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与地坛》评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与地坛》评课稿1
很多文章是需要细细品读方能读出其中蕴味的,《我与地坛》就属于这样的文章。原先也曾经读到过,泛泛读过也就罢了。后来屡次听周老师提及此文,却一直没有找来细读。这次到北师大昆明附中听周老师讲示范课,还是选用这篇已经从教材中消失的文章。听完课,自己也细细的阅读了文章的前两个部分的选段,才知道周老师为何对这篇文章一直情有独钟。
这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和周老师倡导的学生在课堂“生命成长”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可以作为一种明证。史铁生在文章中对生命、人生、生存、生活、死亡的深入思考,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残废了的作家对人生的感悟,其深入程度,明彻程度,已经触及了哲学的本质,对于现下的高中生来说,其实可以扩大一点,对于当下的青年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和指导。所谓哲学的终极命题“你是谁?你从那里来?你将到何处去?”也就是对于生命存在意义提出的质疑。青年人,对于这些问题,有模糊的意识,但不能做明确的思考,很多人模糊中选择了一般认为不良的方向,自然可惜了大好的生命。在模糊之际,能够得到一个清晰明确的指引,这个指引又不是来自于枯燥的说教,而是鲜活的生命带来的直观的感受,青年人的接受度会高得多。如果高中生,甚至早熟一点的初中生,多读一读这类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认识生命,把握方向上,应该会好很多。
第二部分则是关于母爱的内容,主题很常见,但忏悔之意流露的如此深重的却并不多见。在第一部分关于生命的认识过程的铺垫下,在家中等候和苦苦寻找的母亲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浸透了深沉的爱,母爱愈是突出,儿子的忏悔之情便越发深重。青春期的学生能够轻易地被文字间的感情压得喘不过气来。“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可以让学生背下来,默写出来,甚至也可以要求默写标准的解释和包含的情感,但学生的体验,不能等到亲身经历之后。这部分文字近乎直白的抒情,在前面充分铺垫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感受,深入的领会关于母爱和亲情的伟大。
对于这样一篇好文章,周老师情有独钟,在教学设计上也充分的体现了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她一贯的教学理念。
首先是“基于主问题的课堂教学”理念。在第一节课上,周老师导入文章之后,出示了文中的一段文字,要求找出文中的位置,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一段文字,确实是文章难度较大的段落。文段中解释了荒园与作者的关系,也切合文章的标题“我与地坛”。对于学生来讲,在经过预习之后,可以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又不能完全透彻的理解。周老师的设计“你有疑问吗”,是建立在对学情的充分预测的基础上的,既可以肯定学生预习的成果,又能够把学生带到更深一层的问题中。
这样的课堂切入点的设定,首先建立在对文本做充分深入的解读基础上。其次建立在对学情的充分预测上。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够检查预习的成果,也是课堂环节开展的起始点。以一个问题,推动课堂,并且能够包容其他的环节,这既是课堂的切入点,也是课堂的“主问题”。围绕这样的“主问题”,课堂教学凝练集中,环节清晰明了,整体性高。对教师开展教学来说,比较轻松而容易把握课堂的节奏,对学生来说,习得比较突出明了。相较而言,很多课堂设计环节众多,板块零散,教师在课堂上忙于完成任务,学生的习得也比较模糊零碎。当然课堂上的轻松,源于课前的充分预设。
其次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本,这是新课程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周老师在课堂上,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第一,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既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层次,又考虑到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增长点。所提的问题,没有过分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沉闷,也没有难度过高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无论是景物描写的分析,还是文章内容的理解,都在学生的能力基础上稍加难度,一方面学生能够显示自己的能力愿意展示,另一方面又需要做一定的分析和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
第二,在很多环节中,问题的提出不是由老师来主导的,而是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来加以解答,交换思想。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的,而换一个思维,就有可能解决,这样在课堂上充满了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学生的思维完善提高不仅来自于教师居高临下的指导,也来自于同龄人的补充和交换。
第三,周老师的课堂环节推进,是由学生来主导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周老师特别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关键字句作为要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追问下去,在学生的发言中,带领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完成预设的思维活动。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有极大的好处,思维的渐进,考虑的全面性,理解的深入透彻,都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这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既是周老师教学技巧的体现,也是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缜密的思维展现。
再次是“语文本质”的教学理念。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到底体现在哪里,该如何体现?这样一篇包含深刻哲理的文章,怎样才不会上成哲学课?在这一节课上,周老师用“品词析句”,充分的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特质。
对词语运用和句子表达的品味分析,是语文的特征之一。同一个意思,换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式,传递的信息就会有所不同。读文章就是要作者传递的情感信息准确的找出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发现并且能够体会作者的用意,是一种很关键的教学技能。周老师在这篇课文中,有几个段落特别突出的引导学生去品味词句的使用,表现出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深厚的语文功底。例如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抓住“竞相生长”和“片刻不息”这两个词语,就把文章要表现的“生机”含义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从的概括出来了。而第三段中的关于荒园的沧桑,抓住“剥蚀”、“淡褪”、“坍圮”这几个词语的特殊的用法,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要表现的意图。
另一个方面,很多课堂也关注到了品词析句的环节,但像我就会很纠结怎么安排的问题,单独安排一个独立的环节在内容理解之后来集中进行品词析句,很多时候又会重复内容理解的问题。周老师把品词析句融入到内容理解的过程中,结合内容,分析词句帮助理解内容。这一点,是需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学功底的。
最后,说两点我觉得不够理想的地方。
一个是开头的导入。导入部分周老师使用初中课文《十三岁的际遇》来引出文章,强调人与某地的“际遇”或“缘分”。但我觉得有点不妥。一方面是两篇文章的内容、情感差别太大,田晓菲的文章是关于志向与理想,史铁生的是关于生命的思考和启示。虽然都说到人与地点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学生进入文本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干扰了学生的情绪生成。
第二是关于预习作业中的小标题的设计。这个作业在预习阶段对学生概括文意理解文章有好处,但在课堂上,尤其是经过第一课时的充分深入的理解之后,就显得不是那么必要提出来再做讲解了。但是周老师在课间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涉及了这个问题,并且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又提出来讨论,使得课堂在此处荡开一笔,略显突兀和松散。当然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无伤大雅。
《我与地坛》评课稿2
一、文本概括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所选部分涉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二、教学要求
1、 理解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2、 找出文中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句并加以品味。
3、 找出文中具体的语句,说明史铁生母亲在地坛公园寻找儿子的心理。
三、评课要点
今天林薇薇老师在高一(10)班进行了《我与地坛》的公开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文本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读懂全文并抓住课文中心,即“我与地坛的宿命缘分关系” ,然后由这个重点挈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地坛的“荒芜并不衰败”,感受地坛的遭际与古园的生机勃勃、生生不息,从而感受地坛的沧桑坚忍与自然中微小生命个体的怡然自得,以及我在其中所悟。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准确的,整个过程也关注对文本语句的诵读和赏析。
一篇散文的教学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起承转合自然?形散神聚的散文如何选择有效的点作为切入口?听完薇薇老师的课后我思考良久,下面谈谈个人粗浅的想法:
散文,既没有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诗歌那样动人的韵调节律;它所写的,常常是作者平日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感思,构思不拘一格,行文又信笔而书。对于教材提供的文情并茂的散文佳作,怎么教才能充分展示文本之美,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一)创设情境
导入可以这样设计:我想让大家作一个残酷的想像,仅仅只是一个想像,假如你不健全了,看不到、听不见,甚至连脚踩在软绵绵的草地上的感觉和踢一颗路边的小石子的感觉都只能是幻想,你会怎么办?
“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二)抓关键句
本文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由此可以引出这样的问题:
1、我与地坛是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古园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说是宿命?我与古园有着怎样的相似点?
2、“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我与地坛有什么缘分?
3、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的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为什么越搬越近?我与地坛有什么关系?
4、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我是跑过去的吗?为什么独自去?当时是什么样的心境?为什么总是去地坛?地坛里的什么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三)深度挖掘
散文教学应该本着三个层次:文字——文学——文化。本文3、5、7段的景物描写是教学的重点,应该运用多种手段赏析文段,利用微课告知学生景物描写的技巧及作用,反复诵读品析,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味语言,感知地坛形象,把握史铁生的情感变化或心路历程,形成共识,地坛已成了史铁生的精神家园,是地坛的力量让他体悟到生命的不息与冲动,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缜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