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入暖入屠苏。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爆竹声响起,我们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难忘的旧岁,满面春风的小孩与和讯的春风迎来了令人兴奋的春节。
大年三十,我们全家人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团圆饭了。我们分工非常明确:妈妈和外婆炒菜,爸爸和外公切菜和给炉子生火,我就负责洗碗和招待“客人”。我们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经过一个小时的准备后,万事俱备,只欠炒菜。
妈妈和外婆大步向前,分别站在两口大锅前,摆好阵势,准备好将“千军万马”送进眼前的“埋伏圈”中。只见外婆手执锅铲,将辣椒,生姜,蒜头等放进已烧得滚烫的油中爆炒,接着将已经砍好的鸭肉倒进锅中,顿时锅中的油“欢呼雀跃”,同时一股白烟冒出,外婆拿着锅铲上下翻炒,几下之后开始放调料,调羹中的盐被抖落进鸭肉中,剂量刚刚好,接着不带任何犹豫的放进酱油等,闷煮几分钟一碗冒着热气兼香气的鸭肉便出锅了。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不带半点犹豫,若不是久经厨房的家庭巧妇,难以如此迅速地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
妈妈的手法也不差,只见她挥舞着锅铲,锅里的菜在她的锅铲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锅菜被妈妈征服得妥妥帖帖,安静地待在碗里,诱惑着我们的视觉神情和嗅觉。
上午九点,大家都已洗漱完毕,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外婆和妈妈把菜端上了桌,菜上齐后,全部人都围拢过来。
这满桌子的菜,真可谓是飞禽走兽云中燕,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一应俱全,应有纷纷赞扬外婆和妈妈能干……
不一会白酒见底了,大人们喝得有点微醉,借着酒兴,立下了今年的小目标,吹起了“牛皮”。而小孩子们可不喜欢这白酒,人手一杯果汁,端起碗,学着大人一阵干杯,就拿起筷子或勺子就是一阵“厮杀”满桌菜肴一片“狼藉”。外婆见此情景会心的笑了。一年的操劳和艰辛仿佛在这一刻灰飞烟灭,两个酒窝凹陷下去,额头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一律久未谋面的阳光穿过云层,透过玻璃,照在外婆的脸上,不知从何而来的风吹起外婆两鬓的银发。“咔擦!”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块乐的'瞬间。
年是一艘大船,停泊在腊月的港湾,让那些开心地,忧伤的心思挤挤挨挨,上上下下。年是寒风吹过;年是雪花飘下;年是吐着热气的呼吸,年是热腾腾的饺子中诱人的香气。把问候和祝福捎给每一盏不眠的灯花,把温馨和感动送进每一扇敞开的心扉。年亦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期盼,或许仅仅是一餐团圆饭。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2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粽叶飘香的端午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气洋洋的春节,节日里美味可口的食品、内容丰富的习俗、有趣活泼的娱乐,都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我国独有的节日——春节了。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年除夕就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这时人们都会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它的伤害。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会贴红对联、燃放爆烛,点红灯笼,灯火通明以驱除“年”兽。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春节。
每当春节,我们一家人大清早便开始贴对联,挂年画,蒸年糕,包饺子,忙忙碌碌,欢天喜地,大家说着,笑着,唱着,好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而我也成为一名不可多得的小帮手,包饺子可是我的“拿手活”,不过我这也是“王婆买瓜,自卖自夸”,起初学包饺子时我也是煞费苦心呀!
那年的春节,妈妈教我包饺子,她那灵巧的手均匀而飞快地动着,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仿佛蜻蜓点水。她左手托着皮,右手拿着勺把馅放在中间,还用勺子背面把馅压平,然后把两边的皮对折,最后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向中间一挤,瞧!一个元宝似的饺子就这样做好了,它圆溜溜,胖乎乎,晶莹剔透,叫人垂涎三尺!我自言自语道:“这有何难,我的饺子一定个个都是大将军。”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皮,放好馅儿,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皮一点一点地对折,可是左边还没有捏住,右边的馅又不听话的往外跑,比兔子还跑得快,我的双手怎么也不听使唤,真是沙漠里盼水喝——干着急,这时妈妈轻轻走到我身边,用温暖的双手扶着我的小手,慢慢地捏成了一条完美弧线,我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虽然一开始我所谓的“大将军”都像打了败仗似的,一个个垂头丧气,伤痕累累,但是妈妈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导,让我信心大增。俗话说熟能生巧,经过一次次失败后,我包的饺子终于有模有样了,它们威风凛凛,好像时刻准备奔赴战场。那一年的春节对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一个个饱满的饺子是我们幸福的“吉祥物”。就这样,以后每年的春节,我都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包饺子这项“工作”。
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吃在肚里却暖在心里,大家尽情地享受着春节的快乐!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3
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元旦,清明节,春节……可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节日莫过于中秋节。
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8月15日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你们知道月饼是什么时候流传开的吗?北宋时之在宫廷中流传,然后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坛。发展至今,朝则成为全名共同的饮食习俗。月饼与各地的饮食习惯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港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有一年中秋节,我和妈妈回老家。赏月亮做月饼,大清早的我还在屋里睡觉。可是已经听见外面有人在忙活,我一看闹钟,妈呀,怎么七点多啦,我二话不说,立马穿上衣服蹬上鞋子,急忙跑出去,我看见妈妈和奶奶已经做开了,我马上洗了手就坐在那里开始做了。
做月饼的第一步先制作月饼的饼皮,先混合糖浆,花生油。碱水和吉士粉搅拌均匀。第二步、加入面粉,再加面粉的过程中,我一失手把面粉都打翻了,弄得手上脸上都是面粉,像一个小雪人,引得全家哈哈大笑。我害羞极了,如果这里有一个洞,我恨不得马上钻进去,我看见大家这样我连忙说失手了,你们先做吧,我去清理一下身上的东西。大家听了我这句话才不笑了,我松了一口气,清理完身上的面粉我边继续跟着奶奶做,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经过几十分钟后,我高兴的大喊:终于做好了一个了。回头一看大家已经做了十几个了,我十分着急,便继续做下去,第一个不熟练第二次做的时候就很熟练了,第二次我一口气做了十个,晚上我们在院子里观赏着月亮,吃着自己做的月饼,我开心极了。
夜幕降临,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们的心房。就在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正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在团圆的喜悦中吃着月饼,在月饼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轮圆圆的明月。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喜悦的象征。中秋节是我们合家欢乐的日子,是我们思念亲人的日子,更是我们不可磨灭的日子,出门在外的游子会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所以我们要把他们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4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与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有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与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5
除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最热闹,最隆重的就数春节了。
春节俗称过年。每当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我们家也不例外,这表示着迎新辞旧。腊月的二十八早上,我们一家三口早早的就起来打扫卫生,三人分工明确,各干各的。妈妈洗厨房、拖地板;我和爸爸擦玻璃窗、打扫客厅、摆放桌子、椅子。通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把家里的厨房、卧室、客厅弄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整整齐齐的。接着,我跟着妈妈出去买窗花。然后,爸爸架起一把梯子,在窗户上贴起了各种各样的窗花,有动物的、有成语的、还有的是植物的。这些窗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春节增加了热闹的气氛。我们又在门前贴上一幅幅红红的春联,贴福字时要倒过来贴。这时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过来贴呢?”妈妈说:“这表示福到家门口了。”不一会儿,妈妈跟我说:“我和你爸去买菜,你就在家里看电视好了。”过了几个小时,爸爸妈妈提着一篮篮满满的菜,把冰箱装得满满的,准备过年招待拜年的客人。
除夕夜,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今天,不管家人离家有多远,都会赶回来吃团圆饭。饭桌上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鲜嫩美味的'鱼了,但这条鱼不能吃完,因为表示年年有余。吃完团圆饭,就是守岁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到十二点整,家家户户点燃鞭炮,辞旧迎新。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又是一个十分热闹的第二次高潮。夜晚,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龙灯,短的几十桥,长的几百桥。看热闹的,迎龙灯的,川流不息,热闹非凡。迎龙灯的人一个门堂接着一个门堂的迎。每到一处,人们都要放鞭炮,以示热烈欢迎和喜庆的气氛。龙灯一会儿盘旋,一会儿上下穿梭,看得人们拍手称快。我喜欢看龙灯,因为没有一条龙的样式相同,这每一条龙上的图案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民风民俗,还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风格。
转眼间到了正月十七,春节就要结束了,旧的一年在欢笑声中来,又在欢笑声中走,新的一年开始了。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6
我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望到了腊月三十日除夕夜。
这天早上。我一睁开眼睛,妈妈就微笑着对我说,宝贝,我们一起去老家过年。
在去乡下的路上,我又看见老家那片熟悉的油菜地。油菜们早早地换上了崭新的绿色的连衣裙,一边翩翩起舞,一边跟我们点头,以一种最喜庆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来到老家,我先跟奶奶叔叔拜年,我祝福语还没说完,他们就掏出了大红包给我。我高兴极了,躲到房间里偷偷的数着。这时房门透出一点点小小的缝,我赶紧捂起钱一看原来是妈妈,这才长吁了一口气。我把钱塞入她的包里,就拉着她说:“妈妈,你带我去院子里散散步吧”。说完我一溜烟跑了,跑到院子里偷笑。妈妈也追来了,我只得乖乖地牵着她的手。在院子里散步,享受除夕的快乐。这些事虽然都很有趣,但我最期待的还是下午和晚上。
吃完午饭,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贴春联,这时我才发现我们穿的衣服,我再看看手里的对联,都是红色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脑子里升腾起来,于是就问奶奶。奶奶给我讲起了一个故事。原来很久很久以前,每到除夕都会有个年兽出现,它伤害百姓,伤害无辜。有一天,一个人发现了年兽害怕红色,人们就穿上了红衣服,戴上了红帽子。年兽再也不敢出来了。就这样穿红衣服的故事就一代一代传了下去。我听了恍然大悟。
贴完对联,我突然听到一阵敲鼓声,原来是舞龙的人他们进了我们家门,开始舞这条披着红色的龙了。这条龙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不停地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我却觉得很有趣。舞完龙了,爷爷给了他们一个红包,他们就又敲着鼓去另一户家了啦。
转眼间到了晚上,我开始兴奋。因为我又能看到漂亮的`烟花啦,爸爸首先点了一个大鞭炮,只见它像喷泉一样的奔涌而出,到了天上就像炸弹一样爆炸从里面蹦出一个圆而亮的小圆球,我开心极了,放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鞭炮。
我正玩得开心,春晚的音乐声响起。我们赶紧坐到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春晚。最开心的事是妈妈还端来一盆瓜子和一盘水果。我一边看春晚,一边吃着水果……
时光老人把时间调得飞快,我们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我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和着春晚的音乐回荡在院子里,传到很远很远……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7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融,我想应该是宁另一种幸福感和激动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泰州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很大。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愈演愈烈,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就拉开了序幕。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枣、糕、包子、干丝等苏扬早点,酌一杯上好的茶,好不丰盛,这是我们维扬的传统。从初一开始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她)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老爸的工厂在初十开工,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晚上还有的烟花的表演呢,都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家乡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有许多晚会及盛宴,好不热闹。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们也都心花怒放!
家乡的春节习俗包含了老祖宗们对美后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无比的祝愿!祝大家新年快乐,学业有成!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8
现在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毛泽东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每当月亮像个大饼似的挂在天空时,我就想到了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到了,大家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我来告诉你吧: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在我们这,听妈妈说都是跟家人一起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一起聊家常可是少不了的。哦,对了,我家这天还要吃蛋糕的,因为这天正好是我妈妈的生日,我心里特别期待、特别高兴,还可以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饭菜跟小吃,饭后还有很多我跟姐姐准备的小节目。逗得家里人热闹开心!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9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来到了,想必每个小孩都很急切地盼望着过春节,都有一些让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例如: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四处逛街买新衣服,去亲戚家串门拜年,去旅游等等,而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放鞭炮和烟花了。
每到过年,我都会缠着爸爸带我去放鞭炮,现在城里都不能放鞭炮了,所以爸爸只好带着我到郊外去放鞭炮。
每次我们都会买很多不同种类的鞭炮和烟花。
我们把鞭炮插在土里,用香点燃引线,我双手紧紧地捂住耳朵,躲在大人身后,探出半个脑袋,看着嗞嗞燃烧的引线,心里想:我到底是把手放开,跳到前面做出一副勇敢的样子,还是就像现在这样害怕的样子呢?我还在犹豫中,鞭炮已经“嘭”的一声爆炸了,顿时纸屑四散,尘土飞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的味道……我也高兴得大叫起来!
当然,最壮观的还是晚上放的烟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先是一个小圆圈,接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个圆圈的颜色都不一样呢!有的烟花放上天就像喷泉一样“哗”地散落下来……各种五颜六色的烟花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妆扮得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样,十分美丽……
看着满天的烟花,听着四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热闹闹的新年又来到了!
评语:“有的烟花放上天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先是一个小圆圈,接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个圆圈的颜色都不一样呢!有的烟花放上天就像喷泉一样“哗”地散落下来……各种五颜六色的烟花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妆扮得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样,十分美丽……有的烟花放上天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先是一个小圆圈,接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个圆圈的颜色都不一样呢!有的烟花放上天就像喷泉一样“哗”地散落下来……各种五颜六色的烟花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妆扮得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样,十分美丽……”巧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再现燃放烟花的美丽场景。“看着满天的烟花,听着四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热闹闹的新年又来到了!”结尾“结上启下”,既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又意犹未尽,拓展延伸,高!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10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除夕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春节到了
就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了,万物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地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
关于春节的起源,民间自古以来有很多说法,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中国古代有种叫“年”的怪兽,头上有角,十分凶猛,他长年深居在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也就是除夕,他就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年的这天,人们就扶老携幼,上山躲避“年”。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一位乞讨老人,乡亲一片惊恐万状,只有村东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点食物,并劝他上山躲躲。老人开口说:“如果您让我在您家里住一晚,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不信并继续劝,老人笑而不语。老婆婆只好自己上山了。
半夜,“年”闯入村庄,发现气氛与往年有此不同,村东老婆婆家门贴上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它浑身一抖,怪叫一声,走近门口时,屋里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声音,再也不敢往前凑,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就在这时屋门突然大开,老人身披红袍在门口哈哈大笑,“年”慌忙逃跑了,于是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春节一般要吃年糕、饺子,汤圆、荷包蛋。还有备年货,贴年画、贴春联等众多活动,在这一天人们尽享天伦之乐。
春节那天,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春节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声来除旧迎新,北宋诗人王安石还作诗一首,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的祝福和一往情深的期盼。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之所以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新年中第一个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在这节日,人们走亲访友,吃大餐,还可以有压岁钱,所以我很喜欢。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节日呢?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11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忧国忧民、励精图治,一心想让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靳尚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中。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于是每年的五月五日,人们便用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粽子用碧绿的的芦叶包裹着晶莹的糯米和深红的枣子做成的,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甚是好看。粽子的味道也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回味着祖国悠久的历史,别有一番情趣。
过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可以观看紧张、刺激的龙舟赛。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在这激动人心的竞技活动中我懂得了“人心齐,泰山移。独角难行,孤脚难移。”的道理。它以独特的方式教会了我们齐心协力,奋勇拼搏。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时节,将家中打扫干净,再将艾叶和菖蒲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是一项很古老的端午习俗。艾叶能散发出一股奇特的芳香,能起到驱除蚊虫,净化空气的效果。而菖蒲除有驱虫的效用,形如剑,还有驱魔驱鬼之说。所以,两者结合用来辟邪驱瘴再好不过了。每逢端午佳节,天不亮,妈妈还会把艾叶,盖不我的身上,早上起来,让我用泡了艾叶的水洗脸。在这几千年的习俗里,我尽情体会着暖暖的亲情。
老人们说,端午节是门前悬挂的艾草,菖蒲,可以驱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们说,端午节是河上的一条条龙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小孩子们说,端午节是腰上挂着的一个个香袋,每一个都装有一个童趣的心。只要拥有过她的人,哪怕只听过她的故事,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感觉。
我爱中国文化,我爱端午佳节。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12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衣食住行都各有其特色文化所在,其中传统节日文化就犹如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的黄土,有其历史,有其深度,值得深挖。
自古,中国的节日就过得极为讲究。拿目前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来说,早在尧舜时期,春节就兴起了,经过代代传承,代代发展,春节的习俗就越来越多了,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扫尘、守岁、拜年、看春晚……总能让一家老小热闹十来天。
在21世纪开始后,国外的不少传统节日也开始在我们“东方古国”流行开来。圣诞节时,中国的小朋友也开始期盼圣诞老人悄悄送来圣诞礼物;万圣节时,中国的学校里也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南瓜灯;情人节时,中国的.影院餐馆也开始施行情侣半价等优惠活动。
有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对西方传统节日过于重视从而淡忘了许多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其实,我认为“罪魁祸首”不在西方节日而在于中国人对中国节日的概念。譬如说春节要吃饺子,但不代表有饺子就是过春节。现如今的多数年轻人别说做饺子,为家人做一顿三菜一汤的晚饭都很困难。为了延续节日习俗,一到春节,超市中的速冻饺子就成了热卖品,显然多数不会做饺子的人都选择了速冻饺子来过一个“有饺子的春节”。这就违背了过节的本意,春节本是一家人团圆的时节,春节吃饺子这个习俗也如此,不重在吃,而在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老人包饺子皮,小孩和饺子陷,女人洗菜,男人煮粽饺子……裹的是一份热闹,吃的是一个团圆,而超市一袋一碗的饺子只能算是一顿便当,根本没有年味儿。
再说说现如今一些老学者对西方节日和中国人过西方节日十分排斥这件事。我认为西方节日也有它的精华和历史。譬如说圣诞节,许多现代西方家长为了圆“圣诞老人”这一出“世纪大谎话”,会不约而同的在圣诞当晚给熟睡的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当然,在他们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做的。这就好比我们中国春节时长辈给小辈红包压岁一样,也是一个节日文化。中国的青年人在西方节日时同西方人一样欢庆,这也不足为过,相反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尊重,不管怎么说西方人在咱中国春节时也会张灯结彩,也会放起鞭炮,收看春晚甚至尝试包饺子。
正值春节来临之际,望大家真正地投入节日习俗,用亲自劳动做出团圆,做出春节。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13
今年,我和爸、妈决定今年不在长安过年了,说要回家乡过年。我听到爸、妈说要在家乡过年,我就在一边偷笑了,我最喜欢在家乡过年了,因为在那儿我可以自由地走动,不像在长安,想走都没得走,而且在那,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无聊就可以找他们聊天。
在一天后,我们到了。下车后,我一点都认不出家乡了,不知道是太久没有回去了还是家乡的变化太大了。
我们拿着行李走进村,向爷爷家走去。在进村的路上有很多人向我们问好和拜年。我们当然也很有礼貌地向别人问好、拜年。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爷爷家了,这时我们也就松了一口气了,在这个时候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就开始四处找表哥和他玩,之后就这样过了一天。
第二天醒来,已是大年除夕了,我急忙地去吃个早点,然后帮我爷爷打扫卫生,大家都在忙碌着,有的在杀鸡、鹅、鱼、也有在包饺子的,做完这些,大人们都在贴春联。过了不久后,我们一家都到祠堂祭拜祖宗,祠堂里太热闹了,摆放着很多祭拜祖宗的祭品,旁边站满了很多老老少少的和兄弟姐妹,然后他们满脸笑容的向我们打招呼,我们也十分热情的向他们问好,大家都说上了新年的祝语。过了一会开始进香了,我默默地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爷爷、外公、外婆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愿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大家万事如意!大家许过愿望后,鞭炮就响起来了,那声音震耳欲聋、烟雾冲天,我就躲得远远地观看,相持约半小时后才缓缓的停下来了,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回到大家自己的家里。然后大家一起分配煮饭,烧菜的工作……。真快,开饭了,大家齐举起杯子,相互说起在新一年的祝福话语,这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团圆饭”意义。
第三天后,也就是年初一,每家每户就开始放炮竹,自然,我们家也开始放了起来,放完鞭炮后,我们就开始按照我国的风俗,过春节就要放烟火看春节晚会等。长辈们还要给我们小孩们压岁钱。所以我们家过春节也是如此。
第四天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开心心出去外面玩了,每家的门口前面都是“满地红”。在我们的'家乡就是放的鞭炮越多,鞭炮碎纸越多,就代表在今年都是红红火火的,运气、工作、学业、身体都越来越好。这就是我的家乡,红红火火的家乡。
【传统节日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传统节日作文08-27
传统节日作文(经典)08-27
传统节日作文[精选]08-25
传统节日作文【经典】08-30
(经典)传统节日作文08-30
传统节日作文[经典]09-01
传统节日作文(经典)08-24
(经典)传统节日作文09-03
传统节日作文【精选】09-04
传统节日作文(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