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生物教学设计范文1
一、教学设计思想
《神经调节》一节是生物第四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反射弧完成反射的过程、神经细胞内部兴奋的传导及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等内容都比较抽象难懂,如果处理不好则枯燥无味,学生既没有兴趣,又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熟读教材内容后,感觉本节课最关键的问题是兴奋的本质,因为这是研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基础。但教材中只说明了兴奋是一种快速的电位变化,而对这种电位变化产生的机理却只字未提。事实上,根据经验,这一结论在完全不了解机理的情况下是很难记住的。而我认为这样一个内容恰恰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好机会。于是,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就成了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
所以,我认真阅读了陈守良老师编写的《动物生理学》中关于神经的兴奋与传导一章,也许是陈守良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了我,我发现如果将这部分内容适当简化处理,抽离出主线,再配以形象的描述,学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于是,大致的教学思路基本形成,而这个思路就是按照历对生物电现象的研究过程展开的。而且,板书的设计力求明确简练,将最重要的结论留给学生,以便于将来的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的分析,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补充神经生理的一些研究方法,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2.过程与方法
体验设计实验的要点;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能利用已知信息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家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充满艰辛、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兴奋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教师活动:前面学习了体液调节,但体液调节速度较慢,某些活动需要快速反应,如针扎指尖,必须要有一种快速准确的调节方式,这就是神经调节,即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调节,它可以使体内的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整体,并使我们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从而适应环境。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并讨论。
2.反射和反射弧
教师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简单反射叫非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是条件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请学生描述缩手反射的过程,引出兴奋一词。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并描述缩手反射全过程。
3.兴奋的本质
教师活动: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兴奋怎样传到呢?介绍神经细胞的特点和神经纤维的概念。兴奋就是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好像电流沿着导线传导,因此人们怀疑这是一种电活动。介绍测量神经纤维电位变化的经典实验。证明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小组讨论实验。
4.平静时电位差形成的离子基础
教师活动:内负外正的电位差是怎样产生的呢?与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分布有关。展示表格,发现膜内外存在着巨大的离子浓度差。细胞未受刺激时,细胞内的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扩散到膜外,就会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讨论平静时电位差的形成机制。
5.兴奋时的电位变化和离子基础
教师活动:兴奋时细胞膜会发生一种快速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这种快速的电位变化就代表着发生了兴奋。离子基础是由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而导致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而造成的。恢复平静状态的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钾离子扩散出去实现的。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讨论兴奋时电位变化的机制。
6.兴奋的传导
教师活动:兴奋部位与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有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使相邻部位也发生了电位变化,说明兴奋传导至该处,而已兴奋部位又不断恢复原先的电位。兴奋就是通过形成局部电流的方式迅速向前传导的。
学生活动:思考兴奋传导的机理,并绘图表示。
7.总结
兴奋的本质是一种电位变化,兴奋的传导是通过局部电流实现的。
五、教学反思
1.利用科学史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讲授科学史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其次要考虑教师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和讲授技巧。科学史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能丰富课堂,使课程拥有趣味性和观赏性,这种不断探索跟揭秘的过程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这比用其他手段获得学生的关注更容易。
2.整节课是用一个个问题串起来的。我所教授的是普通班的学生,因此问题的设置很费心思,且需要尝试修正。合适的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思考,不能过难,而且要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力争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白最终的结论如何得出。这种教学方法很适合于本班的学生,因此这将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3.整堂课并没有开展全班大规模的活动或分组讨论,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进行的只是头脑中的探究。这种探究方式并不是最理想的,但可能是最符合现状的。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的收获。
4.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较好,能够将结论较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这得益于图片和动画,更关键的是理解了这个结论的得出过程。
5.板书是这节课的缺憾,对知识的总结归纳不够细致,有些随意,还需改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综合性的学科,对本节课的设计就是想充分体现这一点。对实验的分析推理过程其实是在模拟学生将来从事科研的过程,物理学的应用也是让学生体验其他学科在生命科学研究上的作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每天学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在为将来打基础,让他们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重要,而创造知识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我们应该尽可能帮助他们,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职责。
高三生物教学设计范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描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理解并掌握mRNA结构特点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转录的Flash动画及动态组图,发展观察识图能力,提高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体验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核糖核苷酸、mRNA、tRNA等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科学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mRNA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二)难点
理解转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展示一对双胞胎的照片并引发学生思考:这两个孩子如此相像,他们这些相似的性状是什么物质体现的?
学生思考回答:蛋白质。
教师设问:他们性状相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基因相同。
教师设问:那么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究这一问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二)探求新知
1.RNA的结构特点
教师设问:遗传物质DNA一般都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那么细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呢?
学生回答:应该还有一种中间物质,在DNA和蛋白质之间充当信使。
教师对学生的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用ppt展示这一信使——mRNA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由核糖核苷酸A、G、C、U组成,与DNA配对,mRNA上的碱基可以携带DNA上的遗传信息。RNA分子较小,可以从核孔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62,自学tRNA和rRNA的内容并完成与DNA对比的表格,总结DNA与RNA在组成的基本单位、五碳糖、碱基、类型、分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区别。
教师将学生汇总的表格展示在ppt上,并强调每种RNA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
2.DNA到RNA的转录
教师设问: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呢?
学生带着这一疑问观看一遍完整的转录过程的Flash动画。
教师再次播放转录过程动画,学生参考导学案上的问题串,即转录的场所、原料、产物、模板、配对的原则分别是什么?再次认真观察每个过程的变化点。并完成表格。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转录的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出完成详细的转录过程:
①DNA双螺旋揭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模板;
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碱基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转录的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
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自主绘制知识概念图。
(四)巩固提高
学生思考讨论:转录成功的mRNA的碱基序列与DNA单链模板的碱基序列和模板互补的碱基序列有什么异同?
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课外拓展
列表比较DNA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高三生物教学设计范文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ATP是生命直接能源,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为后续学习光合、呼吸作用作铺垫,具有承前继后之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①、能写出ATP的分子简式并说出其结构特点
②、能画出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并能理解ATP的形成途径
③、知道ATP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④、能利用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解释实际问题,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我对本节内容确定的重点是: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能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针对这些重点内容,其中最难让学生理解的是: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对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的理解。
二、说学法
因为本节知识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基本能看懂书本对于这一节知识的介绍,所以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的解释、资料的阅读、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课时的内容。
三、说教法
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关键,加强理解和应用。尽量联系糖类、脂肪、叶绿体、线粒体、主动运输等与能量相关的和初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展开教学。并且通过建立实验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关键的内容,通过设疑、析疑、解疑和多媒体辅助来强化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情境:利用荧火虫的尾器发光的实验:先得到尾器、然后放置会发现尾器的发光情况会逐渐消失、设置对照实验,A组加入适量的ATP粉剂(展示课前买来的ATP、并让学生传看),B组加入等量蒸馏水。结果会发现A组的尾器的发光量加强,而B组继续减弱。
让学生讨论这一情境
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情境是可以理解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能够从直观上知道ATP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和具体的作用。
设问:燃烧一匙葡萄糖,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细胞中的能量以什么形式释放出来?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呢?
然后围绕标题展开教学,教学时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如用百元大钞与一元小票购买小件物品,如果我们总是拿大额面值的钞票进午行交易会很麻烦,相反如果我们把百元钞票换成100张一元小票,在进行交易时就会很方便,有这样的`例子来比喻细胞中的能量——在细胞中百元大钞相当于储存能量的有机大分子,ATP分子就是那个可以在细胞内流通的“小票”,即能量的通货,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标题,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2、ATP分子具有高能磷酸键:
通过再次呈现ATP药物及说明、介绍ATP为动力的纳米发动机等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新科技内容,寓教于乐,形成ATP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展现ATP结构动画及其“近亲”腺苷的图片、引导观察和比较,调动积极性并利于形成ATP的形象认识。要让学生清楚ATP三个磷酸键的不同。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何谓“高能磷酸键”。
师生共同归纳ATP的名称、简式、物质性质、功能作用,形成ATP的理性认识。
3、ATP、ADP相互转化
继续以上面的比喻进一步展开,将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比作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零用钱,它会随着每天的花销而减少,因此要维持正常生活必须不断破开大面值的钞票给予补充,细胞中大面值钞票主要是糖类等有机物。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能被用来合成ATP,这个过程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来实现。并通过动画形式介绍、图文转化提问、学生前台板书等过程教学,加强理解记忆、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重点从酶、能量走向等方面对相互的两个过程进行比较: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磷酸键断裂——放能。合成时是可逆的,但要注意与化学中可逆反应知识的干扰,并以此引出下一个问题—ATP的形成途径。
4、ATP的形成途径
通过学生自学、图文表述提问、师生共同归纳、展示动画等程序教学。注意与后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的衔接作铺垫。并与ATP的结构、功能、转化的知识浑然一体,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
5、ATP的利用
一是主要讲清楚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与ATP的分解和合成关系;二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解,让学生在看懂图解的基础上,再依据教材51页的图解,讨论ATP还有哪些用途,从而对该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
6、总结巩固
从生物进行生命活动耗能的知识和ATP的基础知识方面进行总结,构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最终理解ATP在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后增加补充练习以巩固。
高三生物教学设计范文4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板书设计:
1、环境污染的防治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学设想:
人类破坏环境,环境报复人类,惨痛的历史教训教育着人类,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两者若能和谐发展,必然相互有利。而和谐发展的局面,关键在全体地球公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节的教学可以从破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入手,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的涵义?让学生感受到在茫茫太空之中,地球像是一艘遨游的飞船,地球上所有的生灵搭载在这艘飞船上,结伴而行,体验着同一生命旅程,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没有可以迁居的绿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相关录像片,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由此,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剖析一些错误的认识或观念。例如,“人定胜天”的观念:人类具有其他生物无法比拟的智力和能力,能使高峡变平湖,天堑变通途,大山低头,河水让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大多数是与工业发展有直接关系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辩证地分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入一些具体的实例,例如,据报载(1999年12月6日《文汇报》),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999年全面停止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北大荒”不再开荒。
这是因为连年的垦荒虽然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了贡献,却也使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丹顶鹤、东方白鹳等一些鸟类在该地区基本绝迹。于是,引出一个重要话题:粮食重要还是鸟类重要?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直接价值容易接受和认同。生物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就失去了宝贵的资源。例如,冬虫夏草是珍贵的中药,云南珍稀植物“红豆杉”中含有可治疗癌症的有效成分,如果冬虫夏草和红豆杉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显然是巨大的,而且是不可弥补的。
在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绘制一幅漫画:衰老的大树发愁地想:“鸟儿们都死了,谁来替我传播种子呢?”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的灭绝很可能导致一连串物种的灭绝,也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数量失控。如猫头鹰、鼬和狐狸的灭绝可能造成田鼠成灾。教师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师应当指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设计,看起来似乎十分完美,但与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和粗糙。在无法保护自然的原貌时,至少也应当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让环境中的物种数目更多些。
农田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往往过少,物质循环的途径单一,一旦出现环境因素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灾难。例如,有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都是白杨树,引来专门以白杨为食的天牛大举进攻。人们想尽各种办法仍然无法控制天牛之害,只好忍痛将刚刚长成林的树木伐倒,使大片农田重新受到风沙之害。如果当初栽培的是多树种、多林种、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复杂的防护林,就不会发生如此惨痛的虫害。
本节是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教师应当结合本节内容作一小结。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为题,进一步揭示“稳态与环境”的核心思想:整体、相互作用、动态平衡、协调发展,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哲理,描绘出人类未来美好的前景,在学生的憧憬之中结束本节的教学。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根据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保护区(包括整个环境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和特殊自然保护区(为了专门保护某一种或几种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栖息地而建立的保护区,一般范围较小)。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六、教后感:人口、科技进步和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具体地说,人类不仅要大力加强科技进步,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教育。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并且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人类应当走一条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高三生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设计01-28
生物教学设计04-20
生物教学设计【精选】11-30
生物教学设计(热)08-31
[经典]《昼夜与生物》教学设计08-29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09-27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04-02
生物教学设计【荐】02-21
【精】生物教学设计02-22
生物教学设计【精】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