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的习俗

时间:2022-06-25 18:32:54 文化 我要投稿

立夏节的习俗

立夏意味着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按照气候学的说法,日平均气温超过22℃,就算进入夏季。

立夏节的习俗

作为入夏的第一个节气,自其产生以来,人们就对它非常重视。汉代时,立夏日这天,帝王会亲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迎夏,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因为按照五行学说,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方位为南方,对应颜色是红色。迎夏仪式上,君臣服饰及车旗等均为朱色,同时唱《朱明》歌,跳《云翘》八佾舞,场面十分隆重。祭祀完毕,帝王派司徒前往各地敦促农民注意农时,抓紧耕作。后来,立夏的仪式变得更加繁琐,但其意义仍是昭示农时,重视农事的表现。到了明清时期,立夏逐渐发展成一个民俗节日。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举办各种活动,如饮食上进行尝新、吃鸡蛋、喝酸梅汤、七家粥、七家茶等消夏、防疰夏,祈祷家人平安健康、邻里和谐。

尝新也叫尝鲜,因为炎热的夏天和农忙的季节即将来临,不少农作物、瓜果即将成熟,鱼类也正处在成长期。立夏尝新有告别昨天的意义。因为地域不同,各地尝新的品类也不同。江苏常州一带流行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之分,地三鲜即苋菜、蚕豆、大麦穗(或蒜苗、竹笋),水中三鲜为海蛳、刀鱼、白虾,树三鲜则为樱桃、梅子、香椿头(或杨梅、枇杷)。江苏常熟一带尝新更讲究,要“九荤十三素”的排场。所谓九荤,即鲥鱼、鲚鱼、咸蛋、海狮、煨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和鲳鳊;十三素是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樱桃、梅子、麦蚕、竹笋、蚕豆、茅针、豌豆等。

立夏吃鸡蛋,也叫吃立夏蛋。家家户户要煮上一锅鸡蛋,手巧的母亲以彩线织成放置鸡蛋的丝袋,把染色的鸡蛋放入其中,挂在孩子胸前,据说可以消除瘟疫。有的地区也采用鸭蛋,鹅蛋等。正因如此,立夏这天会见孩子们胸前挂着鸡蛋,到处约伴碰蛋的热闹情形。因“蛋”、“袋”、与“代”谐音,此举也寄托着父母的传延子孙的希望儿孙健康长寿、“代代相传”。

酸梅汤,是农家以泡发好的乌梅作原料,加入冰糖、蜂蜜、桂花等熬制的汤。立夏以后天气逐渐变热,为了应对夏天的炎热,人们以乌梅做汤,做好后,将汤盛在大瓷缸里,待凉下来后,作消暑佳品。旧时乡间,时常见到以铜月牙作幌子的商贩,手里敲着冰盏,走街串巷卖乌梅汤的情形。

“七家粥”,是指立夏日百姓邻里之间相互赠送豆、米等,用黄糖相和而熬制的粥。据说吃了这种粥,邻里之间会更加和睦。

“七家茶”,是用从七户人家中讨要的陈年茶叶泡制的茶叶。立夏这天,人们到四邻八舍乞讨一些隔年放置的陈茶叶,一般以七户为宜,然后将讨来的茶叶合在一起,给孩子们喝,预防疰夏。因为鸡蛋吃多了,容易发腻,所以有的人家将鸡蛋放入“七家茶”中煮,便出现了“茶叶蛋”。后来,商贩们在农家蒸煮“茶叶蛋”的茶水中放入茴香、陈皮等香料,使“茶叶蛋”的香味更加浓郁,这便是今天“茶叶蛋”的原型。

当然,立夏的饮食活动还有很多,地域不同,品类也存在差异,如“立夏羹”、乌米饭、五虎丹(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等。

除各种饮食活动以外,立夏节还流行“称人”的习俗。它源于人们对夏天炎热的畏惧,据说这天称过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人也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疾病缠身。旧时,每到立夏,家家户户都要用秤称人,小孩一般放在箩筐里称,大人及大孩子则手握秤钩称。称小孩体重时,会悄悄在箩筐里放块石头,一是增加些重量,二是取长寿之意。称人时秤砣移动有讲究,只能往外捋,意思是只能增重,忌讳从外往里捋,不能减重。报重量时,逢“九”报“十”,以图吉利。称完后,每个人要牢记自己的重量,等到下一年夏天再作对比。另一种称人的方式则在室内进行,将秤悬挂在屋梁上,人们互称重量,这种情况多是妇女们使用。关于立夏称人的说法来源于三国时期。蜀将赵子龙自长坂坡救出阿斗之后,刘备将阿斗交由孙夫人抚养,此时正是立夏。孙夫人怕阿斗养得不好,被别人说嫌话,便想了个办法,当着子龙的面将阿斗称了称,到次年此时再称,根据体重的增减就容易得知孩子养的好不好了。后来民间借鉴此法,并相沿成俗,在立夏这天称孩子,以加强对孩子的养护。

立夏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1.立夏节有什么习俗

2.立夏节的习俗

3.立夏节有哪些习俗

4.立夏节习俗的由来

5.立夏节的由来及习俗

6.立夏节有什么风俗

7.关于立夏的习俗

8.浙江立夏习俗

9.立夏节气习俗

10.立夏习俗的由来


【立夏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立夏节习俗07-04

立夏节的由来及习俗07-04

立夏节习俗的由来07-03

立夏节有哪些习俗07-04

立夏的习俗07-04

北方立夏的习俗05-06

关于立夏的习俗07-05

立夏 习俗 由来07-01

立夏 由来 习俗07-01

立夏的由来及习俗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