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评课稿

时间:2023-12-23 16:51:34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致女儿的信》评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女儿的信》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致女儿的信》评课稿

《致女儿的信》评课稿1

  孙老师的本堂课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还注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课堂上有许多亮点值得借鉴。

  让学生课前看好课文后提问题,老师整理归纳,然后课堂上大家一起合作探究。这样的做法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预习的主动性和课堂上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大家的兴趣。比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文中女人、男人没有名字?”“为什么文中多次出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为什么写到奶奶来讲这个故事?”……这些问题都有一定价值,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也促进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

  联系有关材料,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在让学生理解爱情的含义,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爱情观的环节,孙老师投影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以及《致女儿的第二封信》的资料,与课文一起总结了真正的爱情的含义。又如在回答“为什么文中女人、男人没有名字?”这个问题时,结合了《皇帝的新装》中讲真话的那个孩子,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注重写法的启蒙。孙老师在让学生理解爱情的含义之余,让学生体会了解了用童话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个写法的好处。结合学生预习后提出的问题,孙老师用图清晰地显示了本文的借童话故事、书信方式、让奶奶来讲这个故事的妙处,最后让学生课后思考“为什么课文用书信的形式来引述奶奶讲的童话故事来揭示爱情的真谛?”

  让学生结合情境朗读。孙老师让学生朗读上帝“勃然大怒”“怒不可遏”的话时,结合当时的情境,引导了学生通过诵读来揣摩,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评。

  本堂课中,孙老师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了学生借鉴他人的“生活的智慧”,好好地思考和品味了爱情的含义。

《致女儿的信》评课稿2

  本周周三9月19日,组织本组成员去听了我校初三蔡老师的一堂观摩课,课题内容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致女儿的信》。

  从初三(上)第二单元教材编写意图来看,它是按照议论文文体编排的,本单元涉及的课文均为议论文,含有随笔、演讲稿和书信。

  《致女儿的信》是书信文体,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意义十分重大。只是在这互联网时代,写信的人应该越来越少了,作用不那么明显。在亲人之间,有些话不好直接说,用书信交流更显含蓄深沉,沟通的效果更好。本文就是父亲将女儿纯真的提问,运用书信形式含蓄地做了巧妙的回答,既实现了父亲的心愿,也满足了女儿的心理诉求,可谓两全其美了。

  蔡老师这堂观摩课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充分,表现为备课认真精心,编写教案态度一丝不苟,步骤完整,结构紧凑,环节谨严。

  蔡老师的教案内容一共呈现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环节。其中,教学过程包含了“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学习新课,拓展延伸,小结、作业这些具体而有序的教学步骤。这些,做到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本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方面说,就是学习书信文体,了解书信说理的特点和效果。情感价值观方面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意,了解人类爱情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树立爱情的爱情观,告别早恋念头或行为。蔡老师能借助屏幕上的问题导引,通过思考讨论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进入文本学习。特别是引用古代爱情诗语,拓展学生知识视野,通过朗诵《当你老了》,感知真爱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现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

  三、课堂上重视人书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围绕关于人类爱情的讨论来展开。

  看得出来,课前师生双方准备都十分认真到位,所以,课堂教学的进程畅通无阻。纵观全局,问题至始至终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将各种教学资源穿起来,从课文到课外,从文本到现实生活,恰如其分地形成了一个气氛浓厚的教学场。在这个教学场里,教师是教学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学习主体。

  当然,任何老师任何公开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蔡老师的这堂课同样存在某些不足:

  一、迫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整个教学进程不是通过引领学生细究文章语句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而是靠教师将设计好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来思考和解读,这样,学生依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自读课的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大胆一点,给学生质疑和解疑的机会,多多发表个人的看法。可是这堂课,师生的活动没有脱离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框架,感觉弹性不够,死板有余。

  二、本堂课文本解读比较浮躁,只是粗略扫过,咬文嚼字不够,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东西似乎不够丰富。个别问题的设置不符合初三生的心理特点。

  三、关于书信文体的知识,建议先说内容再说形式及其作用。也就是说,探究作者为什么不直说而是通过写一封信告诉女儿,应该等全文都解读完毕之后再说,这样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致女儿的信》评课稿】相关文章: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07-04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03-15

“比”的评课稿09-28

评钢琴展示课优秀评课稿07-01

致女儿的信(精选11篇)07-25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06-22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05-05

素描课的评课稿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