学,第二句女同学。男生注意了,你们现在是固执的吴王啊。
6. 大臣们苦苦相劝,那就是个死呀!可是,少年却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不但没死,反而得到了吴王的夸奖。这是什么世道嘛?谁来评评理?究竟是为什么?
(巧劝、智劝、拐弯抹角地劝、旁敲侧击地劝)
五、拓展延伸
1. 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课件)
2.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像少年这样善于巧(智)劝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一下,下次课我们再来分享。
《蝉》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3、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夏天的时候,当同学们午睡时候,如果有几个蝉在窗外聒噪的时候,是不是觉得非常讨厌,好像很少人喜欢蝉,但是蝉是很值得人尊敬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蝉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
三、问题探讨
1、作者开始对蝉是怎样一种态度?由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2、作者后来对蝉又是怎样一种态度?这从文中哪处可以看出?
3、是课文哪里一句话转变了作者的态度?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4、作者写蝉,先抑后扬。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5、“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贝壳》
一导入:,
同样是写短暂而脆弱的生命,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另外一位作家席慕容的《贝壳》,看看这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
首先有没有同学读过席慕容的诗?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如: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任绿草如茵花开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
(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二、字词
三、朗读
四、质疑
1、《蝉》中,作者对蝉的歌颂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不是的话,是怎么写的呢?
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2、作者赞美完了后是不是就此停住呢?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
3、由此作者进一步联想到自己的生命
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4、由此,作者由衷地说了一句“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5、所以,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五、比较拓展
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把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初心——《生命的滋味》序(席慕蓉)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
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
总是在无法预知的时刻——或是从书页间的一个段落,或是在人生长路上的一处转折,那感动忽然来临,我们心中霎时充满了可能是伴随着刺痛狂喜,也可能是一种神圣而又甘美得无法言传的颤栗。恍如有一种悲悯从高处对我们俯视,又恍如重逢那消逝已久的美好世界,那生命最初始的对一切美好事物似曾相识的乡愁。
是相对忘言,是很可能一说即错的邂逅。
因为,这感知的“直觉”,也是一种很难去界定的东西。我们只知道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能被激发,却不能去刻意培养,更不会随着年龄与知识的累积而增长。
它是“初心”,是上苍分配给每一个个体的天赋,是让我们在恰当的时刻能够短暂地参透天机的触角;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少,有人参透的范围很深很广,有人却只分得一处小小的角落。
我想,我是属于后者。
然而,即使仅只有一处小小的角落,我也常在那难得的时刻突然来临时慌乱得不知所措,更不会用言语去清楚形容,非得等到时间慢慢过去,等到自己逐渐安静下来之后,我才可能在灯下用文字来试着为那些已然消逝了的光影造像。
《蝉》教学设计4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要上的课文是——螳螂捕蝉,(教师板书课题)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声旁准确地读出读音了,咱们大声地念念它,好吗?读“螳螂”二字——齐读课题
过渡:螳螂捕蝉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吗?
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轻轻地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对照着文后的生字表认认、记记,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读完后啊,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认真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刚才,老师巡视了一番,发现咱们六()的同学读书可认真啦!想必,你们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4、指名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决心已下,不容劝说。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从而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指名两生说,第一生说完后要给予明确地肯定,指出更清楚的要求。一定要说出“固执”和“恍然大悟”两词)
评价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出示)
1、教师手指文字,叙述:你们看,起初,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是极力劝阻,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不堪设想(着重号点出),你怎样理解“不堪设想”呢?(不敢去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之严重!)你能想象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吗?(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将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是啊,尽管后果这么严重,可吴王却固执己见,(着重号点出“固执”)你又怎样理解“固执”呢?——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并且他还说——引读“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你能把第一段读好吗?自己去练练,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评——齐读)
(二)第十二自然段
如此固执的吴王后来是——呈现文字——恍然大悟(着重号点出)最后,打消(着重号点出)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质疑
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读,看看能不能把你心中最大的问号问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说服不了吴王,而一个少年却能?
为什么吴王起初是固执不已,而后来却恍然大悟,从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果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从这两段文字中寻找答案——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少年的这番话是什么样的话?(“这番话”下加——和?)
这位少年的一番话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道理?(“道理”下加——和?)
评价过渡: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学习不叫真正的学习!”看来啊,同学们真的会学习,真的会思考!
四、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
1、那么,少年的这番话究竟是怎样的一番话呢?(出示9、10、11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少年的这番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名学生说(螳螂捕蝉的故事)是的,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4、出示自学要求: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象,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出示关键词语的着重号: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瞄准)争取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5、学生读、自由练说
6、出示图片: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讲述这个故事,苏老师给你们提供了这样一幅插图,对照着插图,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
7、指名两生说。
8、原先固执的吴王就是听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出来,将“这番话”下的——加?舍去)才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9、那么,究竟这个故事蕴藏着怎样的道理呢?(指名说)
10、出示9——11自然段,在“它们……祸患呢!”下出现下划线。齐读这句话
11、出示:此刻的吴王恍然大悟:我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2、是啊,正是因为少年的那番话,才使吴王悟出了如此重要的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的。
13、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五、评析少年形象
1、同学们,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位少年,一位与我们同龄的少年,他做出了许多大臣们不能做到的事情,你佩服吗?
2、你为什么佩服他呢?出示:认真得读读课文的2——11自然段,细细地品位文中描写少年的词句,然后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这位少年的敬佩之情。友情提醒:一定要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写,要写得有理有据,如果能结合以前所学的课文和生活经验来写就更好啦!
3、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析
你的叙述方法老师很欣赏,你用了总分的句式把自己对这位少年的印象说得有条有理。
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
你不仅用了文章中的语句,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真不错!
……
六、课堂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少年啊!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也要向这位少年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也耐人寻味,它所蕴涵的道理我们也要牢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隐患。
七、作业布置
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想不想把这篇课文的故事情景表演出来?(想)那好,这个工作留给你们课后去精心准备,呆会儿,我去建议你们的语文老师利用下节语文课展示你们的准备成果,好吗?
《蝉》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揣摩字词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方法】
删减品析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
一朵花曾感动过我(故事:古代的蜀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无忧无虑,国君叫:杜宇,他负责勤勉,爱戴百姓,看到人们乐而忘忧,他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年复一年督促百姓耕作。终于积劳成疾离开了百姓。可他对百姓难以忘怀,就幻化成一只督促大家的鸟,发出声声啼叫,直到喉咙啼血,鲜红的血滴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
一只蝉也曾打动过作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小思的《蝉》去感悟一下人生。
二、读蝉
1.老师与学生配合朗读
(思考:识记重点词)
勾画感动你的句子或很美的句子。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宽恕”作引
2.白板出示:删减品析法
理一理作者感情变化
投影:(1)“杜鹃花没有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
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对比阅读还原(还,就,更),学生对比朗读,教师点评分析,交流朗读情感的变化。
小结:(还、就)突出蝉鸣之早,透露出作者的厌恶之情。(更)有力的对比出蝉的鸣叫知知不休,很是烦人。虚词组成情感的递进,使厌恶之情淋漓尽致。
齐读:“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这是一烦,占门再来看看二烦。
(2)“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那么响,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是一个夏天了!”(还原:就、却、竟、只不过、罢了)
朗读对比赏析。
小结:一个“就”字显示出作者发现很响很烦人的蝉竟然具有如此非凡的执著为之惊讶,一种不以为然,“那么、确、竟”一种惊讶油然而生。
仿句训练:蝉呀,蝉呀,你何必聒聒,这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3)人一生要经过多少个普普通通的夏,有什么大不了,她只是夏天罢了,然而对于蝉而言又将是怎样的一个夏天?你知道答案吗?可否学习老师的删减品析法你找到的句子。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小结“才”渗透了作者对蝉苦苦等待夏天的同情,对夏天的到来的不易深深同情,对蝉的日
三、悟蝉
1.齐读:“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探究“活着”、“活过”。
小结:活着是一种责任,活过是一种态度。
白板: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2.合作探究:“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只不过、夏天
小结:学到这,同学们认为那是怎样一个夏天?“只不过还是原来的夏天吗”对于蝉而言:他是延续生命的不同寻常的夏天,对于作者还只不过是夏天吗?对于我而言,它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夏天了,它是通往人生意义的每一天中的一天,所以,我们不仅要过好夏天,还要过好每一天……
讨论归纳:文章开头写蝉使事忙得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了蝉的惹人讨厌和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抑。然而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活着的生命的意义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是扬。
3.在读“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删减法品析:(删取斜阳)朗读对比
白板出示:“斜阳欲落去,一望暗消魂”引申理解凄美的意境美。烘托出蝉死的壮美。
4.探究质疑: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感受凄美意境。
讨论并归纳:我们一般是听到秋风的声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疏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风中,言少而意浓。
四、课堂小结
蝉虽然烦人、弱小、微不足道,但是蝉的一生的经历给人的启示确实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再次齐读文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生命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一颗未经打磨的钻石 ――诺贝尔”。
五、作业布置
1.了解作者
卢玮銮,香港作家,散文家,学者。1939年出生于香港。香港近代著名小说家、教育家,荣获香港教育学院第二届《杰出教育家奖20xx》。
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彤云笺》《丰子恺漫画选绎》,《不迁》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曾编纂《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1925~1941)》,与人合编有《茅盾香港文辑》,研究论文集有《香港文纵》。
2.推荐《蝉》――法布尔。
3.写一篇关于蝉的小思。
《蝉》教学设计6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
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螳螂捕蝉》一文写了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吴王伐楚的事,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教学时,笔者抓住少年劝阻之“妙”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一、设置对比,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本课时,笔者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样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吴王打消了攻楚的念头。哎!大臣讲得是不是也有道理呢,我们来看看。学生自由读:大臣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时老师及时引出疑问:同样是劝,大臣的劝阻遭到了吴王坚决的反对,而少年的劝却使吴王打消了念头。接着再鼓励学生: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位什么样的少年,他劝得究竟“妙”在何处?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转换角色,品味语言,悟寓意,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去表演把故事表现出来,并提出要求:要想演好,先得读好,同学之间可互相请教。学生转换促读,以读促理解,互相帮忙,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氛围。在反馈时教师对听的同学提出了要求:现在你们都是吴王了,看你们能不能从少年的故事中听出点什么。听过后,教师可随机采访“吴王”们。这时道理自然地从“吴王”的嘴里谈了出来。学生通过角色转换,感悟寓意,感受少年劝言之“妙”。这时,老师再进一步引导: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少年劝吴王之妙?学生再读课文,发现少年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在花园里转悠了好几天把衣服和鞋子都弄湿了也亳不介意,见到吴王,又说要给吴王讲“一件挺在意思的事”。这些做法为给吴王讲这个故事扫除了障碍,真可谓用心良苦。这不就是他的心机巧妙之所在吗?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内化“理解”,通过朗读表现“感受”。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既进一步揣摩了文中中心人物的心理,又培养了学生互相配合的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讲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
三、创造性复述课文,积累、内化、运用,表现其“妙”
本篇寓言故事,语言简练角色少。而故事总是从反面给读者以教训,所以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余地。因此可以增加情节,把文中的叙述部分,人物的心理活动都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有形的动作、神态,进行创造性复述,以丰富寓言内容,使寓意更加显露,从而积累、内化、运用语言。而且采用师生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表演中,学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比如,蝉自言自语,哼着小曲;螳螂、黄雀说的“你这个笨东西,瞧你美得那样,还不知道一会就要成为我的美餐了呢”等洋洋自得的话;还有少年的“你们都是愚蠢的家伙,只想吃前面的食物,都不知道你们的后面还有个我呢”的心理。表现者撇着嘴,眯着眼,点着头,一副蔑视又幸灾乐祸的样子。这些语言,动作,神情无不渗透了学生对故事的创造性理解,补充了文字表现的空白。
四、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从情感上做铺垫。
《螳螂捕蝉》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古文原著。在学生理解了寓言的内容、寓意和关键词语后,让学生再读古文原著,既亲切又有趣,也容易接受。学生稍经努力即可学会,加上寓言本身的趣味性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为今后到中学接触古文,从认识到兴趣方面,从情感上做了铺垫。
附:《螳螂捕蝉》(第二教时)
一、激情导入,设置对比,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1、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读书,我们知道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可是吴王却非常固执,谁来谈一谈吴王的话,“谁敢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但如此固执的吴王,听了“少年”的一番话却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是位什么样的少年,同学
们接下来我们就和他进行一次心灵沟通。
二、自主探索,转换角色,品味语言,悟寓意,感受其“妙”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哪里对你有启发,也可以简单地写在书上,感受少年劝说之“妙”。
2、生自由读、悟,师巡回反馈信息。
3、生反馈
重点:9节——11节
指导过程:请同学们看屏幕
①、
第9节——11节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②、生读,思考后讨论交流。
③、反馈
a、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蝉的心情如何,练读体现蝉的心情。
b、螳螂呢?“横”、“举”;螳螂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c、黄确呢,“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
④、同学们要使固执的吴王恍然大悟呢?就看你们怎样读这个故事了,练读。
⑤、指名读,叙述的部分,少年、吴王(问:这少年如果王宫花园里有人弹奏乐曲,会不会更有利于你劝说?好!那就弹奏乐曲。)
评价:吴王你恍然大悟了吗?你悟到了什么?
4、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感悟,培养语感
①、通过刚才的读书,少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的人物对话描写得非常生动,我们来个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好不好,先练习一下。
②、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
其余的各位可以跟着默读你所喜欢的角色的语言。
③、同学们,如果我们去掉叙述部分,只读人物的对话,可能会使故事更吸引人,我们试一试。
④、指名读
三、创造性复述课文,积累、内化、运用,表现其“妙”
1、同学们这样一读使刘老师有所启发,我想如果我们要把文中的叙述部分,人物的心理活动都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有形的动作、神态,那故事讲出来岂不是更精彩。
2、要想把故事讲好,需要大家精诚合作,有信心吗?有信心就成功了一半,同学们的自信也激发了刘老师的豪情,刘老师想和大家进行讲故事比赛,待会我们都不看书,看谁讲得好。现在开始自由组合练习。
3、生练习。
4、展示。
四、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从情感上做铺垫。
1、同学们,请看屏幕,读一读,看你读得懂吗?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2、生读,并根据所学课文说一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3、指名说一说,谈谈读文言文的感受。
师:这是《螳螂捕蝉》古文原著中内容,其实我们学过的《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寓言故事都有相应的古文原著。吟诵这些古文确实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也借古人的一句话共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蝉》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蝉》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虞世南是唐初著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
二、剖析诗意: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三、作者介绍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四、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
五、艺术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的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蝉》这首诗,学生自由读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了解作者资料
(三)学习这首诗
1、第一句:垂緌饮清露
(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第二句:流响出疏桐
(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3、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况的意味。
4、小结: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有名。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乞巧》
一、教材分析:
《乞巧》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朝诗人林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
二、剖析诗意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②,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③。
注释
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比喻多。
诗意: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三、作者简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四、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五、艺术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能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并且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走进了民间故事,学了两篇《牛郎织女》的课文,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和“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有关。
(二)解题
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这首古诗的题目《乞巧》,怎么理解乞巧。
(三)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古诗
2.区别“宵”和“霄”
《乞巧》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你发现是那两个字?
看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个“肖”字,只是部首不一样,一个是宝盖头,一个是雨字头)
“肖”表示他们的读音,知道宝盖头和雨字头代表什么意思吗?(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两者的一样的最好,不能回答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拨,得出:“今宵”是今天晚上的意思,“碧霄”是碧绿的天空)
3.全班齐读古诗。
(四)、切题导入,学习《乞巧》
1.课件出后资料,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3.同桌结合资料理解诗的大意
4.指名说诗的意思
5.根据诗意想象乞巧的场面
有三、四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从哪些字看出的?(理解:家家、几万条、尽)
世上的红线是穿不完的,诗人用一个“尽”字表明了家家户户的女儿们都在对月穿针,场面异常热闹
(五)、设置情境,感受诗意
1.据说织女能织出五彩的锦缎,光的像波光粼粼的湖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要耀眼,凡间的老百姓给她织的锦缎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值得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她织的花,红似火,白如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蜜蜂偏偏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古代的女子针线活做得好课时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知道原因吗?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让我们一起来到这场景中(随机问学生:姑娘,你在月下干什么呢?)
4.师:不论陈家的姑娘还是王家的姑娘,或是李家的姑娘都在穿针引线,这正是——姑娘们来读——,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课件出示: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学生齐读)这是怎样的盛况啊,民间《乞巧歌》这样唱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生齐读)
5.师: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乞巧的人群中去,眼望浩瀚的银河和皎洁的明月,许下美好的心愿吧
6.师询问学生的心愿(姑娘:七夕之夜,你要乞的是什么?)
7.学生齐读全诗
8.小结:诗人先写了“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生背第一句);再写了七夕的热闹场面——(指名生背第二句)
六、总结:
古诗之中包含着美好的愿望或者意境,还要同学们细细体会,多多琢磨,课下大家还可以在多找一找古诗中包含着民间传说或者神话古诗的古诗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乞巧
《蝉》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为了获取第一手材料,认真的工作精神,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
二、注意文章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三、使学生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二、生字新词,下面的字词要会写并懂得意思。
窠——鸟兽做的窝。涂墁——这里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纤——细小。蚋——一种小昆虫,体长二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畜的血液,幼虫栖于水中。鳍——鱼类的运动器官。曝——晒。喧嚣——声音杂乱。欢愉——欢乐而愉快。顾忌——行事之前对某些外加的行为规范有所畏惧。寻觅——寻求,探索。不怀好意——意思是没安好心,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心动。
三、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然后思考问题:本文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什么?
请3—5名学生讲。
教师明确: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2至11自然段)写蝉的地穴及蝉从地穴出来脱皮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2至24自然段)写蝉的成虫产卵、卵遭遇的破坏及幼虫落地的情况。
第四部分:(第25至26自然段)写出未知的蝉的地下生活以及对蝉的成长过程的感叹。
四、精读课文。
本文读起来像小故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我们读这篇文章时,一要感受其中的趣味;二要关注作者是如何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客观地记录蝉的习性与成长规律的。
(一)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
1、蝉的窠与其他掘地昆虫的窠有什么不同?作者是怎么知道这种不同的?(蝉的窠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2、“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句中的“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因为“大多数”是限制性词语,表示多数掘地昆虫的窠外面有土堆,只有少部分的掘地昆虫没有土堆,删去之后就变成掘地昆虫外面都有一堆土,与文意不符,它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话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蝉”的地穴与“金蜣”的.地穴相比较,说明“蝉”的地穴周围一点土都没有的特点,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第11自然段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试品析其好处。
(这一段是动作描写,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蝉“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地写了出来。)
(二)学习本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1、准确性。如“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2、生动性。如“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3、通俗性。如“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
4、多运用拟人化手法。如“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蝉》教学设计9
一、 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性文章。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首先作者写蝉的“烦”和微不足道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厌烦的情绪。后来当朋友告诉他蝉的生活历程如此特殊、生命如此短暂时,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是敬意。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小生物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有良好的细微观察习惯。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的对待生命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的对待生命的态度。
2、 教学难点: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检查预习情况
(1) 给下列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收敛( ):
宽恕( ):
零落:
断续:
(2) 检查布置的收集有关蝉的生长过程的图片与资料,并让两位同学将自己的资料向大家展示。
2、 导入
(1) 提问式: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把蝉的生长过程简要的口述后,你对蝉有什么新的认识呢?(学生自由发言)
(2) 引发思考:它的生活历程如此艰辛,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相比之下,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新的思索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
3、 进入正课
(1)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学生之间讨论对生命有什么新的思索,可以从文中找出句子做出解
答,并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讨论并归纳:“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对它的理解是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要好好地活。此句也是全文的文眼。
(3)探究质疑:这是作者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但作者以往对蝉的.认识却是那么浅薄,以往作者眼中的蝉是什么样子的?
讨论并归纳:文中第1、2自然段,写出蝉的烦人、聒噪,病蝉的微弱、细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特点。
(4)探究质疑:作者对蝉的厌烦转变为宽恕、理解,那是什么让他思想转变呢?
讨论并归纳:是朋友的话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小生物。(全班齐读朋友说话的内容)
(5)朋友的话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
讨论并归纳: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活而已
(6)文中哪些地方说明作者也体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讨论并归纳:最后两段。
(7)探讨:作者由以往的“烦”转变为现在的“宽恕”,这种写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讨论并归纳:先抑蝉的厌烦、微弱、细小,听了朋友的话后令作者惊讶起来,对蝉产生了同情和理解,此处开始扬。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8)探究质疑:最后结尾句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讨论并归纳:由结尾的“宽恕”照应开头的“烦”,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9)你是怎样理解结尾句?
讨论并归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蝉而言,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生命短暂,但蝉执著地等待,想到这些,“我”以往对蝉的不敬全部消除了。
(10)探讨:你认为应该怎样做生命才有意义?
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4、课后练习:
写一段80字左右的短文或诗歌,赞颂蝉的生命。
附板书设计:
烦人的聒噪 惹人厌烦
蝉的特点 烦
病蝉的微弱细小 微不足道
蝉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短暂 积极面对
朋友的话 宽恕
好好地生活 全情投入
《蝉》教学设计10
教学总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到、很、想、名、本、领、知、识,永”等9个 生字,重点读准“本领”一词的音;认识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师指导下,正 确描摹“识、本、领”3个字。
2. 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重点朗读好文中人物的语言,初步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
3.能根据提示说清课文的大致内容。
4.了解蝉最终没有学到本领的原因,知道学本领不能怕苦、怕难、怕累的道理,并能用一句话说清自己的读文感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到、很、想、名、本、领、知、识,永”等9个 生字,重点读准“本领”一词的音。
2.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根据提示说清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拼音引入,揭示课题
1.板书音节:chán,指名拼读。
2.板书:蝉,结合字形简单介绍“蝉”。
师:蝉是一种昆虫,所以左边是个虫字旁(板书:虫)。右边是个“单” (板书),合起来就是蝉。这是一个形声字,虫字旁表义,单表音。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说明】
结合揭示课题,复习拼音,读准翘舌音。通过板书,结合字形简单介绍蝉这种昆虫,同时滚动复习 ,加深对“形声字”的认识。
二、巩固分节,初读课文
1. 巩固标小节号。
(回忆方法——自己标小节号——集体核对)
2. 自读课文,要求:字字过目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拼拼音节。
【说明】
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标小节号是初读课文的常规步骤。对于标小节号这种新技能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初学阶段,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标小节号的方法及注意点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逐步使学生对这项技能日趋熟练。另外,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正音的意识,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自主阅读的最基本的步骤。
三、小组学习,读课文划词语
1.小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出示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字字过目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游戏巩固,核对词语。
(1) 游戏:拼音节,请词语。
(媒体出示课文内容:词语都用拼音代替,读对后出示词语)
重点关注:
? 很 (前鼻音, “很”就是“非常”的意思。)
? 本领 (分清前后鼻音。)
? 知识 (整体认读音节)
(2)媒体示范、全班比对检查。
3.指导读好词语“不以为然、一摇头、不耐烦”
【说明】
把课文读正确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
的时间读文,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尽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对于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逐步养成不急不躁的读文好习惯。
“圈生字、划词语”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助于他们渐渐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游戏的引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各有侧重地对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一次集中的正音。
四、指导读句,扫除朗读障碍
1.出示句子,同桌练读。
媒体出示:(1)蝉一天到晚趴在树枝上叫,它的叫声很不好听。
(2)蝉不以为然地说:“知了,知了!”
(3)蝉很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2.指名交流读句,随机理解“一天到晚”。
【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理解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将句子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为学生读懂文章打基础。
五、读课文,根据提示说清课文的大致内容
1.指名分节读课文,巩固读书习惯。
2.齐读课文。
3.根据提示说清故事大概内容。
(1) 师带读提示。
出示:因为蝉的叫声___________,所以几位有名的歌唱家想__________。 (怎么样) (干什么) 可是,蝉不愿意学。结果,它___________。
(怎么样)
(2)同桌交流。
(3)逐句交流,随机学习生字“名、本、领”。
第一句:
师:谁来交流第一句?
师:可不是一般的歌唱家,而是-----,有名就是名气很响的意思。谁能
读好这个词?(有名) 你有好办法记住“名”吗? 指名说 (关注规范表达)
师:那有名的歌唱家想干什么呢?(出示:本领)
师:你怎么记住“本”这个字?(指导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领”这
个字怎么记呢?(关注规范表达) 边说边在桌上写一写。
师:再来读好这个词语。
第二句:
师:可是蝉不愿意学,那结果怎样呢?
(4)齐读。
【说明】
分节读课文是对学生先前预习课文时标小节、读准字音的再一次反馈。同时借助填空整体进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继续加强生字的识记,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六、课堂小结,指导书写
1.小结。
2.指导写字,练习书写“本、领”。
【说明】
通过老师示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将字形结构、关键笔画作为切入点,对生字的书写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写好字的信心,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加以实践。
七、布置作业
1.正确朗读课文。
2.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认读“到、很、想、名、本、领、知、识,永”等9个
生字;认识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摹“识”。
2. 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重点朗读好文中人物的语言,初步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
3. 了解蝉最终没有学到本领的原因,知道学本领不能怕苦、怕难、怕累的道理,并能用一句话说清自己的读文感受。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1.引读填空,回顾故事内容。
2.导入新课。
二、重点学习第二节,读通句子,了解内容,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情
(一)分清句子,读通句子。
1.指导数句。
2.自读课文,分清句子,尽量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分句开火车交流,正音。
4.齐读第2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6句话。边读边记,有哪几位歌唱家(板书:歌唱家)想教(板书:想教)蝉学本领(板书:本领)?
(二)读第二小节,了解哪几位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蝉学本领。
1.思考:课文中提到了哪几位有名的歌唱家?
2.交流并板书:黄莺、画眉、云雀
3.听鸟叫声,加深了解。
(三) 朗读描写三位“歌唱家”的句子,了解它们想教蝉学习的本领。
1.指名3人交流句子。(生交流一句,媒体出示一句)
2.师生配合读句,随机指导识记、书写“识”。
A.发音
B.识谱(出示词卡)
引导发现2个字的共同处(都是左右结构,都是言字旁)。
《蝉》教学设计1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㈠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1、教师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学生边听边看插图边想。
2、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㈡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1、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目的是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①指名读,围绕这句话、讨论,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②练读这句话。
2、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①理解:恍然大悟。
②吴王明白了什么?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出示大臣们认为……后果不堪设想)。
3、对比以上两句话,体会“前后呼应”的写作特点。
㈢、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1、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8自然段)。
2、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㈣、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①概括主要内容,复述课文。
②学习了本课,大家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四、布置作业
1、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说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2、续写课文,第二天吴王又上朝了以后……。
五、板书设计
不能只想着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蝉螳螂黄雀少年
楚国吴国其他诸侯国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蝉》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有声有色地朗读,体会古文的简洁、优雅,培养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2.运用组词、拆词、对照注释、联系语境等方法,能读懂古文的意思,理清故事的情节。
3.想象生动而富有情趣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画面,能完整而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
4.揣摩三种动物的内心,创设对文中角色说话的情境,明晰寓言的道理。能联系到生活实际,谈自己得到的启发。
5.讲述历史故事《螳螂捕蝉》,文、白对读,了解古代寓言文化。
教学过程
一、音韵渲染,朗读激趣,重在积累。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寓言故事,题目是【齐读】《螳螂捕蝉》。【出示】请看,这个寓言故事和我们平时读到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这个故事是古人用文言写成的,称作文言文。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已经沿用了3千多年,是我们现代汉语的源头。】
【悠悠古琴音乐响起】先听我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教师范读】
请大家试着读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两遍。
【指名两名学生读。小组接龙读。】
光读准确还不够,古文要读出它特有的韵味。我们来看最后一句,比较长,注意了停顿就能把握语句的节奏。【听我读】谁来试一试?指名读,一起读。【古文的停顿一般是根据词句的意义来划分的。】
文中还有一个语气词多次出现,发现了吗?语气助词适当夸张拉长,也能读出古文的韵味。【再自由练读全文,用心体会词句的停顿和语气。四位学生开火车读,每人读一句。相机纠正,请学生跟读。读得好的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齐读整篇古文,读出节奏和韵味。】
反复诵读中,我们会逐步感受到古文特有的优美音韵。
二、读懂文意,想象画面,意在入境。
1.【出示学程单1】这样的文言文能读懂吗?自由朗读,自己先说说古文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字词,看看下面的注释,也可以联系故事的情境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试着讲讲这个故事。【教师巡视,发现疑难,及时点拨。】
2.指名一位学生交流寓言的意思。
3.寓言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听到过蝉叫吗?一起来学着叫一叫吧。【点击视频】看到过螳螂吗?能不能模仿螳螂的`动作,表演一下!提高难度,谁来学一学黄雀拍着翅膀啄食的情景。
4.真是惟妙惟肖!通过想象和表演,我们就能看到有意思的画面。你觉得这个寓言中哪些画面很有意思,让你读着仿佛就在眼前?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文中的一个细节,可以用动作来配合你的讲述。
交流六个学生。
5.想象说话:蝉,螳螂,黄雀,此刻心里在想什么呢?
三、情趣讲述,角色对话,旨在明理。
1.【出示学程单2】寓言故事,如果你能有声有色地讲述,那就更有意思了。谁能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点评。】现在提高要求,你讲故事时可以加入动作,甚至还可以想象和创造,比如,你可以加入动物的心理活动。【小组里再练一练,指名两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故事。】
2.听着故事,想象着当时的情景,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些什么呢?【从正面告诫它们,应该怎么做?】【板书:善思(深思熟虑)、慎行(谨慎行事)】
箭头理清关系:是呀,蝉关注的是 ,螳螂想抓的是 ,黄雀盯的是 ,童子瞄准的是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过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事后祸患的事情呢?
3.关于这则寓言,古书上还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教师讲述《螳螂捕蝉》】引读故事。
师:猜猜,吴王听了故事会说什么?【他悟到了什么道理?】【板书:善思(深思熟虑)、慎行(谨慎行事)】
【示战国地形图。】
四、文白对读,拓展延伸,了解文化。
1.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意味深长的历史故事。【分角色读故事】
《螳螂捕蝉》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正谏》,像这样有意思的寓言还有很多:(苏代以“鹬蚌相持”劝止赵惠王伐燕,陈轸以《画蛇添足》劝止昭阳攻齐,季梁以“南辕北辙”劝止魏王伐赵,)还有《郑人买履》《揠苗助长》《狐假虎威》等寓言,听过吗?这些古代寓言都被收录在这本书中《先秦寓言史》。这些寓言无不透出祖先的智慧,折射历史的光芒。当今世界,很多古文化古文字都消失了。唯独古汉语绵延千年,直到今天,它仍是一条母亲河,承载着我们汉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2.课后请大家背诵文言文《螳螂捕蝉》,让我们的语言仓库储存一些古汉语的材料。朗读文言文《鹬蚌相争》《画蛇添足》,并试着讲讲这两个故事。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的故事由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正谏》中的《吴王欲伐荆》改编而来,讲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说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等到开始深入研读文本,才发现麻烦大了:这篇课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寓言故事!课文中少年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是个寓言,但整篇文章其实是个故事,其结构类似于“文包诗”,螳螂捕蝉只是“故事里的故事”。可是教参里面很明确地说它就是一篇寓言,查了相关资料,也都说是寓言。到底是故事还是寓言?这个问题令我非常纠结。因为不同的文体,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不同的。后来我想,编者把这样一篇故事放在六年级下学期,应该是有意图的。小学阶段学过的很多寓言故事,学生对于寓言的特征已经比较了解了,这个故事安排在这里,更多关注的可能是寓言的运用。当然,这篇课文中少年的高明不仅仅在于寓言的使用,但我的着眼点最后还是落在了寓言上,确定的基本教学思路是学寓言,用寓言。
基于这个想法,第一次试教时我把寓言故事拎出来单独讲。按照寓言的一般教学思路,读故事,明道理。然后讨论少年为什么要用这个寓言来劝吴王。结果发现,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原本精彩的故事变成了枯燥的分析,试教的效果也非常糟糕。
后来,我调整了教学思路,把寓言放在故事中,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少年为什么选用这个故事来劝吴王?力求在把寓言的文体特点不着痕迹地融入到故事的教学中去;二是少年为了用好这个故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这个问题着眼让学生体悟于少年劝说的巧妙,同时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少年的一举一动和讲寓言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选择清晨,手拿弹弓,都是为了给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为让吴王相信这个故事做好铺垫。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还是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采用了自读、讨论、交流的方式。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自读自悟。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设计了“少年,你的心思我来猜”的课堂情境对话。最后再让学生为吴王设计讲话稿,让他们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回顾整个备课、上课的过程,我发现还有这样几个不足与教训:
1、文体需要关注,但不能被文体束缚。因为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关注文体”,为了突出寓言的文体特征,我把故事进行了重组,却忽视了情节的连贯性。虽然在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整堂课还是由我在牵引着学生,有些问题的设置生硬而牵强。
2、忽视了表达形式的体悟。这篇文章语言精炼,含蓄,很有嚼头。细细研读,无论是寓言中反复出现的“却不知道”还是少年与吴王的对话,都值得好好地品味。但是因为课堂重点和容量的关系,没有能够深入文字,是个遗憾。
3、课堂应变能力不强,关注教案甚于关注学生。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如果吴王就在你的面前,你想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和他讲道理?学生回答说用语重心长的语气。当时心里意识到这个答案不妥当,但是为了保持课堂的流畅,轻易地放过了这个本该精彩的生长点。
新的一年,新一轮同研共进活动又开始了,这一学期我们又将进行哪些思考,收获怎样的精彩呢?共同期待着……
《蝉》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动画、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投影出示生字词)
2、边读边想,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实在不明白的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理解词义。
(2)指名说说,集体讨论。(其实从这几个句子这几个词语中,我们已经可以把整个故事串连起来)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中写起因的是哪些自然段、经过结果又是哪些?
2、组成小组分别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利用刚才出示的词语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出示几个比较难写的生字:侯、禀。
2、指名读。
3、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容易出错。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动画、
一、复习
1、齐读课文。
2、简要说说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收获?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
1、指名复述,师出示复述用的关键词语。
2、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补充习题第10课。
2、复述课文。
《蝉》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零落断续收敛宽恕。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习的阅读能力。
2、结合本文学习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生命的'真谛:虽然生命短暂弱小,但可以通过奋斗使她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体现。
教学重点:
通过蝉的一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欲扬先抑,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
录音机,朗读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蝉。
二、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香港作家。
三、朗读:
1。跟录音朗读一遍课文。
2。再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聒噪
四、理解:
1。问:这篇文章可以分哪几个部分?
答:三部分。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
2。问:第二部分先讲对蝉声的厌烦,再讲对蝉的理解,这样可分哪几部分?
答:二部分,第二段为一部分,后面为一个部分。
3。问:这样课文可以分四个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方式: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讨论总结)
答:第一部分(1):蝉鸣;
第二部分(2):厌烦;
第三部分(3—6):生命;
第四部分(7):宽恕。
五、思路:
点题——承接——转换——总结
六、鉴赏:
(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讨论总结)
1、思路清晰:起——承——转——合
2、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3、欲扬先抑:第一二部分厌烦,第三四部分赞扬,前后对比,立意更加鲜明突出。
4、托物言志:蝉——生命感悟
七、主题:
本文赞扬了生命脆而短暂的蝉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启发人们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创造生命。
八、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蝉》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3.体悟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4.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良好的积累、观察、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画视频。
2.学习生字:螳螂
3.为动画起片名。
4.说带动物名的成语。
5.告诉学生: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范读课文,交流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1.指导有感情地读。
2.根据故事情节,引出道理。
3.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
4.告诉学生:勤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四、再读课文。
1.根据板书质疑。
2.读文谈发现和疑惑。
3.设疑、存疑。
4.告诉学生:冷静思考,是一切智慧的开端。
五、布置作业。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虽然是下午第三节课了,大家看上去依然很精神,这说明大家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
1.播放动画片
好,我们欣赏完动画片,谁来说说动画片上有哪几个主要角色?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并板书:螳螂,蝉,黄雀
2.学写“螳螂”
你知道螳螂怎么写吗?螳螂,又称刀螂,可不是那个叫刀郎的歌星,因为螳螂是昆虫所以螳是虫字旁加个大会堂的`“堂”,螂是虫字旁加个刀郎的“郎”,
观察生字,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对你真会发现和总结。
3.为动画片起名
螳螂,蝉和黄雀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谁来说说。
呀,你的观察真细致。
呀,你不仅说出了三个主角的动作、神态,非常形象。
还加入心理描写,和个人分析。这说明你不仅会观察,还会思考。
这么有趣的一个动画片,谁来给它起个片题。命名。
完善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齐读。
4.说带动物名的成语
这是一个带动物名的成语,你们还知道哪些带动物名的成语呀?
5.习惯培养: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大家积累得可真多,鼓掌送给你们。同时送给大家一句话: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过渡:大家知道,咱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中特有的一颗璀璨明珠,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个故事,有着很强的表现力,运用得好,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有不少同学一脸的疑惑,有些不信,那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螳螂捕蝉。完善板书。
二、初读感知
1.首先请大家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读通,自学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
提醒注意:侯与候的区别。后描红。
出示:侯与候说形、音、义的区别。
解释:诸侯国
2.再听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所画词后的意思,再交流。
3.再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提示: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有条理地来说说。
过渡:现在你们说说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作用大不大。那我们来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好好讲一讲。
三、学习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请大家找出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的语段读一读,课文哪几节写了这个故事。请一个学生说一说。出示语段,齐读。
1.指导有感情地读。
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
我们走进课文先想象一下螳螂、蝉、黄雀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各自的心理。
这样我们就能融入人物情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
2.根据故事情节,引出道理。
你们发现故事中的三个主角都有一个什么特点吗?
用书上的话怎么说。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的祸患。
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由这个道理你们能想到哪些词语。
3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让学生说一说。
4.引出习惯培养: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其实,大自然是我们的老师,许多人常常能从身边的事、物以及自然现象中有所启发。我们课本上也介绍过不少,比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一首诗《观书有感》中的一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在池塘边读书获得的启迪;还有《鸟语》中提到“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是作者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发。送给大家一句话:
勤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
四、再读课文。
1根据板书质疑。
好,同学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非常有趣,引人深思,可这个故事只是少年讲给吴王听的,是课文螳螂捕蝉中的一段内容,板书:少年、吴王
请大家看看板书,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有了哪些想法。我们再次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解开心中的疑结,或者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2.读文谈发现和疑惑。
3.引出习惯培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勉励大家:
冷静思考,是一切智慧的开端。
3设疑、存疑。
大家问了那么多,说了那么的发现,老师也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个少年真是在给吴王讲故事吗?
(是在劝吴王),可我觉得劝(板书:劝)字显得过于单薄,你觉得再在前加个什么字比较合适,更能较好地概括全文呢?(智、巧)为什么呢?同学
让我们在家一起怀揣这些疑问,共同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作业:
【《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蝉》教学设计05-27
《蝉》教学设计(精选20篇)11-30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06-23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02-26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0-30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1篇07-03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4篇02-27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5篇02-28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