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必备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元宵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山山麓,地属襄樊管辖,是个版土面积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总人口六十万人的小县城。原名思安,因境内有漳河,故改思安县为南漳县。
小学时有篇课文叫《西门豹》,讲的是西门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课文里西门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时年纪小,以为这漳河便是这打从家乡门前流过的小河,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才晓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阳,比南漳县城都有名。
南漳这小县也终于没负了“思安”这名讳,绝不树大招风,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没人知晓襄樊有个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这毕竟丝毫不影响这小县城的和乐。淳朴的家乡人,就如此安定地在这块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着。老人们三两聚在树下闲聊,大人们起着自行车在不太宽敞的马路上来回穿梭,孩子们专心地坐在讲堂听老师讲解。街道或许并不繁华,没有繁弦急管,也没有火树银花和灯红酒绿,却安详而端庄。岁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叶上慢慢流淌。
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自然被这个一心祈求平安的小县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南漳不是个富裕的小城,没有太多的财力来举办灯会。可这并不影响家乡人赏灯的情趣。小巷里,小贩摆弄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牢牢拽着妈妈衣角的孩子睁大眼睛望着花花绿绿的闪光物,央求着。大人无奈地望着孩子,掏出钱交给满脸笑容的小贩。孩子得了心爱的玩具,高兴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这些,我都会想起自己那如梦般干净淳朴的童年——
提着哥哥的旧灯笼,在家里各个角落晃悠,唱着奶奶教的童谣:
“照啥子啊?照虫蝇儿蚂蚁。照死老(了)吧?照死老(了)……”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2
“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这在我的家乡是元宵节的习俗。在这热闹的一天中,我们会吃汤圆、迎灯等,在这天里,我们会体会到“闹”元宵。
在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做汤圆,汤圆象征团圆美满,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先把糯米粉用开水烫好,再和好面团后醒发一小时,再准备好自己喜欢的馅,接着把糯米面团分成一部分一部分摁扁,放入馅料,捏好,去掉多余部分的面团,弄成一个个的小圆形。最后把它们都放进锅中煮熟。
等家里人回来后,把汤圆盛在碗上,每人一碗。我一闻,“哇,好香啊!”我叫到。刚会说“婴语”的小孩子,会帮忙做家务的.大孩子,白发苍苍的老孩子,只要提到汤圆,谁不想马上吃一口呢。我大叫道:“哈哈哈,我要吃三碗,你们自己分配剩下的。”我一口吃下去,忍不住想吃第二口、第三口……吃完后,我的肚子变成了一块大石头,重得我一步也走不了了。这种感觉像是石头压在一张纸上,就像有狂风暴雨也起不来。
太阳落山了,元宵节又一个高潮向我们冲来,它便是迎灯。听爷爷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迷路降落人间,却被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天神知道后十分震怒,就让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间降火,把人们烧死。天帝的女儿十分善良,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众人知道后十分焦急。过了会,有位老人想出个法子,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日,每户人家都在家中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花,让天帝以为人们被烧死了。在那一天,天兵看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报告天帝人们被烧死了,人们才保住性命,从此以后,正月十五家家挂灯笼。”
我们先到庙前,等待佛祖,跟着佛祖走,打开灯,跟着佛祖在家乡逛一圈,后来人越来越多,整个队伍人山人海,就像一条火龙来这做客。有些人家拿出贡品祭拜,有些人家放鞭炮,有些人家跟着走。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那里就有炮声,这个夜里炮声不断,有的人放烟花,有的放超大威力的炮,有的放小型炮。我们一路上跑来跑去的,就像小偷偷了东西一样,不知疲倦。那惊天动地的炮声吞噬了我们的说笑声。
那“噼里啪啦”的声音还时时在我耳边徘徊,我盼望它明年元宵早点到来。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3
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之一,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那么我的家乡——安阳,在这一天要干什么呢?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了。玉、用糯米面做皮,用芝麻花生等做馅儿。望着一个个又大又圆,珍珠般的元宵,一定会忍不住多吃几个。
除了吃元宵外,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习俗——赏花灯。到了大街上一看,必定会大吃一惊:自己一定是在灯的'海洋吧!什么走马灯、宫灯、纸灯比比皆是!灯上的图案那更是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人物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让每个经过的小孩子都驻足欣赏,止不住的啧啧赞叹!
在这一天,猜灯谜更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站在灯谜前绞尽脑汁的猜着谜底。而谜底更是奇奇怪怪,让人意想不到。每当谜底公布时,人们总会拍着自己的头,说:“唉!我怎么没想到呢!”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接下来就是放烟花了,每个人都盼望着这一时刻。“砰!”随着一声巨响,一个烟花便在天空上绽放开来烟花的样子各式各样:有的像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像金光闪闪的龙,还有的像洁白无瑕的雪花,真是太漂亮了!让人目不暇接!
家乡的元宵节过得真是精彩,真是热闹,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我的家乡这一天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一天。一到晚上,大大小小的人们都从各个地方汇聚到这里,到处人山人海。特别是花灯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整个西华公园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到摆好摊位,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到晚上八点多钟,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象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整个城区都沸腾了……五彩的花灯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接着妈妈给我讲了关于元宵节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们的性命,人们就组织起来打猛兽,一只神鸟不小心被一位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着百姓受难,于是偷偷来到人间,把消息告诉了大家,众人一听,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个老人想出了个法子,他说:“在那一天内,每户人家都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以为人间着火了。”大家听了,乐得直拍手。到了正月十五日,天帝往下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着火了,心中大块。人们就这样保住了性命。
我听了后更爱我的家乡,爱家乡传统的文化与历史,爱家乡的如画风景,更爱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这里的每一个节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喜气洋洋。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的元宵节有多热闹吧!
傍晚七点多,我就拉着妈妈去星月广场看花灯。到了星月广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八个用塑料花装饰的大字:“幸福、和谐、富民、安康。”街道两旁热闹非凡,有卖孔明灯、红牛角灯……的小摊,我便停在一个小摊的前面,让妈妈买了一个孔明灯。
然后我和妈妈就开始看花灯。啊!广场上到处亮堂堂,远远望去,点点灯光在黑暗的衬托下与天空中的星星融为一体。正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呀!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这里的周围挂着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望着这些数不胜数的花灯,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星星。看,这个花灯上画着嫦娥与后羿;看,那个花灯上画着一棵很高的槐树;哎,那边还有一连串不同造型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猫……等等。花灯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犹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着合影,相机闪个不停。
看完花灯,我和妈妈坐在一个楼梯休息,看见有许多人在放孔明灯,我便让妈妈和我一起放孔明灯。妈妈把孔明灯从袋子里取出来,把铁架子支好,我用手把孔明灯撑起来,妈妈马上把孔明灯下面的那一小块蜡点着了,我把孔明灯轻轻地往上一推,它就飞起来了。我的孔明灯越飞越高,天上的孔明灯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眼睛始终盯着属于我自己的那个孔明灯……
放完孔明灯之后,我就和妈妈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花灯可真漂亮,真希望家乡一年有好几个象这样的元宵节,这样我就可以多看几眼那美丽的花灯了,还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灯。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6
在我的家乡福州,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热闹非凡的。
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三元”,正月十五称之为“上元”,因为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称为上元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
这一天,人们都到街上去看舞龙,那舞龙的人技艺十分了得,长长的舞龙队伍,把龙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晚上,大家都会到大街上看元宵花灯,猜灯谜。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令人大饱眼福。你看,有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有神采奕奕的“小公鸡”,还有那神气活现的凤凰……真是太好看了!
元宵节的晚上,小孩们还会折出许多小纸船,在小船中间放上蜡烛,点燃后许愿,然后慢慢放进小河中,让美丽的小船满载“希望”启航!
这时,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只见天空中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每一个人都会被这美丽的景象所迷住!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7
元宵节是继春节的另外一个高潮,每当这时候,便会有一些习俗。例如,吃汤圆、搭灯笼、舞狮子、闹社火、这些习俗中最盛大的便是闹社火和舞狮子了。
今年的十五,异常热闹,我们一家早早地赶往广场,却发现早已经挤不进去了,十几个装备精良的特警官兵站在广场的两个口子上,昂首挺胸,神采奕奕,堵着不让人们进入人山人海的广场。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传统的'民间艺术。每逢过元宵节时,人们便会请出狮子来舞狮子。舞狮子是一千年前的人开始发掘并表演的,在旧时被人称为“太平乐”,而舞狮子在唐朝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狮子舞在当时已经成了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项目。
在今年十五元宵节的第一个节目就是舞狮子,六只狮子精神抖擞,在轩辕广场的正中央立着的梅桩上,忽上忽下,每根梅花桩大约有两三米高,狮子先从一米的木桩上上去,然后依次跳跃。它们在那些梅花桩上蹿下跳,做着高难度动作,观众们拍手叫好。那六只代表这六六大顺的狮子很快活得做着一些高难度动作,展示了喜怒哀乐的心境,排列整齐的那六只狮子做着向观众们拜年的动作,观众们都笑逐颜开。
还有一个节目着实体现了农民人的生活。一头黄牛在耕地,有的撒麦子,有的撒化肥,有的织布,男耕女织,体现出了农民人的淳朴和善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今年的元宵节着重展示了农民人的生活习惯,展示新时代,农村的文化魅力,激励农民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