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农村创业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创业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1
6月份,我局组织人员对本县农民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创业现状与特点
我县农民创业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学习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学成后注册个体工商户,从事服务业及一般加工业;二是利用本地农副产品、木竹资源、矿产资源,通过与亲朋好友合作,成立公司从事制造业;三是利用外出务工积累的技术、市场、资金等资源返乡创业。
我县农民创办的企业具有规模小、技术含量较低、市场雷同,成长慢等特点。因初始投资小,企业规模小,用工人数少,技术采取模仿取得,技术含量较低,核心竞争力差。市场开拓力度小,且一般从事市场门槛准入较低的行业,市场雷同,生产同种产品或提供相同服务的企业数量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扩大生产一般利用企业获得的利润投入,采用“滚雪球”的办法扩大,企业成长较慢。近来,农民创业具有投入不断加大,规模不断扩大,创业项目大的发展趋势。
二、农民创业的作用及工作成效
农民创办的企业是我县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创业有效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繁荣了市场,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为实现城乡同步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县为促进农民创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充分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涉企优惠政策。二是为农民创业提供小额贷款,贷款贴息等融资服务。三是举办免费的返乡农民工培训、创业培训、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等,提高农民创业能力。四是一些乡镇设立了农民创业基地或创业园,为农民创业提供平台。五是优化发展软硬环境。努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严惩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不断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发展条件。这些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民创业。
三、农民创业的困难和问题
农民创业面临三大风险。一是政策风险。创业者因对政策法规了解不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非法集资,偷漏税收等方面较易踩政策“红线”,甚至发展为违法犯法,导致创业失败;二是灾害风险。因保险险种不全,创业者保险意识不强担保投入能力不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洪涝灾害、风暴灾害、火灾、雷电灾害等,易致创业失败。我县4月26日发生“龙卷风”,使5家农民创办的企业损失150多万元,这些损失全部由投资者承担;三是市场风险。投资时产品市场好,建成后市场有变化,易致创业失败。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但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民创业者,产品结构调整的'能力较差,企业寿命较短。
农民创办的企业与其它中小企业一样,还存在融资难、用工难、获利难、审批部门多、税费负担重、扶持少、服务少等多种困难与问题。
四、建议
1、出台并宣传落实好涉企优惠政策。努力解决审批手续多、税费负担重、扶持少等问题。
2、扩大免费培训的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从法律法规、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方面提高农民创业者素质。
3、解决融资难题。银行要多提供适应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信用贷款金额,降低抵押门槛,缩短放贷时间,简化贷款手续。规范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扩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提高担保公司与银行合作的担保倍率,提升担保能力。完善民间借贷法律体系,减少民间借贷风险。扩大贷款贴息规模,惠及更多的农民创业者。
4、建立创业平台。我县企业入驻工业园的条件较高,农民创办的企业较难进入工业园区。因此各乡镇要规划建立更多的创业园,县级要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农民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5、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创业服务超市,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培训、财会、融资、市场、法律等综合服务,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2
连云港市海州区现有农村人口14.43万,其中女性8.52万,25-50岁之间3.86万。近年来,区妇联将推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围绕当前农村妇女就业需求,积极整合资源,为她们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取得良好效果。
一、基本情况
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在一些方面发展滞后。她们多少存在小富即满的思想,存在科技素质偏低,事倍功半现象,但致富愿望强烈,希望政府帮助寻找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机遇。
1、加工业是农村妇女就业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在区妇联的引导下,大约1.3万名妇女走上了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大型超市等不出家门就能当上工人的岗位,大约8000名妇女依靠自己的关系,做起了服装、鞋帽、手编、钩织等来料加工项目,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
2、“加工点+农户”是农村妇女最欢迎的创业模式。如板浦镇王秀花的柳编项目,带动周围近20xx名妇女增收致富。锦屏镇张春萍的禽蛋公司,带动了近 3000名妇女加入产销队伍。新坝镇陈玉红的'蘑菇孵化基地将周边3000多零散的种植户组织起来,变单一的种植向菌种繁育、种植、销售及深加工转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3、宣传教育是加快农村妇女就地转移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就业观念还不同程度制约着部分农村妇女的自身发展,认为妇女种好责任田、照顾好家是本份,不愿走出家庭、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阻碍了女性走出家门寻求致富的路子。为此,区妇联通过树立典型,言传身教,增强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意识。
二、存在问题
1、加工项目少,覆盖面较小。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了一些适合妇女的加工项目,如:服装、手编、鞋业、针织等。这些“家庭工厂”、“炕头车间”的手工加工项目成为农村妇女的最大愿望,但仍存在着覆盖面小、覆盖点不全的问题。
2、农村妇女的观念与规范化管理不接轨。通过调查了解到,年轻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农村妇女大批向城镇转移,留守在家的大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思想比较自由散漫,家务拖累严重,很难适应规范化管理。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重视农村妇女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引进合适项目,吸引走不出家门的农村妇女就地转移,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更大贡献。
(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妇女就业体系,为农村妇女提供平等参与、平等竞争的机会,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竞争发展的新观念。
(三)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走村入户,到农户家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教育广大妇女破除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
(四)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妇女组织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科技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
(五)推选年纪轻、文化高、有经济头脑的“开拓型”妇女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加快转移,实现增收致富。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3
一、基本情况
谈到创业,不少人认为,开一家大公司或者建一家大工厂才是创业,外可以赢得社会认同,内可以获得成就感,其实不然。开发高科技产业是创业,开办小厂小店也是创业;立足城市打拼天下是创业,重返乡村养殖种植也是创业。更何况,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创业的机遇更多,创业的条件更好。安徽科技学院三名大学生到凤阳县小岗村自主创业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大学生创业大有可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选择在农村基层创业成为我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途径,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农村作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给当地带来了知识和技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自XX年以来,我市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人数共1159人。从学历构成来看:本科以上学历214人,占创业总人数的18.5%;大专学历511人,占创业总人数的44.1%;中专学历434人,占创业总人数的37.4%。从专业分布来看,到农村创业的主要是农科、医科以及师范这三类毕业生:其中农科类毕业生共53人,占创业总人数的4.5%;师范类毕业生共302人,占创业总人数的26.1%;医科类毕业生共106人,占创业总人数的9.1%。
从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市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由省、市统一安排,通过招录乡镇公务员、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简称“三支一扶”)的形式,选拔了一大批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自1999年以来,我市把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作为吸引各类人才、培养年轻干部、优化队伍结构和建设高素质队伍的战略举措,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狠抓落实,在乡镇机构精简、人员分流的情况下,每年尽量拿出有限的空编用于高校生选拔。截止XX年,我市共选拔399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前三批有142名高校毕业生已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除3人直接录用到区县直机关外,其余139人全部录用在乡镇机关。
(二)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XX年黄山市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公告》,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我市生源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非本地生源的本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从XX年起,每年输送3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作目标。今年是选拔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共有1023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招聘活动,目前,选拔工作尚在进行之中。
(三)自主创业类型,部分大学毕业生通过创办企业,成为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主,直接接受市场的优胜劣汰。从此次调研组走访的7位自主创业毕业生情况来看,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点:①、所学专业大多为农科类专业;②、创办企业大多为茶叶加工或传统工艺类企业。③、自主创业之前,大多具备相关领域的从业经历,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和经验积累。④、在创业过程之中,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具体一定的技术支持。具体而言,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子类型:
1、企业改制,被动创业型。有的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国营企业,9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下了岗,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破釜沉舟,忍辱创业。如创办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的程福寿,8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当时的屯溪茶厂工作,95年由于茶业企业的整体改制,不得不离开工作2019年得茶厂,家人的埋怨、社会的压力和失败的挫折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创业的勇气。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创办了“一品茶行”和休宁县流口茶业有限公司。
2、求职碰壁,转而创业型。随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已满足不了新增大学生的需求。有的毕业生在投了一份又一份简历,跑了一次又一次招聘会仍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回乡自主创业。如创办徽州竹艺轩有限公司的朱伟,XX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合肥应聘了多家单位未果后回到家乡徽州区,加入其弟弟开办的竹雕工艺厂并逐步将企业发展壮大,直至创办徽州竹艺轩有限公司。
3、时机成熟,辞职创业型。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即找到了待遇优厚的理想工作,然而,他们胸怀创业抱负,在完成了创业启动资金积累和相关信息、经验积累之后,毅然辞去工作,回乡创业。如徽州区潜口镇二联竹编工艺厂厂长郑重,XX年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就职于浙江安监局。在与浙商接触过程中看到了竹编工艺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因而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有了这一想法后,他一方面注意学习浙商的经商之道,另一方面开始市场调研和回乡考察。XX年初,他辞去了月薪4000余元的工作,在潜口镇二联村创办了竹编工艺厂。
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在农业,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工作,通过“三支一扶”、选派大学生当“村官”、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创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如黟县有496名村“两委”干部,过去仅有2人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如今已增加到49人,提升了村“两委”的工作水平。黄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黄山区从事旅游产业的大学生达175人,其中,大学本科25人,专科150人;从事导游服务的达到112人,占全部人数的64%,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是大学生在农村创业中锻炼成长。歙县在农村机关、事业单位创业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98年以后走上小学教师岗位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已经成为教学骨干。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高管(副总及以上职务)有15人约占总数的4%,中层干部约占75%,一般工作人员约占20%。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是成就喜人,有“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俞志荣、创办黄山诚鑫丝业公司的程学军、创办德平化工公司的周德平等。
三是以创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如XX年从安徽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的郑重在市级贫困村潜口镇二联村创办竹编工艺厂,开发竹制产品近百种,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1984年从安徽省农业大学茶业系毕业的程福寿,XX年创办了黄山一品有机茶叶有限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资产总额1000万元,员工180余人,年销售收入2300万元,出口创汇240万美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XX年度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感到,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是:“三缺位”。一是教育缺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普遍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在校期间,多数大学生未参加过创业技能培训;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培训机构,专门针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知识培训,使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知识储备不够。二是服务缺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关系到土地、信贷、税收、财政、农业、劳动保障等部门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创业资金来源渠道不宽。另外缺乏一个大学生创业综合指导部门,大学生刚毕业,人生地不熟,不知从哪里入门。三是政策缺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是一个弱势群体,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让大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目前,在土地流转、创业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还没有出台实实在在的倾斜政策,还缺乏代偿助学贷款、户档迁转、养老保险、创业扶持等事关的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大学生对到农村创业不成功存在后顾之忧。
三、下一步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出台了倾斜政策,大力扶持高校加强农科类人才培养和鼓励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而我国面对大学农科专业逐渐弱化和农村基层大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局面,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应对。
(一)从高校层面来看,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农科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国无农不稳,民无食不宁。“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农科类人才。现阶段,由于农业效益低,农业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农科生就业难度大等原因,农科类专业成了冷门,普遍存在着生源“垫底”和报到率不高的现象,加之农科类专业办学投入大、效益低,迫使农业院校弱化发展农科类专业而大力兴办“热门”专业。实际上农科人才培养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要重农科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一要有敢于创业的精神和勇于创业的激情,二要有创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几年前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曾一度“红火”,但如今在校大学生创业以及毕业生选择创业的'已很鲜见。高校要重视对创业大学生的支持。对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学校要继续给予关注与支持,以促进他们创业成功。
(二)从政府层面上看,要优化政策舆论导向,促进农科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1、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办好农科类专业。目前,高校农科类专业因投入大、办学效益低,加上缺乏优质生源和就业形势严峻,处于较为艰难的办学境地,政府要重视高校中这一“弱势群体”,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投入,支持高校办好农科类专业,防止农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萎缩。同时要大力鼓励考生报考农科类专业。针对高校农科专业优质生源严重不足的实际,应积极实施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农科专业的招生政策。
2、要积极营造鼓励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社会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业行动与热情。目前,虽然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整体看,人们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还缺乏足够的理解与认同。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机构,成立各类创业中心或创业孵化器,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指导;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和各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各种媒体有重点推出大学生创业典型,扩大社会宣传面,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
3、要提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制度保障。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让大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国土、金融部门在土地、融资方面,可向大学生创办或领办的企业倾斜,给予优惠政策;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18号)的文件精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财政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兴办企业申请小额贷款担保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相关手续、逐步推行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国家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安全网的保护下走向非公单位、走向基层、走向自主创业。要想让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创业,就给他们一个崇高的名义,一个充足的理由,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一个正常流动的退出机制。要重点落实好代偿助学贷款、生活补贴、户档迁转、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政策,真正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4、要引导企业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指导和资金支持。企业家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创办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机构和中介组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在IT业迅猛发展的印度,能产生穆尔蒂这样的“偶像”,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印度有非营利的“成熟的创业指导协助机构”,如tie公司和维瓦尼基金会等。由印度知名企业家罗密什·维瓦尼资助创建的维瓦尼基金会,致力于激励、教育和支持那些“新企业家”,并创造可使他们成功的环境。“只做好事不求营利”的tie则是199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专门帮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这几个国家的青年进行创业的公司。该公司的执行主任赛山·莱摩汗告诉记者:“我们与大学、风险投资公司、律师、银行、企业都有着紧密且固定的联系,因为这些环节都是创业者白手起家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所做的,就是给青年企业家提供一个中间平台,帮助那些只有技术的IT人才做好技术以外的其他环节。”在全球it业的摇篮美国硅谷,有4%的公司是印度公司;其中,在对创业而言非常重要的风险投资公司中,有24%由印度人创办。莱摩汗说,很多想创业的青年虽然条件很好,却不知如何从风险投资公司那里拿到钱,tie会出面来帮他们。tie每年定期帮助几十家小公司联合组织人才市场,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员工。tie还与其他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当地组织有很多联系,以帮助自己的会员公司在建立国外分部时适应当地的情况。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有利于让广大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了解民情,不断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有利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矛盾。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政策优惠并真正得到落实,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愿到农村创业。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4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村耕地的日益减少,临海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大多数闲散妇女常年仅限于围着锅台和孩子转,生活来源主要靠丈夫打工和房租收入,既无一技之长,又无就业门路,平时一有空就扯扯家常、搓搓麻将、打打牌、唱唱ok,久而久之,家庭和睦遭受破坏……这些闲散农村妇女的存在,给社会、家庭的和谐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为此,临海乡镇妇联应该如何激励农村闲散妇女自主创业问题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农村闲散妇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文化程度低,年龄结构老化。本次调查的1000人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60人,占6%;初中文化程度的430人,占43%;小学及以下的510人,占51%。且绝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都在“4050”就业困难阶段。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是家庭事务的主要承担者,不可能长时间外出务工,只能从事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打零工形式获取微薄收入,如:产品包装、流动菜场设摊、餐饮业洗菜工等。
(二)劳动技能单一,择业面窄。她们中的大部分人劳动技能单一,过去只掌握常规和传统的种养技术,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已不适应市场对技术更新的要求,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不力。这有多方原因,一方面她们出生在六七十年代之前,具有较浓厚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坐享其成”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学知识、学技术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她们虽接受技能培训,但由于培训机构开展的往往是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在短期内虽解决了就业问题,后又因企业转产转制等原因致使她们下岗失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她们的重新就业面临诸多困难。
(三)就业观念落后,竞争意识薄弱。第一,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要求不切合实际。她们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工作岗位干不了,而对工作时间长、收入低、体力型特别是苦、脏、累的工种又不愿意干,有些人宁可在家赋闲等待其他就业机会。第二,存在“以农为本守家园”的保守就业观念。这种就业观念对大部分的农村妇女就业造成心理上的阻碍。有的家庭观念较重,沿袭着相夫教子,赡老抚幼的传统,不敢也不想外出就业;有的想外出就业但受夫权思想影响及顾及家中老小,孩子教育等现实问题,家门难离;有的缺乏主动摆脱贫困的意识,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等、靠、要”思想严重。特别是近郊妇女,她们利用城市开发时划拨的宅基地建房出租,收入远远大于外出打工,更使她们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思想。
(四)社会环境变化,妇女被迫失业。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大批土地被征用,使原来那些以种植业为生的妇女因缺少土地而无法继续从事传统种养业。有些家庭虽然丈夫到外乡镇继续从事传统种养业,但由于那些妇女在家里承担着家庭主妇的角色,不便背井离乡随夫外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沿海地区出口生产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出口受到影响,导致部分企业倒闭、停产、减产、降薪、减员,不少女农民工返乡。返乡女农民工要实现再就业或创业发展,将面临就业形势、年龄、创业条件等方面的困难。
二、激励农村闲散妇女就业创业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转变就业观念,激励农村闲散妇女自主创业要想使农村妇女走出家门,首先要转变的是就业观念。各级妇联组织要把帮助农村妇女转变就业观念摆在首位,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宣传栏等阵地和“三下乡”等活动,向农村妇女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各级政府有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规定,编印、发放宣传妇女外出务工致富典型的小册子,大力宣传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和只分行业不分贵贱的思想,努力在广大妇女中营造“外出打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的良好氛围,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消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善于创业的新观念,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庭,认识世界,发展自我。比如,经常举办农村劳务洽谈会,劳务恳谈会、女能手、女强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参加他乡致富先进经验等,使广大妇女转变思想观念,振作精神,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奋力拼搏,逐步形成“勤劳致富”的共识。
(二)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激励农村闲散妇女自主创业。一要强化职业培训,不断完善乡镇妇女劳动就业信息网络。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促进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循环。要把妇女劳动力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政府应增设培训专项经费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通过培训致少使85%以上的妇女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二要在进行实用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村女劳动力的文化素养,通过不断积累,培养其自我学习与掌握技能的能力,变盲目流动、被动学习技术为有选择、主动地接受培训,建立起一支规范化、市场化的妇女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机构,为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培训、职介服务,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城乡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三要加强与工厂企业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用工需求档案,采用“订单式”培训,抢占先机,提前介入企业用工需要。
(三)积极探索符合农村闲散妇女实际的就业创业新路子。一是引进来料加工业。“把活儿揽到家里来干,不出门就可赚到钱,还不耽误照料家庭”,这种就业创业方式最符合当前农村闲散妇女实际。妇女在照顾好老人、孩子,管理好责任田,料理完家务之余,从事来料加工项目。又因该项目不需政府投资、批地,也无需加工人员出资购原料,风险小、见效快,特别适合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二是利用山林资源,种植枇杷、杨梅、柑桔、大白桃等果木,同时建造夏天纳凉避暑山庄,既可观光休闲,又供品偿。三是利用开辟花草苗木种植基地,为我市的花园城市建设提供优良的苗木,更能为妇女的创业开辟一条新的门路。
(四)培养典型,提供资金扶持,鼓励和帮助农村妇女自主创业。扶持妇女创业,重要的是帮助解决资金和项目问题。一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的扶持力度,针对女性创业普遍遇到的融资困难,建议政府设立女性创业发展专项基金,贴息或无息提供创业贷款。二是在项目储备方面,要借助新闻媒体、深入企业和科研单位,广泛搜集、精心筛选适合妇女的创业项目,建立妇女创业项目库,以适应不同层次妇女的创业需要。三要对发展前景好、信誉度高的创业妇女提供贷款担保、政策扶持、技术引进等服务,鼓励她们将项目做强做大,使她们成为妇女自主创业的榜样。女经纪人、女能手联系普通妇女活动等组织女干部、女党员、女能手积极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在技术、信息、资金上给予传授、扶持、帮助和带动,掀起共同创业致富的热潮。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5
20xx年寒假期间,在我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假期,针对农村农民创业现状的这一课题,我在我的家乡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镇进行了几项社会调查,在调查期间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付出的回报,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对以下几项问题调查:
一. 农民创办企业在镇内企业中所占的比例
在调查期间,我来到镇政府调查到南杂木镇注册的企业共有64家,其中有农民创办的企业共有25家,约占到企业比例的40%,在农民所创办的企业中,南杂木镇所属的榔头村农民创办企业15家,房申村农民创办企业7家,金木沟村,国道旁村,朝阳村农民各创办企业1家,而距离镇中心最远的聂尔库村农民没有创办企业。
二. 农民创办企业规模以及方向
通过走访25个农民自主创办企业中的20家,我了解到,农民创办的企业多数为小型自营企业。有12家企业完全是自主经营,完全没有任何外界合作,另外8家虽与外地企业有合作关系,但合作程度以及合作企业的质量很低。通过调查还了解到,这20家企业中,有16家是完全做木材生意(木材的中介买卖)另外2企业所从事的活动也是与木材有关的家具企业,烧炭企业。还有两家所从事的是水果生产行业。
三. 农民创办企业的创业基金及发展期许
在调查中发现,全部的20家企业的创业基金都在10万到50万,为中小型企业,资金来源全部为农民多年来积攒的血汗钱及家人亲属好友的拼凑合作,通过采访企业负责人了解到,他们都希望在五年之内把企业做到固定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
四. 农民创办企业的发展现状
调查中发现,在农民创办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很多企业实现了年利润20万元以上的收益,在没有与外地企业合作的12家企业中,有10家企业希望与外地的大公司大企业合作,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其中已经有6家企业正在于外地企业接洽合作事宜。
五. 当下农民对创办自身企业的积极性
在寒假期间,通过走访南杂木镇下属的五个村,并对村民进行调查,有80%的村民希望能够有机会创办自己的企业,并且很多人都在积极谋划,另外20%的农民安于自身的现状,不愿冒风险进行创业。并且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榔头沟村,房申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非常高,而其他三所村落的积极性明显小了很多。
在进行调查过程中,我来到了位于朝阳村附近的一所进行烧炭的企业,进入场内的第一眼,我就看到了很多进行烧炭的窑炉,多名工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的在把木屑运到传送带上,有人在关注着窑炉内的温度,有人在进行稍好木炭的装箱工作。整个工厂分工明确,井然有序。通过与厂子的负责人谈话了解到。该厂是有三个农民合伙建立的工厂,注册资金为40万元。该厂主要的原料木屑来源于南杂木镇内的木材市场,产品为木炭,主要销售方向为抚顺市周边的城市以及吉林省的部分城市。目前,场内有工人30余人,现在已经实现了年利润20万元的目标,发展前景大好。但在场内参观以及与负责人谈话中我发现,场内的设备很落后,日生产量有限,并且并没有聘请技术工人进行指导,所以根据我假期所看到有关创业的书籍,我建议了负责人更换厂内设备,聘请技术工人,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在假期走访农户的过程中,在与农户的聊天中,我发现,家庭收入的80%都用于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以及看病的花销。所以农民没有剩余的钱财投资企业,导致了农民创办企业的有心无力,另外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在创业过程中,被骗的也有很多,直接导致了农户对创业失去信心。在调查过程中,以为中年农户说:“我们不是不想创业,现在国家的政策也好了,机会也多了,本来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可是手里没有多余的钱啊,而且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又怕被骗,到时候可是什么都没了,如果这样,倒不如一老本实的干好自己的本事,种好自己的地,保证肚子是饱的”从调查开始到调查结束,我的心情经历了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情澎湃。在于农户们从接触到磨合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关怀备至,对待我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我体会到了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体会到了乡亲们对致富的渴望,面对这份深厚的情谊,我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们南杂木镇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但无奈的是,我的知识水平有限,现在我只能在我所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通过几天的调查我发现,很多农民的经商意识还很薄弱,胆子还不够大,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却没有勇气去尝试。或许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太大。其实,如果他们逐步改善自己的观念对于自身的致富发展以及南杂木镇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在调查中我发现,现在农民所创办的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与木材有关的,这样南杂木镇的特殊的发展背景与地域优势有关,南杂木镇是整个抚顺市的木材集聚地,同时也是东北三省一个很重要的木材集聚地。所以,在已经成功创办了自己企业的农民中,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当地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企业,通过木材致富,并且我还发现,距离木材市场越近的村落,农民创办企业的数量越多,并且没有创办企业的农民的积极性更高。
这样的影响主要来源于:
1.由于南杂木镇木材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地位比较高,这样从事与木材有关的活动风险较小,投资的资金要求不太多。对农民的压力也较小。
2.随着部分人的成功,模板效果出现,尤其出现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身上。他们看到他人的成功,也很想效仿,所以出现了忽如一夜春凤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小型的农民企业。
3.由于木材属于较为大型的物品,运输的费用也较高,所以此时地缘优势出现,距离木材市场近的地域机会明显大,并且农民的积极性也明显较高,而距离镇中心较远的村落收到运费的影响以及信息资源的不及时传递,成功的几率和积极性都比较低。
以此,我建议:
1.农户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敢于突破传统的观念,更加大胆的抓住发展的机遇,多进行考察,并且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这同样也需要我们的大力宣传。
2.政府要大力宣传创业知识,引导农民进行创业,完善公路设施,为农民扫去交通费用的顾忌,同时定期进行创业培训,对已经创业的农民进行深度培训,对于没有创业但很有积极性的农民进行初步培训,向外地招商,为农民发展带来机遇,带来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经验,同时也为自身的经济腾飞提供基础,抓住木材这一发展优势,形成经济发展圈,发展成具有集聚效应的工业区。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自主创办企业,能力不足的农民合伙创办企业。
3.引进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当今社会,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抓住了人才这一重要要素,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才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为农民赢得一席之地,才能够让农民的腰包真正的鼓起来。实现发家致富的愿望,实现小康社会的愿景。
4.我们的国家进一步深化三农问题的改革,对农村上学问题,医疗问题以及养老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真正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真正让农民能够实现致富的愿望。
在实践中,我认识到,我们通过大学的学习,要想尽快成为对现代化有用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社会地位,明确自己的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为以后适应更加激烈的社会工作做好准备,这也是我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另外,社会上很多的东西是我们从书本上无法得来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所想,才能真正的在实践中增长我们的才干,实践证明,社会实践增长了大学生的才干,促进了我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与人民群众广泛的了解接触,交流到真切的情感和体验,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责任心更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强化,提高了认识世界,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我认为,社会实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6
近年来,农村电商产业得到快速增长,其中返乡青年成为主要的从业群体,是电商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引导和帮助广大返乡青年投身电商创业,可以促进地区电商产业发展,推进电商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电商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进地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好返乡青年电商创业服务,激发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热情,充分发挥返乡青年在活跃农村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对于带动更多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团县委开展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专题调研“促进返乡农村青年电商创业”。调研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农村青年电商创业技能不足,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积极性不高。很多返乡青年没有经过专业的电商培训,专业技能缺乏,电商创业等于“纸上谈兵”。同时,受年龄、学识、经验的限制,风险承受能力弱,而创业初期又面临着网站设计制作、工商税务登记、物流选择和成本控制等问题,这些从未打交道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摸索,存在较高风险,让很多青年望而却步。
(二)农村青年电商缺乏创业资金扶持,返乡青年创业信心不足。一些返乡创业青年靠向朋友借钱和使用自己的储蓄筹集创业初始资金,但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势必难以满足农村电商企业后续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导致返乡青年电商创业信心不足。
(三)农村电商创业政策环境有待优化。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网民比例相对低造成网站建设相对不均衡,物流网络还不够发达造成配送难度相对更高进而造成物流成本负担较重。同时,农村青年电商创业者对政府相关创业政策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另外,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还存在银行贷款难、融资渠道不通畅等问题。电商企业属于轻资产,没有抵押物,创业风险大,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积极性不高,即使偶有小额贷款政策支持,也只是杯水车薪,并且申请手续繁琐、操作难度大。
(四)农村网络覆盖率低,对电商创业有所制约。近年来,我县农村网络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受农村点多、面广、用户分散且网络入户资金、网络维护等方面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总体发展滞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网络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突出问题。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工作生活都与网络息息相关、须臾难离,但农村网络入户率不高,网络发展滞后直接导致电商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乏力。
(五)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物流配送是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物流的发展直接推动电商的发展。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电商发展较慢,很多第三方物流公司还没有覆盖到农村,不方便还费用高,同时农产品保质期短、容易变质,对物流的速度和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都成为制约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返乡农村青年电商创业的对策
(一)加快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平台建设,营造浓厚的电商创业氛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让电商企业与本地政府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以此吸引有志青年创业。在此基础上,加快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同时,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也不能忽视,鼓励邮政系统和其他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形成城乡商品配送网络。引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使返乡创业青年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企业进行合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资金难”问题。由政府牵头,联合金融机构,根据电商创业青年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电商创业信贷产品。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向返乡电商创业青年提供电商培训,定期开展电商技能和模拟实战演练,举办电商创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发挥活动在信息信息交流、创业辅导、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三)培育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具体做法有:发放青年电商创业倡议书,积极引导,号召返乡青年结合自身特长,投身电商创业中来;评选优秀青年网商,通过表彰和宣传,扩大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影响力。同时,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储备和培育,逐步建立起一套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输送人才。
(四)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电商的发展环境,在硬环境方面,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在软环境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7
20xx年*月*日至*月*日,______乡妇联采取资料搜集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乡所有适龄就业女性(含长期在外就业者)当前就业/创业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就业率高,适合的岗位不多。我乡工业企业较发达,电缆行业的企业占48.6 %,灯具企业37.8%,服装、玩具等企业占比仅为9.5%,虽然女性就业比例高达80%,但适合女性的工种和岗位却有限。
2、劳动强度大,薪酬却不尽如人意。不少女性的工作常常需要投入较多的体力劳动或时间成本,然而薪酬却不高,女工们在工薪要求上又缺乏谈判和议价的能力。
3、创业意识不高,创业领域不广。女性自主创业比例比较低,创业领域也很有限,多是服装店、花店、餐馆之类成本较低、知识技能要求较低的领域。
1、该乡工业企业虽然比较发达,但是不少岗位劳动力强度较大,并不适合女性从事,企业在招人时也会限制女性员工人数。这是行业及企业特点决定的。而服装厂等轻工业工厂用人需求有限,所以仍有大量女性在电缆厂、灯具厂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工厂工作,而后者往往需要年轻力壮的工人,所以乡里中老年女性想找到一份相对固定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更有利女性就业,但这需要通过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发展三产”的政策导向来解决,而这绝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事。
2、总体来说我乡女性文化素质偏低,职业选择有限,虽然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但是大部分只能留在本镇从事知识技能要求低、重复性劳动强度大的工作。而我国社会越来越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所以纯粹投入体力或时间的工作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收入回报。
3、女性创业案例少,主要原因是畏难情绪严重,她们认为工作挣到的钱来之不易,如果投资失败不仅自己后悔,也会被家人埋怨。另外一个认同度较高的观点是“有一份稳当的工作老老实实干下去就好了,不要瞎折腾”。可能思想保守,安于现状是另一大原因。调研中还有年轻女性认为,创业带来的较高收入是靠自己辛苦换来的,单干太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总体来看,观念和意识的确是一种阻碍。
4、有些女性没有工作或者没有较长期的固定工作,是由多种社会及个人原因造成的,不能一概而论。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里,女人就应该操持家务,照顾好一家老小,似乎这才是女人的“正事”。现代社会里,伴随着更多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这样的观念越来淡化;但是在农村的`某些角落,尤其是在经济上男强女弱的家庭,不排除仍有女性受到这种舆论的干扰。此外,有些家庭面临新生儿的诞生或者老人病重,的确需要家中女性的照料,这是不难理解的。
1、考虑到近期我国宏观经济下行,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可能不如以前,政府应当积极推动我乡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扩大用工需求。
2、鼓励企业在更多合适的岗位提高女性招聘比例,在产假和其他福利措施上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怀,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女性招聘的限制年龄。此外,在管理层中给予女性更多的机会,或许对于企业和社会是双赢。
3、深入调研,接触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女性,掌握她们的就业创业状况,了解她们的呼声和需求,结合实际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要通过各种培训落实提高女性职业技能。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贴近本乡企业用工需求、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创业技能需求进行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4、发挥优秀创业女性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引导女性树立“四自”精神,激发农村女性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帮助她们树立敢于拼搏敢于创业的新观念。通过创业技能咨询会、女性创业经验交流会等举措来推动我乡女性创业潮流。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8
一、乡农村青年基本情况
乡地处阆中西北部,与镇接壤,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全乡共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8670人,2631户。该乡有青壮年3250人左右,在本地创业的青年有39人,根据调查汇总分析可知,从年龄上看,30到45岁这一年龄段相对集中,受自然、交通等条件影响,学历不高仍是一大现状,大部分为高中、初中学历,大专以上学历极少,知识不够丰富成为制约青年创业的“瓶颈”。
在对39位青年本地创业者调查中发现,创业项目相对集中,侧重于养殖业和种植业,如养猪、养鱼、养蜂和发展有机蔬菜。这些项目的特点是:一是投资少,效果明显。二是技术少,操作容易。因项目基本上属于“农活儿”,对土生生长的本地青年来讲,就没有过多的技术要求,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三是人为少,季节决定。从事养殖业,受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通常均为年初放养,年底贩卖,规律性强。这此项目大多数所需资金不多,两三年之内都基本上能收回成本,但由于项目过于单一、重复,产业特色不够明显,对争取政府和民间资金政策支持缺少一定的吸引力。
从全乡范围看,农村青年创业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绝大多数创业者还属于个人单干和夫妻双干,聘请2名以上人员共同创业的除有机蔬菜方面其他的很少。这就为实现以点代面,产生规模效应,继而推动全村乃至全乡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度。
二、青年农民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几点主要问题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得出我乡农村青年创业难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资金不足。“创业开头难,资金是保障”,创业初期,青年创业者虽然手头有一定的资金,但投入到产业后,手中的“活钱”就不多,同时收回成本还需一段时间,这期间如果要扩大产业规模、改进技术,资金自然捉襟见肘,一位养鱼专业户在调查中反映,他将全部个人积蓄用来购买鱼苗,鱼苗长大可以出售,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如果想买更多的鱼苗,扩大规模,手中就没有余钱,只好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但贷款需要担保人,自己的亲戚不是在外面打工,没有固定职业,就是自家还承担着部分生产经营,自己朋友又担心风险,不敢担保,只好原地踏步。资金问题已成为农村青年创业最大的拦路虎。
2、缺乏一定技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农村青年眼界进一步开阔,创业热情得到提高,他们愿意因地制宜,改变传统产业,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产业。但因地处山区,信息相对闭塞,交通不便,对相关技术的掌握存在一定难度,无论请师上门还是外出学艺,资金和时间就成为他们的头痛问题。
3、创业引导不够。因本地创业尚属于新生事物,无论是当地党委政府还是相关部门对引导青年创业的办法还不是很多,青年农民由于缺少经验,导致创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是道听途说,头脑一发热,就开始行动,因对创业的.前瞻性思考不足,缺少信息渠道和相关的成熟技术,结果造成中途夭折或举步艰难的现象比较常见。
三、几点建议
1、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对青年创业的资金支持。主要是降低信贷门槛,减少审批程序,进一步扩大农村青年创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对创业贷款利率在同等次的基础上,实行优惠。同时积极发挥党员联保制度,对符合年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创业愿望的农村青年,乡村两级的党员干部在其申请创业小额贷款时,充当好担保人角色。通过这些措施,力争解决农村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提高农村青年初次创业的成功率。
2、多部门联合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共青团、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实现阵地前移,深入农村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对部分返乡农村贫困青年实行免费培训,今年10月份,市农牧业局针对我乡当前农业发展状况,在我乡举办了一次农业技术讲解会,全乡共有100余户农户参加讲解会,其中参加讲解会的人大多是我乡的农村青年和中年村民,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乡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3、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当地政府需加大对农村青年成功创业事例的相关宣传,积极发挥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作用,力争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由政府出面,组织本地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实地接受蔬菜产业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培训,并且以加盟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创业。同时通过政府搭台,鼓励青年创业者走集团化道路,实现“农户+公司+市场”模式,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力争进行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影响力。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9
一、 我县青年创业的态势和特点
青年是创业的主流群体。调查中,发现我县青年创业群体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也伴随一些客观问题,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1、创业意识较强,但创业素质不高。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将创业定义为“自己或与人合作创办经济实体”,广义创业中的“立足本职工作创造好的业绩”暂不考虑。从待业青年类型来看,农村待业青年相比较农民工、城镇待业青年创业愿望越强,在座谈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青年群体想干事创业的强烈愿望。创业热情可以推动创业,但个人技能才是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在本次调查中,将近半数的被调查青年认为计算机培训的需求较大。被调查青年创业者感到最缺乏的是创业经验,最希望得到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岗位项目培训、创业贷款援助、转变就业理念等。
2、创业方向明确,但创业资源不足。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青年选择创业领域的四个方向:一是择己所长,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创业;二是择世所需,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需求进行创业;三是择己所利,从自己的获得预期出发进行创业;四是择己所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创业。在创业地域方面,大部分青年选择在城市开展创业活动。虽然我县青年的创业方向比较明确,但创业资源明显不足,创业行动受到制约。首先是创业资金不足,部分有创业意愿的青年需要银行贷款。在调查座谈中了解到,大部分青年创业者获得启动资金来源于家庭的储蓄和亲朋处的借款。大多数被调查青年认为,如果创业之初银行能够进行贷款创业的起点会更高、成效会更好;其次是创业项目选择难。在调查访谈中,超过三分之二的青年反映有心创业、无力选择,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无法正确的选择创业项目,易使有志创业青年遭受挫折;其次是创业政策信息不畅。有些被调查青年反映,近年来国家为鼓励、支持、引导创业就业陆续出台很多政策,但具体执行部门政策落实的公开程度不够,青年表示对现有的创业政策不清楚,被调查青年认为扶持创业配套政策少。
3、创业活动活跃,但创业规模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县青年创业活动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一批青年创业典型。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发展较快和就业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青年已成为我县创业活动的主体,我县青年创业活动虽然很活跃,但创业规模整体偏小。
二、制约我县青年创业的相关因素
创业是一条充满艰辛、充满挑战之路。青年创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创业中反映出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此次调查,反映出制约我县青年创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创业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创业文化是影响青年创业的重要因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稳定、体面、有保障的工作是大多数青年择业的普遍价值取向,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还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对大学生创业,人们还未接受大学生由“社会精英”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对大学生创业持怀疑和冷漠的态度。在社会对创业缺乏理解与支持的`大环境下,多数青年拘泥于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存在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心理,访谈中大部分高学历的青年首选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就是例证。调查显示,多数农村待业青年认为“创业文化与创业密切相关”;毕业学生青年认为没有形成自主创业的氛围。
2、创业培训体系不够完备。创业能力是影响青年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长期占主导地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校培养的是就业型人才,而不是创业型人才,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青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目前,我县共青团、工会等创业培训和指导机构也不发达,远远不能满足创业青年的需求。由于缺少创业知识,大部分待业青年甘愿去民营企业打工也不愿意从事自主创业。
3、创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创业服务是影响青年创业的主要因素。青年创业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青年创业提供各种有利条件。被调查创业青年普遍反映,近几年来我县创业环境不断在改善,但服务体系还有差距。首先是创业信息不对称。接近半数的创业青年反映及时获得创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不能及时了解有关创业项目及相关政策等;其次是创业服务不规范。部分被调查青年反映在创业时没能及时得到有关部门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在创业之初遇到很多具体困难;其三是中介服务组织缺位,且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4、创业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创业资金是影响青年创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没有创业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绝大数创业者认为在创业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目前我县青年创业者获得创业资金的渠道主要包括自有资金、亲朋借款、银行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调查表明,自我积累仍是大多数创业者资金的主要来源,其中,个人和家庭储蓄积累、向亲友借款占大多数,银行贷款、小额担保贷款、政府及社团提供创业资金这三种从外部获得资金的方式还没有成为青年获得创业资金的主要渠道,而社会的风险基金市场尚未建立。大多数青年创业者认为目前的贷款政策只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与政府鼓励、支持创业的政策不完全一致。
三、促进我县青年创业的对策建议
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为大力促进青年创业,发挥青年创业者在我县追赶跨越发展中的先锋作用,引领全民创业新高潮,建议应强化以下举措:
1、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培育青年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决定青年创业价值观。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全民创业的文化氛围,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增强青年创业意识,引导青年投身创业实践,以艰苦创业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一是要在创业意识教育上下功夫。从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始,采取优秀创业青年报告会、青年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切实教育引导青年认识到当前我县大力支持创业的良好机遇,破除等待安置的旧观念,树立走出去闯天下的新思想。特别要教育青年树立创业无大小的观念,从小生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量的积累求得质的突破;二是要在选树青年创业典型上下功夫。大部分的被调查青年表示创业精神来自于周围人的影响。我们要广泛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奖”等评选活动,选树一大批青年身边的创业典型,大力宣传他们自立自强、成功创业的事迹,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创业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上自主创业、能力创业之路。
2、完备创业培训体系,增强青年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实现创业成功的保证。一是整合我县有限的成人教育学校资源,建立一批创业培训基地,组成创业培训网络,针对创业者的自身特点和创业阶段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培训;二是建立一支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提升培训质量与水平,对参加培训的青年创业者提供开办企业指导和后续跟踪扶持,切实提高青年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三是丰富培训方式和手段,借助互动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手段扩大创业培训范围。
3、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创造良好创业环境。青年创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都是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由管理向服务转移,打破部门分割、体制不顺的束缚,特别是加快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和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培育,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人性化的服务,铺设青年创业的绿色通道。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建设包括创业指导、产权交易、资金融通、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共享、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在创业信息服务方面,加强青年创业网建设,建立公共经济信息和公共创业服务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企业和社会公布重要行业规划、重大项目规划、政府采购和建设招标、各项优惠政策等信息;在创业项目开发方面,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开发既符合区域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青年自主创业的经营服务项目;在优化创业环境方面,要加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建设,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程序,保护创业成果,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4、加快创业信息网络建设。运用网络资源,建立青年创业信息管理系统,围绕青年创业项目、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市场分析、人员聘用等,开发相关栏目,建立创业项目查询系统和企业开业指导、经营管理等有关创业知识的查询系统,并有效链接中国青年创业网,最大限度地提供创业信息。建立青年创业人才库,建立创业进展情况和开业成功人员档案管理服务系统。所以,希望政府能够牵头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并能够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实效性。
5、畅通创业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创业资金是创业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石。我县各相关部门要实施创业战略积极开辟融资渠道,为青年创业筹资搭建平台。一是发挥政府融资的主导作用,建立青年创业基金,提供青年创业贴息贷款,经常组织银行与创业青年见面会,集中解决青年创业贷款问题;二是发挥财政部门融资的主体作用,加大对青年创业信贷的支持力度,将青年创业信贷纳入年度信贷计划,逐年提高青年创业贷款比例;三是发挥信用担保部门的辅助作用,对有发展前景的青年创业项目给予信用担保,保障创业青年及时办理银行担保贷款;四是发挥创业企业融资的互助作用,选择信用资质好的青年创办企业成立青年创业互助会,组织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融资和担保。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10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两年,整个国际市场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趋紧,国内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四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增产增收,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下更大的力气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政策上更加倾斜,投入上更加有力,全面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这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加强。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继续实施对主产区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
要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坚持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11
“一别家乡十数年,家乡盛景在眼前。今日返乡有一愿,激情创业写新篇。”这是XX县李恒镇外出务工人员缪继高返乡后写的一首小诗。2013年6月,在该县李恒镇工业集里区,一个占地面积10亩、1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这就是缪继高返乡后投资1500万元兴建的吉高汽车配件厂。像缪继高这样,近年来,XX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逐年增多,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已成为XX市的新亮点,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一、“筑巢引凤”,返乡创业得到大力鼓励和扶持
本世纪初,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致富农民、富裕农村、为地方培养产业工人的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劳务输出工作得到突飞猛进发展,到 2005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人数达10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3%。2006年以来,随着全市全民创业战略的大力实施,昔日的外出务工人员自带资金、技术、项目、信息、市场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一批接一批地回到了家乡,创办企业、兴建市场,涌现出一大批“创业之星”,返乡创业成为潮流。至 2013年末,全市乡村劳动力214万人,在外务工65万人,返乡创业1.37万人,投入固定资产51.6亿元,年产值540亿元,上缴税金21亿元。
(一)强化政策扶持,返乡创业激励机制形成。XX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在市场准入、证照办理、创业场地、信贷支持、用水用电、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培训、子女就学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给予奖励和扶持,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并促进其成功创业。XX县青伊湖镇农民武荣,2010年12月返乡后创立菁伊湖木业,2011年4月投产,租用土地50亩,镇政府按每亩200元给予土地租金补贴,2012年企业贷款800万元,上交税收70余万元,政府以奖励的形式,给予贷款补贴30万元,镇财政出资8万元为企业无偿架设了变压器,县财政还给予研发经费5万元。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2003年产值已达8000万元,带动当地劳动力220人就业,人均月工资3300元。
(二)强化宣传引导,返乡创业舆论氛围浓厚。各地采取外出慰问、回乡恳谈、信函联络、典型引导等多种方式,经常与外出务工人员叙乡情、联友情、增亲情,介绍当地创业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同时,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服务机构加大返乡创业宣传力度,通过典型引导、创业信息发布、创业政策宣传等形式,营造深厚的返乡创业舆论环境。2014年春节期间,全市以“春风行动”为契机,开展了《致返乡创业人员一封信》、创业成果展和创业成功人员巡回演讲等活动,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XX县在所有乡镇悬挂、张贴、印制宣传返乡创业标语,在县广播电台开设“全民创业书记谈”、“创业富民大家谈”、 “创业之路”等专栏,介绍返乡创业经验,交流返乡创业体会。春节前夕,该县专门组织人员到苏南务工人员集里地开展返乡创业宣传活动,发布家乡创业政策及信息;XX县组织返乡创业成果展览6场、创业宣传活动10次,参与人数20余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风行动”期间,全市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2101 人,带动就业18673人。
(三)强化载体建设,返乡创业服务质量提高。近年来,XX市不断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市、县(区)都建立了创业指导服务里心、乡镇(街道)有创业服务所、村(社区)建立了创业服务站,切实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指导、项目推介、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全程跟踪” 等多层次的指导与服务。全面实施“四证一体”“一站式”创业服务模式,实行“一窗受理,分别审批”制度,即申请人将所需材料交由政府服务里心一个窗口后,由窗口人员负责向有关部门传递审批,再由窗口人员统一收集,申请人只需到这个窗口就可以拿齐所有创业所需的证照。切实加强创业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创业培训成功率。2013年,全市经过认定的创业定点培训机构达16家,拥有创业培训资质的教师75人,全年共开展返乡创业培训8166人次,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到62%。XX县每个乡镇都建立了5个以上创业现场教学点,一对一开展创业培训。该县还组建了40多人的创业讲师团,定期送服务到村、到组、到农户家门。
二、“百花盛开”,返乡创业形式多样各领风骚
(一)独资式。据统计,XX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独资创办企业数量占所有返乡创业总量的75%以上,占居返乡创业大半江山。XX县庄圩乡女青年郑红梅,1983 年到上海服装厂、织布厂等企业务工,2003年5月,她回乡后用挣来的15万元投资办起了自行车条帽厂,用工30多人,当年创产值10余万元,创社会效益 7万元。在宿迁,像郑红梅这样返乡后靠自己的双手独资办企业的还有很多。
(二)合资式。相对于独资来说,合资更是许多返乡创业人员最初创业的最佳选择。因为办一个企业需要很多资金,一下子拿那么多钱毕竟不容易。XX县钱集镇效佐村陈庄组唐海军2008年返乡后,和XX市淮安区车桥镇倪震一起,共同投资20万元,创办了沭阳龙睿油脂加工有限公司,如今,他们二人创办的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以上、利税2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三)联营式。联营式创业是指创业者通过务工期间和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返乡后专门为该企业加工配套产品或我生产你销售等方式创办的企业。XX区大兴镇集东居委会第一居民小组的徐宏卫,1995年到常州务工,由于他工作勤奋,老总把他从分厂调到深圳电子元件厂负责管理工作,不久又升任副厂长。一天,他对厂长说,能不能把你的电子原材料给我发过去,我在宿迁老家为你搞加工?老板考虑不久,就同意了他的请求。2001年,徐宏卫回乡在宿迁办起了电子元件厂。从此,双方配合非常默契。这种为外地搞来料加工创办的企业,负担不是很重,效益也可观,比较深受本钱不多的创业者欢迎。
(四)股份制。受传统经营理念影响,XX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后以股份制形式创业并不多,有的也只是在土地流转后,一些公司大户以土地带人入股的形式出现。XX区龙河镇朱大兴村蔡苏圩,2012年返乡后成立了“XX市将军令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7位农户入股经营,采取的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苗木种植面积近100亩,资产价值超过100万元,户均年收益在10万元以上。
三、“引领潮流”,返乡创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影响深远
创造历史,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仅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亮点,而且对提高农民素质,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取得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加快城乡统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XX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03元,比上年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809元,增长13.3%,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6.6%。
(一)拉动了农村就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直接为当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加快他农民就地就近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XX县扎下镇曹沛,2008年回乡后创办了沭阳乐纺服饰有限公司,拥有10条服装生产流水线,解决了当地25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XX县王集镇武集村刘银春,1998年到兰州务工,2012年底返乡创业,开办了泗阳江南乐坊音乐主题餐吧,带动就业127人,充分体现了就业倍增效应。XX县龙集镇龙集村六组张静,2013年初返乡,在龙集镇工业集里区创办了XX市创新塑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箱包、纺织袋、手提袋,带动农村大龄劳动力150人就业,其里贫困劳动力94人,使部分不能离家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返乡创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据测算,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人均月工资在2300元左右。XX区罗圩乡武圩村陆汽启,返乡后创办了双洋帽业,吸纳罗圩乡40个劳动力,人均月收入2500多元;该区龙河镇龙集居新东组陈建堂2013年返乡创业,承包村里130亩土地栽种葡萄,本村农民在忙完自己农活后都可以帮他栽种葡萄,每人每天收入在60元左右,农忙农闲都有钱赚。
(三)促进了结构调整。多年来,XX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结合本地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建市之初的47.7:30.8:21.5,到2013年调整为13.8: 47.8:38.4,一产比重降低33.9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重分别提高17个和16.9个百分点,由传统的“一二三”结构调整为“二三一”结构。XX县万匹乡丁蒋村丁书良返乡后从事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受他的影响,该村从事蔬菜大棚种植家庭逐年增加,全村8成以上土地不再种植传统农作物。XX区顺河镇陆槽坊村农民姜继武返乡后承包300多亩土地从事泥鳅、莲藕、茭白和水蛭生产,年纯收入100余万元,当地村民看到实惠后纷纷效仿,同村沈军、胡为月、刘殿才等村民也都加入到水产养殖行列里来,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基本形成。该区返乡人员石良辰,在宿豫商贸城创办了网上商城和速购快递公司,形成网购与物流一体化,带动了宿豫整个物流业飞速发展。
(四)丰富了人民生活。一方面,返乡创业丰富了农村物质生活。返乡创业农民利用外出务工时学到的技术和手头积累的资金返乡后,有的承包荒山种植水果,有的利用河堤饲养家禽、牛羊;有的投资农村客货运输、开办建材商场;有的办起小超市、小餐馆;有的种植药材、反季节蔬菜、发展高效农业……补充和丰富了城乡人民生活。XX县半城镇返乡创业农民李磊在县、镇两级政府支持下,创办了春蕾采摘园,主要种植桃子、枣子、无花果、西瓜等果蔬,形成城乡旅游、采摘、休闲一体的服务产业。另一方面,返乡创业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外出打工农民多数都是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在城市打工的过程里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接受了城市文明的熏陶,而返乡创业恰恰是其里一部分优秀者又回到了农村,同时也带回了都市文明和现代生活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人力资本有了新的提高,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农民的精神文明和生存质量逐步得到改变。
(五)形成了一批典型。近年来,XX市许多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在当地影响较大,已成为农村致富的领头雁。XX县每季度都要评选一批“十大创业明星”、每年评选“十大创业先锋”,并把这些报效家乡创业者的巨幅照片挂在县政务服务里心,让前来办事的人都能看到;XX县的魏琴、孙卫军、王维、谢卫国、朱凌瑞等10人被评为该县2013年度“十佳激情创业之星”,返乡创业有功得到标榜和激励。返乡创业农民不仅自己富裕,还不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有的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有的被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还有的被授予多项荣誉。XX县八集乡大石渡村韦庄组韦红,2003年到无锡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务工,2009年回乡,在八集乡工业园区创办了江苏东杰环保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占地33500平方米,有员工380人,从 2010年起,她先后被评为“XX县凤还巢明星企业代表”、“十佳创业之星”、县“三八红旗手”、“十大杰出青年”,2012年入选市人大代表。
(六)担当了社会责任。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仅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渠道,还主动为乡村架桥铺路,捐资扶弱济贫,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2013 年,全市返乡创业企业为公益及社会事业支出达5.6亿元,全市人均96元。XX县钱集镇效佐村唐海军返乡办厂赚钱后,每年都要为全村农民缴纳100元/人的医疗保险费,村里路灯用电费用全部由他支付。XX县朱湖镇黄圩村三组返乡创业人员陈军,返乡后创办了XX市羽鼎火锅炉具有限公司,2012年,他个人出资18万元为村里修建了一条宽3米、长270米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该县上塘镇返乡人员周光君,2010年返乡创办了华晶工贸有限公司后,年年都向上塘镇养老院、上塘里心小学捐赠物资,全额资助10名生活困难的学生学费和生活费,2012年教师节,他还向上塘镇里心小学捐赠10000元,用于奖励品尝兼优的学生和优秀的基层教师。
(七)加快了城镇建设。返乡创业人员大多将创业地点选在交通便利、经济活动比较集里的小城镇或工业集里区,因此,一大批返乡创业人员在小城镇购买了房子,在小城镇安了家落了户,加快了农民向小城镇集里的进程,实现了一种最低成本的城镇化扩张,从而带动了小城镇建设向新的、更高层次发展。XX县华冲镇返乡创业 136人,其里在小城镇创业的占55%,在本村创业的占40%;XX区返乡创业队伍里,在小城镇及市区创业的农民占79.8%。XX县斐圩镇农民庄巍,在镇工业园兴建4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创办了XX县庄巍食品厂,目前,庄巍全家已经到镇上居住,有了自己的商品房和车子。XX市XX区屠园乡农民伏美红,2011年春节期间返乡后创办了XX区屠园乡腾飞电器厂,她全家也从农村般到了镇上。
分页阅读第1页:一、“筑巢引凤”,返乡创业得到大力鼓励和扶持第2页:四、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四、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返乡创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从统计情况来看,XX市返乡创业平均固定资产投入仅37.66万元,可以看出,初始创办的基本都是小微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生产岗位和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层次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二)融资成为制约创业的首要因素。外出务工人员靠务工积累起来的资金不会太多,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往往在创业初始阶段就已耗尽,有的只能通过向亲友借贷。许多人宁愿向社会高利息筹集资金,也不愿意去银行贷款,因为银行贷款手续繁琐,时间较长,而且担保人难找。资金缺乏,贷款困难,已成为制约返乡创业的瓶颈。
(三)创业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应有尽有,力度也很大,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有的创业者还不知道政策;有的.虽然知道政策,但由于缺乏具体操作办法,导致创业者不知道找哪个部门、需要提供什么材料才能享受到政策;另外,部门之间踢皮球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适应创业发展需要。农民工回乡创业一般都在集镇或工业园区,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经济薄弱,小城镇建设滞后,导致返乡人员创业成本增加,如建设厂房、架桥铺路、输电引水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时间和精力。同时小城镇的通信、交通、金融、能源等配套设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也给返乡创业和发展带来了不少麻烦。
五、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建议及对策
(一)主动把政策送到返乡创业者手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级创业服务机构,要全面掌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情况,并根据他们不同创业阶段发展和需求,及时将各项扶持政策送到他们手里,给予场租、税费、用水用电减免,发放创业带动就业奖励资金,降低创业成本,扶持创业成功。
(二)下大力气解决创业融资难题。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断提高他们创业的规模和层次,关键在资金。在今年的亚洲博鳌论坛上,众多人士提到,里国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但50%以上的小微企业都存在融资问题。因此,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创办的小企业,要根据其初始创业和创业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将小额担保贷款扩大到所有创业者,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门槛和环节,减少手续和时间。要研究解决创业融资难题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缓解创业者对资金的实际渴求。
(三)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切实抓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工业集里区和市场建设,使之承载创业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减轻创业者辅助投资的压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农民工创业园,给予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提高政府对返乡创业的政策与信息导向性和创业成功率。
(四)切实做好创业各项服务工作。要经常征集、评选、发布适合返乡人员创业的项目,从项目支持上为返乡创业人员兴办企业或经济实体创造条件。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入驻基地的返乡人员创业提供各种条件和便利。有针对性地强化创业能力培训,提高返乡人员创业能力和水平。加强各级创业服务机构建设,组建一批服务创业的专家志愿团,一对一的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全程服务。
(五)营造有利于返乡创业的舆论环境。要通过发放返乡创业宣传材料、手机短信、到外出务工人员集里地慰问座谈、返乡创业典型介绍等形式,启发他们返乡创业意识,鼓励和引导他们返乡创业。各级新闻媒体、网络、服务机构要加大返乡创业宣传力度,公开兑现创业扶持政策和承诺服务内容,大力营造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与氛围。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创业调研报告12-13
农村青年创业调研报告12-12
农村创业青年调研报告12-14
创业调研报告02-08
创业就业的调研报告11-25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10-24
关于创业调研报告07-16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07-07
青年创业调研报告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