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黄州快哉亭记评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评课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州快哉亭记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俊老师上的这堂课,果然是像他的名字那样,是“文”味十足的。
说它有“文”味,首先体现在执教者本身对文言文教学的理解上。说句老实话,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理解,是有过偏颇的。文言二字,曾经搞得我们掂量再三还是游移不定,到底重心落在哪一头,让很多教师纠结不已。于是我们曾经把“字字落实,句句过关”作为文言教学的追求,等到发现已经走到了“言”的死胡同,折转身来又把“文”搞得腾驾于“言”之上。好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也逐渐由模糊走向清晰,文言文教学应该对文字、文章、文化有整体的关注、作有机的结合,差不多已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也在我们的课堂中得到了体现。就文言文而言,“文字”当然是解读文本的基础,文言文教学离不开对文言字词句和文言现象的教学,但这肯定不是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全部。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关注文章,关注我们手头正在教的这一篇,关注“这一篇”区别于“那一篇”的独特的文本内容与文化价值。这需要老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文俊老师对文本是有研究的。这可以从他制定的教学目标中得到证明,三个目标中一个是关于掌握字、词、句和相关文言现象方面的;一个是关于理解和欣赏文章的写法的;一个是关于体会文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和把握文章的文化意蕴的。三个目标正好暗合了对文字、文章、文化的整体关注,这应该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执教者长期实践思考后的一种自觉。而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也是达成了预期的目标的,比如说,在落实“快哉亭”命名的原因时,执教者有意让学生抓住相关句子(比如说: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亦足以称快世俗等等),并以此作为阅读思考的抓手,边提炼词句边板书内容,既为学生提供了解读文章、思考问题的思路,也落实了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可以说,是将文字、文章、文化作了有机的整合。
说它有“文”味,还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很像在写一篇“文章”。我们说,行文要讲究构思,文俊的这堂课也很讲究构思。纵观全堂课,我们会发现,整堂课文脉清晰,文思缜密。它的“文脉”,从文化角度而言是“贬官文化”。执教者从余秋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引出,到本文中的被贬官文人有几个,再到结合文本看他们被贬之后的人生态度,再以余秋雨《文化苦旅》中写到的一段贬官心态的文字进行讨论思辨,最后以复习旧课的形式,调动学生以往相关积累,强调贬官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可贵的民族精神。能体现这堂课“文脉”的还有一个关键词是“快哉”,按执教者的说法,这是全文的“文眼”,是理解全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关键,所以,执教过程中“快哉”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可以看得出执教者想着力在这个词上下功夫,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个词背后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意蕴。同时,在“文脉”的不断推进中,我们还看到了执教者缜密的文思。比如说,在运用材料上的前后照应:起笔以余秋雨的观点导入,结束部分又以余秋雨的观点激发学生思维,深入探讨问题;在板书的设计和问题的设置上,也体现出执教者缜密的思路,板书看似随意写来,其实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定要写什么早已是全盘在握;五个问题的设置也是围绕教学重心,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既是阅读的推进,也是思考、思维的深入;在课堂细节方面,也体现出执教者的小心思,如:故意写错学生容易出错的这个“倏”字,在让学生纠错中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或许我们会以为这只是雕虫小技而已,但这样的“雕虫小技”还是能够体现执教者的教学智慧的。当然,关键是要用得恰到好处。
说它有“文”味,当然还有执教者本身流露出的一种“文人之气”。文俊是首届上海市十大教学之星中的一个,对自我形象定位有一定的追求,基本定位于儒雅潇洒的文人形象;教学上也有追求,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教学要追求情、理、趣”,特别是在情与趣的追求上,他的文人之气往往表露无疑。平时课上,一旦情之所至,他常常会手之舞之歌之咏之,有很强的感染力。这堂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激情演绎的地方。确实,课堂是需要有激情、有感染力的,教师的“情动于中”、“情有所发”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有时要比你理性的分析更有效。另外,说文俊有“文人之气”,还体现在他与学生的互动中所具有的“人文”意识。我们会发现,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语气是商讨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激励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比较自然宽松的氛围中乐于学习与思考。特别是当老师在备课预设时感觉到自己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距离,会造成学生的学习障碍时,毅然放低标准,帮助学生越过难点。比如说,对宋玉关于“雄风”“雌风”的理解,不仅以现代文示人,而且基本以老师带着理解的形式进行,充分考虑了学情。
这里,我还是想针对以上有“文味”的三点,与文俊老师作一点探讨:
1, 你充分注意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文字,文章,文化,但在具体教学中,你
还是有所侧重的。这对你所执教的重点中学自学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而言是可行的,但对阅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而言,是否还需在字词句的理解上作必要的停留与敲打?
2, 你这堂课给人感觉执教如行文,有诸多可圈点处,但教学毕竟不是写文
章。文思缜密、前后照应可能是一篇好文章的必须,但不一定是一堂课的必须。教学与写文章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就是在确定的同时还有其不确定性。如果教学像写文章的话,那它也只是一篇文章的草稿,是不是应该在进入课堂后,视教学的具体情况,或调整、或补充、甚至需忍痛割爱?
3, 你落点于“贬官文化”来确定本文的教学内容,这很能体现你对文本价
值比较深刻的把握,并以此突显两纲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固然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效果也不错。但“贬官”涉及的面毕竟是少数,而“遇与不遇”却是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遭遇的生命感受,如果抓住“遇与不遇”这一点深入体验你已经关注到的“不以物伤性”,恐怕与学生会走得更近,也与两纲教育中高中阶段应通过文学作品“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的要求更为贴近。
【黄州快哉亭记评课稿】相关文章: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2-13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04-27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06-23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04-21
《溶解的快与慢》的评课07-02
《湖心亭看雪》语文评课稿07-29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9篇04-27
《昆虫记》评课稿04-14
唐老鸭减肥记评课稿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