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上市筹备财务规范化管理策略
摘要: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通过上市来解决融资难题,但上市申报又具有较高的财务要求。因此,企业财务负责人应当认真筹备、细致规划,重视财务规范化管理,以充足的准备来迎接上市挑战,助力企业不断进步、发展。本文介绍了企业上市筹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简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剖析财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多项财务规范化管理策略,为企业上市筹备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使企业在多层次资本交易市场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企业;上市筹备;财务管理;规范化;管理策略
上市筹备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也是重要的发展转折点,其重要性不低于战略转型。较高的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帮助企业把握正确的上市筹备方向,合理地规划各类指标,进而获得较为可观的投资收益,可灵活地规避各类风险。在整个筹备过程中,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财务规范化管理,就自身发展状况来决定IPO最佳时机,避免筹备工作中出现低级失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申报,经过合理的诊断与评估后,方能作出前瞻性判断,助力企业顺利、平稳上市。
1企业上市筹备注意事项
上市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上市是指企业首次公开募股,即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对外增发股票,以募集发展所需资金;广义的上市是指企业除了不定向发行股票之外,还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交易、新产品、推出新服务。在企业上市筹备的工作中,应当注意以下三点事项。
1.1掌握最佳时机
筹备工作一旦启动,企业便要对当前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作全面分析,明确IPO流程日趋复杂的原因,制定短时间内的筹备计划,力争发挥统筹优势来完成相关工作,因此,必须牢牢掌握最佳的募投时机,以获得可观的资金收益[1]。在IPO的准备阶段,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确准备所需时间和具体的工作量,一般需要提前1年进行筹划,但也应视实际情况配比时间。企业务必要慎重选择公开募投的时间,把握住上市的良机,运用市场环境利好来提升准备工作效率,降低申请被驳回的概率。也要明确宏观经济情况对上市的影响,全面了解业务状况,分析融资需求所处阶段,细致评估准备的材料、数据,结合实际的申请审核要求进行调整,稳步推进上市进程,保障企业的自身利益。
1.2革除筹备通病
公开募股的程序十分繁杂,为了保证企业顺利上市,管理者应当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展开细致的审查,降低疏忽、错漏等低级错误的出现概率,革除各类筹备通病。要在专项团队组建初期进行干预,挑选精明能干、业务能力强的人才组建筹划团队,负责专项准备工作,随时调查工作进度,检验实战能力,考验日常工作态度,使得筹划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要对筹划工作量进行细致的计量,严格按照上市申请流程估算工作量,精简冗杂的步骤,节省时间、人力、资金等成本,确保筹划效益最大化。在基础架构尚未建立时,要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将以往年度的审计报告进行统计,对公开募投所需资金进行计算,建立以财务报告为核心的文件业务流程和基础架构,提高筹备工作效率,切实革除各类筹备通病。
1.3明确关键要素
企业管理层应当明确上市关键要素,灵活应对IPO流程中的不同问题,顺利募集用于发展的资金[2]。要明确业务政策规定,将筹划工作的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记录,细致分辨其中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项,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分多次模拟业务流程,对责任落实情况、抗风险能力、流程有效性进行深度评估,以此辨别不同组织架构设置的合理性。要明确财务报告披露的时机,分析审计报告内容的可靠性,确保按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可执行、精要的信息,为重大决策提供客观、合理的数据,着实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就定性角度而言,明确关键要素有助于提高上市的成功率,因此,企业应当明确财务系统以及数据的可扩展性,为后续的业务运营和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切实提高抗风险能力,为上市做好准备。
2财务管理在上市筹备中的作用
2.1把握正确的筹备方向
上市筹备离不开财务的有效支持,因此,财务管理在筹备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持者角色,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避免企业陷入危机。规范化财务管理,是上市筹备的关键,能够对后期的利润分配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筹划人员在初级阶段进行确认,有助于提高资本投入的合理性、确认股权结构的清晰性、减少不规范的财务行为,满足上市申报要求。对近年的指标进行考核,有助于明确行业发展趋势,进而查明财务指标的健康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后续经营的顺畅性。
2.2合理规划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的一种相对指标,其能够体现出经营成果,主要有债偿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3]。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地规划财务指标,进而在提交上市材料时,方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经营发展趋势,从而降低驳回概率。财务人员在具体的投资生产项目中进行策划,本质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将策划信息进行整合,有助于合理地规划财务指标,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为后续的规模扩大、业务拓展、生产研发提供良好的参照指标,有利于顺利上市。
2.3获得最优投资收益
企业为了上市会在准备阶段组建专门的负责团队,也会为团队配备相应的财务部门,帮助其完成财产规划、资产核查、指标控制等工作,以获得最优的投资收益。在准备阶段,也有一些企业会选择外聘第三方机构来辅助其完成筹备,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再按照上市审批要求来进行整改,继而达到获得最优投资收益的目的,以获得数目可观的募投资金。财务部门在整个筹划阶段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凭借规范化工作流程和职能,可以合理地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融资结构的合理性,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4规避各类财务风险
风险与利润往往是并存的,在上市准备阶段,企业财务管理者明确各类风险成因,严格把控风险工作区域,将涉及上市的在途、资金、资本风险进行重新审视[4]。财务工作者凭借规范化工作手段规避风险,建立灵敏的应急响应机制,能够在风险到来的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从而根据预警级别作出研判和干预,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以规避流动资金、筹资、投资等风险,确保上市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同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保证经济效益不受影响。
3企业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上市筹备的重中之重,在企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的筹备工作中,高层管理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上市筹备中,未能重视财务优化的相关事务,导致财务管理的规范性无法保障,出现了以下问题。
3.1票据业务交叉管理
票据能够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真实的参照和合理的数据,而票据管理也是财务的重点工作,往往涉及到众多责任人,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影响后续一系列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工作变革的影响,部分管理者全身心投入上市筹备工作中,相对忽视了会计核算与财务工作的界定,致使票据相关业务出现规范性问题,也存在交叉管理的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工作的进行,不利于上市的筹备。
3.2内部分工相对随意
合理的内部组织架构,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其顺利完成上市筹备工作[5]。但受到多种主观、客观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未能按照实际的需求来设计内部组织架构,而是直接沿用原有的内部分工方式,这样虽然节省了一定的成本,但是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甚至还会对未来的财务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降低了上市筹备工作的质量。
3.3筹备工作缺乏监督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发挥出关键的约束作用,绷紧财务人员的“思想防线”,使之慎重对待工作中的各类事项,有效减少低级错误的出现,从而保障上市筹划工作的顺利推进。但部分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未能注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导致实际的工作难以受到良好的约束,使日常核算、监督工作漏洞频出,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4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财务工作质量,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在上市筹备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部分管理者的部门整体实力提升意识较弱,未能在部门建设方面倾注较多精力,也没有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而是选择依靠原有制度来激发部门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导致部门内形成了恶性竞争之风,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长此以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4企业上市筹备中的财务规范化管理策略
为保证企业首次公开募投的成功,为上市后的运营提供有力保障,需要对筹备工作中的规范化财务管理进行深入研究,精准识别财务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探索完整且周密的规范化管理策略。
4.1规范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
规范化管理具有先决性优势,可以对上市筹备工作产生积极性影响。为切实解决票据业务交叉管理的问题,管理者要规范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重点关注票据事项的合规性[6]。要指导会计人员做好核算、监督工作,使之按照政策要求来做好本职工作,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票据中的各类事项,正确、规范地计量数据,清晰、直观地反映各类交易业务,为后续的上市筹备工作提供具有参照意义的数据;也要降低交叉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将重复职位进行调整,可以在税务岗位上适当增加人员,重点负责纳税申报、政策解读等工作,为后续的筹备工作奠定良好的税务基础,切实降低交叉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面对资金类核算、管理问题,要严格按照上市准则和制度要求进行计量,从日常货币资金规模、货币收支内控制度、资金构成项目三个方面出发,细致分析资金质量。首先,应当明确日常货币资金质量分析的规范性,以上市要求作为分析资金规模的重要参照,根据企业资产、业务收支规模来断定资金规模,结合行业特点和货币资金的运用能力来明确资金规模是否符合上市要求;其次,需要从收款和付款两方面来对货币资金收支内控制度进行分析,参照客户和供应商意愿、销售和采购业务、付款计量、产品数量和采购质量变化、会计处理等明确收款、付款控制的合理性;最后,必须明确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为组成部分的货币资金构成项目,以提高规范化核算与管理的实效,为最终达到上市要求作出努力。
4.2完善内部的财务组织架构
证监会对于首次公开募投有明确的规定,发行方需要具备独立的财务机构,因此,企业需要理清内部财务组织架构,针对内部分工相对随意的情况进行思考,在准备阶段保证资产、人员、财务、业务、机构相互独立,梳理架构中的勾稽关系和混同情况,取消各类不符合证监会规定的组织。应当将会计岗位进行规范,从而提高组织架构的综合性、协同性、合理性,做到“钱账”分离,降低因内部分工不明确而出现的工作失误,以免影响后续的筹备工作[7]。也要将内部组织架构与筹备活动相联系,将涉及的不同岗位进行合理合并,按照规范性原则进行统一的管理,确保此前相应的核算、监督工作顺利进行,也为后续的筹划、决策提供规范、合理的依据。针对子公司数量较多的情况,企业可以建立财务共享机制,完善内部组织架构,设计合理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合理划分决策、执行、监督权力,着力提升内部架构的规范性。要厘清财务机构与控股股东、母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关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完善子公司的内部财务组织架构,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杜绝共用银行账户、实际控制人“身兼数职”等现象的出现,保证子公司财务系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确保决策、执行权的划分可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提升财务工作质量。
4.3建立标准化内部控制体系
标准、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发挥良好的约束作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合法性、运行的有效性。为了降低筹备工作缺乏监督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企业应当建立标准化内部控制体系,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势,确保上市顺利。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加快推进信息一体化建设,加速信息共享进程,进而提高业务、物资、资金等信息的流通性。在上市筹备中,要规范内部控制工作的载体,实现统一规划、标准管理,从而提高财务制度体系的规范性,使会计核算、资金筹措、税务筹划等工作受到合理的约束,使日常工作均按照正确流程进行,切实降低工作缺乏监督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要从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质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提供数据支持,保证内部控制体系顺利通过内控鉴证审查,满足上市要求。应当在标准化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深度审视财务质量:第一,对资产变现、单独增值、组合增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资产质量构成要素,初步推断财务质量;第二,分析资本结构质量的组成部分,根据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结构断定基本资本结构,再根据融资、债偿、“杠杆比例”、资产报酬率来分析高质量资本结构对于内控制度体系的影响;第三,分析涉及利润质量的多种因素,对主营业务、利润结构、预期现金流进行剖析。
4.4组建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
综合实力强的财务部门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进一步提高上市筹备工作的质量[8]。为解决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部门管理者应当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上市筹备的重要意义,调整目前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根据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来改善激励机制,将自我提升和薪资福利相联系,设计有效的激励计划,深度调动部门人员的自我提升积极性。以召开培训会议的方式来宣讲上市筹备工作,使得部门人员明确规范化财务管理对于上市的重要影响,在意识形态提起重视,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也要邀请参与过上市筹备的财务专家到企业宣教,引导部门人员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参考专家的上市筹备经验,明确规范化财务管理所需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技能,从而摆正心态,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升职业素养。适时制定“人才兴企”的战略规划,引进高素质毕业生,招募上市筹备经验丰富的社会人才,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不断充实财务部门,以满足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派学习的方式,提升全体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强其业务能力,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使得人才队伍满足筹备工作需求,助力企业腾飞发展。
5结语
企业上市筹备需要掌握好时机,明确关键要素,通过诊断、评估来调整上市计划。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上市筹备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分析财务管理中票据业务交叉管理、内部分工相对随意、筹备工作缺乏监督、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的成因,树立规范化管控意识,采用规范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完善内部的财务组织架构、建立标准化内部控制体系、组建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等策略,不断优化上市筹备中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上市筹备财务规范化管理策略】相关文章:
企业规范化管理之财务会计07-10
浅析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策略方案07-02
国内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策略06-21
企业管理规范化实施方案03-26
简述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策略07-02
企业财务管理意义与优化策略论文07-04
关于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思考论文07-03
企业规范化管理之非人力资源管理07-13
企业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