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时间:2023-12-22 09:08: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实用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实用4篇)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

  打开《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时,在作者亲切的“让我们读书吧”的自序中,浏览了被作者精心架构的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既有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研讨,也有教育名家教育启迪与唤醒,更有世界顶级国家教育成功的秘诀,足见作者的用心。现分享我的阅读感受与心得:

  一、阅读激发了我的教育梦想

  杜威说:"从教育产生之日起,人受教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生活。没有人及人的生活,教育又从何谈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亲子关系、家校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等,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应当是我们所有当教师最美的梦想,当师生融为一体时,教育真的是一种幸福,教育真的会变得简单、轻松而有效。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老师”。

  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也曾有过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在自己或长或短的教学生涯内,有过留给学生串串珍珠版精彩活动的难忘痕迹,也曾有过充当童心未泯教师的幸福体验。教育生活原来可以这么幸福的过,沉淀许久的教育梦想再阅读的体验中再次被点燃!

  二、阅读刷新了我的课堂教育观

  教学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创新科学,对教学技术的研究,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对学困生的.转化,对提升教学质量策略,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教学技巧中“按部就班技巧”和“走动技巧”。

  在三尺讲台耕耘,支点在哪里?如何再能让教室里每一个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你拥有整个教室?让我时常把讲台作为支点,视野的限制让教室里学生的动态不能及时尽收眼底。每次转身板书或低头伏案写字,总听到台下窃窃私语声,抬头凝视或刚做迈下脚步的动作,顿时鸦雀无声。我在心暗暗发誓:“看我逮着机会怎么收拾你们!”困惑了许久,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直到我阅读到《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书中道格.莱莫夫的《教无不胜:卓越教师的49个秘诀》中提到的“走动技巧”,才恍然大悟:“教师要在上课开始的前五分钟内,让学生意识到你已经拥有了整个教室的任何位置。”接下来的课堂上,我拉开了教室的座位,从讲台的踱步到台下的关注,不时在后排座位处停留,俯下身子点点学生的书写,鼓励的伸伸大拇指,做一个加油的鼓励!或在想要开口说话的男生旁边做一个禁止说话的暗示。随着关注度的提升,教室里窃窃私语声消失了,我心里掠过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三、阅读完善着我的师德素养

  “用柔软的眼睛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您会发现您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即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

  没有了解,就没有有效沟通,没有有效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是相影响的伙伴,是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挡风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带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感动与激励的点点滴滴自己也许做的还太少太少。也正如郭振先生所言:“教师有没有文化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职称、职位,而在于教师有没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生动的个性、感人的故事在学校流传。”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你的第一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一个使自己幸福的人,也就能使别人幸福。”阅读之美,美在感悟;阅读之美,美在积累;阅读之美,美在常读常新。阅读能够促使教师的自身成长,丰富教师的教育智慧,使教师享受教育成功带来的幸福。做一个幸福乐教的园丁,做一个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

  时代变迁,科技进步,作为教育者,需要不断的跟着时代成长。如何成长?在阅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后,我觉得最好的成长,就是丰富自我的阅历。书中精选了好多作者的研究,有关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书有关于籍,教育和生活的,还有提到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和变革即未来等五大方面。每一篇文章都从作者不同的视角去阐述了其中的利弊,有着启迪和唤醒作用,需要细细品味。不管是“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还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话都有它提出的理由和时代背景,准确的说,经济和条件允许,行万里和读万卷书,都是当今时代必须去尝试,去体验,去努力成长。其中读万卷书,是成长过程中最经济实用的办法。

  一、活在当下,活出真我

  拿到书,我都是习惯找自己喜欢的文章先看看,最喜欢的就是本书《活在当下》。此文章提及到心理学上一个很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是指事情的前因,B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C是指事情的后果,即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个事情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可能会责怪是引发事情的A,但是因为B的诠释或者信仰不同,会导致不同的C结果出现。这就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从关注事件或者他人A引向关注自己B和结果C,即我们期望事件结果C往积极一面发展,我们就应该改变自己对事情A的看法,往积极的一面去思考。从而时刻提醒自己“活在当下”,才能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这样才能以身作则,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多引导学生关注每天自己的成长,体验生活,提高自己的觉察力,活出真实的自我。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书中在《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提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到了可以通过每天竭尽所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乎他们,或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注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或者倾听学生和家长的所思所想,用同理心的方法去感受对方的的所思所想;或者主动听取学生的反馈或者建议,真诚的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积极的教学态度等。喜欢书中提到这些建议,这些也告诉我们跟学生构建好师生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教学,还能在关注学生的过程中聆听学生的故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可以多丰富我们的阅历。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书中《教育就是让学生养成好习惯》里提到叶圣陶告诉我们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有从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和发挥教师以身示范的作用。其非常好的告诉了我们教书育人,需要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是需要有个过程的,这个需要我们教育者首先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比如培养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这个不是布置课前预习就好,需要有个指导过程。那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预留学生预习的时间,了解学生的是否掌握如何预习,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提示和指导,培养学生学会预习。

  书中还提到教书是为了无须教。我是挺想实现这以目标的,但是如何做到无须教?目前我在课堂上的做法就是布置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希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自己通过阅读课本找到我预设的问题,并在学习过程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我在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段留意学生的情况,如果有学生有疑问,就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如果有大多数学生问到了同一个问题,则需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讲述这个问题,如果学生都会的问题,就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自己说出自己自主学习的情况。这个对于预留课堂时间自主学习是做到了,可是在学生展示方面还是比较欠缺,这种操作也在根据学习内容在不断的调整着,具体教学效果也是比较担心的事?想改变课堂上始终充满着教师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实现较是为了无须教,但是对于效果,我还是不能胸有成竹。所以呈现出来,希望大家能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也希望我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实现书中所说:“教是为看实现不需要教。”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3

  记得去年冬天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校园里面银装素裹,美不胜收,我和魏老师一起出去拍照,感叹道:“真美呀!”前几天,操场围墙边的蔷薇花都开了,分外美丽,我又和魏老师一起到操场“打卡”,看那景色比公园还美,再次感叹:“好美啊!”但其实我们还有好多澎湃的感情没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有许多对美景的喜爱和震撼没能用文字描述出来!遗憾之余,两个数学老师不约而同地说:多读书吧,不然,连自己的情感都没办法精彩地表达出来!

  是啊,多读书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充盈自己的内心世界,尽情表达热爱。有人说,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的一次次的邂逅。我有幸邂逅了常生龙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当一页一页地翻阅时,如在茫茫大海上,看见了一盏盏明亮而温暖的灯塔,照亮我教育生涯前方的漫漫修行路。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它共有五辑——第一辑教学即创造、第二辑教育即生活、第三辑学校即社会、第四辑理论即支点、第五辑变革即未来。这本书带领我领略阅读之美,汲取教育智慧;带给我思想的启迪,让我在教学道路上掌握更多的科学方法。

  “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中做好一切的`前提准备都是要多阅读、多思考,让阅读塑造自己,成就自己,“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常生龙认为:学生的许多行为是机会主义的,如果他发现在课堂上回答“我不知道”比回答具体问题来得方便,更好应付教师的话,他就会选择不回答;如果他发现自己趴在桌上睡觉而教师不管的话,他就会经常趴着。学生不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很多时候是为了逃避,为了规避责任。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他这种倾向,让其在课堂上一次次“得逞”,最终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我发现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往往比较固定,常常只有那几个人;而其他同学,特别是一些思维懒惰的同学课堂参与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没少想办法,但收效都不是很明显,直到看到了常老师的这篇文章之后,我才恍然大悟。我从文章中了解到了莱莫夫的“杜绝退出”技巧,要把“我不知道”这句话驱逐出课堂,让每个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无法逃避提问,从学生不能回答问题开始,直到他能给出正确答案或能重复正确答案为止。所以在我的课堂上一个学生说“我不知道”,那我就去提问别的孩子,但在得出正确答案之后,我一定要让这个学生再次回答这个问题,有的时候还要在引申问题要求他继续回答。当学生发现自己身处必须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课堂氛围之中的时候,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动机进行评估,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俗地来说,其实就是发现自己没办法置身事外了,不参与进来不行了,老师就在缠着他,不思考不行了)。

  当在阅读中汲养,并一点点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时,这个成长的过程让我深切地感到,足够多的阅读积累,会不断生发教育的智慧,会不断触发教育的多重视角,从而以丰富的个性化多维阅读,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教学风格。我们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提升课堂质量,才能以妙语连珠的互动、思路开阔的讲解、精准优美的示范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畅游广阔的知识海洋,提升课堂教学艺术境界。这是美的邂逅,更是美的创造!

  阅读吧,去遇见!当我们首先拥有宽广的海洋,领略绚丽的景致,相信也将带给学生思维的启发、智力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丰盈,教育的题中之义不就在于此吗?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4

  当捧起常生龙《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时心中不禁感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修行”二字把读书的境界提高了,把读书的目标确定了。读书是必要的,是长期的,是让人思考的。从目录上可以看出本书分为五个体系——“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感受作者的厚重,领略阅读的魅力,汲取教育的智慧。

  书中让我颇有感触的是第67—74页的两个板块:(阅读,是为了活着),(名师成长之路)。书中提到:“成长无捷径,读书很重要。”一个教师之所以称得上名师是因为他始终能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并在阅读中不断地反思、实践。作为一名刚任职的语文教师经常会觉得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来阅读。其实都不过是把读书当做是一种负担的由头罢了。就连薛瑞萍老师都说过:“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在我的身上一直缺少的都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坚持。这让我不禁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能仅仅依赖教材、教参等去“教”学生,而更应该抽出时间“多读书”以积淀自己的文化功底,让读书如同吃饭一样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是啊!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经常会羡慕我的同事如少晶姐、燕萍姐和乐梅姐的文采。她们的脑容量似乎很大,无论你问到哪方面的知识她们都能张口就来,并且来有所依。之所以“羡慕”的原因无非就是就算我提前打好草稿再说出来也不及她们的一半好。这其实就是因为她们在平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书本上的知识永远处于一种较“饥饿”状态,时不时去汲取一些营养和精华更好的去沉淀自己。这也正是她们在公开课上能游刃有余并且自信大方的原因吧。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怎样提及都不为过,单从部编版一年级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读”亲子阅读栏目就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了,从孩子都开始抓起了,更何况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呢!

  作为语文老师,按理说应该是读书人。但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借口将阅读抛诸脑后。寒假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看标题,还以为是写读书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的书,读完才知道完全不是的。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一些读后感。都说读一本书容易,读一批书难,读万卷书更难。而在常生龙先生这里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读再多的书已经不是难事而是乐事了。他将阅读当作一日三餐,天长日久,终会内化在自己的精神样貌里,从而让自己心灵成长。

  这本书有一个标题最让我铭记于心,就是第75—78页的《教师要挺直腰板儿》。是啊,教师只有挺直腰板儿,做一个真正的人,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可是能挺直腰板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有渊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日积月累去沉淀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阅读。其次需要的是“爱”,只有真正的用心去爱学生的人,学生才会去爱你。发自内心做好良心教育才能够让自己真正强大。最后就是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艺术型。让孩子不仅喜欢上课更爱老师这个人。让自己在课堂上更是挺直腰板儿熠熠生辉,也只有这样坚持做自己才能在这个人云亦云的复杂社会中脱颖而出。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其实阅读的过程,就是要将所思所感付诸文字,坚持不懈,让自己变成有思考力的读者。作为一名刚步入教育行业的年轻人,更是要坚持阅读,并在书中进行圈点勾画,及时将所思所悟表达出来,做一名上进的好青年!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老师要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香气,少一点胭脂气。”所以,书还是一定要读的,并且要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读下去。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应该是教师成长的唯一路径和最好的路径!所以,好好阅读,坚持阅读,享受阅读吧!新的学年,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心得体会03-02

《读书是教师最好修行》心得体会10-22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06-22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07-03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08-12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1-17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09-20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09-28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09-15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