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

时间:2024-01-20 07:08:0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

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1

  《新闻理论十讲》是陈丹力教授理想状态下最适合中国本土的新闻理论教材。摒弃抽象的概念用第一人称,直白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在浅显易懂中由浅入深地了解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十讲,分别从新闻与叙述事实、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性原则、大众传媒的职能、新闻出版自由、新闻法、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宣传学、舆论学。系统的为我们阐述了新闻报道的内涵相关法律规定。是一本充满智慧、极富启发的优秀读本,同时是了解新闻专业的基础读本。

  第一、为我们明晰新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如第一讲新闻与叙述事实为我们区分新闻与舆论、新闻与宣传的概念和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新闻的定义,而我国则是以陆定一先生的观点为依据。其中作者指出“有闻必录”与新闻的客观性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最早出现“有闻必录”是在19世纪末是一种新闻招徕的广告语言从来都不是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例如当时上海传媒上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有闻必录,无奇不搜”“人吉如是,未知确否,姑志之,以符有闻必录之例”。同时举出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就对“有闻必录”作出过批。作者对这些概念的细致的`区别更是体现了他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用统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来佐证舆论的意义。对引证的例子、名人言论不是单一的截取出某个字词、某句话而是力求完整的再现原作者的原意,这样审慎的学术态度是值得我们深思、学习的。

  第二、结构、观点和表达的新颖性。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形成体例上的开放式系统,避免了对新闻理论刻板生硬的演绎和组织。提倡应用性的新闻理论,充分吸收了新闻实践和理论的前沿成果,并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理论,对于中国新闻实践颇具指导意义。本书摒弃了抽象的论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直白生动,深入浅出。书中的大量案例和图片,更增添了阅读上的快乐和理解上的便利。

  第三、图片和案例的穿插运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便于读者理解。书中穿插的报纸原样和合单纯新闻图片,不但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解说穿插于案例之间既一针见血也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达到透彻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达到新闻的传播与互动效果。

  第四、评论既犀利又和蔼,从中寻求平衡点。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节目套路分析、和当下传媒“紧跟快转”的新闻的剖析时,作者写道“学习能够立竿见影,谁也不相信。但我们经常有这种情况昨天公布了一个很长的讲话,第二天传媒上就说某个地方学习这个讲话如何见了行动。”这类情形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谁这样公开提出批评了呢?很少,批评是为了警醒,也是为理想的坚守。另一方面,在冲突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对报道双方态度、立场的平衡。这一理论在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中得到明确的阐释。如作者所言,没有不能报道的公开发生的事实,即使这个事实不利于报道一方的利益,关键在于要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和客观的报道方式,为涉事各方提供应答机会努力做到公正和平衡,同时传媒身兼的两种职能即文化产业和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之间的平衡。在提到传媒与政治的关系时指出我国的新闻通常是有组织的和一元的带有国家的意识形态印记。在对新闻的整体进行分析时缺失能够看到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痕迹。如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受多种无形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力量之约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要求与中央权力组织的观点一致,作者既看到了宏观上的意识形态印记又看到了微观层面,因此需要一个平衡点来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陈力丹教授的新闻理论十讲,我对新闻学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的对以前一些混淆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明白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新闻采访和写作中,要尊重事实遵守职业道德和新闻法规,更要学习陈教授对学问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和探索精神。

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2

  读完整本《看见》,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不是我平时在电视上面看到的采访,这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这本书里,柴静将她的那些值得铭记的采访与经历展现给了我们,给我们感动,也给我们力量;但最多的,是鞭策着我们去思考。

  我曾经以为,记者这一职业就是简简单单的惩恶扬善的职业。作为记者,就是当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将事件报道出来使公众知晓。记者,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与真相,无需夹杂着我们的私人情感。唯一需要尊奉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毕竟,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本质要求。并且我一直认为倘若日后我从事了新闻传播行业,客观公正将是我报道的准则。但是,在《看见》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新闻报道。柴静在“沉默在尖叫”一章中这样定义采访的: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并且柴静的一句话深切地诠释了这一定义: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采访中的人文关怀。记者这一职业开始在我的心中变得鲜活起来。作为采访者,倘若不以平等的地位与受访者进行交流的话,恐怕很难得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我们在采访中倾注了我们的感情,把受访者当成我们的朋友(无论受访者是何种地位何种阶层),我们和受访者才能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就像柴静老师在采访那些在监狱中的人一样,尽管他们是犯了罪的人,但是在采访中你要得到他们的真实情感,你就必须平等的看待他们,平等的进行交流。但是,人文关怀倘若过了度,便会变成感情泛滥。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柴静老师是这样说的:“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着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而柴静还写出了一位观众对她的批评:“准确是这一种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所以,在从事这一职业时,我们必须得把握好人文关怀这个度的问题,不能硬邦邦的去采访受访者,也不能让情感冲昏了理智的头脑。

  最让我受益非凡的是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倾尽所有,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作为一个将要从事新闻行业的学子,我不能不为我将要从事的这一职业付出努力。记者,并不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你要做一名好的记者,除了你的职业操守要遵循之外,你还要经受更多艰难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付出自己的真心。新闻,不仅仅是靠风里来雨里去做出来的;新闻,更多的是用心去采访,用心去编辑,用心去体味。既然我已选择了这条道路,我就应当用心去面对这条道路上的所有挑战与感动。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这一路上,我要做的是用心感受。

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3

  我很不擅长新闻史,甚至是门外汉。曾经是理科生,神经又大条,搞不来。不过文献中有不少新闻史研究的东西,值得一看。这里提出来一点做结吧。

  新闻传播学概论,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传播学要研究的内容及其传播的意义。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抓住个章节课本知识的重点话语,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资料的辅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第5章的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它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信息的社会作用、功能,以及传播理论所涉及的一些特殊功能性。如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及文化传递功能。这个章节对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之一。新闻宣传的报道、采访,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传播的社会功能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让我们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信息对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要求我们抱严肃、严谨的`态度来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在传播信息时,考虑到的更多是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以此来严格要自己的工作。

  第12章的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以及个章中理论知识的部分,多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它们大多涉及传播学研究的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派别的理论成果,语言比较专业拗口,读起来比较生涩难懂,但对我们系统了解传播学发展路径,构建新闻传播学的体系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本书第7章的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9章受传者研究及第10章传播效果的研究,与我们的新闻宣传有很大联系,对我们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写作新闻,策划新闻等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弄清信息传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弄清信息传播的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弄清受众需要的信息,才能更好为地我们的信息传播,新闻宣传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及实践中得心应手,为我们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充分的“知识武装”。

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4

  1、老文献往往能看出新东西。

  如甘惜分前辈在《对新闻理论几点分歧意见的看法》一文中,有史有论有观点,其中在第四节“关于组织舆论”一块,就和我们熟知的“议程设置”理论有所交集。小传浅见,甘老的“组织舆论”面上比“议程设置”更宽广,但讨论的深度还比不上“议程设置”。当然了,后者经历了这么多学者的挖掘开拓,深度拓展也是自然而然的。

  另外不得不佩服老前辈们的精神,这篇文章1981年3月发表,其中就涉及到《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社会责任论”,虽然《报刊》成书于1956年,但好像是1980年11月才被人大新闻系翻译过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吧,可见老前辈们一直在关注新闻传播的最新动态。

  小传也想起,当年全国掀起一场由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提起的“新政治观”的讨论,不久后,刘建明教授就来到广院进行了一次新政治观与新闻舆论的讲座。那次恰好是小传和小播两人接待刘教授的,午餐时还聊到刘老师和张博士关于“中国共产党宣传家是不是传播学主要原理的首创者”的商榷讨论。这个后面再说。

  2、新闻传播的关系不仅暧昧不清,甚至颇有冲突。

  我们都知道新闻学和传播学两者“牵手”,升格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但新闻和传播的关系一直以来也是新闻传播绕不开也说不清的问题。

  首先是研究范围,有大牛说新闻的词义本身就是模糊的,故而有必要区分“广义新闻”和“本义新闻”;童兵教授也发文,呼吁“从界定每一个新闻学术语做起”。

  于是,文献中不少从新闻的定义开始做基础梳理,郑保卫老师也一直对“新闻无学”进行持续的批评,人有“保卫新闻学”的雅号。但是根据小传对文献中一篇《浅谈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与学科发展》一文的研读,郑保卫前辈在“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上,个人觉得把传播学“窄化”了。刘建明教授也在《传播学的玄化与细化》一文中,甚至质疑称:“传播学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但仔细研读文献后不禁发现,其实按照刘教授的观点,玄化+细化,就能成就传播学这一学科。

  李希光先生和潘忠党先生就因为李希光老师的“七个问题”意见分析严重,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赵心树教授出面调停,精准抓住了两者分歧的一些“误会”,首先就是概念引用时的“符号误会”。即两人虽然同用新闻、同用传播,但新闻传播的“两名三意”导致两人所言并非同一件事。这就是“界定好每一个术语”的重要性。当然,两人争议的主要是新闻传播究竟是业界倾向的还是学术倾向的,这在后面我们再专门讨论。

  3、传播学代替新闻学?

  这一提法颇有爆炸性:无论用谁代替谁,哪怕说以谁为主统领谁,听起来肯定有人不舒服。其实这也是误会大于分歧。

  小传曾在本科传播学新生见面会上简单和新生聊过,传播学的研习可以关注三大明显的领域,即历史、方法和理论。当时邓老师也提到,传播学的学生要多多关注一些新闻的东西。我的观点加上邓老师的观点,就是上面赵心树老师提出的学科冠名的全面阐释。

  赵心树老师认为要用传播学来冠名整个新闻传播,但是这种“冠名”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传播学下设基础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其中基础传播学包括传播学历史、传播研究方法和传播学理论,亦即小传见面会时分享的三块内容。应用传播学包括新闻学、广告学、公关学、传媒伦理和法规等等……小传不揣冒昧,邓老师的“多关注新闻”大概提示多提升应用传播学的能力。

  不过更多的研究者觉得新闻传播可以更好“联姻”,美美与共,这就不用多说了吧。

  4、新闻传播,观点碰撞不少,商榷文献很多。

  比如之前说的`传播学是否是一个学科,小传之前写过一篇学科与学派的文章,这里再补充一下“研究领域”与“成熟学科”,其实两者并不冲突,也没有谁更高级谁更低端的区分。比如某一个领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同样,同一个学科可以去研究不同的领域。

  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经历了海纳百川的涤荡后,传播学这片土地能够沉淀下什么?小传现在念传播学,方向为理论传播学与传播学史,我当然是支持传播学是一门学科的说法的,但问题不在于一个学术共同体内的某种强烈的情感,在今天传播学需要“拉出来溜溜”的时候,如何让其他的学科至少不排斥?

  前面说一些老前辈对传播学有一些明确的质疑甚至是批评,想来也有必要回应一下。比如说传播学真的那么窄吗?很多时候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传统的“传递观”的传播学,甚至很多研习传播学的人不知道在这之外还有作为“仪式观”存在的传播学。

  具体的商榷很多,小到新闻商品化、大到学科之争,在此不一一列举了,后面有时间我们可以单独拿出来一些重点问题剖析。这里讲讲文人商榷的一般进路以及误会消除吧。

  愚以为,很多的商榷存在误读,是误会大于分歧的典范。比如刘建明教授和张勇锋老师的“首创”争议,两人一个关注“原理”一个强调“理论”,原理和理论当然是不一样的东西,张在批评刘时简单等同了。这就是误会之一:概念和对象的模糊。再比如,“太讲逻辑”。有人说,讲逻辑不是很好嘛?比如李彬教授讲新闻研究要讲“无用之用”,其本意在于呼吁大家不要以功利之心考察新闻研究,有时候看似没用确是最有用的。不过王瑞棠博士就回应商榷,其中第一部分就纠缠形式逻辑,认为李彬教授的反驳新闻功利,用的标准还是“有用无用”,本质是用实用来反驳实用,不能接受。当然,你如果一定咬文嚼字,这样的反驳对不对?有点道理的,但显然是曲解原文意义了。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研究范式的区分,这个不用多解释,拉扎斯菲尔德当年与阿多诺的合作失败,早就成了传播学的一个公案,这是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层面的区隔,有碰撞很容易理解。

  5、一些其他亮点的盘点。

  限于篇幅,这里简单说一下文献中的小亮点。首先是上面讲的学派研究范式对撞,于是有文献《现象学:一种可资传播学借鉴的哲学方法》,文章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统和两种范式。这篇文章阐明了现象学“本质直观”的基础,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方法和思辨方法无法妥善处置的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

  我们广院的陈作平教授有一篇以结构主义方法来构建新闻理论体系的文章,当年上陈老师的《新闻报道新思路》的课程还是颇有启发的。这篇文献也很有点意思,不过我更关注其中提到的日本新闻学者山村广太郎的人的信息交流三种欲望,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这三种欲望能够组织成一篇很不错的分析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小文章了吧?

  黄旦教授的有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也是很好的文章,不过小传觉得可能篇幅限制,黄教授的讨论没能展开,不过这个视角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思考。小传其实更多关注国际关系政治学的东西,建构主义的思维确实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解释一些新闻传播现象。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下。

  另外,詹姆斯·凯瑞《新闻教育错在哪里》引发的讨论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了,正如上文说的,这不仅是传递观与仪式观的区分,也不仅有实践导向和理论导向的争议。再联想到前段时间某网红对新闻学界的批评,很多时候还是站在一边指责另一边,缺乏一种沟通理解。

  再者,特别想提出童兵教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些概念很好理解,但是真正认识到很难。现在新闻传播开始呼吁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但什么是科学呢?有科学精神当然是必要的,但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不是一回事。做质性研究,就不是科学了?否也。质性研究恰恰与定量研究一样,属于实证研究的大范畴。在说到腾讯的机器人写作,怕什么?这不是我们的挑战,恰恰使我们的机会,让我们从很多低级的文本整理中逃脱出来,进行更好的文本创作。它淘汰的不是记者,而是“不太合格的记者”,优秀的记者,永远是稀缺品。机器很难理解人文,践行人文精神。小传现在在一个课题组,马上要分析返回的数据,其中有一项情感分析,我还在发愁,我们用的海量数据的分析,后面肯定要依仗机器,如何提高分析的精度,还在发愁。

【新闻专业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新闻专业书的阅读方法07-02

解读新闻专业12-10

新闻与传媒专业技能大赛活动书07-03

怎么做新闻读书笔记06-27

新闻文体读书笔记(精选3篇)12-17

新闻专业的实习报告06-11

新闻专业实习总结04-22

新闻专业的学生求职07-13

新闻专业的实习总结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