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作文

时间:2024-02-06 17:27:50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设计作文[经典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作文[经典7篇]

设计作文 篇1

  【教学目标】 作文课教案

  回顾、整合、巩固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学会更好地表达,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整合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卡、学生平时习作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回顾整合

  (一)先抑后扬,激趣导入

  1、快速浏览小作文,评评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讨厌”的爸爸

  爸爸是我最亲近的人,怎么会“讨厌”呢?不信,我就说几件他的事给你听听。

  先说吃饭的时候吧,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

  要是他外出学习几天回来,可不得了啦!就像几年没见我一样,没头没脑地亲我,胡子把我的脸都扎痛了。我真有点不情愿。其实我也挺想爸爸的,就是他的亲法不大对我的劲儿。

  你们会说:“你一定不爱你爸爸。”我要说:“我最爱的人就是我那?讨厌?的爸爸。”

  评点与赏析

  小作者敢说起他爸爸的“坏话”,看,“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外出几天回来,“没头没脑地亲我,胡子把我的脸都扎痛了,我真有点不情愿”,他的这种亲法“不大对我的劲儿”。小小年纪就敢说真话,确实不一般。俗话说得好,“童言无忌”嘛。写文章就是要像小作者那样,敢于实话实说,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一篇好的文章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是因为这些文章不但有真实具体的内容,而且有真情实感。要想写出这种生动感人的文章来,一方面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来写,一方面要敢于在叙述的过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注:选自《名师点评中国小学生示范作文精品廊》〕

  2、默读“评点与赏析”,说说如此平实的小作文为什么会被作为示范作文选入作文选。

  3、导入,揭题:本节课就来复习“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讨厌”的爸爸》非常平实,却被作为“示范作文”编入作文选,原因是小作者敢于实话实说,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通过先抑后扬的方法引入,既可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复习、整合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回顾写法。

  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内心的感受?

  2、 你从学过的课文中体会到哪些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1)小组讨论,填写学习卡。

  课 题 内 心 感 受 表 达 方 法 (2)班级汇报、交流。

  (3)梳理、概括最基本的表达方法。

  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于是复习课,对于什么是内心感受,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学生在已往的阅读教学(包括习作练习)中,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比较理性的概括。这个环节通过合作学习,从比较理性的层面,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概括出一些既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又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最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利于整合习作和阅读经验,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更好地表达。这是知识的抽象过程。心理学迁移规律(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指出,“一个人只有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才可以完成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根据这一理论,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基本的读写方法,有利于读写方法的迁移。

  二、巩固运用,综合提高

  (一)重温课文,深入体会

  1、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六年制第十一册)有关课文片段,用“——”画出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读读想想:作者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反馈。

  (二)尝试修改,深入体会

  1、出示一篇学生习作,想想:是否表达内心的感受,应如何修改?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反馈。

  (三)交流经验,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自由拿出自己的习作,对照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是可以说说自己哪个地方做得比较好,自己是怎样做的

  ;二是可以说说哪里做得不好,要怎么改;三是可以互相评评做得好的地方,或提出修改的意见。要求边对照方法,边交流评议,边自主修改。在小组交流时,教师巡回参与交流与指导。

  2、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原则本身,学生就可能认为只有这个例子适用于这个原则,其结果就只有很少的迁移效果。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或其它文章,以及自己的习作来印证已概括出来的读写方法,使概括化的读写方法返回到具体中去,以求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迁移奠定基础。所以,这个环节安排三个层面的'“例证”,力求使知识具体化,为迁移创造条件。第一个层面是重温阅读课文有关片段,进一步体会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这是正面例证;第二个层面是尝试修改一篇习作,这是反面例证;第三个层面是对照方法,重新审视平时习作,交流经验,互相评议,自我修改,以求尝试运用、综合提高。知识的例证过程,是知识的具体化之路,也是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

  三、简要总结,拓展延伸

  1、简要总结。对照板书,引导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体会后,提出在今后的写作中,应注意表达内心的感受,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2、拓展延伸。

  ①修改练习:课后,继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②习作练习:课后,请回忆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情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诗歌、日记、书信等),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知识具体化之后,再次进行综合归纳,并拓展延伸,这是迁移知识的过程。认识的提高是个反复的过程,只有遵循认识规律,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认识,迁移知识,运用知识,化知识为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设计作文 篇2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应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法写景

  2、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会应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

  三、教学课时

  3课时

  四、教学前准备

  1、 范文《荷塘月色》

  2、 选好学生写景观察地点

  第一课时

  1、 下发范文《荷塘月色》

  2、 分析范文写景方法

  A、 范文共写了哪些景?

  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B、 作都是否一开始就写了荷塘之景? 荷塘四周 路的一旁(点明此应用移步换景法写景,并告诉学生什么是移步换景)

C、 作者写荷塘时写了哪些景?作都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此讲明什么是定点观察)

  教师学生探讨形成以下板书

  弥望的荷叶(看)

  开着的荷花 上

  荷花

  花苞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荷香 (发挥想像,用上修辞) (想) 定点观察

  荷塘 闻 像闪电

  荷波(看)

  叶下的流水 (看) 下

  3、作者写月光抓住什么特点来写?写了哪些地方的月光?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讨论形成板书

  照在叶子、花上 下

  月光

  上

  4、作者写了荷塘四周什么景?按什么顺序写的?

  形成板书:

  远近高低都是树,将荷叶围住 整体

  树梢上的远山 远

  树缝里的灯光(没精打彩)

  (想像)

  四周的树

  树上的'蝉声(听)

  水里的蛙(听) 近 局部

  5、总结整篇文章写景方法,并形成整体板书

  1、作者先应用移步转移法粗笔勾勒了小煤屑路,荷塘四周的景,再应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了荷塘,月光,荷塘四周等景,在写景时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荷塘的月色写得静悄,朦胧,传神。(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应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顺序,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景写得优美生动,使文章井井有条。)

  6、安排第二课时观察任务

  1、指明第二课时观察地点――翠竹公园,并简单交待会路过的景点

  2、指明观察重点―――翠竹公园的翠竹林

  3、观察方法指导

  仿照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作方法及写作顺序指导观察景物的角度,形成题纲。

  开头:(略)

  教室翠竹小广场 石板路翠竹林 移步换景(粗笔勾勒) 大小 颜色

  总体特点 气息

  (可观察的角度用上修辞)

  和周围的景构成怎 看(色、状)

  竹叶 想(用上修辞)

  听(声)

  翠竹公园 翠竹林 看(色、状) 定点观察

  竹节

  竹 摸(感觉)

  竹笋(同上)

  阳光照射下的竹

  鸟叫

  丛林四周的景

  结尾:感想或启示

  范文板书:

  小煤屑路 荷塘四周 路的一旁 移步换景

  荷塘月色

  看) 上 荷花 花苞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发挥想像,用上修辞) (想) 荷塘 闻) 荷波(看) 叶下的流水 (看) 下 照在叶子、花上 下 月光 照在树上(树影) 上 树梢上的远山 远 树缝里的灯光(没精打彩) (想像) 四周的树 树上的蝉声(听) 水里的蛙(听) 近 3 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 整体 定点观察 局部

  第二课时

  一、观察准备

  1、 课堂强调注意安全

  2、 再次回顾上节课强调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并提醒学生尽量按上节课指导的方法观察。

  3、 鼓励学生游玩中融入情感,真情品味美景,同时展开合理想象。将景物写得生动优美。

  二、组织学生到翠竹体验情境,指导写作

  1、 引导学生观察翠竹广场――主广场――石板路等景点。边走边提醒学生写下自己看到了什么,这些

  东西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竹林

  A、请学生观察整个竹林是怎样的如大小如何,整体颜色如何,气息如何,和周围构成了怎样画面。将自己观察到的写下写下自己看到此竹林时所感

  B 、局部观察

  (A)请学生观察一棵棵竹子是怎样的,如竹叶、竹节、竹笋是怎样的,像什么,你听到什么,有何感受等。

  (B)请学生观察四周景如何,写出自己感受。

  (C)你还看到了什么?如鸟叫、阳光等。

  三、注意事项

  1、在体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写出自己所听,所看,所嗅,所想。

  2、在学生观察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如初到竹林时,引导学生思考此时想到什么,前人对竹有过哪些描写,哪些是与自己些时心境一致的。闻到竹香时,你内心是怎样的,发挥想像用优美的语言写出。

  3、介绍景物时,按上课时所列提纲介绍指导。

  第三课时

  返回教室进行创作

  1、学生将自己所观察,所记下的文字,根据前面所指导的方法整理出一篇作文。

  2、告诉学生,以后无论写何处之景,都可应用以上方法观察。要注重按一定顺序观察,发挥想像将景物写得生动优美,更重要的是观察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

  1、 注重学生写景方法指导,注重学生亲身感,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2、 通过此次写作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应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方法写景,还学会了在写景过程中想,调动各种感官,发挥想像。并体会到写景过程中,融入自己感情同样重要。

设计作文 篇3

  作为“小小设计家”的我,在考场上见到文题“温馨的设计”可来了兴致。今天,别的不说,就说说我当年参加“小小设计家”比赛的作品典雅古朴的温馨小屋。

  我那温馨小屋后面的青山,像骆驼,像奔马,像神像。山腰云雾缭绕,空灵迷蒙;山顶直插云霄,就像拉开了天地间巨大的帷幕。一条溪流从高山上流淌而下,与青山、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组成一幅迷人的`山水画。溪流的名字叫温馨溪。溪水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溪水真绿,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阳光透射清澈的溪底,红、绿、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闪亮,鱼儿欢快地游动着、跳跃着,想一睹我那温馨小屋的风采与美景。偶尔有桃花瓣漂过,随水流打几个转。一黛粉墨,一黛水墨,真有“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的温馨美景。

  溪水从温馨小屋边欢快地流过,溪畔生长着茂盛的芳草,溪水滋润着芳草愈长愈盛,愈长愈绿,竟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的意蕴。草丛中,点缀了各种各样的野花。这些花你根本叫不上名字来,它们一直生长在这里。花儿颜色淡雅温馨,毫无修饰,毫不张扬,却有着“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的仙骨。

  温馨小屋前面,是一片苍翠的竹林,微风渐起,竹林里“沙沙”作响,数片竹叶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痕迹,最终归于沉寂。一只只小鸟在林间自在地飞来飞去,或飞入青山,或俯首下冲,或林间散步,或枝梢歇息,甚至会落到你的肩头呢。一声声鸟鸣入耳,回荡在林间,更显空旷。竹林中有涓涓细流,阳光透过林隙,洒落斑斓的影子。细流亲吻着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长满着青苔、滑溜溜的石板,给人一种沁透心脾的温馨之感,荡涤着你的心灵。

  青山翠竹环抱着我简单而清净、幽雅而温馨的小屋。我为这小屋也取了温馨的名字:听竹轩。小屋檐壁上攀爬着茂密的藤蔓,纤尘不染。磨光的圆木整齐地重叠成四壁,一切都是就地取材。门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桃源图,不远处窗户敞开着,阳光顺着窗户淌进来,在书桌上留下一个斑驳的影子。临窗而观,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忘情,使你陶醉,使你徘徊于温馨的梦幻之中。

  我的歌声倒影清涟,我的心情平滑如镜,在这温馨的小屋里,藏着我童年的芬芳,温暖每一刻的我。

设计作文 篇4

  再有半个月我们就要回姥姥家了,妈妈让我设计回姥姥家的路线。

  中午,妈妈跟我说回姥姥家要路过北京,妈妈跟我说了姥姥家的城市。我上网查了一下,然后大致归置了一下去姥姥家的乘车路线。

  首先我们要我坐郑州晚上10:00到北京西站的火车,第2天早上大概5:00就到北京了。这样我们一上火车就可以在车上,美美的'睡一晚上。第2天一大早到北京,然后我们直接坐公交车去天安门广场。我特别想看升国旗。可是没有合适的火车跟不上时间,所以我们看不到升国旗。这真的是很遗憾!

  我们大概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然后来到天安门。我想我们应该要在天安门转两个小时。我要站到天安门的城楼上看一下,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像不像书里说的那样雄伟壮观。

  转完天安门,我们要去故宫转一下。我要参观一下,看故宫是不是像书上写的那个样子。“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在古代也叫紫金城。”故宫是不是那么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古色古香、雄伟壮观。我们要用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游览故宫,我要看一看故宫每一个地方。

  逛完故宫我们要坐公交车,赶到北京站去坐下午4:00去姥姥家的火车。大概到第二天中午12:00多就到姥姥家的市里。我们在坐2个小时的汽车就到姥姥家了。

  这就是我设计去姥姥家的路线。

设计作文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丰富学生的语感,提升其语文综合素质。

  2 让学生了解比喻句、拟人句,感受比喻句、拟人句的优点。

  3 积累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4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从故事中感受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并运用。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名词短语。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短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短语意思。

  5、再次齐读词语,仿造着再说几个短语。

  二.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形象、生动”:

  1.学生自由读句子,自读自悟。

  2.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3.自由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 小组评读,体会比喻句、拟人句的生动和形象。

  5 自己也试着说几句这样的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学习“成语故事”。

 1 自由读短文。

  2 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 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

  作文

 习作的主题:校园的风景

  习作的目的: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注意观察的习惯。

  2、练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3、学会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法写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每天,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已经和你的童年生活融为一体,一提起校园,你一定会感到格外的熟悉和亲切。你可以把校园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大家读题,想想习作有哪些要求?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最喜欢校园的(),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

  下课了,同学们都想小鸟一样飞出教室。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作要有顺序,注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

  三、导航,打开思路

 1、你可以按照方位顺序。先逐一简略介绍校园的景物及其特点作用,再祥写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最后由景及人,略写一下校园里同学们的活动。

  2、你还可以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写出它的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或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我爱校园》《校园一角》《校园的四季》)

  第二课时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教学板书设计

设计作文 篇6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可是,你为自己设计过一天吗?哈哈,我相信你肯定没有吧!那么,就来听听我自己为我设计的明天吧!

  是打扮自己呢,还是让自己做试卷呢……我的`脑海里不断想出许多想法。对了,我的班主任常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因此,我突然想到了“乐于助人”这四个字。

  在去“阳光喔”上学的公交车上,挤满了老人,大人和小孩。我突然想到“让座”。我发现有一位老爷爷手拿拐杖,正一步一步向我走过来。我连忙对那个老爷爷说:“老爷爷,请您坐下吧!”老爷爷满面春风地对我说:“真是个好女孩。”说完,老爷爷伸出大拇指来夸赞我。此时此刻,我感到一阵暖流流进我的心田。原来,做一件好事,就是为自己的生活点上绚丽多彩的颜色,为自己设计更美好的明天。

  下午该干什么呢?我突然看到一个香蕉皮孤单地躺在马路中间,不如当一次小小清洁工吧!让我们美丽的城市多一份清新,少一次污染。

  于是,我戴上手套,拿起垃圾钳。哦,对了,别忘记戴上口罩哦!来到马路边,只见瓜皮纸屑到处都是,嘴动不如手动,我行动了起来。

  半天之后,我累得腰酸背疼。当我抬起头时,看到马路上一尘不染,心情感到无比舒畅。

  我的一天已经设计完了,也该说说你的了吧!

设计作文 篇7

  上周我给学生们上了节作文课。因为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初三年级的特别害怕写作文的孩子们,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在想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们对“写作”的畏惧感呢?我打算认真地倾听一下同学们的心声。因此在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我向同学们提了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写作文难吗?具体难在哪里?”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学生们也许也许也是感受到了我的真诚,也许是少了课堂的约束,表现的特别积极。有的说:“没有内容可写”。有的说:“不知道怎么把要写的内容表达出来”。有的说:“写出来的内容像白开水,越写越没信心了”。听了学生的发言,我心里有底了。学生们在写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同学们很少留心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缺少了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忽略了对写作技法的归纳和演练。

  三、缺乏必要的文辞积累,文章缺乏文采。既然找准了病根,那就得趁热打铁,对症下药。

  在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标题:“三句话写好作文”。学生们这下可炸了锅。有的人表示怀疑,有的人迫切想知道究竟是那三句话。在学生的“千呼万唤”中我板书了这三句话并作出了简明的解释:

  一、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及格)

  二、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并有文采。(优秀)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并有自己的.感悟。(高分)。公布答案后,学生似乎对我的说法将信将疑。于是,我拿出了事先准备的两篇中考考场作文(《怀念葱油饼相伴的日子》、《那一刻我长大了》),请学生们当一回“小老师”评判一下文章写得怎么样。接下来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同学说:两篇文章的作者都从生活小事中感受到了真情。有的同学说:《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文章,作者观察很细致,用词也特别准确,也很有文采。譬如,作者写因为天气热,补鞋子的老爷爷额上渗出了汗珠。用“渗”而不是“流”。待学生评判完毕,当我告知学生这两篇作文就是今年中考的高分作文时,学生终于信服了写在黑板上的三句话。最后,我给学生们提出了有关写作的两点希望:

  一、多观察,多练笔。

  二、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记小事,书真情。

  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些写作上的启发。但课堂有限学习无限,要想让学生们真正地爱上写作,写好作文,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会学生立足生活,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