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一、优越的各种条件
1、毕节地区是一个以山地为主、丘陵、河谷错杂分布的高原山区。大部分地方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立体农业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0.5—15.1℃,日照1120-1805小时,无霜期209-289天,降雨量854.1-1444毫米,有利于牧草生长及畜禽生息繁衍。毕节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山区,工业发展滞后,污染小,为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我区还拥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和多样的畜种资源,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各种对养殖产业的制约因素
(一)养殖水平不高
毕节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农民文化素质低,长期以来形成小而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分散饲养较为普遍,饲养方式落后,良种良法普及率低;深坑圈比例大。畜禽出栏率:个体生产能力低。工业饲料入户使用率不高,规模养殖比例小,集约化程度低。
(二)结构不合理
一是猪肉比重较大;二是基础母畜数量少;三是家禽比重小。
(三)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受地方财力所限,畜牧产业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二是各种信贷资金门槛过高,手续顼琐,额度有限,不能满足畜牧产业建设的发展和需要;三是区位优势不明显,招商引资难度大;四是农民自筹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化发展缓慢
一是规模养殖少,科技水平低,生产能力弱;二是畜产品加工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少,创品牌、带农户、闯市场能力弱;三是甩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链短;四是缺少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弱。
(五)基础设施薄弱
突出表现在良种繁育体系设施设备简陋、陈旧、动物防疫体系装备不齐,设施不完善,饲草饲料体系基础设施不配套,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设备短缺,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毕节试验区北京专家顾问组。
根据我区的自然条件、饲草饲料、畜禽品种资源及经济结构,帮助制定了《贵州省毕节地区畜牧产业发展战略暨规划》。规划制订后,毕节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把生态畜牧业摆到重要位置,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畜牧大区步伐的.决定》(毕地发[2000]37号)、《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毕署发[2007]26号)、《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毕地党发[2008]6号)等一系列文件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将生态畜牧产业列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产业。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扶持为生态畜牧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制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为主线,围绕“速度加快,规模做大,品牌做响,档次提高,产业链延长”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草食畜禽,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养殖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制订了合理处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切实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原则、市场导向原则、规模规范原则、产业化经营原则、科技先导原则等一系列发展原则。
按照突出优势,因地制宜,集中连片,重点发展,以草定畜的原则,根据当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国家农业部“优势畜产品布局”、贵州省农业厅《贵州省“十一〃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贵州省农办“科技扶贫生态畜牧业项目规划”、省“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对毕节地区的畜牧产业进行布局,其布局如下:
一是优质肉牛产业带,涉及毕节市的有亮岩、林口、燕子口、八寨、海子街、小坝、田坝桥、大新桥、何官屯、水箐、野角11个乡镇。
二是优质肉猪产业带,涉及毕节市的有三板桥、大新桥、观音桥、流仓桥、海子街、梨树、鸭池、朱昌、岔河、长春堡、撒拉溪、杨家湾、田坝13个乡镇。
三是优质肉羊产业带,涉及毕节市的有生机、清水铺、大银、何官屯、野角、长春堡、朱昌、岔河8个乡镇。
四是优质禽产业带,涉及毕节市的有朱昌、鸭池、梨树、岔河、海子街、长春堡、田坝桥、何官屯8个乡镇。
为顺利实施生态畜牧产业发展计划,国家相关部门还制订了如下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明确各县(市)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并落实人员,保障投入,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国土部门、水电部门、农机部门、交通部门、工商部门等均要简化相关手续,为畜牧业的发展开绿灯,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政策保障。各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密切配合,认真贯彻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三是投入保障。要建立财政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资金为支撑,吸引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为补充的投入机制。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生态、畜牧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积极扩大信贷规模。保险公司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业保险业务,提高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是技术保障。要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免疫密度,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积极推广天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设、围栏建设、饲用藤灌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冬闲田土种草、绿化转化利用、秸秆加工处理和饲料调配技术。提高生产加工能力。
五是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内连农户、外连市场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有效管理机制。大力发展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效益。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补助、政策性保险、贴息贷款。担保基金等风险防范机制。
六是市场建设。要采取群众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贴等形式,与城乡集贸市场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纵观毕节地区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作为我们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样一支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来说,我们商机无限,机遇无限。市场迫切地需要我们开发出能满足支持畜牧产业结构的金融产品。就我们目前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很难从根本上满足上述需要。
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是我国农村发展的趋势,合作社也将成为我们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主体。因为合作社的成立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它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实行统购统销,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现目前而言,专业合作社这一经营模式在山东省较为普遍。当然,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把专业合作社当成一个重要的贷款主体,对其发放贷款、采取的贷款种类有别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是一种对合作社授信的贷款种类,它有贷款金额较大,贷款期限长,贷款利率低的特点。我认为我们农村信用社对专业合作社授信,这样一种贷款种类对农村来说是很有市场的,但是就我们毕节市而言,像合作社这种经济组织并不普遍,据了解只有岔河镇有一个篷发养殖合作社。通过调查,该合作社目前是亏损,其原因是管理不善。但是我认为它的经营思路,就战略意识上来说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所以,我们农村信用社应该大胆地走在前面,参与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来。
调研人:马毅,周尚任
2009年7月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畜牧业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既可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又是承上启下的中轴产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就县域经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持续的增长率和强大的带动力,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希望的产业。为了加快畜牧产业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根据省、市两级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县气候独特,多山地与丘陵,草地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民有养殖的传统习惯,大规模发展畜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在省、市两级党委和政府出台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专业人员的服务下,我县畜牧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广大农民开创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大道。到20xx年底,全县大畜发展到5.9万头,猪发展到6.8万头,羊发展到100.3万只,鸡发展到37万只,肉类总产达到1.2万吨,蛋产量达到0.3万吨。建成规模养殖场57个,发展养殖大户1300户,完成圈舍改造15万平方米。从总体发展状况来看我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县,但面对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问题依然不少,步履依然沉重。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畜牧业虽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层次,从整个产业链上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目前仍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尚未建立,影响了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2、良种化程度低,良种畜比重小,缺乏专门的优良品种,优种畜品种数量和质量与需求存在较大矛盾,品种利用混乱,私交乱配,缺乏长远育种繁育规划,主要表现在生产生长速度慢,饲草料消耗多,生产力不高,养殖效益低下。
3、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绝大多数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粗放的饲养方法,饲料搭配不合理,有啥喂啥,粗饲料质量低,传统厩舍条件差,不卫生,缺乏科学饲养管理,畜禽疫病防治意識淡薄,造成畜禽生长慢、生产力低、死亡率高。
4、饲草饲料种植和饲料加工业还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饲草料加工业还是个零,不适应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三、主要表现
畜禽品种质量差、产品产量低、饲草料消耗大,养殖业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低下,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规模上去了,畜产品的品质却仍在原地打转;饲养成本加大了,养殖效益却不高,“畜多不小康”的局面困扰着广大养殖户。畜产品加工滞后,仅限于屠宰,没有品牌效应,未形成产业链;秸秆饲料化利用低,存在焚烧现象。
四、具体危害
畜禽饲养周期长,草料浪费多,草食畜对牧坡草地破坏加大;焚烧,容易引发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火灾;存在畜禽疫病发生隐患,影响人畜安全。
五、问题原因
专用型品种比例不高,畜禽生长缓慢,生产周期长,新品种的引进和改良步伐较慢;养殖农户科技意识不强,饲养管理粗放;畜牧兽医人员不足,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防疫工作量大;秸秆饲草加工粗糙,造成资源浪费。
六、提高养羊业效益采取的措施
(1)引入优良品种,加快扩繁和品种改良步伐
良种是养羊业发展的源头和主导产业,在养羊业发展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优良品种是现代牧业的标志,没有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就没有现代牧业的形成和发展。良种是科技的集中体现,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按饲养标准来实现科学饲养,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成规模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良种工程建设,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品种改良和扩繁速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配套齐全,层次分明的良种繁育结构,地方品种保护系统和良种技术推广体系,提高良种的培育和生产水平,提高养殖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2)抓好养殖小区建设,促进饲养方式变革
当前,我县养羊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农村散养户比重过大,养殖数量迅速发展,使得疫病的防控,饲养技术的提高,环境的保护,村容村貌脏、乱、差等问题渐显突出。为提高畜禽的安全性,改变人居环境,减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一是要促进一家一户分散性、庭院型、经验型的养殖方式向小区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二是要把小区建设成良种推广的`试验场、标准化生产的比武场、产业化经营的小特区;充分发挥人、财、物、技术、信息、资金的聚集效应,使畜牧养殖的组织化程度有质的变化;三是要着力推进养殖小区的发展,按照一个村委会至少要建一个养殖小区的任务明确到乡镇,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在小区建设上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模式、统一技术、统一服务。
(3)强化饲养管理,保证健康生产
根据羊只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制订科学的饲养配方,按羊的体格大小与性别差异分群饲喂,保证羊只健康成长,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羊群中应加大繁育母羊比例,急时淘汰老、弱、病、残及无生产能力的羊只,优化群体结构。建立完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把消毒、检疫、卫生关,对各种疫病进行有的放矢的免疫接种,防止有害微生物和疫病的发生和传入。
(4)推广当年羔羊育肥出栏技术,加快羊群周转
羔羊肉质地细嫩,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是羊肉中的上
等品,生产羔羊肉饲养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在羊的生长发育阶段,羔羊是生长最快的阶段,是出生后生长强度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饲料转化率高,饲养成本低,随着羊的年龄增加,每生产1个单位的重量,饲草消耗量也增加,使饲养成本费用加大。实行羔羊育肥,可提高羊的出栏率,加快羊群周转,增加羊群的生产总量和降低饲养成本,减少对牧坡草地的压力和饲草料的浪费。
(5)广辟饲料资源,为发展奠定基础
我县人少地多,应充分利用闲置耕地实施人工种草,推广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增加饲草饲料产量。大力开发利用秸秆资源,过腹还田,实行农牧结合,推广应用青(黄)贮、氨化技术,搞好试验示范。同时还应积极开展配合饲料生产研制工作,把发展建立在饲料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为全面了解我县农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准确把握、深入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全县农区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畜联动、草畜结合,打造全省农区畜牧强县”目标,根据县政协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县委安排,近期我会组织相关委员对我县农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积极调整畜群结构,以“扩羊、增牛、稳猪、发展蛋禽和獭兔”为工作思路,扶持规模养殖,推动区域化生产,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与“十一五”末相比,草食畜饲养量增长19.6%;生猪饲养量增长9.04%;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1.1%、8.1%、5.3%。畜牧业产值,畜牧业收入在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同步上升。
二是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湟水河谷奶牛养殖基地、肉牛羊育肥养殖示范基地、良种仔猪繁育和商品猪生产基地、獭兔基地、土鸡和乌鸡散养基地建设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积极拓宽工作思路,投资922.5万元扶持了132户家庭牧场,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丰富“高原、生态、循环、高效”的民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努力。全县现已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159家,其中:养猪场41家,奶牛养殖小区(场)5家,肉羊养殖场67家,肉牛养殖场26家,特种养殖场20家。其中,64家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资格认定,6家通过了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资格认定。全县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7415户,现有280多家养殖专业合作社,畜产品及活畜经纪人350余名。
三是饲草产业迅速发展。随着全膜双垄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紫花苜蓿、高丹草、燕麦、箭舌豌豆等优良饲草作物的推广,使我县饲草量得到大幅度提升,20xx年,全县饲草总量达200万吨以上,能满足250万个羊单位的饲草。全县现有饲草加工设备1250台(套),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青贮池386座25.8万立方米,小规模的青贮池990座14.2
万立方米。鲁青、绿宝、恒兴、丰龙等饲草加工、配送企业的建成投产和饲草经纪人的作用下,使饲草加工利用率得到迅速提高,既推动了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又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大力推广饲草料青贮窖青贮、袋装青贮、裹包青贮及草粉加工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目前,我县饲草加工企业,不但对本县养殖场(小区)加工、青贮饲料,还向外县配送。饲草加工业正在持续快速发展。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全县畜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除了规模养殖用地难、融资难、治污难等全省农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外,自身工作和发展方面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低。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数量仍然偏少。部分企业还习惯于政府扶持,银行贷款,不善于通过市场手段吸纳资金、聚集人力。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加工、销售环节比较薄弱,产业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草料体系建设依然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材料生产不规范。加工优质饲料需要的是接近成熟的整株玉米,但部分农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盲目密植、盲目追肥,单纯追求秸秆产量,降低了原材料的品质;加之近年来,引进的有些玉米品种虽然秸秆丰富,但生长期长、
成熟期晚,不符合加工优质饲料的要求。二是饲草加工企业无序竞争。有些企业随意提级提价、压级压价,扰乱了原材料收购市场,使农户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贻误了最佳上市时机,造成产品滞销,严重影响了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饲草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低。以“绿宝”为例,由于受流动资金等因素制约,20xx年收购加工玉米秸秆2万吨左右,按此推算,全县饲料加工企业加工消化率较低,加之规模养殖户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利用有限,农户种植的大量玉米秸秆还不能及时收购,势必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
(三)畜牧科技服务亟待增强。一是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滞后。由于投入不足,检测、诊断、无害化处理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滞后。二是村级防疫员因报酬过低流动性大,无法及时开展测报、诊断、检疫、防疫等工作。三是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缺少。20xx年全县草食畜和生猪饲养量为132.07万头只,而全县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31名,人均要负责1万多头只牲畜的技术服务,加之现有技术人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难以保证各项畜牧科技服务。
二、对策与建议
(一)立草为业,促进饲草产业健康发展。饲草建设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要实现“农畜联动、草畜结合,打造全省农区畜牧强县”的目标,必须把促进饲草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要稳定饲草种植面积。在保证32万亩全膜玉米种植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紫花苜宿、高丹草、燕麦草、箭舌豌豆等优质饲草面积。力争种植业内部“三分天下、牧草据其二”。在满足本县畜牧业发展的前提下,扩大外销。凸显饲草产业所蕴含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要引导农户规范种植。农业和畜牧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让农户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丰富且霜期前按时成熟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制订农民合理密植、施肥等一整套生产技术规程,提高饲草料品质。三要培育和扶持饲草加工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与县外饲草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姻,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增加科技含量,打造饲草料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四要积极完善饲草料产业经营机制。分区域建立饲草料生产合作社,一头连加工企业、一头连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稳定产销关系。五要合理设置饲草加工收购点。因饲草收购时间只有不足1个月时间,现有的饲草加工收购点分布不均匀,部分种植区与加工收购点距离较远,到了收购点还要排队等侯,建议根据饲草种植基地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服务半径,适当增设饲草加工收购点,确保农户饲草及时售出。六要建立饲草料产业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市场规范体系,规范企业行为,促进我县饲草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七要建立饲草料储备制度,保护企业利益。比如“绿宝”引进的“新天地”品牌生产的配方饲料保存期可达到5年以上,但因企业周转资金困难,不敢大量生产。如果有了储备制度,可以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又有利于饲草的消化利用。
(二)创新机制,延长养殖业产业链条。一要积极帮助现有的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省市有关项目,及时贯彻落实各级扶持政策,确保企业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顺利的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培育出几个机制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二要不断推进以”家庭小牧场”为主的示范村建设。据调查,一个农户养5头牛或30只羊,家庭年收入可增加1万元以上,而且农户直接受益,因此应在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力度的同时,结合牛羊倍增计划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按照“扶大户、建小区、带万家”的'思路,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建设。培育出一批养牛30头以上,养羊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在此基础上,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畜牧业发展新格局。三要加强招商引资。引进1—2家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畜产品附加值。
(三)完善体系,强化对养殖业的配套服务。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为养殖户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信息,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通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组织规模养殖户定期召开座谈会,互通信息,协调解决产、供、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三要着力加强畜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县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缺少,知识老化等实际,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按计划逐
年招聘畜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以充实畜牧技术队伍。四要加强农民畜牧养殖技能培训。让所有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让所有养殖户懂得不同阶段的饲草配方和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五要加强引导,减少污染。坚持治污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与棚圈同步规划建设,确保畜禽粪便、废水等污染物排放达标。对已建成投产的规模养殖场,督促其尽快完善治污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并逐步减少污染。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1-07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12-13
服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1-03
产业富民战略发展调研报告11-06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2-18
乡镇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06-10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2-21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12-15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