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知识

时间:2024-01-24 14:35:08 春节 我要投稿

有关春节的知识

有关春节的知识1

  春节的来历

有关春节的知识

  春节的来历有种传说,上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终岁尾就会出来吃人,因为“年”怕火光炸响和红色,人们为了驱赶“年”,就在除夕这一天就会燃起鞭炮,贴上红纸,后来就有了过年这一传统。其实,春节最早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自汉武帝时期,约公元前100将夏年(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那时候年节还不叫“春节”,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开始采用公历纪年,为了区分农历和阳历两个“元旦”才将农历年节更名为“春节”。春节的名称就是由此产生的。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寸、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福”字术性都有了很大地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祭祖、年夜饭

  除夕夜过年节主要是祭祖宴和吃年夜饭。旧时,祭祖宴是十分隆重的,是一年中所有祭祀活动最为隆重的一次。祭祖宴上除用过年的一些菜肴、水果、糕品上供之外,还必需用整鱼(整条大鱼),整只猪蹄,最为重要的是用猪首上供,称之为岁猪。岁猪早在腊月时将宰杀的猪头腌制好,待除夕这天祀神、祀祖之用。这猪头在烧煮时,很有技巧,要烧几天几夜,先用旺火炯烧,后用文火煨煮,烧得好的猪头酥烂脱骨不失其形,仍可装大盘上供,是一只完整的猪首,用筷子夹起又烂又酥,入口即化,肥糯鲜香,十分上口。

有关春节的知识2

  春节前的民间活动

  在传统风俗上,春节以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为正年,而节日活动,则从腊月二十三日起,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期间的民间传统活动有:二十三,炕锅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宰灶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榨黄酒;三十(儿),捏鼻(儿)(包饺子);初一(儿),拱脊(儿)(磕头拜年)。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

  正月初一,现称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据古书记载,唐虞时叫“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岁”,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表示四时已尽,该是编入史册的时候了;直到周代才开始叫做“年”。“年”的原意是指谷物成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出现“年”字,它是由“禾”和“千”两个字组合的;意思是表示谷物累累,收成良好。古书上将五谷成熟,丰收之年,称为“有年”;大丰收年,称为“大有年”,以后便把谷物的一熟算作一年。

  关于“年”的起源,流传比较广泛的是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一种兽叫“年”,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稀少了,便出来伤害人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怕红色、火光和巨声。于是大家约定,等“年”快要出山侵扰时,家家门上都涂上红色,准备了火把、灯笼、竹节,等“年”窜到村口时,就立即将灯笼、火把点着,把竹节扔进火里爆炸,并齐声呐喊。“年”害怕得掉头躲进山里。从此“年”再也不敢出来危害村民和牲畜了,但人们总忘不了往年防御“年”的日子,故以后每到冬天,人们照样涂红和燃烧竹节,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

  除夕的风俗

  除夕,除夕是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是“月穷岁尽”除旧布新的意思,这一天也叫“岁除”、“逐除”、“大除”、“大尽”、“除夜”、“大年夜”,俗称“年除日”。在午饭前要换年画,贴对联,陈放(有的地方在午夜陈放)财神、喜神、福神、驱鬼伏魔天将、各方神灵及灶王爷的纸马神像;入夜放鞭炮、包饺子,合家团聚围坐,欢庆娱乐;以驱逐“疫疠之鬼”和祈求来年人丁无病无灾,大吉大顺,这也是除字的含义和除夕的由来。“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守岁一直到黎明,点起旺火,放起爆竹,才算送走了腊月,迎来了新春。

  旧时除夕,有用草木灰封撒在门前的习俗。

  年饭在食用前,一般先要祭祖,即分出少许,供奉在祖宗牌位前,以示纪念。

  目前过春节的国家有:中国、越南、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拜年的礼仪

  一、时间要适宜。拜年的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到十一时,不宜在主人吃饭、休息时前往,不可在傍晚或晚上拜年,更忌拜年于床前,不可坐得太久或进门就走,给长辈拜年,最好安排在节日内进行,以示敬重。

  二、说话要适宜。要说祝贺话,对主人家的老人,要道安问好。交谈时不要谈悲哀伤感的事情,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争论问题,交谈要亲切诚恳,轻松愉快。

  三、衣着要适宜。衣服要整洁大方,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

  四、举止要适宜。进入主人家里,举止要文明大方,不要坐在床上,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抓耳搔腮,不要翘二郎腿。不要乱丢果皮、烟头等杂物,不要随地吐痰。

  五、接物要适宜。主人送茶,要站起来双手迎接,并说谢谢,主人招待瓜子、糖果之类食物时,可先给小孩、老人,然后自己少量的受用。

  六、欢闹要适宜。节日期间亲友欢聚一堂,免不了欢闹一番,但要有节度,不宜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左邻右舍。

  我国春节习俗之最

  最早的春节:相传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夏朝建立后,此俗便流传下来。

  最早的春联:春联的雏形是古代桃符。战国时每逢过年,人们用桃木板刻上传说镇妖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悬挂于门旁用以压邪,谓之桃符,故后来桃符便为春联的别称。春联又称“对联”、“对子”、“门对”、“春贴”、“楹联”、

  最早的对联: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于964年除夕的题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最早的爆竹:始于汉代,当时无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节发出噼啪的响声。

  最早的红纸对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在除夕下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从此,春联代替桃符。又因古代传说春节出来伤人的猛兽“年”惧怕红色,故采用红纸写春联。

  最早贴的“福”字:民间贴“福”字,最早始于周代。据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并对她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老百姓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贴“福”字,以驱穷神。

  最早的年画: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而门神画在尧舜时就已出现。汉代已有门神“神荼”、“郁垒”神像。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 “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俗称《四美图》。

  最早的火药爆竹:唐代一位叫李畋的人,把火药放入竹筒,制成了“爆竹”。

  纸鞭始于宋代,人们用纸造筒子代替竹筒,并用药线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鞭)炮”。

  最早的贺年卡:始于汉代,当时是木制的,时称“名刺”。到了宋代,有人把贺年之辞写在名刺上,自此,名刺开始有贺年性质。明代开始流行贺年片。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嫔妃们在节日里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为了让嫔妃们玩得痛快,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

  我国少数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蒙古族:除夕,蒙古族人向老人敬“辞岁酒”,第二天,骑马到亲戚家吃“全羊宴”(绵羊)。春节也叫“白节”(白色表示吉利)。

  壮 族:壮族青年正月初一清早从河边挑回水,加上红糖煮开,全家共饮,表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高山族:高山族有吃“长年菜”(芥菜)的习俗,这种菜味苦,吃了预示长命百岁。

  布依族;除夕夜姑娘们在火炉旁坐到天亮,然后争挑河水。

  白 族:青年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把竹子崩上天空,象征新的一年福星高照。

  彝 族:除夕各家做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饭,预祝新一年丰收;初一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挑水。

  景颇族:春节时举行打靶比赛。

  达斡尔族:除夕晚上,点燃干牛粪,把肉饺子扔到火中,显示五谷丰收;初一早上,男女青年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

  瑶 族:三个人分别装扮牛、扶犁人、拿锄农夫,跳舞预祝丰收。

  藏族:初一凌晨,家庭主妇要到水井或泉边撒几把糌粑,并背回第一桶洁净的“吉祥水”,供全家洗漱和喂牲口。

  鄂伦春族:初一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

有关春节的知识3

  1、怎样珍惜青春美好时光?

  (1)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2)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我们珍爱生命就要珍爱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热爱珍惜今天。

  (3)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4)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锻炼、每一次活动。多做有益他人、社会的事。

  2.中学生如何应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①要认识到生理心理的变化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应该用一颗长大的.心实实在在地感受身边的变化,勇敢地体味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②应该多与同学、朋友交往交流,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快乐。

  ③还应多与父母沟通,按照父母的指点,使自己健康长大。

  3.对同学之间谈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长痘痘等)应持何态度?

  (1)我们可以谈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长的体验。

  (3)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4.男女同学交往要注意:

  ①男女同学都应自尊、自爱,学会尊重对方。

  ②交往中应坦然大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③注意交往的场合、时间、频率。

  通过上面对七年级上册欢快的青春节拍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有关春节的知识4

  春节的来历说法

  春节的来历一: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春节的来历二: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的冷知识

  1、春节从前不叫“春节”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2、“春节”从前不是节日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

  3、春节有狭义、广义之分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4、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

  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5、春节可能过两个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碰到这种情况,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不过也有过两次的。

  6、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

  一个月没有30天,这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行农历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安排的,必须每个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

  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现,便会发生某个月拥有30天,某个月29天的情况。

  如果这个月刚好是腊月,那么这一年(农历)就没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九。

  7、春节每天庆祝内容都不同

  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8、春节不只中国有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分别是: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节日也直接搬至阳历。

  9、压岁钱其实不是“钱”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货的。

  10、“福”字倒贴有讲究!

  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11、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也是爆竹。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汉族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12、正月不理发

  “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但“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啦。

  13、拜年抱拳有学问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女性抱拳则相反。、

【春节的知识】相关文章:

春节安全知识06-23

立春节气相关知识06-27

春节养生知识介绍12-15

北京的春节的课文知识点06-28

春节养生小知识有哪些01-07

春节小知识节日日记06-21

春节小年夜的传统知识12-09

幼儿春节学到的知识随笔(精选8篇)11-03

春节传统文化知识介绍07-10

春节美容护肤小知识-美容常识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