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初一读后感

时间:2024-01-27 10:24:3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三国演义初一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初一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初一读后感

  三国演义初一读后感 篇1

  茫茫乱世出豪杰,能给华夏历史添上一笔,在思维中,那也是永恒的。

  当刘备三兄弟在桃园磕头对着天地发誓那时,就注定在这中原大地上会有这三人大闹天下的轰动。还记得那年石亭,曹操、孙坚与儿子孙权、刘备三人,因气不过众好汉谋反时所做决定,三人决定分道扬镳。

  “今日一别,不知以后再见是敌是友啊!”曹操无奈地说道。

  “我只希望再见时,都是朋友!”刘备说道。

  “若日后再相见,我定不为各兄台为敌!”孙坚坚定说道。

  可,孙权不是孙坚。

  刘备三人、曹操、孙权。最终不还是打得热热闹闹吗?还不是以失败为结局吗?也告诉着自己:很多事,当初做的决定可能以后就往日就如烟不在,虽然存在过,但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去改变当时的.意愿。这也是世俗,不能被思想左右的世俗。

  看濮阳之战曹兵的誓死攻城,见封丘追击战中曹兵疯狂追击的坚持,再赞刘备借荆州的机智,又思貂蝉美貌闭月羞花,哪得一壶浊酒谈笑古今中事,在今日虽已成为历史,但那时赤壁之战的计谋与英勇成了后人追忆的赞叹。

  不同水浒的好汉,三国人物是各有大志,都有军队,但为何还是失败?依稀记得在战争面前不能被复仇、爱恨与美人冲昏了头脑,即使你喝完酒上沙场杀敌也好,那更是潇洒。但最终失败就败在了这七情六欲,在战争面前要会忍耐、把持。最终的胜利是给那些忍辱负重的人,而不是复仇中的疯子、爱恨中的多情、美人的诱惑。

  这是三国,更像是多种人生与社会的缩影。

  三国演义初一读后感 篇2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想着杜甫的《蜀相》诗,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又一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诸葛亮的忠贞智慧、关羽的神威勇武……,每一个人物不同的'性格,都被作者罗贯中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诸葛亮是我最敬佩的一个英雄。他足智多谋,有胆有识,忠心耿耿。他的军事才能无与伦比。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智算华容、定计捉张任、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伟大的战役赤壁之战,诸葛亮立了大功,“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因为他熟知天文地理,这场战役才以如此悬殊的力量取得胜利。”空城计”更是绝唱,他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诸葛亮不仅智慧而且忠贞。他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茅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又是一个英杰忠于主公的时代,多少英杰为了自己的国家献出了一生,诸葛亮更是一个代表。掩卷沉思中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国家,作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从小应该好好学习,刻苦钻研,长大以后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国演义初一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三国演义》初一读后感07-03

《三国演义》读后感06-23

三国演义读后感06-23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09

三国演义读后感05-30

初二三国演义读后感04-06

《三国演义》读后感05-07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3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