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1
20××年冬,我有幸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周的学习,不仅让我结识了很多教育教学一线的同行前辈,还真真切切学习到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给我你很大的启发。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实际,对这次培训有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的充实。培训期间交流得知,来参加培训的很多老师都不是专职任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绝大多数都是兼任学校心理保健室管理员一职,所以大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基础理论都没有完善具备;甘应心协的讲师也介绍,心理学也是一门长期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学科,社会各界对它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尽管各种中小学校园霸凌事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伤害自杀事件层出不群,但是由于缺乏条件,长期没有开展更有效的更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种种原因,我觉得来参加这次培训,对我们这些在基层学校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也收获良多。
五天充实的培训中,有甘肃省应用心理协会会长谢桥老师主讲“找一个杠杆撬动学校的幸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综述,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并利用三个晚课的时间做了团体心理辅导实操训练,不仅为我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打下基础,更亲身参与其中体验了辅导训练,学练结合。谢老师还解答了学员有关心理学如何入门的问题,建议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开始最好从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入手;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职业发展,以及推荐了许多教育书籍《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及心理学入门书籍等。
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的刘悦老师主讲“用心护航,因爱而爱”——学习心理需求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课程,在讲述基本理论的同时,穿插了大量她亲历的心理辅导案例,生动丰富,让人印象深刻。军医大的杨群老师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课程,让我明白其实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从医学层面,从教师心理健康的角度,例如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如何自我调节自我放松等,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以后面对工作、生活的时候更积极地暗示自我,更有效的发挥效率。作为学校从事心理健康辅导的老师,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有进一步发展,这次培训所打下的必要的理论基础必不可少。
其次,多形式多内容的`丰富实操训练。因为这次培训的形式丰富,三个县区的培训教师们都被打乱编成六个小组,很多培训实操课程都是通过小组进行的,所以区别于以往其他培训最为明显的就是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了,组内成员积极发言,深入交流,默契配合。培训第一天,充满能量的杨康老师就组织大家开展了一整天的以团体游戏体验为主的培训课程,闯三关、思维创新等新颖的游戏体验,让这次培训别开生面,生动活力开了一个好头,让我对接下来几天的培训都很期待。通过团体游戏体验活动,让我对团体凝聚力建设、团体辅导,团员积极心理训练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切实的感受。接着三天晚课谢老师团体心里辅导实操课程的。讲解与演练,都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在学校里面开展此类课程的适用性。最后一天的六个小组各自设计的一节团体心理辅导演练课,更是点燃了全体参训学员的热情,“盲人与拐杖”、“逛三园”、“寻找有缘人”、“宝贝座椅”、“松鼠搬家”、五组“人际交流中听与说的重要性”等课程相继亮相,大家积极配合,积极讲评,积极谈参训几天来的心得感受。整个培训,形式丰富,内容充实,受益良多。
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感受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刻不容缓,通过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更深切地意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学习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深深的感触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与关注。
我心有所动,我行有所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2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助其充分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心理素质和其它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二、具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交友方式方法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主要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和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养成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
1、全员参与,提高师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应是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为此,我们首先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支队伍:一是教师群体,二是班主任队伍。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和理论知识,组织外出学习、参观等途径,帮助老师树立新观念,重视心理辅导教育。
2、面向全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发展性、活动性、协同性”等实施原则,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着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班级各科教学、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以及整合班级内外、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在本学期内组织二次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
3、关注个别,重视心理咨询辅导。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关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关注班内心理上比较特殊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辅导者要本着理解、尊重、真诚、同感等原则,协助学生提高其正确认识自我、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4、结合德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是学校教育的最佳互补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品德课、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同时,利用活动课、班队活动等,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好学校和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
五、健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
1、领导小组:
2、组长:xx。
3、组员:xx、xx、xx。
4、心理咨询教师:各班主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3
通过几次家长学校的学习,收获很多。虽然我自己也是一名教师,但我从家长学校中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体会:
一、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一期家长学校聘请的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所做的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辅导的讲座,对如何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大有裨益。尤其是在辅导中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孩子数学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听了之后,让人感觉受益匪浅。
二、要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听了张和珠老师的讲座,对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何入手,有好多收获。
比如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萌发求知欲望。要适当满足孩子对读物的兴趣取向。为孩子订购图书、报刊时,要尽量采取指导、建议与商量结合的态度。要多鼓励孩子读书,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图书,从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带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挑选自己喜爱的书。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大有裨益。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心理学分析,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孩子对某种读物产生兴趣时,要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孩子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找机会让孩子讲书中精彩的内容,讲他的感想,参与孩子讨论读后感。结合孩子在语文课学过的有关内容“借题发挥”。这样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使之坚持读书热情。
当孩子读了书、增长了知识,产生了感想,提高了能力,获得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在阅读过程中好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而不是孤立的去识字。正确的引导,孩子从中体验到阅读的愉快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抓住时机,对良好阅读行为进行强化。
最后,为孩子读书创造条件,优化环境。
张和珠老师强调外界环境条件是孩子读书的外因,父母的素质、住房的条件、家庭生活习惯、住地环境的氛围等诸多方面均是影响孩子读书的因素。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生活习惯要注意,如果孩子看书,家长应对孩子读书的干扰;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小天地,有明亮而柔和的光线,舒适的桌椅,实用的书柜,有这样一个适宜放松的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享受。
三、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自私、冷漠、孤僻、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占了上风,真让我们为未来捏一把汗。知心姐姐告戒我们家长不要片面看待孩子的分数,只抓分数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心理问题:敌对情绪、心理负担重、脾气古怪、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等。因此,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实事求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4
在这个人才竞争的21世纪,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所以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中扮演了奠基石的角色,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方面就成为了关键所在。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现状
学生是教师直接接触并服务教育的对象。教师的心理健康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不仅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发展要靠它,而且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要靠它。因此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现状就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很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在近几年调查检测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内随机抽查了112所中小学的1691名教师,结果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所有教师的51.23%,比我国目前正常人群心理问题发生率高出了一倍多,在这51.23%中,轻度障碍的教师占32.18%,程度严重到成为心理疾病的教师也已经达到了2.49%。更有调查发现,每天觉得很忙、很累,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教师占75%;觉得当教师压力很大的教师占了90%。这些研究调查都显示出,当今社会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已经日渐严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理应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教师的待遇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对于教师师德的修养也是夸夸其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重视与关注。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有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都分布在农村,所以,基础教育的成败甚至中国的全民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便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好坏。
二、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成因形成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概括如下:
(一)自身因素。农村中小学教师焦虑心理的产生,首要原因是教师职业在知识经济方面的高要求与教师的自身素质的不相适应。在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创新,往往是善于知识的创新的人才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拔得头筹。而基础教育则是培养人才以及开发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为了确立学生创新的理念,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打基础,必须通过创新式教育抓基础教育。然而我国现今社会的中小学教师中30至40岁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他们不仅面临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和学校寄予的厚望,而且面临基本陈旧的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他们的知识结构、教育观念等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他们为了不让时代淘汰,就要继续学习新的教育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但是教学任务的繁重以及紧缺的学校经费等很多因素导致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即使进修,教学和学习也是难以两者兼顾。焦虑心理就是在教师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教师素质的高要求和学习与工作矛盾的双重压力之下产生的。
(二)社会因素。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传播者,其工作任务是及其繁重的。然而教师的付出和收入却不成比例。《教育文摘周报》中指出:小学初中教师每周平均课时达到15.31节,其中周课时超过18节的教师占46%,在校工作时间平均每天达到8.93小时,平均每天在家备课的时间为1.63小时。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的教师也大有人在,还有连续几周持续工作的教师,体力以及脑力的超额付出,加上匮乏自我调节能力,导致他们失衡的心理,多数教师出现上班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畏惧上班等情况,导致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被严重影响,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被严重制约。
农村中小学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在农村,较城市而言,比较艰苦。而且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也并不重视。《教师法》由国家审议在1993年10月31日通过,其中不仅教师的权利义务有了明确的规定,而且也将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是合法权益在许多农村的中小学教师身上仍得不到保障,甚至会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教师的生活水平无疑被严重影响,尤其是山区的教师,艰苦的工作条件,闭塞的信息,使教师的心理失衡、心力交瘁,以至于发展成各种心理疾病,在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时遭到严重不良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很大程度上被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所影响。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不高。社会上,周围人的行为密切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心理的因素有:社会对于教师的评价、教师对于评价方式的接受。终结性评价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主要采取的方式,这种评价将教师为了改变学生的品德行为、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所做出的努力贡献忽略。
(三)职业因素。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众多,所面对的冲突也多,在家里是父母、妻子、丈夫、儿女,在领导面前是被管理者,在学生面前却是管理者,而且农村远离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较城市狭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导致心理的失衡。
三、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的主动者是教师,学生心中的榜样也是教师。学生的言行举止都被教师所影响,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理问题应得到重视与解决。
(一)中小学教师需要的和谐环境的构建。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小学教师和谐环境的构建需要依靠社会,而社会的主导者是政府,首先应该将健全的法律在农村山区严格实施,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其次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减轻升学压力,使尊师重教成为和谐的社会风气。“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的树立有其实际的内涵: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理解教师的苦衷;减轻教师的压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同时,政府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自我强度。另外,家庭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小学教师积极心态的培养。情绪上的成熟是成功教师的必备品质。情绪上的成熟就是能很好的调适自己心理状态。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提倡给教师减压,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
四、小结
当前社会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峻,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职业因素。要实现全民素质教育,就需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需要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5
一、指导思想:
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础和中介,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预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生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课本,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小学素质教育目标培养,从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和人格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安排内容。通过故事和事例让学生感受学习,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结合本册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
各部分教育教学重点如下:
自我意识方面: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重点放在小学生自我社会角色认知和借助他人进行自我评价,以及良好自我体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上,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这一社会角色,受到老师或家长表扬和批评时,知道原因何在,学会自我分析,使自身言行向好的方向发展,有较强的自我体验,善于发现自身优点,树立自尊和自信意识。
智力方面: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智力训练重点放在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方面,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观察及观察的意义,引起他们对训练观察力活动的重视。教学生会使用常用的观察方法了解注意及注意的作用,重视自身注意力的提高。
情感方面:认识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表现。体验积极情绪,保持心境。
愉悦。认识并分析消极情绪(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学会用简单方法驱除烦恼。抑制不合理需要,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
意志方面:提高他们对意志的认识。由于年龄尚小,理解力相对较差,故借助于日常生活现象和故事进行。用外力或自己制订规矩来约束自己,提高自制力。借助于情境表演启发学生勇于战胜挫折和困难。
个性方面: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与大自然和谐和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学会谦让和合作。
学习方面:从最基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兴趣着手, 培养学习兴趣,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姿势,保证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交往方面:激发交往欲望,训练言语表达能力,为交往创造条件,懂得基本的交往礼仪。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质量达成目标
二年级学生具有独有的特点:擅长于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特征的思维特点。二年级学生乐于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语言表达特点,这是在心理课上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和培养科学、文明的用语习惯的积极因素。二年级学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响,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特点。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友爱同学,热心帮助别人,不怕困难,努力克服困难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相关文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7-0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7-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6-12
[实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8-0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6-1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0-2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最新12-1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3-2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推荐】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