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4-02-19 09:25:2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是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很庆幸自己拜读了这本书,它打破了我教育工作的瓶颈,洞开了小世界通往外部天地的大门,让来自门外的风吹拂着我,拨开教育的迷雾,让我进一步认识到爱心的本质和教师这一身份的真实意义。

  爱心温暖教育

  李老师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回礼”;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醒孩子们“多穿一件衣服”;知道那个孩子受到委屈了,班主任的我们怎可能会袖手旁观呢?……当我们把爱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就不只把我们当老师。

  感情虽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因为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心贴心。让我们的爱心化甘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在每一个学生心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滋养他们的一生。

  童心治愈教育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读过之后,我的体会更加深刻。有了这颗童心,我才能深深的爱我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使得我不止一次的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得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他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为学生编写难忘生活的“班级史册”,为学生编写他们的“班级风采录”,常常办公室一坐就是14小时。令我感动的同时,我也想借鉴李老师方式将自己一点一滴的爱渗透到日常之中,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我的爱。我相信自己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这种独特的交流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收获幸福。

  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毫不吝啬的奉献我们的爱。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朋友的身份,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温暖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