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与无作文

时间:2024-01-21 15:06:47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与无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与无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与无作文

有与无作文1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当我想起这句诗时,我正站在一株开得繁茂的花树前,静静地观赏着。

  花儿又开了。

  其实我本来也不是很记得这树的,只是说,突然就想起来了吧。

  这暗紫色的叶,紫红色的花,深深浅浅的颜色,出现在同一株树上时,颜色不是很分明。虽然是有些暗沉的颜色,却偏偏能让人从它身上感受到旺盛的生机。

  它就长在一处拐角的地方,我上小学时,常常在回家路上路过它。

  小学的六年短暂时光已经离我远去,可看着这株树,却好像能让我回到从前的时光。

  阳光轻轻爬上了花树,给本是艳丽的花树添了几分高贵,无端的就从中察觉不问世事的宁静,又似是带着蛊惑人心的魔力,心中是奇异的平静。

  我静立着,不动。视线一转,却突然好像在模糊的人影中,看见了一群放学的孩童,我愣住了。

  走在前面的一群孩童们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彼此间气氛融洽。而走在后面的孩童,却只有一个。略微低着头,快步走着。不一会儿,她独自超过了前面的孩童,而那些孩童们也似是没看到她一般,彼此间依然有说有笑,而独自一人的孩童,也越走越远,身形越来越模糊。

  我从幻觉中回过神,才发现那是我的回忆。

  那个独自一人的孩童,其实是我。

  小学时候的我并不讨喜,在学校里没有什么玩得好的朋友,不说是被孤立,但身边也绝对冷冷清清。也不记得当时为什么没有朋友,也许是我的小性子在作怪,也许是她们本就容不下脾气古怪的我……

  就像这花一般——是丝缕的花瓣,与别的花儿清晰的分开来。就算花的确是花,可它终归也不像是别的花的。

  也不知道是花一次次的开谢带走了时间,还是我一次次的'路过带走了时间,六年的时光,说结束就结束了。都不记得毕业那天,是阴天还是晴天了。

  最后一次与班上全体同学见面,我什么都没做。依然是那么漫不经心。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却突然后悔了——这真可笑,我都不知道在后悔些什么。可还是略微放慢了脚步,尽管以往我绝不会这般做。最后,我停在了这株花树前。

  这株树开花了。开着灿烂的花。风中摇曳着的,带着魔力的奇异的紫红色花。

  你看,多美。

  好生讽刺。

  我突然就有些晃神,有些压抑,心里却升腾起委屈。

  我都已经毕业了,可你怎么才开花。

  那株花树一瞬之间就变得有些刺眼。

  蓦地鼻子一酸,眼泪便摔出了眼眶。

  原来我与她们在一起的时光只有六年……

  原来这六年已经结束……

  原来我还没来得及好好珍惜……

  好多个原来,只能随着我的泪珠一起滚落在地上,蒙了尘埃。我匆匆擦干眼泪,快步向家走去。

  那一天,我的小学时光结束了。

  阳光跳上我的指尖,我回过神,眼眶有些干涩。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这本是老师常说的劝学名句,可想起它,便总觉得它不仅只有这种含义。

  人的少年时光短暂,比不得花,一生中它只会“开”一次,尔后便再也不会出现。这花,其实也是告诫我们,“且行,且珍惜”吧。

  风儿轻轻拂拂过花树,树叶微微摇摆,窃窃私语着。这是一树的花儿,也是一树的生机。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新的旅程里,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有与无作文2

  生活、学习中,我们在有与无中踱步,审视取舍中,我们懂得拥有与失去的弥足珍贵,珍视有,也发掘无。

  有与无中,发掘趣味和美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平常生活中,我们早已对色彩缤纷的外界熟视无睹,所以习以为常,对生活中的有与无反应麻木。其实,我们所缺少的,正是我们生活中视而不见的。我们要审视有与无,发掘无中的趣味和美丽。

  梁启超说:"凡人必须生活在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生活中,有人总是抱怨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可他们不知道: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与无总是平衡的,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从"有”中感悟生命的美丽,从"无"中发掘生活的趣味以及“无”所包蕴的“有"。

  一位失恋的青年向苏格拉底抱怨女友的背叛,苏格拉底微笑着回答:"年轻人,你应该感谢她。"青年百思不得其解。苏格拉底说:“她的离去,让你又拥有重新寻找幸福的机会,你在失去女友的同时又拥有选择的机会。"苏格拉底的话意味深长,有与无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生命的刻度会均匀地赐予每一个人。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也会公平地赋予每一个时刻:失去漂亮,你可以拥有健康;失去健康,你可以拥有智慧;没有财富,你可以拥有平安;没有平安,你还可以拥有善良。

  有与无中,我们应当懂得发掘,学会感悟,挖掘"无"中的趣味与美丽,舍弃该舍弃的,珍惜已拥有的'。

  有与无中,坦然淡泊看苦难

  苦难的降临,是不幸的。但在洪战辉看来,苦难是他人生中一笔最为珍贵的财富,他没有把苦难作为博取他人同情的资本,而是从苦难中勇敢地走出来。父亲精神失常,母亲离家出走,小妹不幸夭折;13岁的洪战辉用瘦弱的肩膀毅然地承担常人难以承担的责任。他一边求学,一边抚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斗志与生活中种种磨难相斗争,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这时苦难已不再是洪战辉的不幸,而是一笔雇砺心志、激励他奋发向上的精神财富。两以说,从某种角度上说,洪战辉的不幸又是他人生路上的幸运,因为他从缺乏物质财富、家境贫困的"无"中走过来了拥有了磨砺意志、挑战自我、战胜困窘存精神力量的"有”。

  是的,拥有苦难,并不意味着失去幸福,相反,我们可以从苦难中发掘幸福的源泉。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以一颗坦然的心接受苦难,在历经苦难时挖掘其本身所蕴藏的无限生机。如果你认为苦难是一道减法题,那它将减去你生命中的所有,甚至生命;如果你认为苦难是一道加法题,那么它会因为你的坦然、你的智慧、你的勇气而演绎新的生机。

  有与无中,激情满怀爱生活人需要激情,需要精神。我们在曰常生活中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将无时思有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从中紧握幸福;珍惜我们所失去的,从中总结教训。认真对待每一天,激情生活,在奋勇前行的路上,我们一路高歌,洒下一路挚爱。

  珍惜生活中的有与无,生活便如一首歌,情到深处歌如诗;珍惜生活中的有与无,生活就像一杯酒,越久越香越醇厚;珍惜生活中的有与无,生活如同一首诗,诗意浓浓陶性情;珍惜生活中的有与无,生活就是一杯茶,茶香茶淡都是真。

  在有与无中,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有与无作文3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有治学三境界之说,以“境界”来喻研究学问的不同层级,而我认为,这则材料中的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也暗合了读书的三种境界,虽然并不尽相同。

  有字之书,当然指的是我们的书本知识。一个人想要取得人生的进步,思想的成长,书本知识的积累丰富,是断然不可缺少的。众所周知,书本知识,尤其是经典的书本知识,是我们人类各种思想的结晶,宝贵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好切入点。

  培根曾经在《论读书》中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因此,做为一个人,首先读好有字之书,好好的汲取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就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是一件多么幸运幸福美好的事情!

  赵太祖打天下后,每每劝宰相赵普多读书,赵普秉烛夜读,后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强调有字之书的巨大作用,并不是忽略或者否认无字之书的巨大意义。

  《红楼梦》中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经历丰富复杂的社会磨炼,享受人生风雨捶打烘烤,造就敏锐的洞察力,游刃有余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读无字之书,读社会实践之书的最大意义。

  有时侯,读有字之书是基础,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更好的读懂读好这无字之书。

  而读好无字之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有字之书是否能够读好。如果有字之书读的浅,读的少,它往往制约你读好无字之书。这里的读好有字之书得标准,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你读书的'多寡,而取决于你对有字之书的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将有字之书,运用到读无字之书中去,更好的改变自我,提高自我,进而改变世界。

  但是,也不能说,不读有字之书,就不能读好无字之书。汉刘邦,朱元璋,起于草莽,兴于行伍,有字之书少,但无字之书读的好啊!

  因此,我们说,这里的第一第二境界,并不是截然分开,水火不容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样也不是没有第一境界,就无法达到第二境界的问题。但是,我还要说,读有字之书易,读无字之书难啊!

  而由读无字之书,进而到读心灵之书,则是读书又一境界。

  读懂心灵,读懂别人的心灵,读懂自我的心灵,从根本上来说是改变自我,改变自我的思想,自我的心灵。“古之人读书为己,今之人读书为人”。为己,就是改变自我,提高自我。

  由被动的读书吸取知识,被动的认识世界,到主动的认识自我,直抵自我的灵魂深处,这绝对是读书过程的巨大飞跃,由为人读书,到为己读书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自我心灵的省察,这是自我时时的进步,这是自我心灵的时时阅读。

  只有读书读到了心灵之境,才能够将书融入血液,将书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然后,方能气质自华,口吐莲花,方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方能宠辱不惊,看堂前花开花落,方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这才是真正的读好了自我的心灵之书。

  因此,作家要求我们读好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是要求们逐步提高自己,逐步达到心灵之境。这样,我们的人生将更加丰富,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我们的心灵将更加丰盈!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