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19 11:17:14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扬州慢》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扬州慢》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扬州慢》教学设计

《扬州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把握《扬州慢》的思想内容,理解词人抒发的感情,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努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以学案为依托,指导学生对《扬州慢》进行个性化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中“黍离之悲”。

  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写法

  教学方法:

  探讨、点拔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800多年前,一位21岁的词人,目睹了破碎的河山,难抑心中的悲凉,自度声律,独创词牌,追古抚今,聊以为叹。他就是南宋的姜夔。[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解题、作者、背景介绍。

  1、姜夔简介及题解。见文章注释1

  2、背景: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在1176年冬至,诗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3、诵读分析小序部分。

  内容:词作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别人的评价 、点明感情基调: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悲切伤感之情

  三、整体鉴赏。

  (一)、学生自读,齐读

  提示:慢词——曲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

  内容——深沉、悲切而富有情感。

  词韵——平仄有别、节奏分明。

  (二)、分析鉴赏

  1、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明确:“空城”——破败荒凉。

  2、“空城”之“空”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诗句。

  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词眼。

  3、下阕中,词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

  明确:“惊”。因“空”而“惊”,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曾经在杜牧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诗文,此时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心惊心痛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4、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明确: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我们可以称之为:名都。

  5、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明确:繁华热闹。

  小结:一“名都”,一“空城”,形成鲜明对比。词中化用杜牧诗句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而今日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寂寞冷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抚今思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引用诗句,可以加深词的意境,促人联想而意于言外。

  6、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呢?

  明确:“胡马窥江去后”

  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得残破不堪。

  7、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昔日的扬州:虚写。

  眼前的扬州:实写。

  一虚一实,虚实相生,这是本词的写作特点。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三)、学生个性化阅读可能涉及问题备要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杜牧的《赠别》诗“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运用拟人手法,以无情之物言有情,这是诗歌常用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这里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在本词中有几处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废池乔木”,也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池、木人格化,赋予池、木以人的感情,以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落凄凉。 “冷月无声”,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运用了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5、对比手法

  词里还有一类与之大不一样的文字,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写扬州的繁华热闹。“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二十四桥”等虽然并未直接写景,但它引人联想,联想到当时扬州一派繁华热闹歌舞升平的景象。它们都是出自唐朝杜牧之诗。词人大量化用这些语句,与“悲”不相悖。作者用以前扬州的繁华反衬现在扬州的荒凉。词人大胆大量化用杜牧诗意,回忆扬州昔日的繁华,把杜郎俊赏、豆蔻词工和青楼梦好,与风流散尽、好景难觅、深情难赋作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忧患。其中有三个词用得很好,它们是“算”“纵”“念”。“算”是推测、料想的意思,“纵”是“即使”的意思,“念”是“想到”的意思。它们表达一种假设语气。词人展开联想,宕开一笔,作一让步,再将上文意思翻进一层,创设出更空更深的意境。

  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请自由选择你体会较深的诗句,进行理解鉴赏。

  (四)、总结全文

  许多年过去了,扬州城依旧固执的荒凉在那里,二十四桥也依旧绵延着久远的寂寞,桥下的河水清冷的流着,摇荡着旷古的哀愁,像一个久远的梦。只有桥边的红药,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像是在讲述着在河水中流淌的那遥远而感伤的梦。

  (五)、板书设计

《扬州慢》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体味怀古伤今,感时伤世的情感。

  2、掌握本词多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抓词眼“空”“惊”,分析景物特点,引导学生自主体味黍离之悲。

  教学方法:学生主体师生互动自主鉴赏合作交流启发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吗?我们大家一起大声背诵出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景中有情,表达李白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题目中的广陵是指哪里呢?扬州。

  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鼎盛时期的扬州,春风十里,歌舞升平。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扬州盛极一时。

  那么,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南宋后期著名的布衣词人姜夔的的脚步,看看他到扬州后见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 《扬州慢》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读,

  诵读是欣赏诗歌的第一步,下面请大家自读全词,注意品出感情基调,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悲,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语调、语速、重音和停顿等,作肯定评价,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地方,可范读一两句。

  3、名家范读,(听录音朗读)听完朗读示范后,你是否深有启发呢?下面请大家再把词作有感情的自由朗诵一次。然后我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作示范。

  4、学生自读,

  5、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6、全班齐读。

  三、自主赏析

  理解品味诗歌,诵读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诵读,大家对本词的感悟又加深一层,下面就请大家谈谈你读本词后的体会吧,你觉得哪些词句深深打动了你呢?它又好在哪里呢?(如语言,修辞,思想,表现手法……)

  下面我把全班同学按左右分两大组,每组按四人一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发言者,然后用抢答的形式给大家分享本组的赏析成果。(回答不完善的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

  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既让我们全面理解了这首词,又让我们接受了一次中国古典诗歌美的熏陶。

  四、整体探究

  经典的诗歌总是能激起大家的欣赏欲望,下面我们根据大家讨论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词。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讨论:

  1、上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各是哪个字?为什么?(生讨论)

  上阕:空上阕主要写了扬州城今日的荒凉萧条。景

  下阕:惊下阕主要想象杜牧重游感受及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情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了。杜牧尚且如此,我辈情何以堪。

  2、上阕除了写今日扬州的荒凉,还写了什么时期扬州的.景象?景物特点如何?

  板书:

  今日萧条昔日繁华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对比鲜明,有昔盛今衰之感。

  3、造成今日萧条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

  本词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4、正因为昔日繁华的扬州如今一片萧条景象,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由此牵动了诗人无尽的思绪,那么下片抒情,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联系小序及课文注释)

  姜夔在沉痛的叹息声中抒发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与痛恨,也表达了对遭遇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板书:厌恶战争感慨今昔

  五、再读诗歌

  只有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才能从古代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厚的营养。最后,在音乐声中,请大家跟我一起大声地饱含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词人的深沉感悟。

  六、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南宋的文人中,把家国忧患作为创作的主旋律的,主要有辛弃疾和陆游,请回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这两首词风格、情感的不同。(生讨论)

  一个豪放雄浑慷慨激昂一个含蓄婉转清幽冷隽

  一个为国土沦丧却报国无门而悲愤一个因遭遇战乱致繁华尽去而感伤

  (如有时间,自由背诵)

  附板书设计

  扬州慢

  姜夔

  上阕下阕

  景情

  空惊

  今日萧条厌恶战争

  昔日繁华感慨今昔

《扬州慢》教学设计3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用典及对比等写作手法。

  2、品味词中化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媒体展示,合作探究,检测拓展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词,体味“黍离之悲”的感情。

  难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因为这里的月亮最多情,这里的月光最温柔,这里的月色最蒙胧,这个城市叫“扬州”。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如果可爱的明月有三分光华,扬州就独占二分啊。)800多年前,有一位年仅21岁的词人经过扬州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滋味,这位词人叫姜夔,之后写下一首词叫《扬州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别是一番滋味的词。

  在古代文学史上“无赖”一词不仅不是一个贬义词,而且还是一个褒义词,在古文中多指代“可爱”的意思。比如我们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有出现“无赖”一词,在那首诗中原句是这样写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在这里“无赖”就是指“可爱”的意思。

  【课堂知识点拨】

  一.题解

  1.扬州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古天下闻名。瘦西湖,大明寺,茱萸湾,纵有无数美景令人心生向往,流连忘返,都抵不过扬州的月亮。扬州月亮有多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只为一睹扬州月亮的风采,连隋炀帝都“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架六龙”。“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令人生出多少如痴如醉的想象。

  2.慢

  “慢”指慢曲。这首词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比较长,同长调一样在91字以上。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

  二.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到处依人作客。政治上困顿、失意,屡试不中,未能做官,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擅长诗词,精通音律,能自制新声,还工于书法,精于鉴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

  三.背景介绍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挚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

  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描绘了古城扬州的荒凉景象,指出了残败的原因,反映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关心,抒发了《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四.诗词赏析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维扬:今江苏扬州,现维扬区。维扬之名最早载于公元前约五世纪由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隋、唐时期,维扬历史空前辉煌,有之美誉,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即诞生在今维扬区的土地上,是古城扬州的发祥地。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戍角:军中号角。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黍离”来表示亡国之痛。

  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竹西佳处,扬州城东禅智寺旁有竹西亭,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初程:指作者初次到扬州。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这首词作于1176年。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

  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卓越的鉴赏水平。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青楼梦好,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十四座,皆为可纪之名胜。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见《扬州画舫录》。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在扬州瘦西湖里。红药:芍药。二十四桥边生长红芍药又名红药桥。

  【译文】

  淳熙丙申至日,我路过扬州。夜雪初停,荞麦长得无边无际。进城之后,我又见到处一片萧条,寒水绿绿的,暮色渐渐笼来,戍楼中传来了黄昏的号角。我的心情受到此时此景的影响,悲怆感伤,生出无限的感慨,自创这首词曲。千岩老人认为有《黍离》之悲。

  扬州是淮左著名的都会,这里有风景秀丽的竹西亭。我在此停止一下行程。自从金兵南侵退去,就连这废弃的城池和老树,都厌倦了战争。渐渐到了黄昏,凄清的号角吹响,这时这里仿佛是一座无人的空城。

  曾在这里观赏的杜牧,假如今天旧地重游,也会惊讶它的变化。纵然那豆蔻词写得再美,青楼梦再好,恐怕也难以表达此刻的心情,二十四桥还在,波心中荡漾着冷月的光影,无声无息。可叹桥边的`那一年一度的芍药,年年是为谁?开得花儿一片红?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答案】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他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

  【答案】①“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②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的感情基调,一句“《黍离》之悲”深刻的概括了这首词的主题。

  3.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答案】①词人眼前的扬州城是一派“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破败荒凉景象。②这种荒凉景象体现在上阙“空城”二字上。

  4.“空城”之“空”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诗句并作简要的分析。

  【答案】①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②词人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词眼。

  5.下阕中,词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

  【答案】①“惊”。②因“空”而“惊”,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③此时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心惊心痛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6.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并加以分析。

  【答案】①昔日的扬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淮左著名的都会,这里有风景秀丽的竹西亭。②一“名都”,一“空城”,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扬州城昔盛今衰的景象,表达诗人世事变迁之叹。

  7.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答案】①“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②繁华热闹。词中化用杜牧诗句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而今日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寂寞冷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抚今思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引用诗句,可以加深词的意境,促人联想而意于言外。

  8.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①一虚一实,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②昔日的扬州:虚写。眼前的扬州:实写。③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请自由选择你体会较深的诗句,进行理解鉴赏。

  五.合作探究

  探究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①用典。“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②虚实结合。“春风十里”是作者想象中的虚景,“荠麦青青”是作者眼前的实景。这句虚实结合,同时进行对比,一边繁华热闹,一边萧条冷落。表现出战后扬州的荒凉破败。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探究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①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②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杜牧的《赠别》诗“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运用拟人手法,以无情之物言有情,也可称作移情,这是诗歌常用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探究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①用典。②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绝。②通感。“冷月无声”,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探究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案】①抒发词人世事变迁之叹,以及感时伤乱的情怀。②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这里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③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结束语】

  书写一片叶子,见证一个季节的博大。

  描绘一幅景象,见证一个朝代的幽深。

  纵观全文,词人姜夔用青青的荠麦、荒芜的城池、无声的冷月、寂寞的红药给我们展现出一幅荒凉破败的扬州图,让我们思接千载,看到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看到了金朝铁骑践踏中原,涂炭生灵。也让我们聆听到了词人对祖国河山破碎的哀吟。

  扬州之于姜夔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只在斜阳巷陌中留下了瘦马枯缰的长长身影,留下了对国运衰微的呜呜悲鸣。

  【课堂即学即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荠麦()(2)戍角()(3)黍离()(4)豆蔻()

  【答案】(1)jì(2)shù(3)shǔ(4)kòu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夜雪初霁()(2)荞麦弥望()

  (3)予怀怆然()(4)自度此曲()

  (5)解鞍少驻初程()

  【答案】(1)雨过天晴(2)满(3)悲伤(4)自己创作(5)初到扬州

  3.下列诗句都是写景的,其中实写的是:()

  ①渐黄昏清角吹寒②杨柳岸晓风残月③一片神鸦社鼓④墙橹灰飞烟灭

  ⑤枫叶荻花秋瑟瑟⑥亲朋无一字⑦青冥浩荡不见底⑧秋天漠漠向昏黑

  ⑨暮霭沉沉楚天阔⑩尽荠麦青青

  A.②④⑧⑩B.①②③⑤C.⑤⑥⑧⑩D.③⑥⑦⑨

  【答案】C【解析】①实写扬州城的黄昏景象;②《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写;③“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虚写;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回忆赤壁古战场的情景,虚写;⑤“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实写;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晚年的真实写照,实写;⑦“青冥浩荡不见底”李白梦游天姥山的情景,虚写;⑧“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被秋风所破》实写;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⑩“尽荠麦青青”姜夔路过扬州时的真实情境,实写。

  4.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答案】B【解析】杜甫改为杜牧。

  【课外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②,拟共天随住⑤。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②第四桥:即甘泉桥,在吴江城外,以泉品居第四得名。③天随,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号。陆龟蒙,苏州人,居松江甫里。辛文房《唐才子传》谓其时放扁舟,备书籍、茶社、笔床、钓具等,优游于太湖之上。

  1.“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写燕雁之远去,旨在表明什么?

  【答案】①燕雁之远去暗喻自己漂泊江湖之感。②随云而无心,则喻示自己纯任天然之意。

  2.试分析“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一句的意境。

  【答案】①这几句怀古伤今,今世如何?②只有衰残柳枝当风舞。柳本纤弱,哪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然而仍舞。“舞”字执著有力,苍凉之中,无限悲壮。③此一自然意象,实为南宋衰世之象征。

  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述此词“无穷哀感,都在虚处”,即哀感通过景物写出,试结合词句评析。

  【答案】①此词通过眼前之景来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悲。②上片写燕雁随了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秋雨,饱含自己漂泊江湖之意。③到结尾处又用衰残柳枝当风舞象征南宋之衰世,苍凉之中,无限悲壮。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6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云隔迷楼①,苔封很石②,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③,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④,至今在否?

  注:①迷楼在扬州,与京口北固亭隔江相望,是隋炀帝巡幸江都时所建。②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相传三国时刘备与孙权在其上共商破曹大计。③用典: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驻守京口时曾有“京口酒可饮,箕可使,兵可用”的豪言。④用典: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北伐时眼见早年手植之柳已长大,不禁感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4.对该词有关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词韵:用原诗词的韵作诗词。②使:假使。③江皋:江边高地。

  ④中原:指北方沦陷区。⑤神京:指当时南宋都城临安。⑥金鼓:借代南宋军队。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⑤⑥

  【答案】C【解析】②使君:指辛弃疾;⑤神京:北宋都城汴梁。

  5.对该词词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与辛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含意相同,均寓有英雄难觅,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感慨。

  B.“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一句是赞颂辛弃疾文武风流,豪气四溢,且麾下兵精将猛已作好了北伐准备。

  C.“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是把辛弃疾比作诸葛亮,认为北伐中原,惟辛弃疾可担大任。

  D.“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此句是感叹年华易逝,功业无成,北伐难以指望。与辛词相比略显消极。

  【答案】D【解析】D项,种柳句乃仿辛弃疾口气,与年华易逝无关。

  6.对该词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韵相同,都是“处”“住”“去”“虎”“顾”“路”“鼓”“否”等字押韵。

  B.该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均用典较多,且均表达出对南宋王朝的愤懑和对英雄业绩的向往。

  C.该词着力塑造了一个作者所崇敬的当代英雄——辛弃疾的形象,并在这一英雄豪杰的形象里寄寓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即盼望北伐成功,国家统一。

  D.该词是刻意学辛词的作品,但颇有变化。既摆脱了婉约派之低沉绮丽,亦无豪放派之悲壮雄奇,独显空灵悠远隽雅之致。

  【答案】B【解析】姜词无愤懑,只有对辛弃疾的赞颂。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dí]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尊玉管空尘迹。空尘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7.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①承上启下(过渡)。②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意对即可)

  8.“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

  【答案】①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②以虚衬实,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意对即可)

  【赏析】萧瑟的风声,茫茫的原野。邯郸,这昔日慷慨悲歌行之士云集的北国名城,繁华一时的赵国古都,已经变得烟寒草衰,光沉响绝。唯有那在疾风欲裂的古道上进着一队人马,面对这历史残迹,翻涌起沉痛却又无奈的反思。这,就是曾觌一行人的基本心境。

  当时正值1169年(南宋时期宋孝宗乾道五年)隆冬,身为贺金正旦副使的曾觌,同正使汪大猷一道奉命出使金国,词中所描述的情境正是他们在邯郸古道上的所见所想。(事迹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四一)据《宋史》记载,宋高宗赵构在以奸臣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怂勇下,于1140年(绍兴十年)在向金帝所进表中,卑躬屈膝地答应: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史称绍兴和议。这个卖国投降条约遭到广大南京军民的强烈反对。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又准备南侵,宋高宗进退两难,只好将皇位传与养子赵昚,即宋孝宗。赵昚在太子时期就主张抗金,即位后在主战派陈康伯、胡铨、张浚、虞允文等主战派的支持下积极备战,兴师北伐。由于北伐暂时失利,再加上以太上皇赵构为首的主和派极力阻挠,本来就对抗金缺乏信心的孝宗只好同意议和。在1164年冬,与金国签订了妥协投降的《隆兴和约》。从此南宋皇帝对金国虽不再称臣,却改君臣关系为叔侄关系,疆界仍维持完颜亮南侵前状况,岁贡由原来的每年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减少为各二十万两、匹。这又是一个屈辱的条约,所以对于有着国之破、家之悲的东都故老,却还要到金国去贺正旦的曾觌来说,那是倍感屈辱的。然而这种屈辱和惨痛又无法逃避。这首词所抒发的,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这种痛苦。

  词的上阕讲行客之伤,眼前邯郸古道的连天衰草固然足以令人神伤,当年转瞬即逝的繁华,也因此时的政治形势和疆界的划分而成为不堪思忆的东西了。下阕紧承古伤二字,结穴于空这个观念。

  词人在嗟叹前人业绩,往昔繁盛不复再现的同时,也把失地未能收复的感伤之情,揉和于其中,一并抒发出来。至于伤行客与空陈迹两个叠句的使用,不但符合音律上的要求,而且使这种失落感进一步加深,伤感之情更加浓烈。丛台歌舞无消息等句,就明显地透露出了这种渴望却又失望,感伤而又悲凉的情绪。邯郸丛台,本是战国时赵武灵王所筑。李白《明堂赋》说:秦、赵、吴、楚,争高竞奢,结阿房与丛台,建姑苏及章华。可见丛台也同阿房宫等都曾经是朝歌夜弦的宴乐之所。而对于此时的情况,曾觌将他在邯郸古道、丛台陈迹上所涌起的种种黍离之悲,兴亡之感,通通淡化在空之一字里。所谓空实际是希望它不空而成了空。如此深曲委婉的心思,被他表现得这么充分,这么蕴藉,正如张炎所要求的,不但造语平妥精粹,而且用事又紧着题,融化不涩,不为所使(《乐府指迷》),体现出相当深的功力。词的末尾两句的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描绘出一幅十分衰瑟的景象,这是词人内心感情的外化;情景交融,达到了巧妙的程度。对于这首小令,黄叔旸曾指出它凄然有黍离之感(《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其实它的价值还不仅仅限于这一点。像曾觌这样的上层文人,不管他把自己的命运同最高统治者联系得何等紧密,残破的家园、积贫积弱的国运总会要不断地扣击他的心,在光荣的历史与屈辱的现实的夹击下,也会流泻出那只能属于他自己的反省和呻吟。所以这首词中,所谓繁华一瞬,所谓歌舞陈迹等都寄寓着对北宋灭亡的感叹,和失地未能收复的悲伤。作者通过反思启示着人们:分裂和偏安是不得人心的。

《扬州慢》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比较赏析两首词的意象,体会独特的意境。

  2.明确城市荣衰兴败折射历史的兴亡悲情和词人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对诗意的探寻,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比较赏析两首词的意象,体会独特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白板展示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南盛景自古让人魂牵梦绕,尤其是素有美誉的杭州和扬州。

  有很多描写杭州的诗词: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也有很多描写扬州的诗词: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苏轼《江城子》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殷芸《《殷芸小说·吴蜀人》》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柳永笔下的杭州和姜夔笔下的扬州。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学生白板展示,师生共同探讨)

  两首词意象选取不同,组合方式不同,表现手法、所呈现的意境、所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请结合诗歌语句,并分析比较。

  三、合作探究

  (一)这两首词意境特点、情感色彩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二)为何一百年前的富庶会变成一百年后的萧条?

  明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导致北宋灭亡是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纸醉金迷。

  四、拓展延伸

  《望海潮》《扬州慢》,一欢歌一悲吟,你更喜欢哪种情感表达?说明理由。

  明确:

  (一)历史的真实:繁华和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花开花落,城市、国家就是在这样的起起伏伏中向前发展的。

  (二)文学的审美表达:讴歌盛世和反映灾难都是文学家的`责任。

  五、巩固提升

  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城市是我们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看得见的记忆,请结合今天的学习,写一段你的“城市记忆”。(100字左右)

  学生写作事例:

  六、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两首词、两个人、两座城,以及同学们笔下的城,是记忆叠加的书写,更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呼吸的印证。冯骥才先生在《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中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我们应当庆幸自己生于中国,我们有古老和年轻的城市,同学们高中努力学习,可以考西安交大,去古老的城市西安;可以考上海复旦,去年轻的城市上海。然后请你们和古人一样,用文字,用文化记忆来书写城市,这样,城市的精神就能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了!