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慧”爱学生》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慧”爱学生》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爱是什么?借用现在的时令词来说,她是教育的滤镜,是教师的神颜担当,心中有爱的教师更容易受学生欢迎。可是,如何爱,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爱,是学生成长需要的爱呢?
桂贤娣老师在《“慧”爱学生》这本书中揭示了答案。
桂老师是我们武汉的名师,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但真实的记录了许多桂老师与她的学生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里都蕴藏着爱的智慧,饱含着教育的情怀。她在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当中,不断探索师爱的规律,提炼出一套“因生给爱”的方法。她说:“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宽容;屡错生爱在启迪;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普通生爱在指引;个性生爱在尊重……”这就是因生给爱法。因生给爱,是智慧的爱,是理智的爱,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合理施爱,教师不仅仅要讲究施爱的方法,同时也要把握施爱的规律。在本书中,桂老师通过真实的教育故事,让我们认识了师爱的规律,也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揭示了师爱的内涵,形象的回答了师爱是什么。
小学的教学工作,繁琐沉重的日子多,舒坦快乐的时候少。低年级,教学任务轻一点,可是孩子调皮懵懂,不好管;高年级,孩子稍稍懂事能干,但是教学任务又重一些。教师们的日常,郁闷阴霾多过阳光灿烂。可是,同样身处一线的桂老师为什么精力无穷,每天那么有劲儿,那么有爱呢?
她在书中说:“我曾经也很苦恼,我每天怎么要处理这么多事情呢?怎么教个小学这么累呢?孩子腿不好,就要扶着他上厕所,一天几次;一个孩子得了中耳炎,每天要给他擦几遍药……但是每当我面对他们看到他们的笑容,感受到他们在老师的关爱下焕然一新,我感觉自己置身于一片朝阳之中,我的工作是在朝阳中作息,我甚至觉得他们是生命给我的特别馈赠,是生活发给我的特别福利,我仅用一点的爱,交换着孩子身上蓬勃的朝气,我除了感动与感恩,除了努力工作,我还能做什么呢?爱,也让我获得了心灵的成长。”
这段话提醒着我,首先,要像桂老师一样热爱这份工作,热爱学生,并从学生的成长中去发现教育的价值。
所以,如果要在工作当中趟出一条轻松而愉快的路,不仅仅是基于自身的经验,也不能单纯的凭借直觉去关怀学生,而是要去研究各路性格鲜明的学生,更要研究各种心路历程的家长,探索教育的规律,努力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品质,让平凡的工作变得有滋有味,充满灵动和生机,最后惠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那么,我们也将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
读书,学习,借他人智慧,丰盈我们的教育人生,“慧”爱学生的老师,一定是豁达、开放、民主、智慧的好老师!
摘抄:
1.教育,不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输入,更是家庭、社会、学校的三方协作。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实际上具有复杂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开放老师的心态,理解家长,尊重孩子,你要能够尊重他人不同的教育方式,找到他这么做的心理动机。这就是教师的智慧,也是爱的艺术。
2.很多老师都会因为学生犯错而头疼不已,但我认为不犯错的学生是没有的。平心而论,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时常会犯错,何况一个几岁的孩童呢,泰戈尔说:“如果你把错误关在门外,真理也会被关在门外。〞所以,正确的对待错误,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3.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向果园的园丁精心的照看嫁接到野生植物上的果树,爱护它的每一枝、每一叶那样,爱护和保持孩子们身上的一切好品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去揭穿儿童的不好的、错误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所有缺点公之于众,而应该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让机体看到的首先是每个儿童的优点,这才是育人的艺术所在。”
4.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属于“积极心理暗示”,我们对过失生的引导表达出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观念,才能激发他们的正向动能。
5.只聚焦孩子过失的老师,便会对孩子充满了否定和失望,必然会表现出消极、抱怨的教育态度,而对孩子充满信任和期待的老师,则会表现得积极、乐观,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老师不会深陷问题的泥沼,所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必然开朗自信,在“自我诊疗”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