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24-01-12 07:12:10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就业制度有了很大改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开始更大地迈向个人自主择业。这种改变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给大学生更多的就业选择和途径,就业机遇也增加了。可另一方面,现在十分激烈的人才竞争、专业不对口现象、社会岗位趋于饱和等等都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挑战。并且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似乎呈现了越来越来难的趋势,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与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以及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也为滞后就业提供了难题,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766元,比2013届(2479元)增长了287元;2014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并且蓝皮书指出,从总体就业分布上来看,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的人准备国内外读研,6.1%的人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由于就业不易,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选择读研而不是参加工作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608.2万人,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大学专业的不断扩招使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求职大军的队伍越来越浩大,毕业生要在人才辈出、高手如云的求职队伍中激烈竞争,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我在网上和周围做了一个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附报告后)。

  二、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设置了15题,其中,有13题是选择题,1题多项选择,最后一题是让被调查者自由发挥,问卷题型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情况设置的以下是结合一些相关资料对问卷作出的详细分析和相关的就业现象分析以及找到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在:

  1、通过问卷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虽然就业难。但还是有较多的大学生就业要比其他低学历的人群容易,通过问卷也发现不是有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是满意的,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满意自己的专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对各专业的了解程度低和家人干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跟现在部分学校“跟风”扩招和人群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有关,大学通常是根据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招生,就业率很高的热门专业容易引起大部分学校“跟风”扩招,这样长期下去就导致了一些专业人才培养过剩,而这些本来在报考时热门的专业因为专业饱和渐渐地在毕业时变成就业率越来越低的专业,而一些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就会面临很大的就业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却选择了这个专业,当你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自己的这个专业,很多大学生都会说这个专业好就业啊!可是他们选的专业到毕业时真的好就业吗?我拜访我家乡的一位已经毕业工作了的大学生,她现在从事教师职业,她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她的家人说当教师很舒服很干净适合女孩子,其实她自己并没有多爱这个职业,高考结束后,学生填报志愿时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或学生们在讨论:要么当老师要么当医生,这两个职业永远不下岗。

  2、专业不对口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其中一个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觉得专业不对口现象较普遍且对就业造成了困难,根据一些网上资料显示:专业不对口实际上也是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做出的无奈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企业需求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可能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多大联系,他们大多都从事一些经济管理类、业务销售类等社会需求量大、门槛低、不需要太多专业型技术知识、重视社交能力协作能力人脉关系的工作,并且专业不对口造成很多大学生不断跳槽的现象,专业不对口让工作寿命非常短暂,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对工资的期许值蛮高的,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四个选项中最高的,而且在他们所认为的就业难的原因中,个人因素只有四个人选,遇到不满意的工作环境重新找工作的占了一大部分,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心高气傲的,他们可能会把初次选择的企业当跳板,接着就跳槽了,但根据资料显示,跳槽越频繁工资就越低,工作过的雇主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根据调查,为5个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因为频繁跳槽会让老板对其产生不信任感,试问怎么会有老板愿意培养一个随时会跳槽的员工。

  3、工资薪酬会很大地影响大学生选择工作,在问卷调查中选择3000以上的工资薪酬的比例最大,很多大学生都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其实薪酬低就业难与我国的经济体制也有很大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当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我国的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根据资料显示:日本1.25亿人口有6 6 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 0 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但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以及质量都有待提高,其实近年来国家的确有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为我国的GDP也作出了不小贡献,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当然不如国有企业,在问卷中,不少人认为国家促进就业的措施对就业是有一定帮助的,这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其实也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措施,但也是受到经济体制的限制,扶持中小企业也是有限制的。大学生对薪酬期许很高,但并未考虑到自身能否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在问卷中,很多人认为就业难是企业不愿以培养新人,的确培养一个新人需要耗费企业很大的资源,而且在问卷中问卷中40%的人没有实习过,缺乏工作和实习经验,大部分人认为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相关的工作或实习经验,,其次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据调查:教育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大学教育中企业所需要的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实验、操作、实习等较为缺乏,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而在大学中几乎不开创业课程,大学生毕业后,对于怎样开办一个企业,怎样研究和开拓市场,怎样进行核算,怎样经营和管理企业等等,一无所知。而且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就业观滞后,一味追求稳定,择业上偏向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对那些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嗤之以鼻,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认为没发展没前途。这些滞后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另外,有些大学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4、在问卷中,我们还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在毕业后选择了考研,用考研的方式来逃避就业压力其实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向社会,面对就业问题,不过在就业环境差或经济不景气、自身觉得欠缺一些就业素质时,通过考研来提高自身就业素质也是可取的好办法。而在问卷中,毕业后就求职的人也不在少数,现在有不少大学生想要先就业后择业,这样就出现了低就业的现象,根据资料调查: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4%处于低就业的状态,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13.3%处于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为14.6%。在问卷中,对于自主创业这个选择的人很少,我觉得现在大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与我国的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大多数学生只一味的学习在校期间学校所教的知识,他们认定了这些知识只针对自己的专业,所以就业时会出现专业不对口和低就业。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可能IQ很高,但EQ却相反,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问卷中有部分人认为大学生缺乏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能吃苦耐劳也造成就业难,另外大学生学历比其他就业人群要高,会有大学生好高骛远,这些综合起来其实也就是大学生缺乏一部分就业素质。

  三、解决方案:

  通过对大学生调查问卷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的的分析提出一些对策:

  1、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一中高校跟风,热门专业逐渐变“冷”,其实是就业供大于求造成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专家建议,大学生就业的专业预警机制应该涵盖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省级层面、高校层面。我认为各高校应该调控专业供应量不能盲目扩招,大学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就业形势,把我个人追求,结合社会需求。

  2、先择业后就业。大学生刚踏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从底层做起,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磨砺自己,有利于将来工作的提升。而专业不对口现象出现时,我们应该更加提升自己,在底层锻炼自己,在工作中学习、 3、准备好吃苦。大学生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简单地,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不要频繁跳槽,就业时先满足生活需求,累积经验,等到稳定和有能力时再考虑自己喜欢的工作

  4、国家政策。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并且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推动就业机制改革,加强对大学生走向最多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5、增强综合素质。大学生应该自强自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必不可少,并且要勇于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这么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等。

  6、企业科学用人。一些企业用人单位应该科学用人,要懂得与时俱进,广泛吸纳人才,选人标准要合理,选人程序要科学,鼓励就业者提出建议,勇于创新。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2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12-16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4-30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03-22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9-11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12-09

关于大学生就业从业情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9-09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7-28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16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03-28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就业制度有了很大改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开始更大地迈向个人自主择业。这种改变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给大学生更多的就业选择和途径,就业机遇也增加了。可另一方面,现在十分激烈的人才竞争、专业不对口现象、社会岗位趋于饱和等等都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挑战。并且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似乎呈现了越来越来难的趋势,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与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以及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也为滞后就业提供了难题,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766元,比2013届(2479元)增长了287元;2014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并且蓝皮书指出,从总体就业分布上来看,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的人准备国内外读研,6.1%的人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由于就业不易,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选择读研而不是参加工作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608.2万人,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大学专业的不断扩招使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求职大军的队伍越来越浩大,毕业生要在人才辈出、高手如云的求职队伍中激烈竞争,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我在网上和周围做了一个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附报告后)。

  二、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设置了15题,其中,有13题是选择题,1题多项选择,最后一题是让被调查者自由发挥,问卷题型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情况设置的以下是结合一些相关资料对问卷作出的详细分析和相关的就业现象分析以及找到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在:

  1、通过问卷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虽然就业难。但还是有较多的大学生就业要比其他低学历的人群容易,通过问卷也发现不是有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是满意的,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满意自己的专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对各专业的了解程度低和家人干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跟现在部分学校“跟风”扩招和人群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有关,大学通常是根据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招生,就业率很高的热门专业容易引起大部分学校“跟风”扩招,这样长期下去就导致了一些专业人才培养过剩,而这些本来在报考时热门的专业因为专业饱和渐渐地在毕业时变成就业率越来越低的专业,而一些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就会面临很大的就业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却选择了这个专业,当你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自己的这个专业,很多大学生都会说这个专业好就业啊!可是他们选的专业到毕业时真的好就业吗?我拜访我家乡的一位已经毕业工作了的大学生,她现在从事教师职业,她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她的家人说当教师很舒服很干净适合女孩子,其实她自己并没有多爱这个职业,高考结束后,学生填报志愿时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或学生们在讨论:要么当老师要么当医生,这两个职业永远不下岗。

  2、专业不对口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其中一个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觉得专业不对口现象较普遍且对就业造成了困难,根据一些网上资料显示:专业不对口实际上也是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做出的无奈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企业需求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可能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多大联系,他们大多都从事一些经济管理类、业务销售类等社会需求量大、门槛低、不需要太多专业型技术知识、重视社交能力协作能力人脉关系的工作,并且专业不对口造成很多大学生不断跳槽的现象,专业不对口让工作寿命非常短暂,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对工资的期许值蛮高的,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四个选项中最高的,而且在他们所认为的就业难的原因中,个人因素只有四个人选,遇到不满意的工作环境重新找工作的占了一大部分,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心高气傲的,他们可能会把初次选择的企业当跳板,接着就跳槽了,但根据资料显示,跳槽越频繁工资就越低,工作过的雇主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根据调查,为5个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因为频繁跳槽会让老板对其产生不信任感,试问怎么会有老板愿意培养一个随时会跳槽的员工。

  3、工资薪酬会很大地影响大学生选择工作,在问卷调查中选择3000以上的工资薪酬的比例最大,很多大学生都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其实薪酬低就业难与我国的经济体制也有很大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当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我国的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根据资料显示:日本1.25亿人口有6 6 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 0 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但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以及质量都有待提高,其实近年来国家的确有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为我国的GDP也作出了不小贡献,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当然不如国有企业,在问卷中,不少人认为国家促进就业的措施对就业是有一定帮助的,这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其实也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措施,但也是受到经济体制的限制,扶持中小企业也是有限制的。大学生对薪酬期许很高,但并未考虑到自身能否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在问卷中,很多人认为就业难是企业不愿以培养新人,的确培养一个新人需要耗费企业很大的资源,而且在问卷中问卷中40%的人没有实习过,缺乏工作和实习经验,大部分人认为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相关的工作或实习经验,,其次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据调查:教育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大学教育中企业所需要的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实验、操作、实习等较为缺乏,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而在大学中几乎不开创业课程,大学生毕业后,对于怎样开办一个企业,怎样研究和开拓市场,怎样进行核算,怎样经营和管理企业等等,一无所知。而且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就业观滞后,一味追求稳定,择业上偏向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对那些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嗤之以鼻,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认为没发展没前途。这些滞后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另外,有些大学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4、在问卷中,我们还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在毕业后选择了考研,用考研的方式来逃避就业压力其实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向社会,面对就业问题,不过在就业环境差或经济不景气、自身觉得欠缺一些就业素质时,通过考研来提高自身就业素质也是可取的好办法。而在问卷中,毕业后就求职的人也不在少数,现在有不少大学生想要先就业后择业,这样就出现了低就业的现象,根据资料调查: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4%处于低就业的状态,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13.3%处于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为14.6%。在问卷中,对于自主创业这个选择的人很少,我觉得现在大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与我国的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大多数学生只一味的学习在校期间学校所教的知识,他们认定了这些知识只针对自己的专业,所以就业时会出现专业不对口和低就业。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可能IQ很高,但EQ却相反,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问卷中有部分人认为大学生缺乏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能吃苦耐劳也造成就业难,另外大学生学历比其他就业人群要高,会有大学生好高骛远,这些综合起来其实也就是大学生缺乏一部分就业素质。

  三、解决方案:

  通过对大学生调查问卷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的的分析提出一些对策:

  1、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一中高校跟风,热门专业逐渐变“冷”,其实是就业供大于求造成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专家建议,大学生就业的专业预警机制应该涵盖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省级层面、高校层面。我认为各高校应该调控专业供应量不能盲目扩招,大学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就业形势,把我个人追求,结合社会需求。

  2、先择业后就业。大学生刚踏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从底层做起,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磨砺自己,有利于将来工作的提升。而专业不对口现象出现时,我们应该更加提升自己,在底层锻炼自己,在工作中学习、 3、准备好吃苦。大学生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简单地,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不要频繁跳槽,就业时先满足生活需求,累积经验,等到稳定和有能力时再考虑自己喜欢的工作

  4、国家政策。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并且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推动就业机制改革,加强对大学生走向最多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5、增强综合素质。大学生应该自强自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必不可少,并且要勇于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这么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等。

  6、企业科学用人。一些企业用人单位应该科学用人,要懂得与时俱进,广泛吸纳人才,选人标准要合理,选人程序要科学,鼓励就业者提出建议,勇于创新。

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2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