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优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来辅助教学,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1
《我的第一本书》这篇课文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抒情散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品读人生,感悟亲情的作品。本篇课文讲述的是诗人牛汉儿时的一段令人难忘的人生历程。教学本文应立足于品读作者对他的第一本书的永志不忘之情,这是作者终身受用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感化其精神世界。以下我就刘老师的这节课谈一谈仅我个人的看法:
1.刘老师的这节课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学目标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2.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准确的把握了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3.教学过程从导入到正音、复述课文、研读讨论、学生质疑、到畅所欲言,每个环节都衔接流畅,自如,充分体现了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刘老师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利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求和求知动力。教学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面向全体,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整堂课情知交融。
4.教学方法能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手段运用得当,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整合学科教学。
5.教师语言准确简洁,示范规范,值得得法。
总之,这是一堂比较清晰,质朴,结构合理的常规阅读教学课。当然,在这么多值得肯定之余,我个人认为这节课存在有以下的遗憾之处:
1.这是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叙事性抒情之作,应让学生充分进行与文本的亲密接触。要让学生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最好的办法是放手让他们多读,“书读百遍,其义字见”。刘老师的这节课中学生读文本的机会较少。其实,文章的情节是比较简单的,我觉得让学生反复复述情节,倒不如在整体感知文本后,让他们读一读自己感受较深的语段,效果更佳。
2.在“畅所欲言”环节中,老师提问学生:学了文本,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难道你仅仅了解了第一本书的故事吗?“难道”一问实在不高明!教师已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一半强加给了学生。我们知道,学生毕竟与作者不是同生于一时代,他们的体验一下了解了这个故事就能这么深刻的,这一问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事实上,学生的回答也是肤浅的。当然,可能最后时间比较仓促了,没能深入思考。但我想,如果改成“我所难忘的`事,与大家分享”,可能学生还会活跃些。
3.刘老师在处理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时,设置了这样的思考题:阅读相关语段,用“从————中,我感受到————”的句式说说你从中品读到了哪些情感?这时候,两三个学生才浅显地讲了一些体验,老师就急忙自己作了归纳,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亲近文本的机会,教师就应该充分的让学生读,边读,边说体验,同时并形成板书,以此体现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的充分肯定。
4.多媒体教学的利用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固然能优化课堂教学,但它毕竟是一种工具,具有模式化,固定性,少了一些亲和性,所以,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板书还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因为板书可以随学生在课堂内的生成而丰润课堂内容。遗憾的是刘老师没有用上板书,致使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交流欠缺了一些。
以上是本人的拙劣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2
舞者,轻盈而灵动,优美的舞姿,娴熟的舞技都会让人叹赞不已。看舞者,是一种欣赏,更应是一种享受。今天的课上,我看了一群舞者,舞者中既有牛汉,也有师生。
作为作者,牛汉的朴实文笔下的舞不再多说;作为教师,很好地处理了整堂课的结构,即使算不上水银泄地也可够一气呵成,环环相扣,新课程的理念还是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比比皆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展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很多时间,学生回答都能得到老师的追问,延续性的提问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教师在人格上做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尝试着倾听学生,理解学生,教师的尊重和理解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无论是复述课文还是思考的质疑,教师让自己退避三舍,做到了以退为进,让学生去讲,让学生表述,不轻易打断学生,正因为这一点,又体现了教师的精准角色定位。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在本文浅显易懂的前提下,教师让学生主导课堂,自己定位在首席与引导的角色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为学生,由于教师的努力,群舞也有了画龙点睛之作,从自由朗读到复述,从思考到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有条不紊的展开自己的生本活动,并时有妙语如珍珠落盘,让人一新。也不得不赞叹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不得不承认孩子们的领悟,提升了一定新的境界。
然而,遗憾的是,原本可以更为出彩的舞却戴上了沉重的镣铐,带着镣铐的舞者由外而内必然都是沉重的,不幸的是,这一群舞者无一例外地都戴着镣铐,所以,也无一例外都是沉重的。
牛汉的沉重情有可原,在20世纪如此艰辛的生活中,镣铐随处可见,而戴着镣铐仍能起舞,不得不佩服牛汉的乐观和坚强。
退一步而言,镣铐舞固然不太美观,但如步调一致,倒也可以在嗡嗡作响的镣铐声中感受一份沉重美,可惜今天的舞者却凌乱了些,带给人更多的是章法的缺失。
在本文中,戴着镣铐的舞者体现出“三解”不足的问题:
1、解读文本不够。要贡献一道大餐,首先要了解舞的精髓,有外而内地化在外在言行和内在的思维上。解读文本,首先要解读文本的作者,今天展示的作者介绍停留在了作者的原名、作品上,而这些对了解作者,了解文本诞生的背景是无甚帮助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先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因为创作来自于生活。这位出生在上世纪初的老人人生坎坷自幼生活艰辛,只有创设这种背景,才有助于学生去感悟牛汉对第一本书为什么记忆犹新,但授课者没有涉及。其次,要读文本,文本到底能展示给我们什么信息,虽然一千个读者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很多时候,你不能偏离作者的情感海阔天空乱读一番,也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本文要展现的无非是苦难的农村中的人间真情,洋溢的是真、善、美,心灵中的美,生活中的真,人性中的善,但施教者没有让学生留有太深的印象。文本解读的程度又必然会对学生的生成有较大的影响。
2、解脱紧张状态不足。抱着宽容角度来说,紧张会导致整节课展开时遇到瓶颈。也许是因为初上大课,教师僵硬的笑容挡不住内心的紧张,内心的紧张又导致外显的行为变形。从语言表达的僵化到对学生的关注,都有些遗憾,有些学生在回答中声音过轻,教师没有去适时提醒;有一位学生朗读后教师做了单独辅导,但形式是重读一遍,评价是为了进步,应该怎么读,为什么重读,读后好在哪里都未提及,都可能是教师紧张所致,教师的紧张蔓延到了学生中去,学生只顾及完成教师的任务,没有关注同伴的发言,也导致了听课效率的下降。
3、解读问题不够。自身的紧张加上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问题解决中暴露不足。最大的问题来自于生成和预设的处理。必要的预设是要的,但是施教者在操作中略显僵化,问题的处理不够大气。其实文本大可以题目入手,让学生纵横捭阖,自由思考,比施教者机械地提出“思考”环节的问题更显开放性,更有思考的空间。预设背后,生成又显不足,总有流于表面之感。
其次是问题解决、生成时教师处理似乎不太妥当。典型例子是学生问的一个精彩问题:“作者说童年没有幽默,读来又很幽默很矛盾。”学生的回答是因为童年生活艰辛,所以没有幽默,又因为天真美好,所以幽默。而教师画蛇添足般假如了自己的理解,并导向了两条狗身上产生幽默,大有狗尾续貂之感。实际上首尾两句议论都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内在的意蕴。
最后问题解决没有求助于关键语句。字词的理解,没有深入挖掘文本产生生成,也使文章教授中感觉缺乏一定的深度。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对学生的追问,更有对文本,对字词的拷问。
舞者,是美丽的,戴着镣铐的舞者,是凄美的,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学值得探讨的现象。为每一位戴着镣铐的舞者喝彩,因为他们同样是值得尊敬的前行者。
《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3
本次有幸听了古城中学刘晔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我的第一本书》。本文是一篇回忆录,讲述了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作者通过第一本书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在那段艰苦年代中少有的童年乐趣。下面就说说我听了这节课后的一点浅薄的感受。
我觉得刘老师的课基本符合新课标理念,基本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
首先,刘老师注重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比如在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刘老师让学生自读去了解故事情节,接着顺理成章地要求学生进行复述全文。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在第六个环节质疑部分:在全文学完之后,再给学生留下时间去思考,寻找自己在阅读中还存在的问题。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在刘老师的.教学中,刘老师不仅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其次,刘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如在复述过程中,当一位学生复述好了之后,不是老师自己评价,而是由学生来评价复述如何,并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文中的内涵,说说自己所读到的感情,在说的过程中还注重学生的朗读。
下面我就要毫不留情地说说这堂课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难点未突破。本文的重难点是“‘我的第一本书’中所蕴含的情感,该怎样来理解这第一本书。”而我认为刘老师并没有突破这一难点。刘老师在教学中只是用“从中我感受到了”这一句式来教学这一内容,但是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并没有看到这第一本书的真正含义,或者说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作者为什么要写《我的第一本书》。我认为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还可以运用文本中已有的语句来加强教学,如文本中第一段有一句作者朋友的话:“课本有什么好写的?”,可以用它来向学生提问,要学生来替作者回答这一问题,也可以要学生去读一读、议一议文章的最后一段:“人不能忘本”中的“本”是什么?如果学生能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他们才真正懂得“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了。
第二、主题挖掘不深。在本单元的导引中有这样一段话:“本单元所选课文,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这些课文,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所以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要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刘老师只是用“畅所欲言”这一环节让学生说说学了本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一教学环节是远远达不到这一主题要求的。课文从一本书可以看到父对子的关爱,看到同学之间的友爱。那么也可以让学生去说说自己身边是否也有一些小事,能体现人间的真情。这样是否可以更深刻地体现文本的主题呢?
第三、关注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激励学生的求知动力这一方面刘老师也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评价,而且要以鼓励为主,而刘老师在教学中未注意到这一点。比如学生进行复述之后,并没有马上进行评价,而且在仅有的一次评价时也只是指出了学生复述错误的地方。这是有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还有在研读课文时,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后,刘老师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
第四、本人还认为在学生回答中还应适当的追问,而刘老师却乎视了这一点。比如在学生质疑这一环节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帮助解决后,老师问提问的学生对这一回答是否满意时,学生回答说不满意,这时老师应该问为什么不满意?应该再让学生来帮助解决,而刘老师只说了不满意不要紧,就接下去问其它同学是否还有疑问。这样一来就让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是白问了,这必然会挫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
第五、细节未处理好。如在字词教学中,磨磨蹭蹭的两个蹭字读音是不一样的,那是否应该把两个读音都注出呢?刘老师只是注了前一个字的读音可能会对学生有所误导,还有在质疑这一环节并没有记让学生畅所欲言,而是匆匆结束。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教教课文的表层知识,而是要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有所得。
【《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相关文章:
《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02-23
《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03-06
《我第一本书》评课稿03-17
(精品)《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2篇12-22
《我的书包》评课稿06-29
我的牙刷的评课稿06-29
《我想》评课稿06-24
我的舞台评课稿06-03
我的母亲评课稿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