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大历史》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0:59:03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敦煌大历史》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敦煌大历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敦煌大历史》读后感

  说起敦煌,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首先想到莫高窟,想到石窟的壁画,所谓“世人只闻敦煌之名,却不识敦煌的千姿百态”。读完《敦煌大历史》,我对敦煌有了全新的了解。

  正如作者邢耀龙所说:“敦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边境小城,像一枚看似微不足道的纺轮,但大历史的很多线索却都在这里丝丝入扣。”这个边境小城,承载着中国的大历史,它是汉唐的一扇窗,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是中华文化宝库,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独特的文化遗产。

  读《敦煌大历史》,我惊喜又震撼,恍如进入宝山。这是一本关于敦煌历史和文化的大众读本,全书共分十八章,按时间线为读者梳理了敦煌地区的千年时光。以张骞回到长安开篇,一路讲到汉朝的信息传递;从河西儒学脉流,讲到三大石窟的起落;从孙悟空和敦煌,讲到西夏……书中有传奇的人物,有金戈铁马的历史往事,有灿烂的文化,更有薪火相传的精神。这样的古今隔空对话,让我与书中的丝路人共情“喜怒忧思悲恐凉”;让我打破对吴承恩《西游记》中那个胆小迂腐的唐僧的刻板印象,认识了一个独步19年西域取经、游学的玄奘;让我明白,是张骞、卫青、霍去病等一个个伟大历史人物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敦煌历史。

  读《敦煌大历史》,我为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化而自豪。“敦,大也;煌,盛也”,敦煌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敦煌是一个由移民建立起来的城市,三苗人是敦煌的第一批移民,而后因移民而兴,也因移民而衰,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坐落于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敦煌,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读此书,如行走在文化历史长河中,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读《敦煌大历史》,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敦煌情怀所感动。邢耀龙,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的一名“90后”敦煌学学者、历史作家、诗人,被网友誉为“敦煌扫地僧”、新时代的“守窟人”。正因为作者和千年石窟的日夜相伴,才让我们在阅读时感受到他身上渗透进骨髓的文化浸淫,历史和艺术相融的精神之恋。往事越千年,一代代守窟人的执着与孤寂,让敦煌的故事延绵不断,使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得以弘扬,历史精神为时代所坚守。

  打开敦煌的大门,历史在此刻是凝固的华夏乐章,让我们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