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技巧

时间:2024-02-06 08:07:42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作文技巧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作文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作文技巧

写作文技巧1

  问题一:看到作文题目心里就发慌

  措施:

  1、保持心理平衡

  2、闭目养神做个深呼吸,让全身放松,冲淡紧张情绪

  3、反复默念考试题目,及时记下头脑中迸出的思维火花。

  问题二:担心跑题,心里没底

  措施:

  1、将话题背景材料,内容要点一一进行分解

  2、把题目中暗示的内容补充出来

  3、确定哪些要点是主要的

  4、将话题关键词语扩展成一个判断句,以此为作文中心

  5、在作文中反复出现话题中心词

  问题三:一时不知如何拟题

  措施:

  1、从话题材料中找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标题,最好是能反映材料的主旨的

  2、用文章的观点作标题,语言要简洁

  3、暂定一个题目,等文章写好后再做修改

  4、用切合文章主题的诗文名句做标题

  问题四:不知选择哪一种文体

  措施:

  1、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2、选择自己有材料储备的文体

  3、平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记叙文

  问题五:难以开头

  措施:

  1、记叙文从悬念起笔

  2、议论文从观点起笔

  3、从简明材料引述中起笔

  4、用设问引出话题起笔

  问题六:找不到所需要的材料

  措施:

  1、从课本中找材料,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

  2、从最近看到的电视、听到的新闻中找材料

  3、从家庭生活中找材料

  4、从身边生活中找材料

  5、从语文教材中找材料

  6、从眼前的语文试卷中找材料

  问题七:想所创新,怕出差错

  措施:

  1、选择新鲜材料,给评卷老师以创新感

  2、选择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日记、书信、小小说等

  3、换一个角度思考。一般人总是从正面表现话题主旨,你可以试着从侧面出击

  4、从一个新的角度引述分析材料

  5、表述同一个意思,如果换一种廉洁,可以增添新意

  问题八:不知语言如何出彩

  措施:

  1、采用短句子,句子过长容易拖沓,并且容易产生语病,短句显得精炼

  2、多用修辞句,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综合使用最好

  3、多用对称句。注意骈散结合,显示抑扬顿挫

  4、多用流行语。流行语活在广大群众的口语中,有亲切感,新鲜活泼

  5、多引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经过反复锤练,具有哲理性

  6、多引古诗词

  7、多用典故

  8、多用描写。在记叙文中描写句多,语言就富有形象感,就会显得生动,有文学味道

  9、多用抒情句

  问题九:担心说理绝对,不深刻

  措施: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在肯定某一观点时,兼及一下其他角度上的'看法,附带一笔,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2、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上复杂的事物,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讲述道理

  3、用发展的眼光去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这件事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结果,以这种结果来显示看问题的预见性和深刻性

  4、用哲理性语言揭示主旨,显示主题的深刻性

  问题十:写到一半时想换一种写法

  措施:

  1、保留原有内容巧妙过渡

  2、写议论文,想改写成记叙文,把议论文字转换为人物和心理活动或演讲、报告的内容,在关键之处加入适当的语言

  3、写记叙文想改为议论文,以记叙材料为论据,把记叙内容转换为社会现象

  问题十一:害怕写到中途卡壳

  措施:

  1、在草稿纸上列一个简单的提纲

  2、确定好几个领起全文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

  3、对提纲和关键句进行修改

  问题十二:作文题和以前读过的范文内容相似或相同,想借用又不敢用

  措施:

  1、弄清楚考题与范文题目的裨是否相同,不能机械地套用

  2、注意范文的时代背景和考题要求的差异

  3、不拘泥范文,可借鉴形式、构思方式、语言表达技巧、关键句等,如果想借鉴故事情节,一定注意对原故事进行加工、改造,以免被判为抄袭。

  问题十三:文章要结束了,字数还不够

  措施:

  1、从另一个角度写一段,这一角度的内容不能画蛇添足,要围绕中心(主旨)进行

  2、对前文内容再进行挖掘或归纳。挖掘和归纳具有揭示文章主旨和总结全文意义

  3、适当引用名言、歌词、诗赋等,为文章添彩

  问题十四:做完基础题,时间不多,作文想写快一点

  措施:

  1、审题时注意勾画命题要点,提示自己在作文时突出这些要点

  2、迅速列一个简要的提纲,避免在写作过程中思维中断,保证文意畅达

  3、立即记下思维中迸现的火花,不怕不连贯。有了这引起闪光点,再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选择好突破口,起承转合中各用一句话标出来

  5、回忆以前读过的范文、写过的俄文想一想它们与高考试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通之处

  6、从最受感动、最有话说的那一点上开始动笔

  7、提高思维和收发室速度,但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卷面的整洁。

  问题十五:写到中间,发现偏题

  措施:

  1、审视话题,审视自己已写出的内容,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2、用概括句、转折句将所写部分与话题焊接在一起

  3、在接下来的行文中,强化话题意思,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文章结尾等处用多种手段和方式适时点明主旨。

写作文技巧2

  摘要 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认真观察、长期练笔,特别是通过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来不断克服困难,增强耐挫力才能提高。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以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培养兴趣持久

  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恒心,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认真观察、长期练笔,特别是通过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来不断克服困难,增强耐挫力才能提高。学生大多畏惧作文,“谈虎色变”。有的苦恼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因人制宜,由“怕写”变“乐写”

  刚开始学作文,学生的写作基础和潜能各不相同,起点也就各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分层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实行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的习作水平,让他们都能够摘着“果子”,树立起写作信心。

  例如,后进生的作文我常采用“降低要求,差中找优,小处着手”的方法,只要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句话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就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找“下锅之米”。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写作文最苦恼的莫过于“无米下锅”。的确,没有米做不出饭,没有豆子榨不出油。那么,“下锅之米”要从何而来呢?小学生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1、在阅读中找。

  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撷取精华,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妙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录在笔记本上。同时,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好文章。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这是作文前的不断蓄势、屯聚的过程。待作文时,学生遣词造句一触即发,得心应手,再不会感到“心中有话写不出”。

  2、在生活中找。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料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主动获取写作素材。

  例如,单元作文训练《家乡的变化》,我让学生走出校园,贴近生活找事例。学生深入到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去,或看,或听,或想,或问,捕捉到各种写作素材,有惊,有喜,有趣。学生有内容写,就能写得无拘无束,多姿多彩。有的写家乡色彩纷呈的广告牌、有的写爷爷爱好的变化,有的写晋江机场,有的写家,特产土笋冻走向全国,有的写安平别墅区,有的写校园变化,有的写旧街老貌换新颜,有的写妈妈学英语、学开车,有的写家里工厂举办的网上博览会,还有的写外来人口的涌入……学生走进生活,思想活跃了,呈现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情景。

  3、在回忆中找。

  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坚持写日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这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我让学生将“日记”改为“日忆”,养成“每日一忆”的好习惯。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用它可以写成什么作文。如果每天都能“忆”起一两件可写之事,动笔时就不愁“无米下锅”。

  4、在交流中找。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经历都各不相同。班里经常召开新闻发布会或素材交流会,为学生提供机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拓展素材积累空间,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作文时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形成了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日久天长,一个个有创意的素材便“呼之欲出”。

  三、集思广益。更上一层楼

  作文要流光溢彩,焕发生命活力,必须在打好草稿后不惮其烦、反复修改、精心打磨。采用自改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议、循环修改等办法,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做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例如,单元作文训练《家乡的变化》,我在学生完成草稿后,让他们对自己的写作成果自改自评。能进行自我完善的地方先自己修改,觉得有不满意的,又无法自我修改的地方要做上记号。接着小组学生互相讨论每一篇习作中哪些地方需要改动,该怎么修改,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学习。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参与,学会了接纳,学会了汲取,也学会了进取。然后我让学生把作文带回家和家长共同修改。家长对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很有兴趣,并且要求也最高。因为写的是《家乡的变化》,大部分家长都能够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和学生交流、探讨,给学生以启发。在经过了交替进行,变换“口味”的修改后,我让学生再次自改作文,而后交上来让教师进行批改。最后,择取部分习作,在班上进行集体评议。

  四、体验成功,枝枝红杏出墙去

  “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了一个层次,于是我通过举行展览、自编作文报、出班级作文选、网上发表作文、定期评选“进步之星”“希望之星”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与征文活动、参加作文竞赛,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以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写作文技巧3

  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文技巧一:感情真挚

  1、情要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到高考,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2、情要真。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历都不可能太丰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很难写出真情,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无论命题怎样宽泛,都要在规定的情境中作文,这时大多数情况是“为文造情”,弄不好就会矫揉造作,贻笑大方。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绝不可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3、情要美。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抒发的感情,迎合哪些品类的趣味,诱发人性人情中哪一种因素,也有高雅粗俗之分。一般说来,即使面对同一景物,由于作者的个性素质和心境不同,他们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样。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真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应当知道,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4、事要真。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题材“假冒伪劣”,其蕴含或者引发的情感常常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情感也容易为人所认可。“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庸俗的虚构,明显的虚假,其情感自然令人质疑。

  5、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考生在作文时,往往无视读者的存在,无对象、无目的地写。假如,我们有了写作的激情,找准一个合适的激情倾诉对象,就便于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比如,题材是校园生活的,可以对某个老师或者同学倾诉;题材是家庭方面的,可以对父母倾诉;题材是社会焦点的,可以对部分读者(如同龄人)倾诉。

  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文技巧二:重视文面

  文面包括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修改符号、字数控制等内容。

  1、文字书写。字写得漂亮固然是好,但字的漂亮与否因人而异。你的字不漂亮但规规矩矩地写是能做到的,端正、清楚、规范是基本要求。

  2、行款格式。题目位置要醒目居中,每段开头空两格写起,文中小标题要与正文有所区别,要符合特殊文体的格式要求。段落划分要匀称合理,既要避免整页的大段,也不要三句两句频繁地独立成段。

  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考生熟练使用标点符号,是和使用文字一样十分重要的能力之一。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熟悉各种标点的用法,注意标点的位置规范,比如不要在一行之首出现句号、逗号、问号、顿号、分号,可以将这些标点挤在上—行的末尾,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要简化成占一格,不能断开等。第二,不可随便点标点,如一个逗号到底,或者句号只是一个点;第三,注意表示停顿的层级,如由短到长的停顿,依次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不要随意点。使用标点符号还有表义表情方面的要求,写作时须注意。切忌随手一点,句逗不分或一逗到底,更不能都点成圆点。

  4、修改符号。文章尽量少修改,非改不可,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并讲究修改的位置,即使是在上下左右边框处增加的修改文字也应该整整齐齐自成局部的整体,给人以眉目清楚之感。修改画出的线条能直勿斜,能少勿多,切忌横竖交叉呈现蛛网状。更忌随意涂画,将文面搞得青一块紫一块。

  5、这里谈谈书信的格式及写作注意事项:

  ①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用冒号。称呼用语,可视收信人身份而定。

  ②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先写问候语(如“您好”),再写主要内容。

  ③结尾:写祝颂语。这类用语应根据对方的身份、职业、写信的时令而定。“此致”等可写在正文末尾,也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夏安”等类的敬语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④署名:写于另起一行的偏右处。亲朋好友之间写信,可在署名前面写上与称呼相应的自称。

  ⑤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6、字数控制。高考作文对字数一般都有要求,考生要看清要求,既不要超过太多,也不要缺少太多,一般以规定字数±字为宜。计算字数最好的办法是答卷前看一看试卷文格纸总共能写多少字。事实上高考作文字数的规定是很讲科学的,以字为例,太少则难以阐述观点、表现主题,太多则会显得拖沓,可见字数也是考生作文能力的表现之一。就时间上而言,分钟的作文,构思、修改等至少需要分钟,真正的行文只有分钟的时间,分钟写字这个速度是比较合理的。看来字数也很重要,不可忽视。

写作文技巧4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孩子经常写观察日记和心得

  小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文时,没有什么可写的,头脑空空如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孩子的观察力不够。对于我们日常的春夏秋冬的变化,对我们日常身边发生的事情关注不多,或者说根本没有去观察。因此必须培养孩子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让他们写观察日记,细心体会事物的状态和事物的变化过程,在观察变化的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亲身感觉和心得,及时指导孩子写出来,表达出来。养成记观察日记的习惯,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和家长老师共享,与同学们共同交流,这样时间久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上来了。在培养观察力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细心,耐心,不要急躁,也不要激烈指责孩子的不足,尽量以激励平和的'口气说话,让孩子感觉到的是关怀,而不是压力,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观察力的提高和写作的积极性的培养。

  二、让孩子多读自己喜欢的书,从书中汲取营养。

  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写作天才,写作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和学习过程。一开始不会写,可以让小学生学习别人的作文写法,但不是抄袭,只是参考写作文的框架,这样在别人样文的扶持下就知道构思谋篇了。平常多领孩子到书店去感悟一下书香的气氛,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特别是孩子自己爱读的书,积极鼓励学生去读。也可推荐给好的书给孩子,推荐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和实际年龄,找适合孩子特点和吸引孩子兴趣的书去读。如童话故事,漫画等。等孩子养成了读书的兴趣,就可以让他们自己从书中汲取营养了。到时写作就不是一种难事,而是一种快乐。孩子就会主动去写,写完后家长和老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扬,就会象助推器一样,推动孩子在书海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精讲课文例子,指导举一反三,进行写作实践。

  1、在学生容易迁移的地方练习。

  如教学《花潮》,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学习了《火烧云》一课,我让学生仿写了《落叶》、《下雨》、《降雪》、《七色彩虹》等小文来学习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描写大自然的特点的。学了《秋游景山》一课后,我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游记的过程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以及回忆学过的写景文章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让学生学以致用,仿写了《秋游乌龟山》。

  2、在学生易动情的地方练习。

  如《劳动的开端》,学完课文,我出示了这么一段话:“第一次挑煤回家,我累得瘫倒在床上,母亲很心疼,细心的母亲也一定看见了我肩上、脚上的伤,可是母亲忍住了眼泪,第二天还让我去挑煤。”接着让学生读读这段话,你觉得母亲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根据你的理解写一段母亲的心理活动。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又进行了一次练笔。

  3、在易发散学生思维处练习。

  如教学《凡卡》这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又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既可以用“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写一段话,又可以用“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为题写一段话。组织实践活动,积累鲜活材料,进行写作实践。

  四、 组织实践活动,积累鲜活材料,进行写作实践。

  古人云:“童子之情,乐嬉戏。”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让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最佳学习情趣,将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结合起来,学生乐在其中,津津有味地谈感受,练语言,尽其所能,完成理想目标,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校、地方等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展以下活动:

  1、参观、游览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安全地开展活动。春雨绵绵,带孩子们撑着小伞去雨中散步,去看一看雨中的田野、小河、大街。

  2、语文知识竞赛: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前人留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材料,如谚语、格言、古诗文等。作为语文老师,就可抓住这些,适时的开展活动,如成语接龙、趣说歇后语、古诗大观园等。

  3、科学小实验:科学小实验既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如“烧不坏的纸船”、“蜡烛跷跷板”、“杯子‘跳高’”等。

  4、游戏、比赛活动:游戏、比赛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击鼓传球、气球新玩法、放风筝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学生动在其中,乐在其中。

写作文技巧5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正如罗丹所说,“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生活有爱心的人善于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自然中的美丽气质,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有活跃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2、仔细观察,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

  正如xx所指出的:“一棵树的叶子看起来大致相同,但仔细观察,每片叶子都不同。有共性和个性,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使他们善于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相似事物的不同性格和特点。

  3、注重阅读,丰富间接生活积累。

  生活的直接积累对于写作来说很重要也很有意义,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直接参与和直接体验任何生活、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好习惯,因为很多知识是需要从书本中获取的,同时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学习习惯。ing有句:“好记性不如坏文。”只要多读书,善于积累,也能获得丰富的人生感悟,增进对人生的理解。

  分析题意,提炼素材

  没有素材或素材不足,自然写出一篇烂文章。但是有了材料,如果不仔细选择或选择不当,仍然无法写出一篇好文章。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规划布局能力。

  1、明确问题的含义,选择材料。

  材料为主题服务。因此,在选择材料之前,必须明确文章的体裁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的一些学生往往不愿意放弃材料,将它们与无用的材料一起使用。这将导致“写一千字,离主题一千里”的结果。因此,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主题。除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题目和培养应试技巧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提炼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将作文的中心思想浓缩成一个短句,即提取一个“主题句”。采用这种集中注意力的方法,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审视问题和提出想法的能力。

  其次,要选择典型的.材料,即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同时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想法要深刻,创意要新颖。

  无论文章的体裁如何,都需要使用材料来突出主题。所以,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要看作者是否对现象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洞察力,把握本质,也就是思路一定要深。

  其次,在思想深刻的基础上,还要看作者的创意是否新颖,即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见解和感受是标新立异的,否则人们不会说什么,但会有没有新的想法。因此,在写作训练中,学生要开阔眼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这样才能抓住读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有创意和创新,关键是要有新的写作视角。因为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客观事物复杂,人物姿态各异,即使是同一个生活现象,同一个人物,同一个场景,只要观察者的视角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样子。方面。因此,新视角意味着新观念、新视角、新观念。

  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文能力一般包括理解生活的能力和反映生活两个方面的能力。理解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课堂口语训练。

  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具有快速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不容忽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讲课大纲可以让学生口述作文的大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概念能力,还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感受等方法,训练学生不仅要讲“事”,还要讲“有条不紊”。否则,胡言乱语、杂乱无章,虽然锻炼了说话的能力,但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锻炼“讲道理”和“分章出题”的能力。

  2、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和做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有效解决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文笔和说真话的作风,以及快速准确地用文字表达的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其次,你可以练习模仿写作。因为我们的课文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在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特点后,学生可以模仿范文做出自己的命题。例如,学习抒情散文《竹礼》,让学生模仿他的笔法,写一些抒情文章《烛火颂》、《粉笔颂》、《雪》等。例如,学生在学习了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后,可以模仿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或观察某件事,然后写出说明文。这种写作训练不仅将课本和范文结合起来,而且跳出课本范文的框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更好地掌握和训练所学的文体。

  另外,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材料、漫画、哲学故事等,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内容进行写作,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又能挖掘深度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智力。

  语言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侧重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实际上是对其思想认识、知识、能力和智力的综合考核。这种评估可以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可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写作文技巧6

  立意务求深刻

  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诗词如此,文章亦是如此。好的文章应有所兴寄,否则一望到底,则清如开水,淡而无味。

  要善于感悟。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同学在观看同一个景物时,有的灵感顿生,有的却一片茫然;在经历同一件事情时,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却无动于中;在面临同一个题目时,有的思如泉涌,有的却木然无知:这就是感悟的差异。感悟能力强的人,耳聪目明,时时留心,处处在意,遇事敏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激发心中的情,写作富有“灵性”;感悟能力弱的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万事不感兴趣,一切无所用心,遇事迟钝,没有感慨,没有激情,没有见解,自然就会视写作为畏途。

  如果想写出认识深刻的的文章来,就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要做到深思,就必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辩证分析,自己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材料意象丰富

  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这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美积累等多个方面。平时积累多、考场上自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高考作文内容往往会呈现一种“丰富”的'状态。议论性说明性文章,材料丰富就是旁征博引,理论引证、事实例子、类比事例、数字资料等等都比较多而确切有力。形象丰满主要是指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形象丰满或是人物形象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意境深远主要是针对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的,意境深远就是“意”与“境”融合得很好,或是景物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隐喻,含意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行文展现才情

  或是词语生动善于引用名言,或是句式灵活摇曳多姿,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描写形象,或是文句有意蕴富含哲理,或是构思有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现。可以这样理解,考生在行文中,只要有某一点闪光耀彩的地方,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以使他们在通顺的基础上所展示的各种语言风采能够得到应有的评价。

  考生可将对生活的思考,读书的修养,写作的本领全面展示给阅卷老师。如将生活的感悟作为文章的主旨,将课外读到的名言名句、名人故事作为论据写入文章,将某文独到的构思“移植”到自己的作文里,将生动活泼、形象风趣的语言模仿到家,等等

  真情自然流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问世间“情”为何物?“高山流水”是真诚的友情:“舐犊情深”是本真的亲情:“落叶归根”是乡土之恋……“情”是生命之“真”,是爱、仁慈、悲悯……是生命之间相互维系的丝线,是生命源头的汩汩清泉。

  写文章也要想做到“感情真挚”,抒发真情实感,切忌矫揉造作。《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具体地说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真”:一是“事真”:这点主要指记叙。事情中往往流露出感情,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要依照题意大胆想像),只要符合来源于生活就可以视为“真”。二是“理真”:这里主要指议论。人们常将“情”与“理”连在一起,称为“情理”。文章阐述的道理若想说服人、打动人,非有“情”的加入不可。因此,道理“真”有助于感情“真”。只有这样,“真挚”才能始终“真挚”。

  展现创新之美

  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有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王尔德说:第一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则是个蠢才。要激活自己的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黑格尔也说过:“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内。”

  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或是见解新颖,或是材料新鲜,或是构思精巧,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或是有个性特征。这些方面都是可能蕴涵“创新”因素的地方,在高考作文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思路解析的地方,我们就必须给予重视和鼓励。

  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过:“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意识贯彻到写作中,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

  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古人说得好:“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意思代表了认识逐步深化、文章渐次深刻的一个过程。

写作文技巧7

  写作要点

  一、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二、找出事件闪光点。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三、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四、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五、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六、写事不能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七、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如何把场面写具体

  写好场面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例如:

  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董老师一声招呼:“走哇,下楼玩会儿去!”同学们都说笑着下了楼,来到了大操场。我问董老师:“老师,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呀?”董老师笑着说:“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女生却说:“还是老一套!我们以为有什么新花样呢?”董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可不一样,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听了这话,我们女生高兴得蹦起有三尺高。

  第二,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这也就是要求做到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相结合。

  例如:

  老师拿来球,女子足球大战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又滚到这边,一会儿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太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踏着,只好空跑一场,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成了个小花脸,那样子真滑稽。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球到了她脚下,她甩开脚,使劲猛踢,“砰”的一声,球就飞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个女球星。

  第三,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例如:

  裁判员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争先恐后,不分上下。在同学们的助威声中,他们竭尽全力,冲向终点。顿时人生鼎沸,加油声、喝彩声响彻整个操场,特别是快到终点时,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

  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例如:

  前面已经围得水泄不通,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进人群,受伤的人已经送往医院了。地上赫然的有一摊殷红的血。一辆自行车翻倒在旁边,车轮朝上,还在慢慢地转着。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愤愤不平地说:现在司机开车真是不要命,在人多的地方都不肯减速。有的叹着气说:人有旦夕祸福,好好的一个人不定什么时候就遇上祸事。也有的说:看情形,这个人伤得不轻,不知还能不能活。一个老大爷一边摇头一边感叹:“现在出门可得小心,一个不留神就要出事儿。”旁边一位年轻姑娘使劲拉着她的男友往外走,“有什么好看的。血淋淋的,吓死人了。”《上学路上》

  在这里着重解说一下,在写场面时,我们除了可以运用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还可以用到空间描写。也就不仅可以写场上的热闹,还可以写场外的热闹,场内与场外就是两个角度的对称,相互映衬,达到很好的结果。比如我们写一场拔河比赛时,除了写场上同学们如何拼命拔河的,我们还可以写场外的同学,又是如何挥动双手,加油呐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