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欢迎大家分享。
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用途。熟练掌握苯的性质是以后学习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前提和基础。本节课将分析确定苯的结构,由苯的结构推测并验证苯的性质,在知道苯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苯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的特点,2.知道其结构特点如何影响其化学性质,3.掌握苯的基本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苯分子式的可能结构的分析,然后通过观看实验视频,确定苯的分子结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
2.通过结构分析,猜测苯的化学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证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苯这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3.了解苯的危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如何影响苯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苯的物理性质:由法拉第发现苯的故事引入,并展现一瓶苯,通过学生观察颜色、状态、闻气味等让学生了解苯的物理性质;二是苯的结构:通过燃烧法知道笨的化学式,并讲述凯库勒结构的发现过程,接下来实验验证凯库勒式是否正确,最后介绍苯的现代结构理论;三是苯的化学性质:首先根据苯的现代结构理论,推测苯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然后分别播放相应实验视频对学生的猜测和假设予以肯定;四是苯的应用:将介绍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学生体验苯对于社会和生活的巨大作用,同时,介绍苯是一种就是污染气体,学生对苯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客观。
环节一.苯的物理性质
1.科学小故事【苯的发现】
19世纪初,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城市的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从生产煤气的原料中制备出煤气之后,剩下一种油状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法拉第是第一位对这种油状液体感兴趣的科学家.他用蒸馏的方法将这种油状液体进行分离,得到另一种液体,实际上就是苯
2.展示苯
展示一瓶苯,学生观察颜色状态,用正确的方法闻气味
3.苯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环节二.苯的结构
1.科学小故事【苯的结构】
1825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首先从煤焦油里提取了苯。不久,苯的分子组成也被确定为(C6H6)可是,根据当时的“有机物分子呈链状排列”的有机结构理论,却怎么也写不出符合苯的实际化学性质(既有与饱和烃的相似之处,又有与不饱和烃的相似之处)的链状的结构式。一时间苯的结构式问题成了令科学家一筹莫展的.难题。也逼迫链状结构理论的提出者——36岁的德国年轻化学家凯库勒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1865年的一个冬夜里,凯库勒坐在桌边一面编写教材一面想着怎样在教材中写苯的结构这一难题。然而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停笔,偎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觉得有一些碳原子在自己的面前跳起舞来,它们排成蛇的形状,一会儿在火焰中翻滚,一会儿卷曲起来。突然,原子“蛇”的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环状,不停地旋转起来。凯库勒猛然惊醒,根据梦中受到的启示,他迅速画起苯的封闭式结构式来,经过若干次的修正,最后他决定用六角环状结构来描述苯的分子结构。即: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苯的“凯库勒式”。苯的凯库勒式成功地解释了碳的价键结构、分子中原子间的排列顺序以及苯及其同系物的不饱和性。
2.凯库勒式的检验
根据凯库勒式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其应该具有碳碳双键的典型性质,比如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得溴水褪色,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然后,观看这两个实验视频(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更好),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并没有预期的现象发生
3.苯的真实结构的介绍
苯环中的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
环节三.苯的化学性质
1.【学生思考】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是不是意味着苯既有单键的性质又有双键的性质呢?但其又不是单键和双键是否意味着其单键和双键的性质都不典型呢?
2.苯的燃烧
相应现象以图片的方式展出
3.苯的取代反应
【实验一】
苯与溴的取代反应【视频】
苯的硝化反应
4.苯的加成反应
苯与氢气的反应
环节四.苯的用途及危害
1.播放视频片段,了解苯在工业生产以及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苯是一种居室污染气体,以及除去苯的一些方法
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2
一、课标分析
高中化学必修部分的课标对苯这一知识点明确的要求是: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以及了解苯的主要性质,认识苯的衍生物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综合方面,课标要求则是: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以及初步认识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
本章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课题二——苯。本章节在初中化学简单的有机物学习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标上的要求只有了解、认识等简单要求,而本教材在课标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科学实验探究这一方法的研究,融合HPS教学观,通过简单还原历史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知识体系,这充分体现了科学本质观。
此外,本章节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完烷烃及乙烯的基础上的继续探究,既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也为选修模块有机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化学键,也学习了甲烷等烷烃和乙烯,了解了碳的四价学说和碳的成链理论,并初步了解了碳碳单键及碳碳双键的特征性质及特征反应。这为苯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法,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2、通过还原化学史并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初步认识苯的结构及其化学性
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史的回顾,再现苯的环状结构学说知识的建构历程,了解苯的结构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史的回顾及科学探究的探索,初步认识到科学理论发展的本质。
2、通过对实验的猜测及探究,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常见考试题目,我把以下几个知识点设为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苯分子结构式的科学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分子结构,及其所体现出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苯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相关文章:
燕子教学设计一等奖07-02
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一等奖12-11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一等奖12-13
《画杨桃》教学设计一等奖12-13
细胞分化教学设计一等奖12-26
苏轼浣溪沙教学设计一等奖12-26
课文《提灯女神》教学设计一等奖10-12
咏柳教学设计反思案例一等奖12-12
小学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