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因此,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准确分析调查结果,明确给出调查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小学生调研报告,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1】小学生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学习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成效,直接影响学生个性与人格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根据我们平时的观察、了解,目前我市小学中的一些学生分还没有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动力。为了改变现状,寻找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深入本市城乡小学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法。
问卷法:学生问卷。
观察法:随堂听课,检查学生作业本。
访谈法:师生座谈会。
定量、定性分析。
(二)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
1、时间:2008年3月—5月。
2、对象与范围:随机确定6所小学作为课堂教学情况调查对象(八甲镇长塘小学、实验小学、松柏镇新联小学、陂面镇中心小学、永宁镇红光小学和石望镇建设小学);随机确定6所小学作为作业情况调查的对象(石望镇中心小学、新和小学,春城城北小学、升平小学,八甲镇徐屋小学,河口镇龙门小学和圭岗镇马催小学);选取3所小学169名学生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春城一小三年级1个班64人,合水中心小学四年级1个班50人,春城崆峒小学五年级1个班55人)。
三、调查结果
(一)学习态度方面。
在调查问卷中有四道题目是关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
1、上课时你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吗?
在169份调查问卷中,有40%的学生是积极参加的,有57%的学生表现一般,还有3%的学生不参加。
2、在课堂小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现怎样?(A积极发表意见;B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C不参与)
3、课堂上你会认真倾听同学回答问题或老师讲解吗?(A会;B有时会;C不会)
从以上的两道(2、3题)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倾听”,但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发表意见的学生为数不多。
以上的三个方面,问卷结果和我们的听课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学生听课率还比较高,大部分学生听课都比较认真,而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多;主动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被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基本上是各占一半。以上这些方面,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城区小学的学生比山区小学的学生表现会好一些。
在学习态度方面,通过和老师的交谈还了解到:勤学好问的学生在一班中大约占五分二,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刻苦精神。
调查问卷的第4道题目是:
你最喜欢哪一门学科?(A语文;B数学;C英语;D美术;E音乐;F体育;G其他)
本题目目的是想了解学生的兴趣情况。从调查问卷和我们的访谈中了解到,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不一定就是主科,而是他们最喜欢的老师任教的哪一个科。例如在调查的三个班中,其中有一个班的体育科、有一班的音乐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次才是语文、数学科。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是因为这个老师的课上得好,生动、有趣。
(二)学习习惯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9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练习能独立思考完成后等候展示思维过程”(“等待同学或老师说了再做”的学生只占10%);9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城区小学有80%的学生有看课外书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等。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
我们检查了6所小学学生的语文、数学作业,其中有3所学校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做得比较好,还有3所小学的学生作业质量普遍比较差,表现在字迹不端正,随意涂改,不整洁,正确率不高。听课观察:写字的姿势不正确,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不多。
2、预习、复习习惯尚未“定型”。
调查问卷显示,做到“经常预习、复习”的学生占27%,“有时预习、复习”的学生占52%,“老师布置就会预习和复习”的学生占21%。通过我们与老师、学生的交谈,了解到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这就充分地说明了学生能自觉对学科内容进行预习、复习的习惯尚未形成。
3、缺乏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听课观察:例如语文课,教师要求读完课文后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已的意见,但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学生为数不多,大部分学生都是等待,一旦老师提问便“沉默是金”。有的课堂上表面热闹,有问有答,实际情况是除了几个优秀的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外,不少学生都是等待其他同学或老师的答案,或是随声附和,自己根本不动脑筋思考问题。
4、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调查问卷的3所小学中,其中有一所是城区小学,两所是农村小学。城区小学的学生有看课外书习惯的占了80%,而农村小学的学生仅占35%。
四、原因分析
1、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观察和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遇到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时,常常会推给班主任或家长,而很少主动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纳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中,更少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系统培养。多数教师重视的都是学习结果(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陈旧,如“满堂灌”、“填鸭式”等,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没有提问、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发言的机会。有的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或不正确,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提问不明确,启发性不强,问题质量差等,学生不知从何答起或回答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参与方法不明确,讨论的`问题交待不清等,致使学生无所适从。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教师在课堂上随手画圆,画出的圆似圆非圆;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等。这样的教学环境,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学生怎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3、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法。
例如,老师对学生存在的作业书写马虎、糊涂不洁的情况,有的老师放任自流,不向学生提出要求,也没有帮助学生改正的任何措施,随学生之便。结果,造成学生的作业一次比一次糟糕。这是老师对学生学习不负责的一种表现。
当然,社会、家庭等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造成较大的影响。
五、问题对策
1、学校、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给予高度的重视。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纳入各科的教学计划,并制订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一个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就说他对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就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的任务或目标;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学习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形成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要及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活动去改变原有的态度。教师持续的要求和及时的表扬是改变旧的不良态度、形成新态度的前提。我们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要学习认真、扎实,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不耻下问,上课精神集中,认真听讲,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力求正确无误,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上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力求全面发展等。
特别是差生,老师更加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加他们的学习勇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辅导,使他们不断得到进步。
3、改革课堂教学,使学生端正态度、养成习惯。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样的环境里,课堂就会变成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课,喜欢读书,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努力探索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学会赏识学生,课堂上给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努力转变角色,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要给时间、空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合作学习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大胆提问、敢于发言、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品质。
4、建立目标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它将对于人生、事业、生活起着经常性、永久性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按照下面的一些方面去要求:
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认真上课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学习分析的习惯、讲究效率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阅读书报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依据新课程理念,我们认为要把以上这些常规习惯逐步打造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即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包括诸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注重实践,学会思维,掌握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中,经常检查、督促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教师应该经常布置和检查学生的学科预习、复习情况,鼓励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通过教学常规教学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小学生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行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我小组于2012年11月对本校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课内外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进一步分析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本校学生的常规工作制度,以便于在下学期建立严格的检查、评价制度,同时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我校特色。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一至五年级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回收130份,回收率100%。我们按学生人数30%的比例随机抽取21份问卷进行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养成教育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两部分。
三、调查结果:
(一)学生行为、学习习惯
(1)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完成 90%; 需父母提醒督催10%;
(2)与别人交流使用礼貌用语:经常使用76%;偶尔使用19%;从不使用5%
(3)自主准备学习用品:主动准备86%; 靠父母提醒帮助14%
(4)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主动帮助76%;经提醒帮助24%;
(5)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主动62% ; 需要老师点名提醒38%
(6)遇到难题主动请教老师同学:积极主动请教老师43% ;消极等待 57%.
(7)合理安排节假日生活、学习:自主合理安排57% ;靠家长督促43%.
(8)遵守时间按时上、下学:能够遵守时间按时上、下学86% ; 偶尔迟到校、晚回家14%。
(9)老师在与不在的表现:老师在与不在都一样67%;有时候一样29%;完全不一样4%
(10)对老师的喜好是否影响学习成绩:是影响4%; 有时候受影响10%;完全不受影响86%。
(11)学习时候是否有下意识动作:有时候有43%; 没有57%。
(12)对待考试的态度、心理素质:认真答题不紧张57%; 有时马虎紧张33%;临考紧张10%。
(13)是否在书上乱写乱花:完全不会76%; 有时候会20%; 经常性乱写乱画4%。
(14)公共卫生:坚持爱护公共卫生76%;有时候不能坚持24%。
(15)交通安全:能坚持遵守交通规则86%;有时候不能够坚持14%。
(二)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认识、态度、方法
(1)认为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的关系:非常重要占100%
(2)关心孩子的哪方面:关注学习成绩43% ;关注身体健康33%;关注品德修养24%。
(3)对低年级孩子自理性的认识:非常必要67%; 应该提倡22%; 孩子还小为时过早11%。
(4)孩子在家自己起床收拾书包床铺:能够独立完成72% ; 靠父母督促、帮助28%。
(5)对孩子家庭作业的态度:亲自陪同并检查52%; 交给孩子检查方法25%; 只是简单过问一下24%; 不在家或不关心19%。
(7)给孩子买课外书的:从没买过28%; 有没买过78%。
(8)经常和孩子沟通的:经常沟通的81% 偶尔沟通19%。
(9)沟通方式中:命令式10% ;平等交流86%; 哀求式4%.
(10)对孩子在校的表现:基本了解的95% ;非常了解5% 。
(11)孩子成绩不好时:持鼓励态度20% ; 持批评态度并分析原因80%。
(12)知道家人生日的:全都知道10%; 只知道一两个40%;基本不知道50%。
(13)知道父母挣钱辛苦并节约的:知道并做到50%;知道,有时候做到40%; 完全不明白10%。
(14)认为孩子缺乏感恩的原因:家庭教育原因20% ;社会原因35%;孩子自身原因45%。
四、问题分析与思考:
(一)总体分析:
1、从调查的情况看,我校学生很多方面的习惯良好,比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经常使用礼貌用语、遵守作息时间、独立整理学习用品、爱护公共卫生和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都还令人满意,但在积极主动回答问题、遇到难题不积极主动寻求解决、不能合理安排节假日生活、对待考试的心理素质等方面有所欠缺。虽然我校对行为习惯教育一直很重视,学生的习惯也在大氛围中较好地养成,但这次调查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教育在一些方面还有待加强;我们抓行为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2、从调查情况看,我校区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非常重视,普遍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家校沟通做得较好。但同时在监督孩子学习、增加孩子课外阅读、扩大孩子知识面等方面做得有所欠缺。
(二)调查对我们的启示:
(1)有76%的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坚持使用礼貌用语,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但部分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有部分学生与别人交流偶尔使用礼貌用语,在课后和校外却不能做到使用礼貌用语。这与个别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系。
(2)有24%的.学生保持公共卫生方面较被动,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今后卫生宣传的力度应再加强,引起足够的重视。
(3)有14%的学生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不够稳定,时好时坏,这是个值得重视的事情,急需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4)有24%的学生要在别人提醒下才能帮助别人,这说明学生的自觉意识还比较单薄,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
(5)能积极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达到多数,但少数学生的作业习惯有待改进。
(7)学生的写字姿势不容乐观,有半数学生需要别人提醒才能注意写字的姿势,这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写字姿势的正确,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8)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对学过的知识不能经常的复习巩固的学生占很大比例,这就导致学生知识面窄,造成学困生转化效果差,难度大。这既与教师课堂评价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有关系,也与家长不能及时督促检查有关系,这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以后不断进行家校联合,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五、采取对策:
1、制定本校学生常规工作制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积极开展常规教育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道德认识,为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
3、教室身先士卒做表率,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4、家校结合,形成合力。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们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做法进行交流,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教育连续性,提高教育实效性。
5、及时表扬进步大的学生,批评不良现象。督促落后同学进行反思,找出养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
6、开展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家长评,明确待达标要求,以评价促养成,循序渐进鼓励评价提高。
7、积极开展“争做文明小标兵”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习身边榜样,如: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高的教育氛围,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
【小学生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生调研报告04-24
小学生环保调研报告02-26
小学生近视眼调研报告10-25
调研酒店的调研报告优秀10-21
雕塑调研报告11-02
金融调研报告04-20
汽车调研报告07-16
能源调研报告07-16
离婚调研报告01-19
教材调研报告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