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故事 推荐度:
- 国学故事 推荐度:
- 国学小故事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国学经典故事18篇【必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用到典故的地方还是很多的,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你知道经典的典故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故事1
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国学经典故事2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说的道理。”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国学经典故事3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
国学经典故事4
兔子每天四处游荡,这跑跑,那跳跳的,遍地的鲜花引起了兔子的注意,走进一看,太美了,各式各样的花朵开放的非常美丽。
兔子这摘一朵,那摘一朵,“哎呦!疼死了!”花儿们吵着说。
兔子没有理会,继续一朵朵把花儿们折断,花儿们生气的说:“你这只坏兔子,不许摘。”
兔子说:“你们这些花朵就算我不摘也会凋谢,倒不如让我摘下来做花环。”
花儿们生气的叫来蜜蜂,蜜蜂通过风,接收到了花儿们的求救声,全体出动,蜇的兔子满脸大包,兔子只好讨到水里,兔子委屈的去到狮子大王那里告状。
狮子大王见到兔子向自己诉说自己的委屈,把兔子批评了一顿,狮子大王说:“我们草原上的动物都要学会珍惜环境,爱护植物,你竟然随意糟蹋花朵,蜜蜂是花朵的`守护神,你遭到它们的攻击也算是对你的惩罚了。”
兔子捂着自己满脸的大包“哎呦~~哎呦~”的离开了。
国学经典故事5
狄仁杰是武则天当政时的名宰相。他在当豫州刺史时,办事公正,执法严明,受到当地人民的称赞。于是,武则天把他调回京城,任为宰相。
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听说你在豫州的时候,名声很好,政绩突出,但也有人揭你的短,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说:“人家说我的不好,如果确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改正。如果陛下已经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这样大家可以相处得更好些。”
武则天听了,觉得狄仁杰气量大,胸襟宽,很有政治家风度,更加赏识他,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还赠给他紫袍色带,并亲自在袍上绣了12个金字,以表彰他的功绩。后来,狄仁杰因病去世,武则天流着泪说:“上天过早地夺去了我的国老,使我朝堂里没有像他那样的人才了。”智慧小语:气量与胸襟都是人格贤善的基石。学会公正地看待流言,往往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国学经典故事6
话说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能人不分,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足智多谋,善于用兵。
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
国学经典故事7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了继承家学,向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学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差不多了,就写了一篇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什么话也没说,在他所写字中的一个“大”字下面点了一个点。王献之看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拿去让自己的母亲看。王献之的母亲也是书法家,看了王献之所写的字后,指着王羲之在上面的`那一点,对他说:“这一点写得不错。”王献之听了,才知道自己和父亲的书法还相差很远,从此一心练字,后来也成了书法名家。
《弟子规》中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意思是说: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国学经典故事8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
丛生、某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大事都须从小事做起。《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意思是说: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国学经典故事9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
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
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人们很佩服他,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国学经典故事10
柏拉图曾说过:“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没有哪种训练能比这更高贵了。”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品德是其人生最有价值的一种资源,不仅能够促进他的人生发展,而且有利于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静下心来,让我们细细品味这一篇篇至善至美的品德故事。无须苦心思索,我们就能感受到美德直击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不过,《感动一生书系: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仅仅是学习人生美德的一个开始,佘下的路程还很长很长……
《感动一生书系: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从品德修养的各个方面,诸如诚实、守信、仁爱、宽容、孝顺、敬业、感恩、公正、廉洁、勤俭等出发,精选了许多真挚感人、行文优美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因而更加贴近生活,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从中得到切实、有益的启迪。同时,还为每个故事设置了一条引言,对故事的内涵加以提炼,并给青少年朋友们以有益的引导。此外,《感动一生书系: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选配了大量轻盈优美、风格独特的图片,使您在阅读时就如同在品尝一道色香味美的文化大餐。
快乐的暑假开始了,我便有许多时间看书,今天我就读了一本名叫《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其中的一篇令我难以忘怀,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一杯牛奶和三片面包》。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贫穷的少年为了攒够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但一天下来,他非常累却没有挣够吃饭的钱。于是,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要点吃的。他敲开了一户人家的美,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少女,这让少年很不好意思。少女看少年很饿,便拿出一杯牛奶和三个面包片来招待他,让这位少年很感动。本来他打算退学,但是这位少女的举动又让他重新鼓起了信心和生活的勇气。数年后这位少女长大了,却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院束手无策,最后她被送到了大城市的医院治疗。当年的那个贫穷少年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医生——霍华德·凯利,他也参与了治疗行动中。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这是给予自己自信和生活勇气的少女,从此,他就对这位特殊病人给予特殊的照顾,偷偷的把手术费和其他费用的钱都付了。等女病人的病好了之后,她压根就不敢看药费通知单,因为她知道,这会让她倾家荡产。不过,她还是鼓起勇气看了单子,一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读了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和三片面包就足够了。——霍华德·凯利医生。”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仁爱是一种美德,有一种无穷的魅力,是一个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当你给了别人一片生活的阳光,你就会收获一次希望,因为她(他)就会藏到这一片阳光的背后。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
国学经典故事11
从入学开始,我就接触国学,从通俗易懂的《三字经》,到朗朗上口的古诗,再到稍难一些的文言文,都是一个有趣的过程,里面有很多故事。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三字经》,一小句只有三个字,我读起来可容易了,读熟了也会背了。每三个字的意思也是很明确,通俗易懂。上学后,我们开始学习古诗,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表达诗人们不同的感情,反应古代人们不同背景下的日常生活,诗人们的`爱国情怀等,真是千姿百态。再大一些,就有专门的国学课了,来学习一些经典。它们蕴藏着哲理,告诉我们做人基本的原则和礼仪。
到了三、四年级,我们有了以国学为主题的活动,我们班又以《明日歌》为主题来表演。班主任为我们煞费苦心排练,还准备了道具、服装等。我们女生穿裙子,男生穿短袖、短裤,统一颜色是白色,还戴白手套。我们充分利用休息、音乐课、午休时间认真地排练。终于在表演那天发挥的非常出色,那整齐的着装、统一协调的手势,让人耳目一新,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表演《明日歌》是为了告诉大家:要珍惜时间,把握今天,今天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做,这样拖下去,既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又将错过许多好时机。
每一次的国学课,国学老师都让我们背一些结合实际、蕴含哲理、通俗易懂的句子,并摘抄下来。这样,在每天的午间和放学队时,我们就可以背诵了,用来加强记忆,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一定要读一百遍,而是读熟并理解它的真正内涵。
再大一点,我们就开始学习并背诵文言文。文言文也就是用一个故事来突出一个道理,语言也十分精练,不容易明白。有时它的每一个字,都有每个的意思,不是指读一读就能明白的,要在老师指导下细读,认真理解,才能读懂这个故事,明白它的意思。这些故事往往反映某个人或某事物的性质,它所蕴含的道理也非常深刻,它们会告诉你以后要怎样做。比如《守株待兔》中的耕田者,只想得到,却不付出,最后什么也没有收获。他因偶然而得到一只兔子,却以为还会再有兔子撞到树桩上,而不耕田,不种地,只等着食物自己送上门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用双手去努力,自己创造生活来源,因为只有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如果不付出,就一定不可能有收获。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的启迪。国学中的故事、文言文、句子都给了我许多启发,使我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少走弯路。
国学是我们一生都应该学习的经典,它的人生哲理使我们更懂得礼仪,而且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国学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
国学经典故事12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
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的“管宁割席”。
《弟子规》中说:“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国学经典故事13
还有一只小鸟,她比林塔娜笨很多,长相也大大逊色于林塔娜,名叫芳西娇。
一年一度的"双鸟运动会"开始了。双鸟运动会就是任意两只小鸟比赛飞翔,先飞到终点的为胜利者。林塔娜和芳西娇被分到一组,只听哨声一响,芳西娇赶紧飞,可飞得慢极了。咦,号称“无影手”的'林塔娜呢?她正不慌不忙地扇动着翅膀,准备飞,却没起飞。眼看芳西娇已经飞了一半,林塔娜才终于像箭一般飞了出去。
奇怪,最后居然还是林塔娜获胜。有其他小鸟问林塔娜:”为什么你要等芳西娇飞那么远才起飞?”林塔娜笑着回答:“你们都说我是聪明鸟,而认为她是笨鸟,这是大家公认的,对不对?所以我想让着她,让她也赢一回,没想到……还是我胜了……"
国学经典故事14
从小,父母就培养我读书的习惯。每天晚上,他们都会为我讲述国学经典。然而,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些文字显得太过枯燥乏味。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尘封已久的古籍中发现了一篇写着《孟子》的文章。
这篇文章描绘了孟子误闯巫山后和一位老妇的对话。老妇问孟子:“你来巫山做什么?”孟子回答道:“我想学问正道。”老妇说:“那就放弃吧,这里的人皆生长在阴暗之地,心胸狭隘,无法领悟高深的理念。”
孟子却坚持留下来,他希望用自己的智慧点亮巫山的黑暗。数年后,孟子教育巫山人民,让他们冲破了困境,追求高尚的品德和人生目标。这个故事真实地展示了孟子的聪慧与毅力。
从那以后,我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逐渐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智慧让人肃然起敬。我深切体会到国学的力量,它凝聚着先贤们的智慧和做人处世的道理。
国学并不是一味地背诵经典,而是通过阅读去研究、思考。在我的努力下,我将国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面对困境,我都能凭借国学中的智慧和原则做出明智的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正因为有了国学的启迪,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要传承国学的智慧,传递先贤们的`正确思想,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
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国学老师。每当看到学生们被古籍中的智慧所感动,在道德品质上得到提升,我便感到由衷的欣慰。正是国学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们向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国学经典故事1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跟他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说:“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他还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杀了。
然后,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却逮住了'豆将军’,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降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吃东西的轶事,用一种特殊的“隐语”表达出来了。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完全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所以最后他的结果完全不同。
国学经典故事16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常理常道,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这个暑假里,我有机会读到了孟祥宇、刘森编著的《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忠孝诚信好学篇)》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以历史小故事的形式来介绍《论语》《孟子》《史记》《韩非子》《战国策》等古代国学名著的精髓。每个小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发人深省,娓娓道出国学典籍中蕴含的哲理。每个故事独立成篇,配以原文节选,同时对原文进行注释,每个小故事的结尾还配有“小故事?大道理”,对故事进行点睛评点。彩色插图,让我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轻松掌握知识,了解历史文化,感悟国学精粹。
《滥竽充数》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班上有的同学在老师让背诵课文的时候,只动嘴不出声,这和”南郭先生“有什么区别呢?希望这些同学也看看这个故事,早日改掉”滥竽充数“的毛病,才能一天天进步啊!
《凿壁偷光》让我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现在这么好,我们却不好好学习,真是不应该啊,看了这故事以后,我应该学习匡衡刻苦读书的精神,珍惜时间,珍惜现在父母给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忠义苏武》这个故事中,苏武不只是一位历史名人,还是一座精神丰碑。我们应将他不朽的崇高品格传承——传承其坚毅,传承其勇敢,传承其执着。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坚忍不拔,披荆斩棘,勇攀高峰。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的追求,十九年的坚守!苏武却以十九年之久的岁月抒写着一卷民族不屈的丹青。“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指的也就是苏武这样的人吧!
国学书籍已经成为我成长中的良师益友,给我带来了知识和快乐,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国学,多读经典国学,并带动身边的同学,把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故事17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qiú)(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了解到,那件狐白裘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便借着月光,钻进贮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
孟尝君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踏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成语“鸡鸣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国学经典故事18
大教育家孔子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勤思好学,不耻下问。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原来,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呢。
孔子叫那个小孩让路,而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
孔子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让孩子给问住了。
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智慧小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论语》。要求人要谦虚好学,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弟子规》中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若能诚心诚意地依止一切高尚人士,于知识渊博的学者前常常询问请教,交结忠厚、重义气的人,就能常时感受安乐。
【国学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国学故事06-14
经典国学经典故事11-29
(经典)国学经典故事11-19
国学经典小故事12-11
国学经典五则故事06-23
国学经典故事06-22
国学经典故事03-17
经典国学故事简短03-22
经典国学故事15篇06-08
国学经典故事(热)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