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报告

时间:2024-01-31 08:34:09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企业财务风险报告3篇(经典)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企业财务风险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财务风险报告3篇(经典)

企业财务风险报告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行业竞争的加剧、风险信息的增强、高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演变,企业的财务报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三张基本财务报表,除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外还包括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另外,在表外还要对财务报表中的重要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形成了如今的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笔者认为,应在基本肯定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前提下,讨论其进一步改进,以求适应时展的需要。

  1现行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1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反应的是企业历史经济活动,缺乏对前瞻性和预测性信息的披露。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主要立足于过去的交易与事项,为社会有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历史信息。而决策者、投资者在利用历史信息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关于企业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预测性信息。企业不少经济活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而以反映历史信息为基础的财务报告难以对不确定性经济活动作出及时、恰当的披露,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司年报中都要求公布盈利和预测信息。虽然预测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它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了用户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有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预测信息的披露已成为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

  1.2现行财务报告提供信息的时效性较差。新企业会计制度将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由于存在几个时点即资产负债表日、完成财务报告编制日、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和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的差异和受会计期间假设及核算手段的限制,财会部门实时反馈能力不强,计划执行情况,投资获利情况等一般到会计期末才能反映出来,传递到使用者更需要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这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及时性的要求,有些信息可能在之前就已失去了效用。

  1.3财务会计报告中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披露不够完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要面对外面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残酷的市场竞争。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回避和忽视的,而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中金融工具信息风险的披露主要涉及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财务会计报告中风险信息的披露还要包括各种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风险敞口及其形成原因,风险管理目标、政策过程以及计量风险的方法。

  1.4财务会计报告中缺乏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状况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影响的披露。在20xx年上半年,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比较突出,既影响了经济发展,又对会计信息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通货膨胀从根本上动摇了“币值稳定”这一会计基本假设,使得货币购买力经常处于大幅度的变化之中,动摇了会计计量的基础;②通货膨胀使人们对“厉害成本原则”产生了怀疑;③通货膨胀冲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的有效性。至20xx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存在许多应收债权无法收回,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只反应了坏账,而缺乏对当前经济危机导致的其他企业无法归还所欠货款的'原因的说明。即使,现行财务报告无法披露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但可以在财务报告的补充资料中加以披露,以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不能反映通货膨胀和经济环境变化的不足。

  2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改革与发展分析

  2.1效仿上市公司在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中编制预测财务报表。由于报表使用者自身在经验、技术和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某些欠缺,无法对企业的未来情况作出合理的预计,因此要求编制预测报告(报表)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编制预测财务报告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用户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应当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预测信息的提供也应当注意成本与效益原则,并加强规范和监督,提高其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预测信息一般可采用上年、本年和下年三栏结构来编制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损益表。

  2.2强化中期报告报送,建立实时报告系统,缩短报告间隔,提高报告及时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或者每发生一笔交易实时编制财务报告,也可以在保留现行定期报告模式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报告。由于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以实时方式完成,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企业外部人员可以适时得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的动态信息。在许多中小型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用友软件来处理财务报告,这样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可以随时利用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信息加以利用和比较,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2.3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及风险信息的披露,将风险导向理念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金融工具创新呼唤财务会计报告的创新。如不对这类衍生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将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构成潜在风险,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虽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见,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我们应该及早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反应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数量、价值、风险、未来收益可能性,将是财务报告反应的重要内容。从投资者减少投资风险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那些已开始运用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充分、公允地披露相关信息。所以在编写财务报告时,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就应在报表附注中按公允价值披露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以免误导用户决策。我国目前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不多,但投资者为减少风险,仍需那些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以附注形式披露有关信息,使其合理预计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相关风险,以减少决策失误。

  2.4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增加对企业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千变万化,很多属于企业的非财务信息,然而却在企业的经济决策中产生重大影响。按照非财务信息的性质可以把这些分为五类。这些信息一般包括:①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②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③前瞻性信息,即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管理部门的计划等;④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⑤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

  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非财务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可用文字或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处加以说明。

企业财务风险报告2

  (一)风险识别报告

  企业集团在分析财务状况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时,可以通过PEST深入分析行业的政策法规、行业产品技术发展、行业经济周期等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识别报告。美国战略管理大师Michael E。Porter将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种情况,其中基本活动主要是和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活动,如生产、销售、后勤、售后等,支持性活动是为企业生产提供的服务活动,如财务、人事、研发等,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通过对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的互动及各种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能为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提供相应的规律,这样决策者就能对价值链中的各环节活动进行逐次分析,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风险,从而更好的.判断企业财务风险。

  (二)风险评估报告

  对于企业集团,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以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风险评估和语境,在Do(执行)阶段,可以根据集团财务风险的特点,针对性进行,例如在偿债能力指标上,可以选择流动比率、现金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周转率、产权比率、利息支付倍数等;在资产运营能力指标上可以选择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收账款周转率等;在发展能力指标上,可以选择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收入增长率等。企业集团可以利用风险评估矩阵,将财务风险的性质评估出来,并根据风险可能带给企业的影响程度,将企业财务风险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对于可能带个企业严重影响的风险,要重点进行管控,密切观察,并做好防范措施,对于风险发生率比较小,但在外界影响下,可能产生性质改变的财务风险,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三)风险控制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管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因此,企业集团可以从全面预算管理的角度构建财务风险控制内部报告体系,从上到下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并在上下平衡、批准执行、业绩管理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此外,对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还需要对时间因素进行考虑,对不同时间段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并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重点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集团发展。

企业财务风险报告3

  一、美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在美国,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上。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企业采取的控制措施越强,其所面临风险的可能性以及所可能遭受的损失则越小。所以企业的管理者经常使用风险评估手段识别和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具体环节,从而将经营管理风险于事前控制在最小程度。

  而在全面风险管理(ERM)框架中,与内部控制一样,企业风险管理被定义为一个过程。ERM指出,风险管理是渗透于企业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动,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风险管理不只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事,而是贯穿到整个企业、整个员工,贯穿到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有赖于高管人员到基层员工各层次人员的相互配合。

  二、英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在英国,有关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主要见于《卡德伯利报告》、《拉特曼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特恩布尔报告》。其中:《卡德伯利报告》和《拉特曼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的对象限于对企业的财务控制,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保持正确的财务会计记录以及确保公司内部使用和向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而《哈姆佩尔报告》认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除了保持财务会计记录的真实准确、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以及各项信息的可靠性外,还应该充分重视董事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该报告认为企业风险评估和反映、财务管理、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资产安全以及使舞弊风险最小化等也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离不开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经营的各方面进行复核。

  《特恩布尔报告》在理解内部控制活动范围时,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认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概念涵义基本一致,认为公司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断变化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正确地分析评估、管理和控制风险。因此,该报告认为对公司所面临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是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我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在我国,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孙宝厚先生曾在“融合之道——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上真言不讳的讲:“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内部控制中的审计活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防范和减少错弊或者损失的发生。因此,企业审计在针对企业可能遇到的内外部风险(如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技术更新风险等)的'预防控制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企业的内部审计活动,在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控制上的作用主要是局限于财务和内部的操作风险方面;至于外部的、长远的其他方面的风险,审计活动算是鞭长莫及。所以,企业就需要考虑另外一种能够同时应对外部的、长远风险的管理角色。

  此外,加拿大CICA的控制委员会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认识也逐步从对立走向融合,认为“控制应包括对风险的确认和规避”。当前,加拿大的学者逐渐认识到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二者加以隔离的分析方法的不足,控制的过程本身即是对风险的评估确认以及合理规避。CICA控制委员会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加以结合,才能发挥最佳的企业管理效果。例如,Blackburn(1999)就认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仅是人为的分离,而在现实的商业行为中,他们是一体化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融合的理论演变,恰恰使得有关内部控制的定义变得清晰,使内部控制的内容跳出传统的内部财务控制的限制,扩展到了企业的战略制定等所有价值创造领域,标志着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时代的开始。

【企业财务风险报告】相关文章:

企业财务风险报告12-05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开题报告06-28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开题报告06-26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论文06-27

风险报告热门12-07

声誉风险报告09-21

风险报告范文10-08

风险评估报告10-17

企业风险报告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