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04 17:04:26 设计 我要投稿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3篇[热]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3篇[热]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概念及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2、熟悉常见的固体、液体的密度

  3、掌握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能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变形

  2、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熟悉单位换算(1×103g/=1g/c)

  三、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质量不同的两个铜块、质量不同的两个铝块、橡皮、木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铜块,一个是木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铜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铜块和木块(铜块和木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铜的质量与体积;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木头的质量与体积;

  分别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教师演示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的表格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

  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板书2]密度的公式:r=/v其中r表示密度,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g/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3(1×103g/=1g/c)

  6、介绍密度表中各类物体的密度数据,并进行比较,看看结果有什么特点。

  [板书3]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v=/r;=rv

  巩固练习:

  1、教材上的例题

  2、请你想想,怎样鉴定金戒指的真假?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仪器?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本节是本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二节。在前一节,我们学习了“质量”和“用天*测量物质的质量”。物质密度的本质正是研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所以从“区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开始,引入密度的概念。本节基于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密度的知识,所以教学方法上引采用分组实验和讲授为主。

  知识目标: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会查密度表、能联系实际应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能力目标:

  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学难点: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密度公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和学具

  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

  课前准备

  课内小组交流5分钟

  一、复习旧知

  如何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二、自学导学(以下内容采取自学的方式,在小组内探讨完成并汇报)

  1、密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密度的公式:ρ=公式变形:m=V=符号的意义及单位:ρ————(kg/m3)m————千克(kg)V————立方米(m3)说明: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1g/cm3=1×103kg/m3

  2、例题自己做一遍和书中的解法对比。反思。

  3、生实验:用纸包着一块肥皂和一块泡沫的长、宽、厚度一样,也就是体积一样,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质量要比泡沫的`质量大得多。

  4、同样的两个烧杯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却能平衡,说明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同的。提出问题:

  (1)为什么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2)为什么体积不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却又相同?

  (3)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4)通过以上思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

  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

  重难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

  2、密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辨认物质,在现实生活中,如根据颜色辨别红色墨水和水,根据气味辨别水和酒精。此中颜色和气味是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可以据以区分不同物质。如何区分外观上相同的不同物质:如:体积一样的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的水和酒精。提出:有时仅仅根据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和外部特征,很难鉴别不同物质,需要找出物质的其他特征——密度。

  二、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取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各三块,用天*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其结果如下:分析实验数据可得:

  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两块铁的体积是一块铁的体积的2倍;二块铁的质量是一块铁质量的2倍;两块铁和一块铁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对不同物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不等,即它们的m/v值不同;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体的特性。

  三、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公式: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由密度定义可得到计算密度的.公式:密度=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公式变为:ρ=m/V

  辨析: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

  3、物理意义:铝的密度2.7×103kg/m3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千克。练习:质量为3千克,密度为8.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将它截去一半,剩余的密度是______;如果再截0.5千克,则密度为_______________。

  4、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四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克/厘米3,符号:g/cm3。

  5、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单位换算依先换后算的原则例: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等于多少克/厘米3

  解:8.9×103千克/米3=8.9×103×=8.9克/厘米3练习:ρ金=19.3×103kg/m3=_________g/dm3;ρ银=10.5×103kg/m3=_________g/cm3。

  四、总结

  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2、密度是表示物体特性的物理量,和质量、体积无关;

  3、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4、密度:ρ=m/V;

  5、密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