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化不息,红楼永存-读《红楼梦》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不息,红楼永存-读《红楼梦》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曲自述道尽作者不易。在一个夜色凉如水,月色清如许的夜晚,枕着悠悠清风,我走进了那令人心驰神往的凄美红楼。
一曲红楼,哀婉的曲调道出千万叹息。这叹息铿锵地说出封建社会的黑暗,这叹息有力地道出平民百姓的痛苦。表面上的国运昌盛,实际上的艰难不堪;王公贵族的纸醉金迷,底层百姓的生不如死,这些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真实写照,是当时无数百姓的心中苦楚,是当时令人心死的封建文化。在以贾、史、王、薛为代表的大家族中,无休止的勾心斗角导致了最后的家破人亡。黛玉的悲剧,始于封建社会的黑暗,始于封建社会的腐朽,不知多少多情的女子,多才的男子,一生穷困潦倒,最终死于非命。不公的年代,腐朽的年代!
一曲红楼,朦胧的曲调蕴含无数的梦。佛说,千百世的回首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前世的甘露之惠,今生用泪来偿还。“都说是金玉良缘,俺只信木石前盟”的林黛玉吟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带着怜花惜花的情怀,怀着对宝玉的丝丝爱恋,最终“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的泪尽身亡。“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的薛宝钗本是大家闺秀,才情具备,与宝玉有金玉良缘一说。但宝玉心中只有黛玉,无奈之下只得与宝玉草草完婚。最终宝玉出家而她孤独终老。迎春病死夫家,探春远嫁海外,湘云夫死守寡,惜春常伴青灯古佛,妙玉被劫清白被毁,香菱难产而亡……多少女子梦碎大观园,多少家族由盛转衰。无情的年代,残酷的年代!
一曲红楼,悠长的曲调包含坎坷历史。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随着红楼的演变深入人心。宝黛之苦情,钗玉之羁绊演绎出一段不同凡响的爱情之路。宝黛本是相爱之人,却因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善终;钗玉则因贾母之言羁绊一生。有情人未成眷属,终于,绛珠魂归离恨天,神瑛看破红尘心已死,情路坎坷终究未修成正果。从古至今,“盛极必衰”像一个诅咒纠缠着每个朝代和每个家族,红楼中的大家族终是没有逃离这恶毒的言语。在他们鼎盛的时候,一掷千金为笑颜;在他们衰落的时候,勾心斗角为钱财。富贵的时候世人皆是亲,贫苦的时候亲人也陌路。凄苦的年代,虚假的年代!
红,本是绚丽的色彩。红楼中红,又多了一抹凄凉,多了一抹残酷,多了一抹隐忍。倚望红楼,感受“梦如人生”,正如宝玉始于荣华,一生虚无缥缈,感慨人生,最终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清冷的晚风撩起帘幕,合上书本,轻掩眼眸,回味红楼众人,感受红楼文化。品一口香茗,枕一缕清风,梦断那如烟似雨的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