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统文化作文 篇1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不同的节日都有不同的美食和活动。比如:元宵节吃汤圆、闹花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其中我最喜欢冬至,因为在这天可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去年冬至,我就和外婆包了一回饺子。外婆拿来一大碗面粉,把它倒在盆子里,然后一边用勺子加水,一边使劲揉搓。我已经迫不及待啦,于是我对外婆说:“我来我来!”外婆只好手把手教我。没过一会儿,散面粉就变成了一个大面团啦。可是,我却变成了 “白脸猫”。
外婆的手就像神奇的魔术师, 一会儿把面团变成长条,一会儿把长条切成了“象棋”。接下来,就要开始做馅啦。外婆把芹菜切成丁,把肉馅切成泥,然后放在一起搅拌还要加入料酒、生姜、盐,最后,馅就做好啦。
然后外婆把“象棋”一边擀,一边转动,这样一张饺子皮就做好了。我在一旁喊道:“让我试试吧!”我本以为是件很容易的事,后来一试,我不是把皮做成了正方形,就是一边凹进一边凸出。我再做几张吧!呀,成功啦!这样皮就完工了。
接下来就是包了,外婆先把一张皮放在手上,再放进馅,把中间合起来,然后,一边把旁边也合上,一边做出波浪形的花纹,一个饺子就做好啦。我也试了试,哎呀!馅放的太多了,可是中间已经合起来了,我灵机一动,把馅从旁边挖了出来,还好,饺子并没有破。后来我和外婆又包了一百个,可好看了。
外婆烧了一锅,我轻轻的咬上了一口,菜和肉的浓香立刻在舌尖漫舞,久久环绕,真是皮薄馅多。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在冬至这天吃饺子!
传统文化作文 篇2
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十分爱国,但常常遭到坏人的陷害。最后,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河死亡。屈原死后,百姓们十分悲哀,纷纷来到江边去看望屈原,有位渔夫拿出饭团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身体了。之后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用彩带缠住,包成粽子投入江里。
因此从今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纪念这位英雄。粽子不仅仅有着神话般的来历,而且有着特殊的味道。
粽子十分好吃,它的形状是四角形的。翠绿的芦苇叶是它的外衣,雪白的糯米是它的.身体,鲜红的枣子是它的心脏。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叶子,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红宝石,晶莹剔透,好看极了,真是不忍心把它吃掉。但又受不了它那股芦苇叶香味的诱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甜的、黏黏的,吃在嘴里那清新的感觉,仿佛走入了大自然一般。因此,我十分爱吃粽子。
粽子虽然好吃,但别只顾着自己吃哦,也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尝一尝呀,让他们一齐来感受一下端午节的快乐。
传统文化作文 篇3
我在电脑上得知皮影戏起源于汉朝(公元前200年),兴盛于隋,唐到公员十世纪宋朝进入极盛时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就有许多皮影戏演出情景。十三世纪传入西方。据考证陕西关中地区为皮影戏的发祥地。直今仍在民间流传。
皮影戏俗称灯影戏又有电影始祖之美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戏剧之一,它仅传统戏剧就有数百本。唱腔就 有几十种之多,东路唱腔以碗,碗腔花腔为主。而西路唱腔以弦板,秦腔为主。
皮影的制作十分精细。皮影用上等牛皮,经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余刀而成。皮影的艺术创意吸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代,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中国不少地区都有皮影。其中陕西色影造形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堪称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通过电脑我了解了皮影戏的悠久历史。知道了中国古人的伟大与渊博知识。
传统文化作文 篇4
最近,我们班开展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项活动。我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是剪纸,现在,就让我把它详细地介绍介绍给大家吧!
民间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来历是很久以前的西周时期,周成王突发奇想,将梧桐树叶剪成了玉圭图像,赠送给了他的弟弟姬虞,表示了封他于唐国(今山西西南部)去当诸侯的意图。于是,当时便逐渐产生了剪纸。
剪纸真正昌盛的时间虽然是在清朝中期以后,但其它朝代出土的剪纸也非常多。比如湖南省的黄泥矿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过五福团花剪纸;还有“人胜”剪纸……中国古代出土的各种朝代的剪纸遗迹非常多,可以分成过年窗户上贴的窗花、当成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的'礼花、门上贴的门签等。剪纸大多数用纸作为主要材料,除了用剪的方法外,还能用雕、刻、镂空的方法做成。记得小时候,我在学剪纸时,经常把一幅剪纸作品弄“分家”,最后在我的坚持不懈下,终于学会了剪纸。
通过这次查找,不仅让我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还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剪纸的知识。剪纸是中国独有的,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作文 篇5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介绍一下暑假时在外婆的邻居的阿婆家看到做麦秆扇的过程。
麦季丰收的时候,地里晾着大量的麦秆,许多人把晒干的麦秆拿回家烧饭,而心灵手巧的阿婆把微黄清爽的'麦秆梗折下来,然后放在面盆里染上各种颜色,等晾干了的时候,就把它编成扇子,她是从中间起的头,等编到比盆子大一点的时候,阿婆就开始编花样,有“福”字,有“喜”字,还有“蝴蝶”等,她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来看看这把扇子的“仙女下凡”,她舞姿翩翩,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另一把扇子,绣着两个大大的红喜字,看起来特别的喜庆。
多么精美的麦秆扇啊!使大家都爱不释手。
传统文化作文 篇6
早晨起来已经写了一篇,想必再谈已说不出什么了,但是还是要说说的,别说我啰嗦,这样写东西才是我喜欢的方式,随意而自然。难得天气很好,灵感也好。
汉服吧里最近争吵汉服和国学的事情,有人很激愤,对于此事我还是很平静,毕竟观点不同而已,国学所含是如此广阔而浩瀚,服饰只是它的一角,其实我也觉得服饰就是服饰,把它弄成政治意义不太好,服饰和政治难免牵强附会,服饰所代表的的纯粹的文化意义是我们所喜爱它,喜爱中国文化的根本,硬要把服饰作为复兴华夏的先驱,难免有右倾的错误。我一直觉得通过宣扬汉服,不是为了达到什么深层的目的,一是因为我们喜欢她,她有着本民族传统的美,是符合我们审美的,但是社会是进步的,我们没必要一定要让它复出,二是我觉得通过服饰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他们也许会问,你穿的是什么啊?哪个朝代的服饰啊?这样我们可以介绍更多的知识,来普及国学,使我们的人民去爱好文化,中国的文化,让那些只知道COSPLAY唯美的人,也知道中国的服饰有多么美。服饰的革新,纹饰的改变都有它的韵味和魅力,我们从中能了解太多太多,穿着汉服,我会警告自己要涵养,要做有修养的.人,这不就是它的意义吗?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这是高雅的事情。另外我不排斥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是中华大一统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我们没有必要瞧不起他,他也有他的文化和魅力,有人去搞汉民族服饰,就有人去搞民族服饰,和在一起才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嘛。我觉得所谓汉服运动,应当把它定位于对于传统文化的缅怀和革新,有两点,第一是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重新的审视,让这个西方文化不断流入的社会里看到中国本民族文化的美。第二是以传统来滋养现代文明,用传统的服饰来给人们以新的启示,我们的道德,我们的文字,我们的一切都可以以传统为基石而发展新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这才是中国的文化。
撇去汉服的事情不谈,单来说国学。国学热的兴起,无疑为我们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就好比我们身上穿着现代主义的婚纱,却摒弃了内敛美一样,现在的我们在不断的修炼内里,精神的匮乏是民族衰落的一个缘由,我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我们更应该有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文明。我们热爱我们的文化,我们深知他的内里,我们更应该以时代的眼光去发扬他,去发展他。秉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我们把国学定位的很高,以它的积淀和魅力来说他有这样的评价不为过,但是作为我们自身又如何真的能做到,使国学真正的复兴和弘扬,使它真正的成为符合现代性,国家性,历史性,延伸性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这是个很大的命题,很长远的计划,需要每一个人中国人去努力的事情。这些年有太多的西方内涵被植入,我们不断的在英语里拿出高分,却无法在作文里写出华彩,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失败,当外国人说着流利的中文,写着优雅的毛笔字的时候,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不会难过吗?这么美丽的文化我们为什么不去继承?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荒废它?
国学所含实在太广太多,在正统中华文化下,还有不少民族民风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既然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该辩证的看问题,民俗的东西,是百姓的东西,是大众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也许现在已经没有人去关注,但我们也不该去丢弃。想学习箫和古琴,在书店里满目皆是的钢琴小提琴里,我怎么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个时候我便觉得中国人不能失了自己的根本,我们总觉得别人的东西好,为什么放着自己家的好东西却视而不见呢?民俗文化在流逝,我感到痛心,小时候看过的神奇的剪纸艺术,皮影,还有很多我不曾知晓的民间艺术,我不知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的孩子是否还能看的见,还是说将来的他们看到的只是书本上记载的历史?国学,国家之学,这是民族的根本,失了根本我们还有什么?
其实我们都有很好的爱好,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敬仰,无论是因为汉服,诗赋,还是戏曲音乐什么,总之我们都是爱国学的人,我们允许在激辩中达到共识,而不是在争吵里排除异己,我们应当正视的是问题的根本,而不是纠结于谁对谁错。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希望华夏复兴,中国的文化能够被大家认同,这是我们的共识,就应该共同努力,我是个爱好国学的人,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爱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不是国家派给我们的任务,这是我们内心的渴望和想法,作为大学生这是更应该做到的事情,无论你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因为你都是中国人,有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
传统文化作文 篇7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节日。这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人士、文学家屈原的,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很着急,划着龙舟去救他,可到他身边时发现屈原已经死了,为了不让鱼虾吃了他的尸体,人们把粽子扔下江喂鱼虾。这些行为经过演变成了这天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端午节还有其他已些习俗,比如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等。
这天国家为了让国民不忘我们的传统,恢复了端午节的假期。人们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共同缅怀爱国诗人屈原,分享祖国日益强大的喜悦,展望充满期望的未来!
传统文化作文 篇8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每到春节,每家贴着一个字“福”,敲锣打鼓,张灯结彩。
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过年。每到过年,街上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每个同学都能拿到利是,都可以买新衣服。
我还喜欢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有一首我们学过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很好。
这两个节日都非常好,一个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另一个是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
我们中国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传统文化作文 篇9
今天是大年三十,中国的传统佳节。我们先在外婆家陪外公外婆过年,外婆家人很多,很热闹,外公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好快乐啊!吃完饭我们又放礼花,我和哥哥们还一起放烟花。
外婆家吃完我们又赶到奶奶家陪爷爷奶奶过年,路上经过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还在辛苦地工作,我主动向他们说“新年快乐”。在奶奶家吃完饭我们一起看春节晚会,包饺子。这个年过得太有意思了。我喜欢过年。
传统文化作文 篇10
小时候,我每次看到别人家窗户上贴着窗花,我就特别喜欢。大一点我知道了那叫剪纸,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在学校里,老师也让我们学习过剪纸,可是没有多少人能剪得好,而我很喜欢剪,剪得都是些简单的图样。
妈妈的好朋友家阿姨有一次在我家玩,看到我在剪纸画,问我会翦喜字吗?我说会,阿姨说,她家女儿结婚,让我去她家剪几个喜字。第二天阿姨家姐姐还亲自跑到我家接我过去,我觉得自己剪得不好,可是姐姐说,没事,你就当玩了。我去了,拿着红纸真的剪了几张,贴在新柜子上,放在床上的枕头和被子上。我看到窗户上和门上都贴着特别好看的剪纸,都是龙凤呈祥的图案,真好看,也不知是谁给剪得。我看着漂亮的剪纸,真希望自己也能剪出这么好的图案。后来我还在书上电脑里,自己也慢慢地学些,真的很不容易,不过每年过年家里的窗花,我都自己剪。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每逢过节或者新婚喜庆,人们都喜欢将美丽的剪纸贴在窗户。门上,烘托节日的气氛。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弘扬传统文化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的作文07-06
传统文化的作文11-17
传统文化的作文(精选)07-04
【经典】传统文化的作文07-27
传统文化的作文11-02
学习传统文化的作文06-22
作文守住传统文化06-25
传统文化冬至作文07-03
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07-06
传统文化的中学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