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2:53: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读后感

  刘小川的传记《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行文简略,篇幅短小,然笔力千钧,一言一语无不凝聚着作者的独立思考。我在读的过程中,时不时会被金句击中,像“愤怒的鲁迅,文字却是平静的。这种文字风格,是三十年的血与火逼出来的”“激烈的人往往能平和,脾气大的人往往心肠好,迥异于乡愿之辈”等,细细品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童年的鲁迅,家境富裕,十三岁时,家道中落,痛苦而漫长的精神探索发端于此,到南京求学,看到矿井下“鬼一般工作着”的穷人,满街看新式陆军热闹的民众又刺激着他,价值观趋于成形。而后留学日本,他在观看日俄战争的纪实片时,发现同胞们神情麻木,决定弃医从文,医治国民的灵魂。世人眼里的鲁迅,文学家是第一位的。而作者一反常态,坚称“是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决定了作为文学家的鲁迅”。鲁迅的思想发轫于进化论,但并没有局限于此,看到庸众想到沙聚之邦,洞彻了殖民主义者险恶的用心,这些过人之处让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

  因庸医延误了父亲的病而憎恨中医,作者指出这是鲁迅的偏执;在鲁迅烧毁祖父的日记、大骂国粹两件事上,作者认为这“做过头骂过头了”;鲁迅把汉字、汉语视为民族衰落的病根,一度想拿母语开刀,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批评,但也委婉提到普希金、别林斯基等几代人的努力让21世纪的俄罗斯重新崛起;有时也直接批评说:“鲁迅对孔子、老子、庄子的思考,穿透力是不够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军阀、反动派、封建遗老遗少以及走狗帮凶帮闲们深恶痛绝,满腔怒火化为枪、匕首向他们投刺;可对于如左联五烈士、萧红萧军,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尤其是忙里偷闲帮青年们改稿、提建议,光信件就写了3500多封。他一方面认同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敢于为民请命的“脊梁”,另一方面亮出的是彻底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决不妥协。他既是愤怒者,也是美好生活的揭示者、赞美者。

  作者凭借精湛的西方哲学修为,主要融入海德格尔的哲思来评价鲁迅。鲁迅对俄国、德国的文学与经典钟情,并渴望到德国留学,无独有偶,中国现代两大美学家朱光潜、宗白华也曾在德国求学,作为追随蔡元培倡导美育论的鲁迅最终没有到过德国,确是一大遗憾;写鲁迅直到晚年不变的动手习惯,点出雨果、尼采、列夫·托尔斯泰、维特根斯坦都是干体力活的好把式来映衬。

  写鲁迅的传记,刘小川不是唯一的,但这种表达方式肯定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